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分析了国内外近期生活垃圾资源化技术的处理模式和存在的缺点,指出了我国城市生活垃圾资源化的有效途径是加强对垃圾的预处理,提出了基于垃圾预处理的城市生活垃圾资源化综合处理系统,介绍了废塑料制作建筑板材的工艺和技术指标.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垃圾产业市场的分析,阐述了我国城市生活垃圾产业的历史、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提出了适合于我国城市生活垃圾产业系统的最优模式:垃圾生产子系统、垃圾分类收集子系统和垃圾最终处理与资源化利用子系统.提出居民初步分类与政府组织下的"拾荒者合作社"精细分类相结合,按照处理技术的不同,将城市生活垃圾分成 5种类型.通过对各类型生活垃圾流向的系统设计,保证了城市生活垃圾处理的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最后讨论了政府在垃圾产业最优模式形成过程中的作用,并提出政府可以借鉴的城市生活垃圾产业管理措施 12项.  相似文献   

3.
城市生活垃圾处理技术和资源化应用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介绍我国城市生活垃圾处理技术和城市垃圾资源化现状,对北京阿苏卫生活垃圾综合处理进行详细分析,为城市生活垃圾的处理工艺选型和垃圾处理发展前景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4.
城市生活垃圾的生物工程堆肥化利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建立节约型社会、发展循环经济时代,通过对城市生活垃圾3种处理方法的比较得出,以堆肥方式通过生物工程技术对城市生活垃圾进行科学合理处置,是达到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资源化、减量化、规模化处理的最佳选择。  相似文献   

5.
综述了城市垃圾的处理和综合利用动态,提出了用复合材料概念来进行城市垃圾资源化的原理,并进行了技术经济分析.  相似文献   

6.
建筑垃圾占我国城市固体废弃物总量的40%,目前存量和增量大,资源化率不足,而建筑垃圾再利用价值较高,资源化利用是必由之路。综述了建筑垃圾资源化再利用的产业现状,关注源头产生、过程处置及再生利用全过程。分析部分省份现有建筑垃圾产业发展模式,为建筑垃圾产业发展提供借鉴,在此基础上,提出建筑垃圾产业未来发展趋势,以更好地开展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  相似文献   

7.
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及城市化水平提升,城市生活垃圾产量越来越大,焚烧逐渐成为城市生活垃圾处理的主要方式。但焚烧会产生大量的垃圾焚烧飞灰(以下简称飞灰),飞灰属于危险废物。论述了飞灰的来源、成分、特性及危害,介绍了飞灰的处理处置技术:水泥固化技术、化学药剂稳定化技术、熔融固化技术、水热稳定化技术和水泥窑协同处理技术,并分析这几类处理技术的优缺点。同时,介绍了将飞灰用作生产水泥材料、建筑材料、烧制多孔陶粒轻骨料及制备混凝土几种资源化利用途径。对今后飞灰的处理及资源化利用提出了展望。  相似文献   

8.
长株潭城市生活垃圾资源化综合利用政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生活垃圾处理是一个世界性的问题。目前,长株潭城市生活垃圾每天约有4500~4900t,主要通过填埋来处理,这种方法有利有弊,而且弊大于利,主要是垃圾资源未得到利用,污染比较严重,存在安全隐患。长沙安基环保高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全体科研人员经过8年的艰苦探索,提出了一种新的资源化处理垃圾的方法。此法能使垃圾全量资源化,实现“零排放”的目标。阐述了资源化法的产生过程和内涵,提出了长株潭城市生活垃圾资源化规模构想,重点探讨了长株潭城市生活垃圾资源化政策。  相似文献   

9.
我国已在地级及以上城市全面启动垃圾分类工作,在此背景下,园林绿化废弃物单独分类和资源化处理成为必然的选择。梳理了我国关于园林绿化废弃物分类和处理的相关政策,介绍了北京和上海的园林绿化废弃物分类和处理的实践,为其他城市开展园林绿化废弃物分类和处理提供了借鉴,并提出了园林绿化废弃物分类和处理的发展建议,对推动园林绿化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餐厨垃圾的主要特点,列举了国内外城市餐厨垃圾的处理现状和主要资源化利用技术,分析主要技术的优势和劣势,对主要技术综合环境效益、经济效益和能耗等方面进行比较,得出厌氧消化等综合处理工艺较适合用于处理城市餐厨垃圾的结论,最后就餐厨垃圾处理设施规划中3个关键问题,即技术设计、产品销路和物流供应作了相应讨论。  相似文献   

11.
一种“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及资源化技术与装置”(简称FSB),2000年11月26日通过了吉林省科技厅组织的研究成果鉴定。该垃圾处理装置通过采用以垃圾炮、垃圾粉碎机、色分机等装置,配以生产系列环保肥料及建筑材料,实现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和资源化处理。其中垃圾炮、垃圾粉碎机、色分机的研制成功,属世界首创。 据介绍,FSB法是一种全新的城市生活垃圾全部无害化、资源化的处理方法,其投资仅为焚烧法的1/5至1/10,为卫生填埋法的1/2至1/3,并且无二次污染。 该装置单元生产线日处理能力为50~60吨,在垃圾炮中实现对生活垃圾消毒、灭菌、除臭、水解、减量五大作用。通过垃圾粉碎机可把软硬物同时粉碎到80目以下。再经过有色金属和电池分离器(色分机)将垃圾中的电池、铜、铝、不锈钢分离出去。剩下的无害化原料可生产环保肥料和其他环保制品。 FSB法是中国兵器工业第五五研究所利用高新技术和军转民技术,历时15年的研究和开发,形成了五项专有技术:垃圾炮技术,特殊粉碎技术,电池和有色金属分离技术,30种新型环保肥料配方工艺技术,30种新型建材修路制品配方工艺设备技术。以上五种技术配上分离、烘干、磁分、制肥、建材等生产设备和全套软件,形成一整套工业化、规模化处理生活垃圾的方法,实现了垃圾处理的工厂化。 (侯铁中)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我国城市生活垃圾历年堆放量已高达70多亿吨,全国近七百座城市年排放生活垃圾约2亿吨,并且今后每年还将以10%左右的增长率逐年增加,而城市生活垃圾处理产业化进程步履艰难。总结了数十年国内外工作实践经验和体会,提出了首先将城市生活垃圾中约占50%的食杂性有机生活垃圾分离出来,统一收集,统一处理,开创我国城市食杂性有机生活垃圾资源化综合利用产业化的道路,创建食杂性有机生活垃圾资源化综合利用产业化的良性绿色生态循环系统的建议及其可行途径与方法。  相似文献   

13.
由于生活垃圾产量大、成分复杂,如何对其进行资源化处理,是我国城市与村镇垃圾处理面临的重要难题。因此,近年来,寻求环境友好型处理技术手段,快速、高效处理生活垃圾,成为学者们研究的重点和热点。介绍生活垃圾的处理现状、传统工艺技术及改进措施和新兴热点技术的研究进展,以期为研发低成本、高效率生活垃圾处理技术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摘要:随着广州市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建筑垃圾的排出量也在快速增长,如何应对和处理建筑垃圾所带来的“垃圾围城”困境,已经成为人们不得不面对的重要问题,推进建筑垃圾资源化是开展建筑垃圾综合治理的有效途径。论述了建筑垃圾资源化再生利用的必要性、紧迫性,指出了广州市建筑垃圾资源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为推进广州市建筑垃圾综合处理实践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5.
推动生活垃圾源头减量和资源化利用是普遍推行垃圾分类制度和稳步推进“无废城市”建设的重要基石,厨余垃圾管理是生活垃圾减量和提质增效的着力点。如何实现厨余垃圾资源化高值利用,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将为垃圾分类和“无废城市”建设提供重要支撑。通过分析厨余垃圾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及资源化标准现状,探讨如何优化厨余垃圾管理路径和提升资源化利用水平,从加强源头减量、完善处理模式、优化配套政策、加快示范试点、提升绩效评价等方面提出对策建议,为政府和行业决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数量巨大的城市生活垃圾(MSW)对环境管理和污染控制形成了严重挑战。世界各国都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进行垃圾处理技术的研究及垃圾处理项目的建设,并取得了一定的成功经验。基于对国内外城市生活垃圾焚烧处理技术,资源化利用现状以及存在问题的分析,针对符合中国国情的高湿混合垃圾衍生燃料RDF制备工艺系统生成线的研发,对垃圾衍生燃料RDF再生能源化市场需求进行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17.
城市生活垃圾的精细分类是高效高值化垃圾处理的基础和前提,城市生活垃圾处理的关键在于阻遏垃圾混合和如何充分利用湿垃圾。城市生活垃圾三元二级分类体系,即首先将垃圾分为3种类型:干垃圾、湿垃圾和特种垃圾;然后再分别进行二次单一化精细分类。源头分类阻遏了垃圾进入混合状态;对有机垃圾则通过物理破碎、微生物混合发酵预处理、环境昆虫过腹转化的"三位一体处理技术系统"实现资源化利用。城市生活垃圾三元二级分类体系是一个简化垃圾分类体系,改变了"可回收"与"不可回收"垃圾难以快捷界定的难题。  相似文献   

18.
垃圾围城已成为我国城市生态环境的突出问题.为了突围,使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向着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的方向发展,必须遵循综合利用城市垃圾的原则,掌握综合利用的途径,制定和执行综合利用的政策措施.  相似文献   

19.
根据对我国建筑垃圾产生源、产生特点和分类标准的分析,研究了提升我国建筑垃圾资源化率的分类收运处理体系。首先,明确了源头分类的重要性,提出了建设工地和居民生活区两个产生源的分类管理模式;其次,为提升建筑垃圾收运效率,按照产生源头不同提出了相适应的收集、运输模式;最后,根据建筑垃圾的成分、物化性质等特点,提出了分类处理的资源化利用途径。  相似文献   

20.
为了解决目前我国众多城市出现的垃圾围城问题,保护生态环境,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采用案例分析法,对新加坡的垃圾分类收集处理系统进行了深入细致的研究,揭示了我国垃圾处理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借鉴新加坡的成功经验,提出我国在垃圾回收、资源化利用及最终处置等方面应采取的一些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