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真假环保引出的讨论中,有人提出了“伪环保”一说。随之就有人向环境保护行动,尤其是向民间热衷于环境保护事业的人,提出了诸如“不懂科学常识”、“算术式的换算都难以弄明白”等种种质疑,结论是连基本科学常识尚未弄明白的人不配说环保,更不配参与具体的环境保护行动。因此,他们把民间许多热衷于环境保护的人归类为疑似“伪环保”。加以无情讨伐与“解剖”,口诛者有之、笔伐亦有之。主刀解剖“伪环保”的有政府官员、社会知名人士,尤其是科技界一些重量级人物更是批判的有理有据。他们大都是站在本人所处的行政或学术的位置,抓住民间环…  相似文献   

2.
12月3 日在北京举办的“绿色中国”第九届 论坛上,出席论坛的政府官员与与会 专家学者一致呼吁社会各界在转换观 念、实现环境信息公开化、加强环境 决策民主化、推动实行环境公益诉 讼、加强同环保民间组织联系等五个 方面加大努力,以提高环保公众参与 力度,推进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 社会建设。 全国人大副委员长许嘉璐在论坛 上指出,环保的公众参与不仅是构建 “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必  相似文献   

3.
一个时期以来,环保界出现两个“热点”呼声。一个是“环保靠政府”的口号喊得相当响亮;另一个是,“把环保推向市场”的声浪沸沸扬扬。究竟该怎样看待这种现象,如何评断、对待上述“靠“与“推”的呼声呢?笔者以为,这既直接关系着当前环境管理的基本工作思路,也事关建构具有中国  相似文献   

4.
环保产业,国家重点扶持的行业 ,也是当今世界三大朝阳行业之一。顺应着世界的潮流,40岁的陈泽峰更认为环保是个“良心事业”,这个“垃圾王子”,正在向着他的“百亿环保帝国”迈进……  相似文献   

5.
李华芳 《绿叶》2007,(11):49-49
"企业没激励、官员没动力、民众没能力",这是环保在现阶段遇到的困境。企业没激励,自不必说。地方官员为何没有动力治理污染?至少有两个原因:其一是官员"向上负责制"。当前的选拔机制使官员不可能产生动力去治污。其二,地方政府也是一个理性的行为主体。如果治理污染要耗费大量的地方财政,治污成本过高的  相似文献   

6.
2007年“五一”期间,著名环境NGO“保护国际”的项目官员王雪,以环保顾问的身份在拉萨给华硕电脑股份有限公司的“珠峰行”做了一次环保培训。一个企业为了自己的一次志愿行动,专门聘请环境NGO的工作人员担任“环保顾问”,这在中国企业史上不知道是不是第一次。  相似文献   

7.
84个城市的“限小”举措,似乎正面临舆论界铺天盖地的“围剿”。由于温家宝总理对小排量汽车使用的力挺,有人甚至将此提到了地方政府和中央政策对抗的高度来探讨。这样的帽子的确吓人,在中国这样一个特殊的国度,如果哪个地方政府官员被扣上对抗中央的帽子,那么其政治前途多半会受到影响,基于个人利益的考虑,地方政府一般不至于去冒这种风险。我想,地方政府采取“限小”之策,必有其基于公共利益的考虑。所以,我们不妨怀着善意,理性分析一下地方政府的这一策略。毫无疑问,环保应该是“限小”的一个重要理由。尽管小排量车由于其排量小而对大气…  相似文献   

8.
“预防为主”是我国环境保护的三大方针之一。根据这一方针而形城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和“三同时”制度,是我国助年来环保事业的成功经验,对保护环境,控制污染起了重要的“前正管理”作用。但是,随着市场经济的建立,这些制度已不能满足新形势的环保需要。加强建设项目的环保“前正管理”,仍是各级政府及其环保部门必须重视并正待解决的重要问题。一、新形势下建设项目环保“前置管理”面临的困难我们知道,在计划经济条件下,建设项目受到严格的行政管理,其审批程序高度集中和统一。因此,“环境影响评价”和“三同时”制…  相似文献   

9.
戴启昌  付荣 《环境教育》2005,(10):40-41
“绿苑”环保协会简介   三峡大学职业技术学院“绿苑”环保协会成立于2001年6月5日,是一支全部由在校大学生组成的校园环保社团.……  相似文献   

10.
介绍“数字福建”中的“数字环保”建设,从技术角度阐述“数字环保”的基础设施、信息源、应用系统的建设,对关键技术“3S”技术在环境保护中的应用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1.
在我国目前的经济条件下,环保基建资金不足是一个现实存在的问题。钱少,需要花钱建设的地方却很多,于是有的省级环保主管部门在编制年度计划时,将有限的基建资金分成许多小股大面积地对下属地、县(市)环保单位进行补助。这就是被人们形象地称为“撒胡椒面”的做法。提起“撒胡椒面”,议论颇多。有人说该撒,有人说不该撒,我以为“撒胡椒面”的做法有利亦有弊。利之一,有利于全省环保工作的整体进步和共同提高。地方环保部  相似文献   

12.
浅谈基于“数字新疆”的“数字环保”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数字新疆”的广义角度介绍了“数字环保”的基本建设,从技术角度阐述“数字环保”的基础设施、信息源、应用系统等相关内容的建设,对关键技术3S技术在环境保护中的应用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3.
开展环保工作检查,是强化环保工作的重要方法和手段之一,要使检查能够真正取得预期效果,就必须坚持做到“四忌”。  相似文献   

14.
“绿色住宅”是近年来兴起的一种居住概念。在规划设计上,它充分考虑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在项目建设中,采用节水设施、节能环保建材,提高绿化率,最大限度地保留自然水面;合理处理生活污水、垃圾并循环利用,将“环保”、“生态”理念融于居住区建设之中。由于我国房地产市场竞争十分激烈,一些房地产开发商推出“生态小区”、“环保小区”等绿色概念新楼盘以吸引消费者。但是,这些“绿色”、“环保”、“生态”住宅无统一标准、存在着名不符实的现象。据有关资料报道,中国房地产协会副会长顾云昌最近透露,我国将推行“绿色住宅”…  相似文献   

15.
北京市蓓蕾幼儿园是一所环境优美、师资精良、设施先进、特色鲜明、管理高效、教育优质的现代化一级幼儿园。在今年“六一”儿童节到来之时,蓓蕾幼儿园在朝阳区文化馆举办了以“环保”和“迎奥运”为主题的大型绘画作品展,教育孩子们环保要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  相似文献   

16.
“安南向往的生活,我们早在20多年前就过上了!”湖南省桃江县大栗港镇红云村的杨国锋、张建珍夫妇,说起话来比安南“还牛”。杨国锋夫妇是远近闻名“的生态夫妻”。这对普通的中国农民夫妇创造和经营的家庭生态农业,被联合国官员誉“为杨氏模式”……  相似文献   

17.
环境N G O在中国是活动最为自由、也最受社会支持的N G O。但是,环保是全社会的事,尤其是有决策力者和年富力强者之责任。中国的环境N G O要让国家成为环保之国,打开“全民皆环保”的通途,有外门、中门、内门三重门要过。外门:先观察还是先愤怒中国台湾荒野协会的创始人徐仁修对中国内地环保人士习以为常的“环保愤怒”表示出强烈的不解。徐仁修是一个坚定的认识自然主义者,他在台湾大量复制欧美的“自然观察引导员”,带动了大批台湾人进入自然界,从门外汉成为自然美学大师,从受人教导成为教导他人的好手。他认为,做环保首先要学会欣赏…  相似文献   

18.
我家有一个“环保”型人物一我的妈妈。让我来说说妈妈的关于“环保”的那些事:在家里的橱柜里,妈妈攒了好几个环保购物袋。双休日,妈妈去买菜的时候,总是随手拿上一两个环保购物袋,在市场上买到的菜,她都装在环保购物袋里,  相似文献   

19.
“我觉得挺好!”这是记者采访时听到的最多的一句话。绝大多数接受采访的人都对“绿色中国年度人物”评选活动给予了充分肯定。“这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对于环保工作者有很大鼓舞,也反映了环保在政府工作中的地位不断上升。”中国国际民间组织合作促进会秘书长黄浩明这样说  相似文献   

20.
高校社团有望破解“周期性”难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区性青年环境组织的出现,能够促进高校环保社团的可持续发展。”日前,长安大学环保社团“绿岛”的前任负责人郑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绿石、济溪、上海市绿色大学生论坛等地区性青年环境组织(以下简称“地区性组织”)的出现,对于突破高校环保社团的“周期性发展”困局,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所谓“周期性发展”困局,指的是高校环保社团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每隔一段时间会重复出现,始终无法解决。据郑建介绍,很多学生大一加入社团,大二成为社团负责人,到了大三,便因面临毕业、就业等问题而“功成身退”。“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