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 毫秒
1.
为研究硝酸异辛酯在储存及运输过程中的危险特性,有效预防和减少事故的发生,按照危险货物分类测试程序,通过隔板、克南、时间压力、撞击、摩擦等试验对硝酸异辛酯的固有危险性进行了评价;利用热分析技术考察了不同温升速率、水及酸雨等条件对硝酸异辛酯的热分解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硝酸异辛酯在相对封闭空间内遇热量、火焰、爆炸冲击及外部的机械刺激条件下表现出轻微的燃爆危险性,但不足以将其按照爆炸品进行管理;随着温升速率的增加,硝酸异辛酯热分解起始放热温度也逐渐增大,而水和酸雨均对硝酸异辛酯的分解具有促进作用,与纯硝酸异辛酯相比,其反应起始放热温度分别降低了12.4℃和27.2℃,放热量分别增大了387.439J/g和568.076J/g,失控分解危险性大大增加.  相似文献   

2.
从全球化学品统一分类和标签制度(GHS)背景出发,结合GHS中化学品危险性分类及国内外化学品分类管理的实际情况,提出了适用于分类管理的19个危险化学品类别及化学品分类管理的整体思路;从分类别管理角度提出分类管理的重点为物理危害的11个类别,健康危害的2个类别,环境危害的1个类别;从管理环节角度提出分类管理的重点是生产、使用、储存、运输环节。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出基于危险化学品登记数据建立安全预警机制的策略。  相似文献   

3.
针对硝酸异辛酯在生产、运输、储存和使用的过程中可能掺入杂质,由于其自身的热不稳定性给生产带来极大的安全隐患问题,为研究杂质对硝酸异辛酯稳定性的影响,向硝酸异辛酯中加入一定量(少量)杂质,利用微量量热仪测量不同条件下硝酸异辛酯的热流曲线。结果表明:在相同实验条件下,杂质加入前后,硝酸异辛酯的起始放热温度和最高放热温度均变化不大,其热稳定性并未出现降低的情况,少量杂质对硝酸异辛酯的热稳定性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4.
研究了根据《危险化学品目录(2015版)》中危险化学品的确定原则重新分类危险化学品的危险性变化,分析了危险化学品重新分类后在储存、运输中遇到的问题,提出危险化学品的物理危险性类别设置与危险货物保持一致、制定或修订危险化学品储存标准等5条建议。  相似文献   

5.
美国有害化学品是指任何具有物理危害或健康危害的化学品.物理危害是指化学品所具有的燃烧、爆炸、自反应、氧化等危害;健康危害是指接触某种化学品对人员健康造成的急性或慢性危害.  相似文献   

6.
化学品作为一种特殊的商品,极大地改善了人们的生活,但其固有的特性如爆炸性、燃烧性、腐蚀性、毒害性、氧化性、放射性和反应性,等等,也给人类的生存带来了极大的威胁.因此,为有效地预防和控制化学品的危害,必须将化学品进行危险性分类并加以标识.  相似文献   

7.
为了解溴氯海因的爆炸、氧化及腐蚀危险性,进行了克南试验、时间/压力试验、固体氧化性试验及腐蚀性试验。结果表明,溴氯海因只具有氧化性和腐蚀性,不具有爆炸性。  相似文献   

8.
《危险化学品目录》制修订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我国目前实施的《危险化学品名录(2002版)》和《剧毒化学品目录(2002版)》,以及《全球化学品统一分类和标签制度》(GHS制度)中化学品危险性分类情况,分析当前危险化学品目录与GHS制度中化学品危险性分类的差别。介绍欧盟、日本等发达国家和地区进行危险化学品GHS分类的成功经验,为我国当前危险化学品目录制修订工作提出技术性建议。  相似文献   

9.
随着科技的发展,我们逐渐研究出了一些新型的材料,化学品就是其中之一。化学品的生产过程十分的繁琐,需要进行多次的化学实验,实验的过程具有一定的危险性,以至于生产出来的化学品也具有危险性。化学品的分类有很多种,有药用化学品、生产性化学品以及危险化学品。当危险化学品生产出来之后,需要根据其特点使用相适应的存储方法,方便进行化学品的管理。如果在存储和管理化学品的时候,出现了意外的情况,导致危险化学品泄漏或者爆炸等危险的现象,将会对人们产生不可估计的伤害。鉴于此,本文对危险化学品(以下简称危化品)的储存和管理进行研究,根据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适应的解决方法,仅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第一部分标识中文名称 :丙烷英文名称 :propane第二部分成分 /组成信息纯品浓度 :>99 %CASNo.74-98-6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危险性类别 :第2 .1类易燃气体侵入途径 :吸入健康危害 :本品有单纯性窒息及麻醉作用。人短暂接触1 %丙烷 ,不引起症状 ;10 %以下的浓度 ,只引起轻度头晕 ;接触高浓度时可出现麻醉状态、意识丧失 ;极高浓度时可致窒息。对眼和皮肤无刺激性。直接接触丙烷可引起冻伤。环境危害 :无资料。燃爆危险 :易燃气体。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遇热源和明火有燃烧爆炸的危险。气体比空气重 ,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