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煤矿酸性矿井水的形成及主要处理技术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酸性矿井水是煤矿区环境地质灾害的一种重要类型。煤矿酸性矿井水是煤矿开采中由于硫铁矿与空气、水接触,在微生物作用下经过一系列地球化学反应产生的一种危害矿井生产、破坏生态环境的有害矿井排水。文章首先分析了酸性矿井水的形成机理,然后从酸性矿井水的危害入手,分析评价酸性矿井水各种处理方法的优缺点,并对酸性矿井水的处理技术进行总结,最后展望酸性矿井水处理的未来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2.
本文对树脂法处理酸性矿井水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树脂法作为中和处理的前处理,不仅能回收酸性矿井水中的有用物质,进一步降低酸度,而且改善了中和法再处理时的污泥沉降性能,同时对树脂的再生等问题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3.
某些煤炭资源的开采不可避免地将伴随着含铁、锰酸性矿井水的外排。论述了含铁、锰酸性矿井水的形成机制,对中和法、人工湿地法、微生物法等几种酸性矿井水处理工艺进行比选,提出了适宜以中和法为主体对煤矿酸性矿井水进行处置,并对石灰石中和法、石灰中和法、石灰石-石灰联合中和法处理酸性矿井水进行了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4.
从井下抽至地表的酸性矿井水含溶解性碳酸盐,当用熟石灰中和时,溶解性碳酸盐与石灰作用形成不溶性碳酸钙。原水(即未经处理的矿井水)中因有溶解性碳酸盐的存在既增加了中和酸性矿井水的石灰用量,同时又增加了处理过程中的污泥产量。实验室试验表明,在加入石灰之前先让矿井水曝气(这一过程称预曝气),溶解性碳酸盐则以二氧化碳气体形式而被除去。三家酸性矿井水处理厂试验结果显示,预曝气技术是降低含溶解性碳酸盐酸性矿井水处理成本的有效方法。这三家长期应用预曝气技术,既大大地降低了矿井水处理费用,又能使处理的矿井水严格地符合有关的排放标准。本文就酸性矿井水处理过程中溶解性碳酸盐的组成和化学性质,以及水处理试验结果等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5.
酸性矿井水是煤矿开采的副产物之一。据估计美国煤炭行业用传统的加碱性化学试剂(如烧碱、苏打灰或石灰)中和酸性矿井水每天耗资一百多万美元。每一矿井每天处理一百多万加仑的酸性水是常见的事。  相似文献   

6.
基于阳树脂交换酸性矿井水中阳离子的泄漏顺序,用树脂法分离出酸性水中的铁和铝,使酸性矿井水中的用成分得到合理利用。处理后水用Ca(OH)2进一步中和处理时,沉泥的沉降性能得到很好的改善,处理水更适应湿地处理。  相似文献   

7.
邵武  宋岩  王彩红 《环境工程》2011,29(5):45-47
介绍人工湿地处理酸性矿井废水系统及其机制,分析了酸性矿井水的形成、特点和人工湿地处理酸性矿井水的可行性,列举国内外应用实例,说明人工湿地是治理酸性矿井水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8.
湿地生态工程处理酸性矿井水的可行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本文阐述了湿地生态工程处理酸性矿井水的机理,参考国内外湿地生态工程处理污水的成功经验,结合我国煤矿生产的实际情况,从理论上探讨了我国煤矿酸性矿井水湿地生态工程处理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9.
(美国)联邦法规1985年a和b对矿井水排放标准做了具体的规定,见表1。为满足排放要求,必须依法对酸性矿井水进行处理。这主要涉及到以下三大步骤:(一)向酸性矿井水加碱性物质,通常有CaO、Ca(OH)_2或NaOH;(二)自然曝气或机械曝气;(三)沉淀。当酸性矿井水PH值调到7或8时,且有足够的沉淀时间,绝大多数矿井水  相似文献   

10.
酸性矿井水污染已成为全球范围内较为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之一,其污染范围广泛,诱因复杂,性质多变,危害深远。酸性矿井水未经处理排放造成江湖河流酸化,地表土壤板结,水中及土壤中的重金属含量超标,导致生物体内重金属过量富集,作物死亡,从而严重地危害了人类的健康和生命安全。对于酸性矿井水的治理意义重大,刻不容缓。讨论了目前国内外常见的酸性矿井水污染的治理技术方法,并对各种方法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11.
环保文摘     
煤矿酸性矿井水除铁研究仁刊少胡文容等//中国给水排水(建设部城建司)1995,(1),24~28 依据煤矿酸性矿井水水质特征,认为处理煤矿酸性矿井水关键之一是中和及除铁。曝气在中和及除铁处理中具有重要的作用,气水比取4.。是石灰石中和曝气过滤处理工艺流程的最佳曝气量,现场和实验室实验结果表明,当煤矿酸性矿井水Fe“+含量不大于70.omg/l,处理后出水Fe总含量不大于。.smg/l;当FeZ+含量大于70.omg/l时,在回流部分沉淀池出水的条件下,处理后出水总Fe含量也不大于。.smg/l。含F一工业废水处理的一种新方法「刊]/武丽敏等//工业水处理(化工部天…  相似文献   

12.
含铁酸性矿井水治理及工程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含铁酸性矿井水是矿井外排水中的一种污染及危害极大的废水,采用传统处理虽能达到中和的目的,但除铁效果不甚理想,出水水质不稳定、易返色。本文针对含铁酸性矿井水的水质特征和治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一种新的净化技术,即两级综合法处理含铁酸性矿井水,不仅能同时达到中和、除铁的目的,而且出水水质完全达到一级排放标准,且出水24h后不返色,该技术在工程中得到了成功的应用。  相似文献   

13.
矿井酸性水的形成和产生,不仅影响井下工人的身体健康;腐蚀排水设备,钢轨和其它矿井设备,造成不应有的经济损失;而且排至地面水体后,还可造成对水体、土壤的污染,降低水体的利用价值。因此研究矿井酸性水形成的机理及其处理方法是矿井开  相似文献   

14.
煤矿酸性矿井水具有强腐蚀性,并含有多种重金属离子,直排对生态环境破坏严重。本文主要介绍了人工湿地法、微生物法与中和法处理酸性矿井水治理方法,并对目前国内技术最成熟、应用最广泛的石灰乳中和法进行了重点阐述和探讨。  相似文献   

15.
酸性矿井水的成因和防治对策   总被引:5,自引:4,他引:5  
本文对酸性矿井水的生成原因和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阐述,对现行的处理方法及适用条件作了分析评估,并提出减少酸性矿井水生成的预防性措施。  相似文献   

16.
煤矿矿井水主要处理技术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从处理煤矿矿井水达标的角度出发,阐述了洁净、含悬浮物、酸性和高矿化度矿井水的主要处理工艺和方法以及技术要点,为矿井水综合利用指出一条道路。  相似文献   

17.
本文利用概率统计学原理,建立了永定矿务局瓦窑坪矿东井口酸性矿井水pH值的最优回归分析模型:pH=14.2Q~(-1.02),结果表明,在一定的矿床水文地质单元中,矿井涌水量越大,其pH值越小。所建立的回归方程可为酸性矿井水的中和处理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8.
分析了酸性矿井水在含水层中运移的规律,充分考虑了地下水密度变化对浓度分布的影响,提出了酸性矿井水迁移转化的动力学环境预测耦合模型,采用Galerkin有限元方法和Picard迭代法相结合对耦合模型进行了离散,并对酸性矿井水迁移问题进行了模拟分析,通过室内土柱实验求得了基本参数,探讨了模型参数的变化对酸性矿井水运移的影响,为定量研究土壤中酸性矿井水在土壤-水环境中分配与去向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本文研究和讨论了含铁酸性矿井水生化处理的可行性以及沉积物的综合利用,对煤矿含铁酸性矿井水的综合治理新途径进行了理论探讨。实验表明,本法具有运行费用低、管理方便、沉积物能综合利用等特点。  相似文献   

20.
在日本,有不少停产和废弃的矿井每天连续不断地排放大量含重金属的酸性废水。为减轻这些污染,必须对排放的酸性矿井水进行化学处理,即利用熟石灰及粉状石灰石中和酸性矿井水。由于该方法成本高,并产生大量的废污泥,因此必须找出其他经济适用的方法取代之。厌氧硫酸盐还原细菌能使溶解金属转化为硫化物沉淀而被去除,这一机理为人们研究生物法处理含金属矿井水提供了可能。为此,开展了一系列基础试验,对一种硫酸盐还原细菌(脱硫弧菌)去除金属的能力进行试验室试验以及中间规模试验。整个过程进行以下几个方面的研究: (1)水处理过程中生化反应最佳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