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建筑物作为城市文明的重要标志,已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而城市建筑群中的民用住宅建设水准则是都市化的重要因素之一。近些年来,经济的发展推动着重庆市民用住宅建设,建筑群的落成,高楼大厦拔地而起,不仅展示了重庆市的经济、社会风貌,还组成了都市化的生活环境.由于许多民用住宅在建设过程中没有重视环境问题,在规划、选址和使用功能分配上的不恰当,因而带来了一系列的环境问题,环境纠纷案  相似文献   

2.
高杰 《环境》1995,(10)
汽车需要“洗澡”。当一座座现代化的“淋浴”设施——机动车辆清洗站,在许多城市建起之后,人们拍手叫好,让沾泥带尘的汽车,干净利索洗一澡,已不再为难了。然而,汽车“洗澡”也引起社会议论纷纷,并由此引发出了“强行洗车收费”、“乱设关卡宰人”的话题。结果,汽车“洗澡”业方兴未艾,便被打入“乱  相似文献   

3.
黄丹雯 《环境》2022,(9):38-39
<正>雨后的鹏城,天空湛蓝,白云悠悠;傍晚时分,绚烂的晚霞与高楼大厦交相辉映,美不胜收。致力于争当“可持续发展先锋”的深圳,不仅是奋斗拼搏追求理想的“造梦场”,更是天蓝地绿环境优美的“花园城”。作为国家首批“无废城市”建设试点城市之一,深圳市全方位践行“无废”理念,强化顶层设计,搭建制度、市场、技术、监管“四轮”驱动建设体系,重点补齐固废处置能力短板。经过三年多的努力,已形成固废减量化、资源化、  相似文献   

4.
于玲 《环境》2011,(12):48-52
在现代化的城市里,到处可以见到镶嵌着闪闪发光玻璃幕墙的高楼大厦,可谁曾想,它们在装点着我们生活的同时,却也成为了隐形的“炸弹”。  相似文献   

5.
古住今来,住房常常会使人发生一些古怪的疾病,甚至非正常的死亡,就是现代化的高楼大厦内也有一些奇怪的疾病发生。过去搞不清原因,人们往往以为是房子盖在风水不好的地方,“鬼”使坏引起的。现在科学发达了,经过研究,人们发现原来是环境污染这个“鬼怪”钻进居室来了。  相似文献   

6.
环境墙报     
《环境》1998,(10)
在一座座高楼大厦拔地而起的同时,许多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并相应的改善,有的甚至每况愈下。针对我国城市发展进程中的一些误专家呼吁:我国城市发展思路与管理模式应该有所转变。中国城市发展研究会副理事长朱铁臻教授指出,城市现代化应包括市经济、社会、生态诸方面的协调发展,就基础而言,可概括为“以水源、以人为本、以绿为美”的三原则。“以水为源”是指水是城市发展  相似文献   

7.
城市垃圾综合治理及资源化技术探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邓小龙 《环境》1998,(5):38-39
城市垃圾是人们在工作、生活过程中弃掉的各种废物。目前,它已和工业固体废物一样成为我国城市主要环境污染物之一。从环境卫生角度看,垃圾是一种污染。但从资源角度看,它却是一种难得的再生资源,是地球上唯一在增长的资源。国外的有识之士已把它称之为“城市矿”和“放在错误位置的宝藏”。因此,采用不同的垃圾处理、处置技术,充分开发垃圾中蕴藏的资源,  相似文献   

8.
繁忙的城市、高楼大厦、鳞次栉比,车水马龙,川流不息,整个城市就象一个活的有机体,使人感觉到它跳动的脉搏和呼吸的气息.有人把水电输送系统比作城市的血管和神经,这个比喻有一定道理.那么,城市的肺在哪里?你有没有注意到那些工作繁忙而又缺少绿色植物的城市?那里,由于失去富有生命力的绿色,因而"面容"灰暗.街道上黑烟弥漫,干燥郁闷:到处尘土飞扬,吵嚷拥挤,人们连呼吸都感到困难,整个城市就象患了"肺病"一样.  相似文献   

9.
在巴西的许多城市,都耸立有绿色的高楼大厦。原来这高层建筑都是用一种叫“生态砖”的材料建成的。“生态砖”是一种特殊设计的空心砖,里面填满草籽、树胶和有肥料的土壤。把这砖砌在建筑的外层,草籽就会发芽生长,形成苍翠欲滴、别具特色的墙,整个建筑也就成了绿色世界了。这种绿色楼房不但美观,而且冬暖夏凉,既减尘又防噪声,有益身心健康,还有助于提高人的工作效率。这些生态楼房已成为巴西的独特景观。  相似文献   

10.
2011年底的北京,奥运会的影子越走越远,水立方已不再光鲜亮丽,鸟巢也布满了灰尘,“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色北京”的宣传画已褪了颜色。但“爱国、创新、包容、厚德”,让人们眼前为之一亮。经过一年多,290多万北京市民的投票,“北京精神”出来了。  相似文献   

11.
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工业化、城市化带来的一系列城市污染问题,使得城市居民的生活环境不断恶化,建设现代化的生态城市成为人们的追求目标。建设生态城市有两个重要的举措:城市绿化和城市“蓝化”。城市绿化早已成为人们的共识,城市建设中保留和增加绿地面积对美化城市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但什么是域市“蓝化”呢?这就不一定为人们所熟悉和重视。城市“蓝化”是指城市建设中保留和增加水体面积,使水面与城市建筑,绿地有机结合起来,共同组成一个良好的城市生  相似文献   

12.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生活垃圾与日俱增,环境污染问题突出,垃圾处理的发展方向和技术路线已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坚持“垃圾是放错地方的资源”理念的基础上,分析了当前各种垃圾处理方式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垃圾回收利用与处理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13.
绿色公交车     
城市公共交通,是城市经济的动脉.是城市经济发展的基础行业,是连接城乡经济的纽带。因此,积极发展城市“绿色公交车”,给城市居民、职工创造一个舒适、美好、安静、清洁、清新的生活环境,势在必行。目前,汽车运行使用的燃料汽油、柴油在燃烧过程中,排出大量的废气,往往使城市低空烟雾弥漫。尘烟经久不散,甚至演变成酸雨,给人们生产生活带来极大的影响和危害。因此,保证城市居民在每人每天能吸入100公升新鲜空气要求的“绿色公交车”便迅猛发展,成为交通的“绿色尖兵”。我国的“绿色汽车”标准化工程已全面展开。有关主管部门…  相似文献   

14.
前言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逐步加快,以及人们环境意识和对环境质量要求的提高,城市污水处理问题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特别是1996年8月国务院《关于环境保护若干问题的决定》中明确提出“九五期间,设市城市,特别是非农业人口50万以上的城市,要多方筹措和集中建设资金,因地制宜建设城市污水集中处理设施,认真解决城市水环境问题”以来,我国城市环境保护基础设施建设步伐明显加快,一大批城市污水处理厂,城市垃圾处理场等基础设施已  相似文献   

15.
左犀 《环境》1996,(8):6-6
改革开放以来,北京城市建设以飞快的速度发展,几乎每年的竣工面积都在5000万平方米以上。各式各样的高楼大厦犹如“雨后春笋”。这中间有一种混身上下,都是以玻璃幕墙作为建筑材料建成的高大建筑物,在太阳光的照射下,更显得光彩夺目:有的像一座庞大的“暖房”;有的则像一根矗立在天地之间的“擎天大柱”。建设者们无不为拥有如此豪华、气派的建筑而引以为荣。  相似文献   

16.
自从1997年国家环保局任命厦门、深圳、大连、张家港、珠海等五个城市为首批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以来,人们从环保模范城市日益明显的环保效益中读出了环保模范城的份量.为使北海市早日实现环保模范城的目标,我们对厦门市进行了实地考察.厦门市所处的地理位置及自然条件与北海市有着很多相似之处,厦门岛三面环海,与台湾省的金门岛隔海相望.厦门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城外依海,城内藏湖,环境优美,被誉为“中国的海上花园”.厦门市通过创建“环保模范城”,城市环境得到明显改善,环保效益也日益突出,为城市发展提供了一笔无形的财富,房地产升值,旅游人数增多,城市基础设施完善,人们生活居住质量提高.对污染企业进行整治、搬迁、关闭等经济上的“忍痛割爱”,换来的是蓝天、绿地、碧水,换来的是持续的繁荣和绿色对厦门人无尽的回报.厦门今天展现在人们面前如此成功的城市环境保护与环境建设并非一朝一夕造就,与北海一样,厦门也曾失去过发展的良机.她地处战争的前沿,城市基础薄弱,老污染源多,限期治理任务重,城市噪声污染突出,环保基础设备缺乏,特别是七十年代初期,在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狂热中,围海造田使近海的重点区域西海域、马銮湾及与近海接壤的员当湖受到严重破坏,水质受到严重污染,人民反映强  相似文献   

17.
前言用各种微生物“丰富”和“超量”摄取磷这一现象在过去的二十年间已引起人们极大地关注。这是由于磷已被公认为城市和工业废水中应被处理的主要成份。目前世界各地使用大量的化学沉淀(脱溶)技术,但生物系统的应用仍是一种引人注意的选择。这是由于加化学试剂  相似文献   

18.
田羽博 《环境工程》2023,(7):375-376
<正>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城市建设规模不断扩大,高楼大厦鳞次栉比,生产制造企业不断增加,给城市经济发展带来了生命与活力。人们在享受物质生活同时,在繁荣的生产过程中,企业不达标排放的污染物、机动车尾气排放以及人为活动不断产生的废弃物所造成的环境污染,影响了人们的身体健康和正常生活。面对这种复杂的状况,我们要充分认识到治理环境污染的重要性,分析原因,对症下药,标本兼治,保护生态环境,提高生活环境质量。  相似文献   

19.
“一事不再罚”是行政处罚的基本原则之一,在我国,“一事不再罚”原则在《行政处罚法》中有集中体现.本文从我国一事不再罚原则的概念和含义出发,结合环保工作实际,从一事不再罚原则在环保行政处罚中的具体应用方面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20.
“环境质量”是环境科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随着人们对人类与环境关系认识的发展,即环境意识的发展,以往的环境质量的概念已与之不再适应,环境质量应以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为基础重新定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