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GIS在城市垃圾收运规划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王羽 《环境科技》2002,15(2):28-30
根据国内外对垃圾收运规划的研究现状,叙述了应用GIS于垃圾收运规划,将GIS与收运模型有机结合是实现对城市垃圾收运系统进行信息管理的基础和关键。介绍GIS在垃圾收运规划研究中的应用,最后以分类收运系统规划为例说明应用GIS进行研究的基础性意义。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饶平县城乡生活垃圾产量、组分、收运模式、转运设施、处理设施现状的调查分析,采用人口预测垃圾产生量的方法对饶平县城乡垃圾量进行预测,并对城乡生活垃圾收运及处理系统进行了组团分区,选择适合饶平县城乡发展的生活垃圾收运模式及处理设施。  相似文献   

3.
为了降低垃圾收运成本,减少垃圾收运过程产生的环境和社会影响,对含有多种级别道路的村镇生活垃圾收运路线进行了优化。综合考虑垃圾收运过程的运输距离、路况、环境污染等因素,利用层次分析法确定了不同级别道路的综合权重,并对实际运输距离进行修正,得到综合运输距离。以节约综合运输距离为目标,使用节约法对收运路线进行优化,得出了节约路程多、发生拥堵少、环境污染小的村镇生活垃圾收运路线。并以蒙城县岳坊镇为例,对该地区的垃圾收运路线进行优化设计,验证了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呼和浩特市城区生活垃圾产量、成分、收运模式现状的调查分析,预测生活垃圾产量,选择“十二五”期间适宜呼和浩特市的生活垃圾收运模式。  相似文献   

5.
西部农村垃圾收运系统设计与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甘肃省威戎镇垃圾填埋场收运设计为例,对西部农村垃圾收运设计以及计算进行探讨,提供一种农村垃圾收运系统的合理设计计算模式,以节约垃圾收运成本,进一步节省填埋场设计与运行成本。  相似文献   

6.
气力管道输送应用于垃圾收运在国内尚处于起步阶段,开发该项技术目前还存在一定的技术困难,但若该技术能在环境领域成功应用,它将完全改变传统的垃圾收运模式,大大提高垃圾收集的效率,减小垃圾收运过程中对环境造成的影响。本文主要对该技术的优势及在国内应用的技术困难进行探讨,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7.
科学合理的碳核算方法是支持碳达峰碳中和的关键,生活垃圾分类下收运环节温室气体排放量的系统性核算方法有待完善.为了科学核算分类下生活垃圾收运环节温室气体排放,该研究依据《IPCC 2006年国家温室气体清单指南2019修订版》及《温室气体协议》,开展了生活垃圾收运环节核算范围的确定、温室气体排放源和排放种类的识别及核算模型构建.结果表明:生活垃圾收运环节核算范围包括投放点、暂存点、中转站以及处置点4个核算单元,排放源包括移动源、固定源和工艺/过程排放,移动源为收运车辆用电隐含排放CO2以及燃料燃烧排放的CO2、CH4和N2O,固定源为中转站用能设施隐含排放的CO2,工艺/过程排放为收运车辆尾气净化消耗催化剂产生的CO2.同时构建了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模型,对北京市顺义区生活垃圾收运环节碳排放当量进行核算,结果显示分类后的厨余垃圾和其他垃圾收运环节温室气体排放量存在差异,其中单位厨余垃圾温室气体排放量(以CO2当量计)为24.78 kg/t,...  相似文献   

8.
任越  杨俊杰 《中国环境科学》2020,40(3):1166-1175
中国生活垃圾产量大、增速快,若处理方式不当会给环境和社会带来巨大危害,近年来提倡的垃圾分类处理方式是垃圾减量化的关键一环.综合考虑垃圾处理对环境、能源、经济和社会四方面影响,构建适用于垃圾处理的3E+S生态效率评价模型.将垃圾源头分类、末端分类处理方式纳入垃圾处理生命周期中构建4种生活垃圾处理情景.结果表明,混合收运+末端分类的处理情景具有潜在最优生态效率,分类收运+焚烧的处理情景由于源头分类、收运环节更为复杂导致其总环境影响潜值最大,且生命周期成本最高.对比考虑或不考虑社会成本计算得到的生态效率表明,社会成本的加入显著影响生态效率.源头分类是影响生活垃圾分类处理生态效率的敏感性因素,通过降低垃圾源头分类单元过程多余的环境排放和成本或推广使用以末端机械化分类(PGAS)技术为代表的低污染低成本的垃圾分类新技术,都能够提高垃圾处理的生态效率.  相似文献   

9.
上海市餐饮单位泔脚垃圾收运处置问卷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围绕上海市餐饮单位泔脚垃圾收运处置的问卷展开,揭示了上海市泔脚垃圾收运处置开展的现状,分析其间存在的问题及成因,提出相应的改进意见和解决办法,为其他城市实行泔脚垃圾规范化收运处置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
垃圾围城是我国许多大中城市所面临的共性问题。中小城镇也不例外。在某种程度上说,中小城镇的生活垃圾的收运管理比大中城市还要困难。因为中小城镇城市基础设施薄弱,生活垃圾的收运手段差,监管相对滞后。许多社区又处在城乡结合部,  相似文献   

11.
本文通过对南川区所辖各乡镇的人口、生活垃圾产量、交通情况等进行调查和分析,提出关于南川区城乡生活垃圾收运系统建设的建议,包括生活垃圾压缩中转站规模、选址、垃圾收运路线等。旨在为南川区或其他区县城乡生活垃圾收运系统工程的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本论文中针对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城乡结合位置在处理各种垃圾资源化处理中的问题,认为如果不能构建完善的垃圾收运和清理体系,就会给城市发展和我国的城市化进程产生负面影响。同时,还从环境保护、人文关怀、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等阐述了垃圾收运体系资源化构建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3.
我国的城市生活垃圾收运系统因其回收率低,监管难等问题,一直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而物联网技术因其可追溯性、动态性等特点,在解决该问题上表现出其显著优势。简要介绍了物联网技术的作用及其应用领域,总结了国内外基于物联网技术的城市生活垃圾收运情况,以我国上海市餐厨垃圾收运情况为案例,对其现状和目前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总结,并结合物联网技术对餐厨垃圾信息化收运的管理方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呼和浩特市城区生活垃圾产量、成分、收运模式现状的调查分析,预测生活垃圾产量,选择十二五期间适宜呼和浩特市的生活垃圾收运模式。  相似文献   

15.
上海市生活垃圾的处理现状及对策探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阐述了上海市目前生活垃圾收运及处理情况,对2000年上海生活垃圾的产量作了预测,对生活垃圾处理对策的分析中,提出技术,资金和管理等方面的支持条件。  相似文献   

16.
生活垃圾收运过程中恶臭暴露的健康风险评估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现场采样检测,研究了生活垃圾收运链中氨、硫化物、萜烯化合物、芳香烃、醇类化合物、挥发性有机酸、醛酮类化合物等7类恶臭物质的组成特征;分析了收运链不同环节中恶臭污染物的分布特征及操作方式对其影响;依据恶臭污染物的分布特征,评估了生活垃圾转运场所职业暴露人员的致癌和非致癌风险,并对结果进行了不确定分析.结果表明,收运过程中,末端垃圾码头的恶臭污染物比前端的垃圾箱房高1个数量级以上,与生活垃圾在收运过程中降解程度逐渐提高相对应;不同类别恶臭污染物中,醇类化合物随收运链的延伸而稳定上升,挥发性有机酸(VFAs)和芳香烃化合物则呈阶跃增加,分别在集装箱码头和散装码头处达到峰值(分别为131, 711μg/m3).收运链前端,垃圾箱房的主要致臭化合物为醛酮类化合物;收运链末端,垃圾码头的主要致臭化合物为硫化物和挥发性有机酸.生活垃圾散装运输操作方式,对作业人员和周边人群可能造成较大健康影响.散装码头处恶臭污染导致的致癌和非致癌风险值最高,致癌风险值LCR总为2.64×10-5,超过生活垃圾收运链中的其它作业点,存在较大的健康风险;非致癌风险值HI总为3.01,集装箱码头处的HI总为1.22,超过了USEPA推荐的可接受范围,其余作业点的非致癌风险值HI总<1,在可接受的范围内.  相似文献   

17.
上海市餐厨垃圾管理现状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阐述了上海市餐厨垃圾产生、收运和处理现状,分析了餐厨垃圾特性及餐厨垃圾处理现状和管理水平,对目前上海餐厨垃圾产生、收运、处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讨论.在此基础上,提出促进上海餐厨垃圾处理管理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董玥  梅凤乔 《环境工程》2017,35(8):112-115
为解决"垃圾围城"困境,在充分考量我国城市生活垃圾特点、居民生活垃圾分类能力以及垃圾处理可行方案的前提下,提出以干湿分类为基础,并对干垃圾进行二次分类的城市生活垃圾分类体系。基于此分类体系,对既有生活垃圾收运处理系统的优化调整进行了探讨,提出优化调整原则。最后,以郑州市为例,给出了城市生活垃圾收运处理系统优化调整的具体方案,并证明了新的城市生活垃圾分类体系,以及对城市生活垃圾收运处理系统的优化调整,在提高垃圾资源化率和减少填埋量方面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9.
城市垃圾中转站选址优化模型的建立及其应用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为寻求一种城市垃圾中转站优化选址方法,根据城市垃圾收运系统的特点,引入逆向物流系统选址规划的理念,选用集合覆盖模型对中转站的位置进行初步优化,确定了垃圾中转站的待选点;在此基础上,运用整数规划构建整个城市垃圾收运系统费用现值最小模型,对城市垃圾中转站的初步规划进行二次优化,从待选点中选出垃圾中转站的最优组合,并计算出其分别接纳的垃圾量.通过实例分析,验证了城市垃圾中转站二次优化选址的可行性、实用性,可为垃圾收运系统的规划与设计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0.
我国城市生活垃圾现状与管理问题   总被引:55,自引:0,他引:55  
本文在对我国城市生活垃圾的产生、构成、垃圾收运、处理处置、环境污染等现状进行综合分析的基础上,找出了目前城市生活垃圾管理中存在的管理体制、资金收费制度、垃圾减量、全民环境意识等几个关键问题,为制定我国城市生活垃圾管理对策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