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6 毫秒
1.
建立了水杨酸-次氯酸钠法分析氨的标准曲线,通过对西安市某垃圾填埋场的实地监测,探索了恶臭气体中氨气的分析方法。分析了臭气、氨气、硫化氢之间的浓度相关性,利用本次监测数据,找出了针对该垃圾处理场的高浓度氨气样品初步分析方案。恶臭产生的主要点位为垃圾场渗滤液污水处理站及下游区域,垃圾场臭气呈现出由点源污染(作业面)到面源污染扩散的态势。  相似文献   

2.
太湖湖泛现象的卫星遥感监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2010年8月20日太湖地区Landsat ETM影像显示,太湖西部沿岸带存在湖泛黑水团现象,对该景遥感影像进行了大气校正,提取了湖泛样区、其他水体样区的ETM各波段光谱反射率数据统计特征。结果表明,湖泛样区在可见光波长的ETM波段1、2、3具有很低的反射率,水色暗黑,与人眼观察一致,而在反射红外波长的ETM波段4则有比波段3高的反射率,差异植被指数DVI>0,其原因为湖泛黑水团中,虽然大量蓝藻死亡分解,然而水中还残留有一定数量的活体蓝藻,残余叶绿素及细胞造成了虽然较弱、但仍较为稳定的反射红外波长处的光谱反射能力。提出了识别湖泛现象的遥感判据为ρ0.485<0.05 andρ0.56<0.08 andρ0.66<0.065 and(ρ0.83-ρ0.66)>0 andρ0.83<0.1。  相似文献   

3.
基于多元回归理论的太湖湖泛预警模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太湖宜兴段藻源性湖泛高发区设立4个监测点,以湖泛发生的物质基础\"藻类生物量\"为研究对象,运用数据分析软件SPSS对监测点的藻类生物量、水质、气温等数据进行相关分析,建立了以藻密度为因变量的多元逐步回归模型。结合往年太湖藻源性湖泛发生时的气象条件等历史资料以及相关藻密度阈值的报道,构建了太湖宜兴段藻源性湖泛高发区监测预警模型系统,该模型能够基于监测点的实时水质数据和气象预报数据,对监控区域湖水在未来某时间段内发生湖泛风险的可能性进行分级预警。  相似文献   

4.
采用气袋采样-GCMS分析法测定大气中丙醛等5种醛类恶臭物质,对Tedler等5种不同材质采样袋进行适用性研究。结果表明,Tedler 2号采样袋对低浓度醛类回收率影响最小,低浓度醛类在其中能稳定存放12 h,在PVDFs采样袋中低浓度醛类须在6 h内测定,高浓度醛类在Tedler 2号采样袋和PVDFs采样袋中能较稳定地保存24 h,24 h内的回收率在78%以上。  相似文献   

5.
基于气象条件的太湖湖泛预警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2007年5月与2008年5月太湖水域产生的湖泛主要是由蓝藻水华引发的,但是蓝藻水华单纯地在湖湾或岸边浅水区大量堆积并不一定引发湖泛。研究发现,2007年5月与2008年5月的湖泛现象存在相同的触发机制:3d以上时间维持高温(平均气温大于20℃),微风(平均风速小于4m/s),风向基本一致(风向平均绝对偏差小于20°);其后,冷空气过境使得风速短时增大,风向调转180°左右,气温迅速降低,并且这种气象条件持续1d以上。在此研究基础上,给出了切实可行的太湖湖泛预警方案。  相似文献   

6.
比对了恶臭国标测定方法《GB/T 14675—1993》和便携式恶臭测定仪对厂界环境空气无组织排放臭气浓度的测定结果。结果显示,恶臭国标测定方法和便携式恶臭测定仪的测定值基本在同一范围内,具有一定的可比性,但2种方法在嗅辨方式、工作地点、结果计算方式、配气方法、样品原始性和测定范围上都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7.
为了解大通湖主要污染物TN、TP和NH3-N的空间分布特征及污染来源,于2017年9月对大通湖及周边河流进行采样分析。结果表明,大通湖周边入湖河流的ρ(TN)为0. 74~2. 18 mg/L,ρ(NH3-N)为0. 094~0. 874 mg/L,ρ(TP)为0. 02~0. 243 mg/L;湖体ρ(TN)为0. 82~1. 47 mg/L,呈现湖体中间低、四周高的特征,ρ(NH3-N)为0. 14~0. 42 mg/L,但整体差异较大,高值区主要在大通湖西南及东部,ρ(TP)为0. 160~0. 289 mg/L,水质为Ⅴ类或劣Ⅴ类,TP为湖体的主要污染物,湖体的ρ(TP)变化呈现出从四周向中部增加的趋势,高值区主要集中在大通湖正南及湖心处;根据2016年大通湖区域污染源统计及入湖污染物计算,大通湖水环境的TP污染负荷大小排序为农田径流畜禽养殖生活污水工业污染网箱养鱼旅游服务。  相似文献   

8.
环境卫星CCD影像在太湖湖泛暗色水团监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太湖地区2009年5月11日、2010年8月21日、2011年7月28日和2011年9月24日的环境卫星CCD影像显示,在太湖西部沿岸带、竺山湖等水域存在湖泛暗色水团现象。由于环境CCD缺少辅助反演气溶胶信息的2.1um波段,试验了基于空气自动监测子站获得的与环境卫星CCD成像时间接近的地面能见度测量数据进行FLAASH大气校正的方法,反演结果总体上符合水体光谱特征。提取了湖泛水体、对照水体阳区在CCD各波段的光谱反射率数据统计特征。结果表明,和对照水体相比,湖泛水体在环境卫星CCD的可见光—近红外波段具有较低的反射率,与人眼观察湖泛水色暗黑的感官一致,另一方面,湖泛水域由于仍有一定的藻类存在,在环境卫星CCD近红外(波段4 )具有比可见光(波段3)略高的反射率,其规律与基于Landsat ETM的湖泛暗色水团遥感分析结果相一致。  相似文献   

9.
为研究长兴湖水华期水污染现状及成因,采用单因子指数法、内梅罗污染指数法和综合污染指数法对水质状况和底泥污染进行评价。结果表明,长兴湖水体中总氮(TN)和总磷(TP)均值分别为149 mg/L和024 mg/L,单因子污染指数分别为149和024,分属地表水质量Ⅳ类和劣Ⅴ类水质;内梅罗污染指数显示TN、TP分别达到159、158,均评价为差;综合污染指数表明水体整体处于中度污染水平,主要污染源为长兴湖相连水域(工业园沟渠)及渭川河中的N、P。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N是长兴湖藻类生长的限制因素,TN主要源自外源污染,TP与湖内表层底泥磷营养盐释放相关。  相似文献   

10.
采用气袋采样-苏玛罐转移-GC/MS法测定废气中5种醛类恶臭物质,醛类同分异构体能够被完全分离、定性定量。保存时间验证试验表明,5种低浓度醛类在Tedler采样袋和PVDFs采样袋中能稳定存放12 h,高浓度醛类能较稳定地保存24 h,转移至苏玛罐中的样品能够稳定存放至少14 d。方法在4×10~(-10)~2×10~(-8)范围内线性良好,方法检出限为0.127μg/m~3~0.207μg/m~3,混合标气6次测定结果的RSD为3.4%~8.8%,加标回收率为103%~114%。  相似文献   

11.
Agriculture can be a major nonpoint source (NPS) of nutrient and pesticide contamination in the environment. Available databases do not provide accurate and dynamic data on fertilizer and pesticide application, which limits the ability of complex watershed models to simulate contaminant loads into impaired water bodies. A model for estimating agricultural nutrient and pesticide input for watershed modeling has been developed. Climate, soils, and major agricultural operations are considered within the model, so that it can be adapted to any watershed or subregion within a watershed. The timing of the agricultural operations is a function of the weather data, providing realistic results at daily, monthly, or annual application rates. The model also predicts irrigation demand and biomass production, which can be used to calibrate the model. Model output can be used in any watershed model that considers agricultural land uses. Two case studies were evaluated, using grape vineyards in the Napa River and strawberry production in Newport Bay as examples. The predicted time to maturity corresponded well with actual data. Irrigation and fertilizer needs were very sensitive to weather input. Although the model can generate weather from long-term averages, the simulated results are best when at least observed precipitation and temperature are provided, to capture extreme events. The model has data for 98 crops and 126 pesticides, based on the California Department of Pesticide Regulation database. The databases are easily modifiable by the user to adapt them to local conditions. The output from AgInput is much needed for watershed modeling and for development of total maximum daily loads (TMDLs), based on realistic targets of irrigation, nutrient, and pesticide inputs. The model is available for free download at .  相似文献   

12.
水污染源源解析研究最新进展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取有效措施监测监管污染物排放是实现污染减排目标的必要条件,而准确掌握流域内污染物的来源是实现污染源有效监管的技术依据,文章对水污染源源解析目标化合物选取、污染物扩散模型研究和污染区域受体模型研究的最新进展进行了评述,对其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基层环境统计部门工业源产排污系数实际应用调研,结合当前环境保护重点工作和相关资料查阅等,分析了工业污染源产排污系数存在的主要问题:部分工业源产排污系数缺失,部分工业源产排污系数与实际偏差较大等。针对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有优先顺序的修订建议,以期对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工作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14.
报道了杭州市环境监测部门采用废水自动采样仪和流量计进行工业废水污染源自动连续监测的实践和体会。  相似文献   

15.
污染因子相关分析判定地下水污染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把相关分析用于地下水污染源的判定,在安阳市劳教所一带地下水污染事故中成功地判定了污染源  相似文献   

16.
本文论述了胜利电厂污染源和污染治理措施回顾评价的方法和内容。回顾评价采用现场调查,与一期环评报告进行对比分析的方法进行,重点放在污染源、污染治理措施的调查分析上。  相似文献   

17.
党的十八大以来,特别是\"十三五\"时期我国固定污染源监测体系在管理制度、监测技术、信息平台、业务体系方面均取得了积极进展。但随着排污许可制度的全面实施,省以下环保机构监测监察执法垂改全面完成,减污降碳全面提级,我国固定污染源监测体系面临着专项制度不完善、自行监测数据质量监管压力大、基层执法监测高需求与低能力矛盾突出、减污降碳监测体系有待系统设计等突出问题。为了适应新形势下生态环境管理需求,建议:健全制度体系,研究制订《固定污染源监测管理办法》;完善技术体系和质控体系,加快快速、便携、智能化的污染源监测新技术体系及基于物联、信息技术的全流程、全链条质控体系的研究应用;优化业务体系,推动污染源执法监测与排污单位自行监测帮扶规范化和监测信息平台改造提升及应用。  相似文献   

18.
中国不同尺度大气污染物排放清单编制工作综述   总被引:5,自引:3,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大气污染物排放清单的编制可以直观表现清单编制地区的污染源状况,为政府制定污染物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在查阅大量文献的基础上,从清单方法学、区域和城市排放、清单不确定性3个方面对中国大部分地区的大气污染物排放清单编制工作进行了汇总整理。提出了未建立符合我国国情的排放因子和活动水平数据库、排放清单分辨率和不确定性研究水平不高、缺少对不发达地区的清单编制等问题。建议统筹排放清单编制工作,保证基础数据的准确性,逐步建立主要污染物的清单编制技术指南,加强学科间和国际间合作,开拓排放清单新的研究方向。最后,对未来大气污染物排放清单的编制工作提出了展望。  相似文献   

19.
张浪 《干旱环境监测》2001,15(3):185-186
针对以往油气田开发工程建设中较易忽视的地下隐蔽性污染源的识别和影响分析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0.
企业环境监测工作有其自身特点,本文从监测对象、监测项目、监测职能、监测手段、监测信息处理等方面论述了强化企业环境监测的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