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2 毫秒
1.
2.
利用新疆某县境内主要河流的水质监测资料,依据水质评价标准《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3838-2002),评价了某县境内主要河流的环境质量,采用季节性肯达尔法进行趋势分析检验。结果表明,新疆某县境内河流水质总体优良,水质级别为Ⅰ、Ⅱ类,可以作为饮用水源地、农田灌溉用水、一般工业用水的水源。从趋势分析检验结果看,水质基本稳定,没有受到明显的人为污染。 相似文献
3.
综合应用Mann Kendall(M K)、季节性Kendall(S K)非参数检验方法和局部加权回归散点平滑法(LOWESS)分析东江流域长时间尺度(16 a)和短时间尺度(5 a)水质变化趋势,解析流量与点面源污染对水质指标变化的贡献。结果表明:东江干流DO呈明显下降趋势,TN呈明显上升趋势;二级支流淡水河整治成效显著,水质呈明显改善趋势。流域中上游水体耗氧有机物相对稳定且水平较低,而下游存在较大量耗氧有机物排放。S K检验有利于发现不同月份水情影响下的水质变化,检验出东江干流NH3-N呈明显下降趋势。M K(LOWESS)模型有利于解析各水质指标受上游集雨区汇水过程和点面源污染影响情况。 相似文献
4.
以广州市主要城市湖泊(白云湖、东山湖、荔湾湖、南湖、晓港湖、麓湖、流花湖、海珠湖)为研究对象,探究了2012—2021年各湖泊环境因子和综合富营养化指数的变化趋势,并运用自组织映射(SOM)分析方法对八大湖泊进行了聚类。结果表明,2012—2021年,八大湖泊水体在pH、溶解氧、氨氮、总氮、总磷、化学需氧量和综合富营养化指数等方面均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变化。通过比较八大湖泊不同季节的综合富营养化指数发现,3个湖泊处于中营养与重度富营养水平之间,其余5个湖泊均处于中营养与富营养水平之间。同时,基于SOM分析方法,八大湖泊可聚类为5个类群,且5个类群的综合富营养化指数呈现显著性差异。此外,将广州市八大人工湖与其他城市湖泊进行对比,结果表明,东山湖和晓港湖水质较好,处于中营养水平。研究结果可为广州市湖泊环境治理和污染防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对苏州阳澄湖2009年-2011年的浮游藻类现状进行调查,采用硅藻指数和Shannon-wiener指数两种生物学指数评价阳澄湖水体污染状况.结果表明,在阳澄湖发现浮游藻类219种(包括变种),秋季的浮游藻类种类数多于春季;阳澄湖水质尚好,东湖南富营养化程度较为严重.目前阳澄湖的有机污染处于缓慢上升的态势,富营养化水平也不断提高. 相似文献
6.
7.
塔里木河流域水质变化趋势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季节性肯达尔非参数检验方法,对塔里木河干流及三大源流1992-1998年间的水质变化趋势进行了分析检验,客观、定量地描述了塔里木河的水质变化动态,对于进一步掌握塔里木河的水质变化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基于可获取的太湖国控监测点位总氮监测数据,分析了1987—2016年太湖总氮浓度变化趋势。结果表明,近30年来,太湖湖体总氮浓度年均值在1.74~3.88 mg/L之间,总体呈先上升、后下降的波动变化趋势,1996年浓度达历史峰值;其变化具体可分为上升期、波动期、下降期三个阶段,约以10年为一个阶段。分湖区分析,西部湖区、北部湖区2000—2016年总氮年均浓度与全湖总氮浓度呈明显的正相关,为影响湖体总氮浓度的主要湖区。总氮多年月均值浓度变化显示,2000—2016年湖体总氮多年月均值年内呈较明显的季节变化规律,月均最大值、最小值分别出现在3月和9月。空间变化分析表明,西部湖区的宜武片区及南部湖区的湖州长兴片区为湖体总氮的两个污染扩散核心。湖体总氮主要受15条主要入湖河流汇入影响,这些河流总氮年均浓度整体高于湖体,是太湖总氮治理的重点。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乌鲁木齐市柴窝堡湖水质现状及11年水质变化趋势的分析,预测了柴窝堡湖"十二五"水质变化情况。通过综合分析,找出污染成因,并提出对策建议,为区域水环境保护和水体污染防治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
改进密切值法在阳澄湖水质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阳澄湖水质分析为例,利用改进密切值法分别对其东、中、西3个湖区湖体水质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在复杂的湖泊生态系统水质评价中,该方法不仅具有模型构建简便灵活、计算量小、结果直观的特点,而且区别于以往笼统的将不同时段、不同区域湖体水质判断为某一类标准的评价模式,能够客观准确地分析不同时空的水质分布规律,预判水质变化趋势,同时区别于将污染指标等权处理或忽略指标权重的评价方式,通过引进熵权法计算权重判断主要污染因子,使湖泊生态系统水质评价结果更真实合理。 相似文献
11.
对2001年—2007年淀山湖水质监测结果进行了分析和评价。结果表明,淀山湖的水质均未达到Ⅱ类水质标准,主要超标项目为氨氮、TP、TN、石油类、IMn、COD和BOD5。综合营养状态指数为60.79~63.57,均处于中度富营养状态,chla与石油类和透明度具有很好的相关性,与TP具有较好的负相关性,与BOD5具有一定的负相关性,与水温、DO、IMn、COD、氨氮、TN的相关性不显著。chla季节变化较为明显。 相似文献
12.
Water is key element in human life. All forms of life upon the earth depend upon water for their mere existence. Life & water
may be aptly said to be two facets of the same coin. Most of the water bodies are getting polluted due to domestic waste,
sewage, industrial waste and agricultural effluent. The present study is designed to ascertain the effectiveness of artificial
aeration cum Ozonizer unit installed at Lower Lake, Bhopal for assessment of water quality. Various physico- chemical parameters
like pH, Dissolved oxygen, Biochemical Oxygen demand, Chemical oxygen demand, nitrate, phosphate and bacteriological status
were studied to assess the extent of deterioration in water quality of Lower lake and at the same time to assess the performance
of the dual aeration system in improvement of water quality. 相似文献
13.
Eutrophication conditions and ecological status in typical bays of Lake Taihu in China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Sampling was conducted at three site groups, group E (in East Taihu Bay), G (in Gonghu Bay) and M (in Meiliang Bay) in Lake
Taihu. TN and TP concentrations among site groups was in the increasing order of E < G < M. TP level at G sites is at the
critical threshold for loss of submersed macrophytes. Mean values of DO and Transparence showed different trend, i.e., E >
G > M. The mean phytoplankton fresh-weight biomass at M sites was 5.81 mg/l, higher than that at E sites (4.96 mg/l) and G
sites (5.18 mg/l). Mean zooplankton fresh-weight biomass was in the decreasing order of M (6.4 mg/l) > G (4.9 mg/l) > E (2.7 mg/l).
However, Rotifera density was in the sequence of E > G > M. Both zooplankton biomass and phytoplankton biomass increased with the rise of TN
and TP concentrations. Relationships between zooplankton biomass and phytoplankton biomass showed that zooplankton played
a limited role in the control of algae in eutrophic lakes. Nutrient availability is much more important than zooplankton grazing
pressure in controlling phytoplankton growth in lakes. For most sites in Lake Taihu, reduction of nutrient loading, as well
as macrophyte conservation, zappears to be especially important in maintaining high water quality and regulating lake biological
structure, but for M sites, it’s urgent to control nutrient inputs rather than to restore macrophyte community. 相似文献
14.
分析南京玄武湖1997年-2010年的水质变化,以及生态补水与玄武湖水质变化的关系。结果表明,玄武湖于1998年实施生态补水,随着生态补水的持续运行和生态补水量的不断增加,玄武湖水质得以显著改善,其水质类别由生态补水前的劣V类水体转为V类水体,并接近于Ⅳ类水体,富营养化程度由重度富营养化水平转为轻度富营养化水平。目前玄武湖主要营养物质来源于生态补水,相关性分析显示各湖区TN浓度与生态补水中TN浓度呈显著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5.
对云龙湖水质进行了调查与评价.在云龙湖东湖、西湖区各设置3个采样点,监测水体中TN、TP、Imn、NH3-N、DO和SD指标;分别使用模糊识别法和湖泊综合营养指数对水体进行水质评价与富营养化评价,结果表明,云龙湖水质级别为III类,其中TN、TP超标明显,水体呈现中度富营养化;不同功能区水质差异明显,东湖区水质优于西湖... 相似文献
16.
利用2001—2020年滇池水质监测数据,研究其水环境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滇池水质呈现波动变化趋势,TN波动区间较大,呈现雨季<旱季的变化趋势。TP年内变化3—6月呈现增长趋势,空间上滇池北部TP值整体较高。Chl-a年内变化7—10月出现明显提升。IMn波动区间较大,空间上滇池南部呈现IMn值较高且稳定。NH3-N年内2—11月整体呈现连续下降趋势。2001—2020年滇池TLI整体呈现波动降低;空间上呈现由北向南递减,草海区域富营养化较为严重。滇池Chl-a与TN、TP、水温、pH值及降雨量呈现正相关性,与水位和透明度呈现负相关性。 相似文献
17.
为了解洪泽湖水质状况,对2000年洪泽湖富营养化状态和生态特性的调查结果进行了分析,洪泽湖水中总磷、总氮和高锰酸盐指数年均值超《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HZB1-1999)中Ⅱ类水标准,超标倍数分别为12倍、10倍和0.24倍;总磷、总氮、透明度年均值超湖库特定项目V类标准,洪泽湖处于中-富营养化状态。对洪泽湖生态特性分析表明,由于洪泽源独特的湖泊形态,“藻型浊水状态“和“泥沙型浊水状态“交替出现,遏制了湖水从高营养盐含量向全面富营养化状态演变,保证了底栖动物的良好生长环境,从而形成了洪泽湖独特的环境生态平衡状态。 相似文献
18.
根据浙江省舟山海洋生态环境监测站多年资料,对浙江省近岸海域环境功能区达标趋势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2009年浙江近岸海域环境功能区平水期、丰水期、枯水期达标面积分别为9541、10715、842km2,全年达标面积7333km2,占所监测海域面积的16.4%。浙江省近岸海域环境功能区水质达标的主要超标指标为无机氮和活性磷酸盐,另有部分区域溶解氧、化学需氧量、pH指标超标。整个杭州湾水体处于严重富营养化水平,象山湾和泗礁-大衢-岱山岛以西的舟山海域处于中度富营养化水平。东经122度以东的舟山海域及浙中南近岸海域处于轻度富营养或贫营养水平,2002年以来浙江近岸海域水体的富营养化程度逐步下降。2001—2004年近岸海域环境功能区达标率均低于3%,达标区主要分布在舟山海域,2005年开始达标区域扩展到温州海域,\"十一五\"以来浙江省近岸海域环境功能区水质达标率呈增加趋势。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