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树脂吸附法处理氯化苯生产中的副产盐酸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用大孔吸附树脂对氯化苯生产中的副产盐酸进行吸附处理。试验结果表明,含苯、氯化苯和二氯苯质量浓度为448.56mg/L的副产盐酸,在常温、吸附流量为4BV/h的条件下,经过ND-150大孔吸附树脂吸附处理后,副产盐酸中的有机物质量浓度可降至1mg/L以下,有机物的去除率达99.8%,处理后的副产盐酸由浅黄色变为无色透明,且无芳香烃化合物的气味。吸附后的ND-150大孔吸附树脂经乙醇洗脱再生后可重复使用,其对副产盐酸仍具有较好的吸附作用。  相似文献   

2.
《化工环保》2009,29(1)
该发明涉及一种含苯废水处理及回收苯的方法,具体是将含苯的废水通过含活性炭的固定床反应器,当吸附后废水中苯的质量浓度为0.49mg/L时,停止进水,排掉反应器中残余水,然后于空速500~2000h-1的空气或氮气气氛中,100~500℃温度下,再生0.5~5.0h,同时脱附的气态苯通过冷阱冷凝,加以收集,再生后的活性炭可用于下一轮吸附-再生循环过程。该发明具有再生条件温和、  相似文献   

3.
树脂吸附法处理硝基苯和硝基氯苯生产废水的研究   总被引:32,自引:3,他引:32  
张全兴  王勇 《化工环保》1997,17(6):323-326,345
研究了用CHA-111树脂吸附处理硝基本和硝基氯苯生产废水的最佳工艺条件,当废水中硝基苯类化合物含量为639mg/L时,CHA-111树脂的工作吸附容量为126mg/mL,处理水量为190BV,处理后硝苯类化合物的浓度〈5mg/L,去除率〉99%;采用异丙醇作脱附剂;表明该树脂的吸附与脱附性能良好。  相似文献   

4.
采用溶剂热法合成了金属有机骨架材料Cu_3(BTC)_2(BTC为均苯三甲酸根),并对其进行了XRD表征。考察了刚果红初始质量浓度、溶液pH及Na~+浓度等工艺参数对Cu_3(BTC)_2吸附刚果红效果的影响,对其吸附热力学和动力学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刚果红初始质量浓度增大,吸附量增大,脱色率逐渐降低;酸性条件下的吸附性能好于碱性条件;Na~+对吸附具有抑制作用,Na~+的浓度越高,抑制作用越明显;Cu_3(BTC)_2对刚果红的吸附符合Langmuir吸附等温模型和准二级动力模型。  相似文献   

5.
研究了NDA-66新型超高交联树脂对邻苯二甲酸的吸附及脱附性能。实验结果表明:静态吸附过程中,在初始邻苯二甲酸质量浓度1 000 mg/L、溶液pH=2.0、吸附时间600 min的条件下,吸附量可达190 mg/g;动态吸附过程中,处理11吸附床层体积倍数(BV)的邻苯二甲酸溶液,当溶液流量为1.5 BV/h时,吸附率可达100%;动态脱附过程中,在w(NaOH)= 6%、脱附温度328 K的最佳脱附条件下,脱附率可达99%以上。  相似文献   

6.
豆渣对水中Cd2+和Zn2+的吸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新型生物吸附剂豆渣对水中Cd^2+和Zn^2+的吸附机制和吸附能力;分析了吸附时间、溶液pH、豆渣质量浓度和重金属离子质量浓度对重金属离子去除效果的影响。豆渣对Cd^2+和Zn^2+的吸附过程符合Langmuir等温吸附方程。在Cd^2+溶液和Zn^2+溶液的pH分别为6.0和7.0、质量浓度为50mg/L、豆渣质量浓度为10.0g/L的条件下,吸附12h,Cd^2+和Zn^2+的去除率分别为96.O%和89.4%。通过Langmuir吸附等温线模拟,得出豆渣对Cd^2+和Zn^2+的最大吸附量分别为19.61mg/g和11.11mg/g。  相似文献   

7.
污泥和谷壳为原料制备了污泥-谷壳吸附剂(SCA)。采用SCA处理酸性大红和碱性嫩黄模拟混合染料废水。通过动力学分析、FTIR表征和SEM表征对SCA吸附混合染料的机理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在吸附温度25 ℃、混合溶液中酸性大红和碱性嫩黄的质量浓度均为100 mg/L、SCA加入量0.5 g/L、吸附时间400 min的条件下,酸性大红的吸附量为125 mg/g,碱性嫩黄的吸附量为170 mg/g;SCA对混合染料的吸附行为符合拟二级反应动力学方程,液膜扩散为吸附的主要控制过程。表征结果显示:SCA孔隙发达且丰富,以中孔和细密的微孔为主,说明SCA具有较高的吸附能力; SCA中包含C—H,C—OH,C—C,CC等主要官能团,SCA对混合染料的吸附为物理吸附。  相似文献   

8.
采用盐酸溶液对蛭石进行浸渍处理,考察了盐酸溶液改性蛭石对气态单质汞的吸附能力。研究结果表明:盐酸溶液改性蛭石对气态单质汞的吸附效果好于未改性蛭石,盐酸浓度为4.0mol/L时,盐酸溶液改性蛭石对气态单质汞的吸附效果较佳;进气中气态单质汞的质量浓度越高,盐酸溶液改性蛭石对气态单质汞的去除率越低;适当提高吸附温度对盐酸溶液改性蛭石吸附气态单质汞较有利;降低蛭石粒径,盐酸溶液改性蛭石对气态单质汞的去除率提高。  相似文献   

9.
分别采用沸水浸泡、酸浸、碱浸和加热的方法对粉煤灰进行改性处理,利用FTIR仪和XRD仪对改性粉煤灰的成分和官能团进行了分析,并利用改性粉煤灰对模拟刚果红废水进行脱色。实验结果表明:碱改性粉煤灰中含有大量官能团,以及NaPl型沸石类物质,能够明显提高粉煤灰对刚果红的吸附性能;与活性炭相比,碱改性粉煤灰具有更高的性价比;在初始刚果红质量浓度为20mg/L、碱改性粉煤灰加入量为50g/L的条件下,废水的脱色率可达87.52%;碱改性粉煤灰对刚果红的吸附过程遵循二级反应动力学,较好地符合Langmuir等温式和Freundlich等温式。  相似文献   

10.
周耀珍  姚春才  方年 《化工环保》2014,34(2):170-175
以壳聚糖为原料、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DMDAAC)为接枝单体、甲醛为预交联剂、环氧氯丙烷为交联剂,通过反相乳液聚合制备出交联壳聚糖季铵盐吸附剂,并将其用于吸附Ni(Ⅱ)和Cr(Ⅵ)。考察了吸附时间、溶液初始浓度、溶液pH等因素对吸附效果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该吸附剂对Ni(Ⅱ)和Cr(Ⅵ)的吸附过程遵循拟二级动力学方程,吸附等温线符合Langmuir方程;在30 ℃条件下,Ni(Ⅱ)和Cr(Ⅵ)的溶液初始浓度均为1 mmol/L时,该吸附剂吸附Ni(Ⅱ)和Cr(Ⅵ)的最佳溶液pH分别为7和6,对应的平衡吸附量分别为1.18,1.99 mmol/g;该吸附剂可用盐酸再生,重复使用性能良好。  相似文献   

11.
以铅离子为模板离子、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和偶氮二异丁腈为交联剂和引发剂、稀盐酸为洗脱剂,采用微波辅助反相乳液悬浮聚合法,制备了磁性离子印迹聚合物(MIIP),通过SEM、FTIR、XRD和BET技术对其进行了表征,并将其用于水中Pb(Ⅱ)的吸附.在初始质量浓度60 mg/L、溶液pH 6、吸附温度303 K、吸附时间6...  相似文献   

12.
采用水热合成的方法制备了高比表面积介孔α-FeOOH吸附剂,并探究其对水中Sb(Ⅴ)的去除效果。采用XRD、SEM、ATR-FTIR等方法对吸附剂进行了表征。考察了吸附剂投加量、溶液pH对Sb(Ⅴ)去除效果的影响,以及Sb(Ⅴ)吸附过程的动力学和热力学特性。表征结果显示:介孔α-FeOOH具有棒状结构,长度大约为50~100 nm,最可几孔径为20 nm,比表面积为137.6 m2/g。实验结果表明,当初始Sb(Ⅴ)质量浓度为10 mg/L、pH为7、介孔α-FeOOH投加量为0.25 g/L、吸附时间为2 h、吸附温度为25 ℃时,Sb(Ⅴ)去除率可达100%;pH为4~7时,Sb(Ⅴ)去除率受pH的影响较弱;Sb(Ⅴ)吸附过程符合拟二级动力学模型及Langmuir吸附模型。  相似文献   

13.
采用低温等离子体技术将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GMA)接枝在聚丙烯(PP)纤维表面,再用二乙烯三胺(DETA)胺化,制得PP-g-GMA-DETA螯合纤维,并应用于含铅模拟废水的处理。考察了吸附时间、溶液pH和初始Pb2+质量浓度对吸附量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PP-g-GMA-DETA螯合纤维对Pb2+的吸附速率很快,15 min时基本达到平衡吸附量,约为24.83 mg/g;随溶液pH的增加吸附量先迅速升高后保持平稳,在溶液pH为5.0时达到25.37 mg/g;随初始 Pb2+质量浓度的增加,吸附量迅速上升,当初始Pb2+质量浓度达到60 mg/L后,吸附量增长缓慢,最终保持吸附平衡。PP-g-GMA-DETA螯合纤维对Pb2+的吸附符合Langmuir等温吸附模型,是典型的单分子层吸附,饱和吸附量为31.40 mg/g。  相似文献   

14.
分别采用熔融接枝法和共混法制备聚丙烯(PP)/苯乙烯(St)改性纤维(PP-g-St)和聚丙烯/聚苯乙烯(PS)改性纤维(PP/PS),研究了熔融接枝条件对St接枝率的影响,考察了PP纤维、PP/PS纤维和PP-g-St纤维对纯苯系物和水中乳化、溶解态苯系物的吸附性能,并探讨了再生后的重复吸附性能。实验结果表明:PP熔融接枝St的最优配比为w(St)=9%,w(过氧化二异丙苯)=0.5%,此时St接枝率为4.7%,且能顺利纺丝;相比于PP纤维,PP-g-St纤维和PP/PS纤维对纯苯系物和水中乳化、溶解态苯系物的吸附量显著提高;吸油饱和的PP-g-St纤维和PP/PS纤维通过离心法再生5次后吸附性能再生率仍能够分别达到82.0%和87.6%。  相似文献   

15.
张玮  张冬 《化工环保》2012,32(3):201-204
采用异丙醇溶液改性橙皮,考察了模拟废水中初始Pb2+质量浓度、废水pH、改性橙皮加入量和吸附时间等因素对改性橙皮对模拟废水中的Pb2+吸附效果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初始Pb2+质量浓度为20 mg/L、废水pH为4、改性橙皮加入量为8 g/L、吸附时间为80 min的条件下,改性橙皮对废水中Pb2+的去除率可达88.41%。经浓度为0.1 mol/L的HCl溶液再生后,改性橙皮再生循环使用4次时效果仍较好。改性橙皮对Pb2+的吸附动力学可用准二级动力学方程很好地描述。改性橙皮对Pb2+的吸附符合Langmuir等温吸附方程,表明改性橙皮对Pb2+的吸附以单分子层吸附为主。  相似文献   

16.
用活性炭纤维吸附回收废气中的苯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2  
采用活性炭纤维吸附回收装置处理含苯废气。对处理系统、工艺流程、系统运行参数以及运行安全保障作了具体的叙述。运行实践表明,采用该装置处理含苯废气,苯的吸附效率大于97%,每年可回收苯270t,企业可得净收益58.4万元。  相似文献   

17.
韩非  侯若昕  顾平 《化工环保》2015,35(1):84-88
以亚铁氰化钠和硝酸铜为原料,采用水热合成法制备出亚铁氰化铜(CuFC)吸附剂,对其进行了表征,并考察了CuFC对模拟放射性废水中铯的吸附性能。表征结果显示:产物的分子式为Cu2Fe(CN)6·7H2O,外观为具有清晰几何形状的颗粒物,粒径约为30 nm。25℃下的静态吸附实验结果表明:当初始铯质量浓度为98.01μg/L、CuFC加入量为0.08 g/L、吸附时间为90 min时,达到吸附平衡,铯的去污系数达到1.13×104;用拟二级动力学模型可准确描述CuFC对铯的吸附过程,相关系数为1.000 0;吸附等温线符合Freundlich等温吸附模型。  相似文献   

18.
石家豪  韩非  邱磊  丁珣 《化工环保》2012,40(2):180-185
将粉煤灰(FA)与Na2CO3混合焙烧后浸渍负载Fe2+,制备了复合改性粉煤灰(CMFA)。通过多种手段对CMFA进行了表征,并将其用于含磷废水的吸附处理。表征结果显示:改性后的粉煤灰表面疏松多孔,比表面积增大了21倍,产生了金属盐类熔出物及羟基氧化铁和羟基官能团。实验结果表明:当初始磷质量浓度为50 mg/L、吸附温度为20 ℃、溶液pH为4.3、CMFA投加量为5 g/L、吸附时间为30 min时,磷去除率可达98.01%,较FA的50.10%大幅提升;20 ℃时,CMFA对磷的饱和吸附量可达22.15 mg/g;用拟二级动力学模型可较准确地描述CMFA对磷的吸附过程,该过程为自发的吸热过程,符合Langmuir等温吸附模型,为以离子交换为主的化学吸附。  相似文献   

19.
范广裕 《化工环保》1996,16(3):156-161
以球形活性炭为吸附剂,用吸附法处理黑索金(RDX)废水,出水能够达到国家排放标准,球形活性炭的动态饱和吸附量为0.123-0.140g/g,吸附带长为2m。吸附饱和的球形活性炭,可用碱液以复再生。笔者还提出了数学模型,导出了处理实验数据公式,此公式可推广应用于同类吸附实验数据处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