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蔡正邦  张毅 《四川环境》1991,10(3):76-81
自然保护区是指需要加以特殊保护的有代表性的生态系统、自然景观、人文环境。它是人们研究自然发展规律,保护珍稀动、植物资源,保存基因库,繁殖有价值物种,保留自然遗迹、人文轶事的基地。蜀道奇观  相似文献   

2.
<正>措施1就地保护:为了保护生物多样性,把包含保护对象在内的一定面积的陆地或水体划分出来,进行保护和管理。比如,建立自然保护区实行就地保护。自然保护区是有代表性的自然系统、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种的天然分布区,包括自然遗迹、陆地、陆地  相似文献   

3.
虫子 《环境教育》2009,(7):32-33
自然保护区是国家为了保护珍贵和濒危动、植物以及各种典型的生态系统,保护珍贵的地质剖面,为进行自然保护教育、科研和宣传活动提供场所,并在指定的区域内开展旅游和生产活动而划定的特殊区域的总称。保护对象还包括有特殊意义的文化遗迹等。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现有300多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在近期的生态家园栏目将带您走近自然,走进那些久负盛名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相似文献   

4.
自然保护区是为了保护典型生态系统,拯救珍稀濒危野生生物物种,保存重要自然历史遗迹而依法建立和管理的特别区域。自然保护区能为人类提供生态系统的天然“本底”,是各类自然生态系统和野生生物物种的天然贮存库。自然保护区不仅是科学研究的基地,也是向广大公众进行自然保护宣传教育的理想场所。由于自然保护区对于保护自然环境、保护物种等自然资源和维护生态平衡具有重要意义,在国民经济建设和未来社会发展中具有战略地位,因此加强和发展自然保护区事业也是当前我国环境保  相似文献   

5.
综合信息     
·小知识·环境敏感区具有下列特征的区域称为环境敏感区:1.需特殊保护地区国家法律、法规、行政规章及规划确定或经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批准的需要特殊保护的地区,如饮用水水源保护区、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生态功能保护区、基本农田保护区、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区、森林公园、地质公园、世界遗产地、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历史文化保护地等。2.生态敏感与脆弱区沙尘暴源区、荒漠中的绿洲、严重缺水地区、珍稀动植物栖息地或特殊生态系统、天然林、热带雨林、红树林、珊瑚礁、鱼虾产卵场、重要湿地和天然渔场等。3.社会关注区人口密集区、文…  相似文献   

6.
《环境教育》2004,(2):31-31
建立自然保护区,就是要保护珍稀动植物品种、原始的生态环境、有科研价值和历史意义的生物遗迹以及具有重大环境效益的生物群落等,以供应科学研究、科普教育之用。 世界上的第一个自然保护区是美国的黄石国家公园,它建于1872年,面积达7988平方公里。公园里有数以千计的温泉、喷泉和泥山,还有熊、鹿、野牛等  相似文献   

7.
蒋志刚 《绿叶》2012,(4):8-12
由于自然保护区在濒危物种保护、关键生态系统保护和地质遗产保护方面的重要作用,自然保护区的管理受到了各方面的重视。随着中国的改革发展,中国自然保护区凸显出一些问题,有关的自然保护区立法事项提上了我国立法机关的议事日程。在立法工作中,应当明确保护区的所有权属、面积上限;必须适合我国国情和政情,逐步实现一区一法;必须确定自然保护区功能区与面积调整的法律程序;必须能够保障原住民的利益,能够鼓励个人、公司参与设立自然保护小区。  相似文献   

8.
森林自然保护区保护效果评价方法:挑战与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最有效的保护措施之一,但如何评估自然保护区保护效果一直是自然保护研究的难点。本文针对热带森林自然保护区保护效果评价方法进行综述,分析热带森林自然保护区保护效果评价面临的挑战:空间不可比、时间不可比;明确了热带森林自然保护区保护效果评价可比性建立的基本模式:确定森林退化指标,选择协变量,平衡协变量,选择对比方式,判断并去除空间溢出的影响范围;回顾了自然保护区保护效果评估常用统计方法:回归评估法和匹配评估法。为了加强热带森林自然保护区保护效果评估,在今后评估方法选择过程中建议:强化时空对比;强化多学科交叉方法的应用;强调多维度评估指标的选择和应用。  相似文献   

9.
青海省作为青藏高原生态安全屏障的重要组成部分,自1975年在青海湖建立第一个自然保护区以来,历经40余年的建设与发展,全省保护地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截至2017年12月,共划建了国家公园(试点)2处、自然保护区11处、风景名胜区19处、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14处、沙化土地封禁保护区8处、水利风景区17处、地质公园9处、森林公园23处、湿地公园20处、沙漠公园12处、重要湿地20处、世界自然遗产地1处,共156处,基本覆盖了全省绝大多数重要的自然生态系统和自然遗产资源,最大程度上保留了自然本底,完好地保存了典型生态系统、珍稀特有物种资源、珍贵特殊自然遗迹和自然景观,发挥了涵养水源、保持土壤、防风固沙、维护生物多样性等生态功能,对维护我国生态安全和生物多样性稳定以及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郊野公园作为城市自然保留地的价值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自然保留地(urban natural reserved area)是指城市地区范围内具有一定面积的自然或近自然区域,具有保持生物多样性、乡土物种保护和保存复杂基因库等重要的生态功能。郊野公园作为城市自然保留地的重要组成,在生态、游憩、乡土植物、研究教育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价值。本文分析了郊野公园在这些方面的价值,并介绍了香港的郊野公园建设,最后对郊野公园的建设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1.
自然保护区在自然资源和自然环境的就地保护方面具有极高的科学文化和经济价值。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保护区条例》,国家环境保护总局为全国自然保护区的综合管理部门,对各类型自然保护区建设与管理进行监督检查。同时,还对综合性及特殊意义的自然保护区的建设和管理承担责任和义务。  相似文献   

12.
地质遗迹景观是指具有重要美学价值和历史文化价值的地质遗迹。新疆地质遗迹景观资源丰富、类型多样,通过分析地质遗迹景观资源赋存及其特征,对地质遗迹景观资源保护与开发现状进行诊断。在"和谐"的保护利用观指引下,提出实现新疆地质遗迹景观资源保护开发的优化模式。  相似文献   

13.
太白山自然保护区是我国首批建立的,以保护典型的暖温带森林生态系统和自然历史遗迹为主的自然保护区。它以其独特的地理位置、明晰的森林垂直分带、丰富多样的生物群落、完整的第四纪冰川遗迹、秀丽的自然景观和神秘的人文景观闻名于世,倍受国内外社会各界的关注。保护区地处太白、眉县和周至三县交界处,涉及9个乡(镇)的部分行政区域。随着人口的增长和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对自然资源的需求不断增加,自然保护区面临来自周边社区的压力越来越大,与社区的矛盾也越来越突出。保护区要缓和与社区日益恶化的关系,减轻社区对保护区的压…  相似文献   

14.
新疆夏尔希里自然保护区生态质量评价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疆夏尔希里自然保护区是以寒温带原始状态的山地森林生态系统及特有、珍稀物种为主要保护对象的自然保护区.由于地理位置和自然条件独特,保护区聚集了不少形态上原始、分类上孤立的古老孑遗的珍稀物种,是中国为数极少的边界保护区之一.选取自然性、多样性、稀有性、代表性、面积适宜性、人类干扰、稳定性等指标,应用层次分析法和综合评价法.对夏尔希里自然保护区生态质量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该保护区生态质量为很好,具有较高的保护和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15.
《绿色视野》2012,(9):28-29
根据调查统计结果,安徽省自然保护区总数共104个,重点保护物种达140种(其中属国家Ⅰ级保护物种的有31种)。保护区物博地稀从类型来看,安徽省自然保护区种类共涉及自然生态系统类、野生生物类和自然遗迹类三大类别五种类型。其中,属森林生态系统类型的保护区有83个,属内陆湿地和水域生态系统类型的保护区12个,  相似文献   

16.
自然与文化遗产是祖先留下的自然景观、独特资源以及物质和精神产品中的精华部分,是全人类共同的财富。目前我国的自然与文化遗产保护与发达国家之间还存在明显差距。当前我国自然与文化遗产保护的迫切任务是建立一个具有统一协调功能的组织机构,完善自然与文化遗产保护的法规制定和法律监管制度,并建立合理的运营机制。只有系统性地解决了以上问题,才能使我国的自然与文化遗产的保护事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7.
从林业行业环境管理的概念出发,对其狭义和广义之内涵进行了剖析,从而进一步探索广义内涵的林业行业环境管理应涵盖的内容:森林资源保护管理和自然保护区、湿地及沙化地区等特殊区域环境管理。  相似文献   

18.
从林业行业环境管理的概念出发,对其狭义和广义之内涵进行了剖析,从而进一步探索广义内涵的林业行业环境管理应涵盖的内容:森林资源保护管理和自然保护区、湿地及沙化地区等特殊区域环境管理。  相似文献   

19.
各省动态     
《绿色视野》2010,(9):5-5
广西壮族自治区近年在一些偏远地区相继建立14个自然保护小区,既填补了自然保护区网络空缺,又最大限度保护森林和野生动植物资源。通过中国——欧盟生物多样性项目广西西南石灰岩地区生物多样性保护项目的实施,促成了广西首批自然保护小区建立。广西分别在德保、靖西、那坡等县建立自然保护小区,保护大壁虎、苏铁、猕猴等珍贵物种。  相似文献   

20.
黄荆自然保护区植物区系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黄荆自然保护区地处四川盆地与云贵高原的过渡地带,地带性植被为亚热带偏湿性常绿阔叶林,有种子植物165科745属1521种,其中裸子植物9科19属24种,被子植物156科726属1497种.该区特殊的自然条件和复杂的地质构造,使其成为多种植物地理成分的汇集地,并成为我国乃至全世界亚热带(同纬度)地区保存较好的常绿阔叶林植被群落,具有极高的研究价值和生态价值.根据近年来的科学考察,认为黄荆自然保护区植物区系的种类丰富、珍稀特有植物较多、起源古老、区系成分复杂,显示出多方植物交汇的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