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 毫秒
1.
奎屯市大气降水现状分析及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奎屯市大气降水状况及主要污染物,奎屯市监测站于2002年对大气降水进行了为期一年的酸雨监测。本文根据监测结果,介绍了奎屯市酸雨现状,对其成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防治酸雨污染的可行性建议。  相似文献   

2.
上海青浦地区大气降水的化学特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上海青浦地区2003—2014年观测的大气降水监测资料,分析该区域12 a以来大气降水的酸化程度、化学组成特征,探讨降水中化学成分的不同来源及相对贡献。结果表明:降水pH年均值为4.43~6.33,酸雨频率为2.6%~86.8%,降水酸化程度大致经历了明显恶化和波动变化2个阶段。降水电导率年均值为1.77~4.01 m S/m,呈下降趋势。降水中各离子雨量加权平均当量浓度顺序为SO_4~(2-)NH_4~+Ca~(2+)NO_3~-Cl~-Na~+Mg~(2+)F-K~+,SO_4~(2-)、NH+4、Ca~(2+)和NO_3~-是降水中的主要离子,占离子总量的83.0%;降水类型由硫酸型向硫酸和硝酸混合型转变。降水离子中的二次组分SO_4~(2-)、NO_3~-和NH_4~+绝大部分来源于人为源,Ca~(2+)、Mg~(2+)和K+主要来自于土壤源和人为源的贡献,Cl~-主要来自海洋源,同时人为源的影响也不可忽视。  相似文献   

3.
为研究上海市闵行区大气降水化学特征及来源,以2006—2020年上海市闵行区大气降水监测数据为依据,对大气降水量、pH值、电导率(EC)和主要离子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2006—2020年上海市闵行区大气降水呈酸性,pH值范围为4.41~5.19,酸雨频率呈下降趋势;EC变化范围为1.26~3.67 mS/m,平均值为2.32 mS/m;夏季pH值最高,酸雨发生频率、EC和总离子浓度最低,冬季pH值最低,总离子浓度最高。大气降水中各离子组分浓度占比大小排序为:SO^(2-)_(4)>NH^(+)4>NO^(-)3>Ca^(2+)>Cl^(-)>Na^(+)>Mg^(2+)>F^(-)>K^(+),主要阴、阳离子SO^(2-)_(4)、Ca^(2+)和NH^(+)4浓度呈明显下降趋势,NO^(-)3浓度变化较平稳;SO 2-4与NO^(-)3的浓度比范围为0.94~3.59,呈波动下降趋势,降雨类型由硫酸型逐步转为混合型。因子分析及相关性分析显示,因子1中所有的离子成分都有较大的载荷,各离子在来源上可能具有一定的共性,Ca^(2+)与Mg^(2+)、K^(+)表现出显著相关,其可能来源于地壳组分;Cl^(-)与K^(+)、Mg^(2+)、Ca^(2+)的相关性显著,Mg^(2+)、K^(+)与Cl^(-)、Na^(+)有强相关性,表明海洋输送及生物质燃烧对大气降水化学组成的影响;NO_(3)^(-)、SO^(2-)_(4)和NH^(+)4在因子2中为高荷载,且有很好的相关性,它们可能有相似的来源或形成化合物共同存在。  相似文献   

4.
山东省城市大气降水pH值观测结果及其初步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对山东省十七个主要城市2003年大气降水观测数据的统计分析,对大气降水pH值的时空分布特征和酸雨频率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山东省酸雨主要出现在秋季和冬季;鲁北平原、鲁中南的莱芜地区,胶东半岛地区频率较高。从酸雨与气象条件的初步分析得出,风速越小时,地面风对酸雨的贡献就相对增大;冬季接地逆温的存在为酸雨形成提供了极其有利的条件。文章并从气象角度对酸雨成因机理作了初步的分析。  相似文献   

5.
依据上海市浦东新区2010—2015年2个代表性采样点的142份监测数据,对降水中的化学组成及各组分间的相关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监测期间单次降雨的pH值为3.85~6.09,平均值为5.09,属硫酸型/硝酸型复合污染酸雨。其中SO_4~(2-)和NO_3~-为主要离子,平均值分别为4.55和3.31 mg/L。通过SPSS统计分析得出,人类生活和生产过程以及海洋源是浦东新区大气降水化学组分的主要来源,但仍存在不同的区域特征。  相似文献   

6.
克拉玛依市大气降水化学的统计学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欣 《干旱环境监测》2011,25(3):153-156
运用相关分析、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等统计学分析方法,对2009—2010年新疆克拉玛依市的大气降水化学组成和分布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SO4^2-、Cl^-、Ca^2+和Na^+是降水中主要离子。降水的pH值、电导率、降水量和各离子组份均呈现明显的正偏态分布,降水样品以低离子含量的样本为主,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2种分类方法分析降水中水溶性离子主要分为3类。SO4^2-、Cl^-、Mg^2+、F^-主要来自人为活动的贡献,K^+、Ca^2+主要来源于土壤和沙尘等地壳,H^+与其他阴、阳离子间并未表现出明显的相关关系,表明研究区域的降水酸度是所有致酸离子和各种离子综合作用的结果,而不是降水中某个单一的离子组份确定的。  相似文献   

7.
降水对金属材料的大气腐蚀速率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甘肃省陇南地区、兰州市和新疆独山子的金属材料的大气腐蚀速率进行了分析测定,研究并比较了酸雨和非酸雨区的大气腐蚀速率,研究和探讨了相互关系。  相似文献   

8.
在pH10.4~11.1碱性溶液中钙离子与紫尿酸铵生成橙红色的稳定络合物.络合物最大吸收峰为500nm,显色后络合物可稳定2时.钙量在2.50~25.0(μg/50ml)范围内符合比耳定律,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1.2×10~4L/mol·cm.桑德尔灵敏度为0.003μg/cm~2,方法加标回收率为94%~104%.  相似文献   

9.
运用灰色系统理论建立灰色模型GM,对该模型进行了检验和残差修正。并用其模型分析和预测乌鲁木齐市1994=1998年大气降水pH值。  相似文献   

10.
根据近10年1077个降水样品监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阐明了宜昌市存在酸雨污染,且日趋严重的趋势。从大气污染、气象、地形等因素方面初步探讨了该市酸雨的成因。  相似文献   

11.
酸雨和酸雾的监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酸雨和酸雾形成的过程、机理作了介绍,总结了酸雨和酸雾的采样和分析方法,并对各种方法测定值之间的误差作了合理的分析、评价.  相似文献   

12.
杭州市酸雨污染现状及成因分析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杭州市1998年—2002年的降水监测数据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2002年杭州市区酸雨频率为73.6%,降水pH均值为4.68,临安酸雨频率高达97.5%,降水pH均值为4.04,其余几个县(市)降水酸度均<5.60。杭州市有82.1%面积属重酸雨区。指出,杭州市气象条件不利于大气中SO2、NOx的扩散,土壤扬尘不能对酸雨的形成起有效的缓冲作用,因此只有通过调整能源结构,从源头控制煤质(含硫量),严格控制机动车尾气污染,以减少SO2、NOx排放量。  相似文献   

13.
提出选择酸雨项目时,应考虑酸雨成分受地域化学离子影响的因素,阐述了测定酸雨中pH、电导率、阴离子、阳离子及金属成分时容易出现的问题及解决办法。指出了我国在酸雨的测定及其质量控制方法存在的问题。介绍了欧美和日本酸雨测定的质量控制办法,认为根据离子浓度平衡进行的质量控制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大气环境质量评价的属性识别法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下载免费PDF全文
阐述了评价大气环境质量的属性识别法,介绍了属性识别理论模型和属性权重的确定方法,并根据GB 3095—1996((大气环境质量标准》,分别采用模糊数学综合评价法和属性识别法对武汉市大气环境监测结果进行了实例评价,结果表明,用属性识别法评价的结果比用模糊数学综合评价法评价的结果更能反映真实情况。  相似文献   

15.
乌兰 《干旱环境监测》2011,25(3):163-166
根据博乐市2005—2010年降水数据,对酸雨发生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博乐市地形适合水汽输入,存在远距离污染物跨境传输和产生连续大降雨的条件,使其境内产生酸雨的可能性加大;酸雨发生在冬季采暖期,且NO3^-浓度比未发生酸雨时略高;另外,博乐市属北方干旱区城市,土壤偏碱性,降水总体为偏弱碱性特点不变。除以上主...  相似文献   

16.
重庆农业生态系统中酸雨因子的特点及其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野外采样和室内分析,试验结果表明,酸雨对重庆区域农业生态系统影响不明显,菜地土壤有一定酸化趋势.农田大气中酸雨的主要因子SO2、NOx具有显著正相关,协同作用明显,但分布无明显规律性.农田灌溉水呈中性至微碱性,江水碱性明显.中性的灌溉水对土壤酸化有正面作用,碱性的灌溉水能阻止土壤酸化.不同种植类型土壤酸碱度差异明显,茶叶土壤为酸性,水果土壤则以碱性为主,因此可根据不同作物对土壤酸碱的喜好,调整种植品种和区域.  相似文献   

17.
南充市酸雨的时空分布及其形成机制的初步探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以四川南充市为研究对象,笔者于2003-2004年连续两年对降水进行采样分析,共获取降雨数据520个,对该市酸雨的变化趋势进行了分析和讨论,并采用统计学上的主成分分析法确定该市近几年来降水化学成分中主要污染物.通过对降水中化学离子物的分析,阐明了该市酸雨的主要成因;从大气相对湿度及其颗粒物与降水pH值、[SO42-]等的对照关系对该区域的酸雨形成机制问题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