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 毫秒
1.
对2005年北京大气中异戊二烯进行了一年的观测分析。结果表明,异戊二烯体积分数年平均值为0.58×10-9,月平均值为0.1×10-9~1.8×10-9,7月最高,1月最低。春、秋、冬三季,异戊二烯日变化形式呈三峰形,分别在14:00、18:00、02:00;18:00、02:00、08:00;02:00、10:00、16:00出现峰值;夏季异戊二烯体积分数日变化呈现白天高夜晚低且在14:00出现峰值。夏季异戊二烯源排放主要由生物排放控制,其日变化形式受温度、辐射影响大;春季和秋季异戊二烯源排放受汽车尾气和生物排放共同控制,其日变化形式受汽车尾气影响大,温度、辐射也有一定影响;冬季异戊二烯源排放主要由汽车尾气控制,其日变化形式主要受汽车尾气影响。不同季节北京大气中的异戊二烯体积分数日变化形式与PM2.5浓度日变化形式大致相同。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具有街道峡谷特征的南京市中山路机动车的车流量污染物质量浓度和气象要素的调查与监测,了解到中山路机动车尾气污染物中CO,NO x的质量浓度与车流量有关,成正比关系,日车流量高峰时间分别在10:00,14:00和18:00。中山路环境容量分析是通过污染物扩散模型对CO,NOx污染物质量浓度模拟,其模拟结果和实测结果相近:CO质量浓度的模拟和实测结果比值在[0.5,2]区间的比例为96%,NOx质量浓度的模拟和实测结果比值在[0.5,2]区间的比例为80%,表明模拟结果有效。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