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环境与环境问题什么叫环境?环境是以人类为中心的所有一切客观事物的总和。环境对人类生存的重要性:在太阳系的九大行星中,只有地球上有生物有人类,为什么?因为地球这样的环境适宜生物和人类的生存,或者说地球提供了生物和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地球离太阳距离适中,地球的自转也比较适度,地壳变迁相对稳定,地球的气候适合生物生存。地球外层有一层臭氧层,可以吸收太阳射来很大部分的紫外线,保护了生物和人类。地球的形成大约已有45亿年的历史,它不是一开始就有这样的环境。地球开始时是没有生命的,经过漫长的演变才适宜于生物生存,到了大约32亿年前才开始出现生命。5~6亿年前出现大量的生物,真正出现  相似文献   

2.
论环境效益     
“人类环境”一词包含了我们周围的一切事物,和我们与这些事物之间的关系。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把重点放在人类如何合理地利用地球上的资源(不论是有限的资源还是可以再生的资源),这也是商业界和工业界关注的中心,因为需要保护的资源的范围已大大扩大。我们现在必须把清洁的空气、水源、优质土壤、野生植物和森林看成象煤炭、石油、  相似文献   

3.
邱福荣 《环境导报》2003,(15):32-32
绿色的希望在哪里?希望在于教育。教育是一种唤醒,唤醒人类求知的欲望。因为,地球只有一个。当今地球上人口骤增,资源衰竭,生态失衡,环境恶化,严重威胁到人类的生存发展。教育呼吁地球上的人要控制人口增长速度,爱惜资源,保护环境,不要自毁家园。因为人类的家园只有一个,那就是地球。不好好保护地球这个家园,无家可归的那一天必将到来。教育是一种反思。人类社会发展经历了四个时代:狩猎采集时代、农业时代、工业时代和现在刚进入的生态时代。在不同时代,生产力发展水平不同,人们的思想认识也不同。在工业时代后期,由于严重的环境污染,人们…  相似文献   

4.
人类人口的增长和任何其他生物数量增长一样是有限度的,因为地球上的食物是有限的,资源是有限的,环境负荷量也是有限的。虽然人类可以改造环境,增加环境的负荷量,但这也是在一定限度之内。因此,人类人口无节制地增长必将带来灾难。  相似文献   

5.
论人与自然的失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从人在地球上产生,便有了人与自然的关系,随着全球性的生态危机的出现,使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更加突出,人口、资源、环境和发展的矛盾日益尖锐,人们对环境问题的认识不断深化。  相似文献   

6.
地球环境从不适于生物生存到适于生物生存,从无生命到有生命,从低等生物到高等生物,从类人猿到现代入的发展演化过程,说明了人是环境的产物。人是在环境中并和环境一起发展起来的。是环境孕育了人,也是环境决定着人,影响、制约着人。但是,人以其具有高度的智慧和理性思维能力而区别于一切生物。自从地球上出现了人,地球环境的发展演化就  相似文献   

7.
松涛 《沿海环境》2000,(5):24-25
目前,由于人类生产的盲目发展,使地球的 环境日趋恶化;地球上人口数量也正以前所未有速度疯狂增长,并大量消耗着地球日益减少的资源。面对这种令人担忧的局面,科学家们绞尽脑汁,想尽办法来为扩展人类未来生存寻找一切可能的途径。为此,欧美各发达国家竟相向火星发射探测器,对火星进行探测和研究。在太空探测器未发明以前,人们通过望远镜观测火星,发现红色的火星上似乎有山有河,甚至有人宣称火星上有运河,并断言火星上有火星人。这种说法曾让许多人产生奇妙的遐想。然而,火星探测器对火星探测结果却令一些人感到失望。火星探测…  相似文献   

8.
环境是什么     
假如失去阳光空气,失去碧水蓝天,人类将会怎样?地球万物将会怎样? 人可以暂时忍受一日无三餐,草木可以忍受一岁一枯荣,但不能离开阳光空气,不能没有碧水蓝天、 这,就是环境。 环境是人类生存的最基本条件。在人与环境的关系上,是先有环境才有人类,人类依存于环境,环境是母亲,人类是儿子。在地球环境涵养万物的过程中,人类脱颖而出成为其中的骄子。迄今为止,没有谁能比人对地球产生这样大的影响,但无论能力有多大,其所作所为均依赖于环境。一旦碧水蓝天、阳光空气和森林土地这些环境要素被耗尽,人活下去就要成问题。 环境是一种品位、一种潮流、一种时尚,是体现人们生活质量好坏和文明程度高低的标志、生活于愚昧、贫困、落后之中,生存即成为第一需要,享受环境  相似文献   

9.
陈之泉 《环境》2001,(4):13-14
传统经济的高速发展,虽然为人类创造了大量财富,但同时也消耗了大量无法估量的自然资源;自然资源的大量开采又破坏了地球的生态环境;资源在转化为产品的过程中又产生了大量污染。环境的破坏、污染的产生,使地球的自然生态环境失去了平衡,人类生存的空间越来越感到狭窄。按照传统的生产发展模式,经济过度地增长将导致资源枯竭、生态恶化,从而直接危及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也就是说,只要人类存在,生产活动就不会停止,消耗资源的现象也不会终结,人们对自然生态的破坏也会越来越严重,地球上不可再生的资源总会有一天被耗之于尽。  相似文献   

10.
如何处理垃圾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处理不好,将使环境进一步恶化;处理好了,可以变废为宝。目前国外一些发达国家废纸的回收率已高达95%,新闻纸中的60%是再生纸;到2000年,废品回收率将达到80%。我国曾将废品分成几百种进行回收利用,而现在人们生活富裕了,就把一些还有利用价值的东西扔到了垃圾堆里。垃圾中可直接回收利用的物质约有70%以上。有专家说,世界上没有垃圾,只有放错位置的资源。垃圾分离的本质是通过地球资源循环再生,以实现人类的可持续发展。专家指出,人类生活在地球上就会产生垃圾,垃圾对人…  相似文献   

11.
<正> 环境科学是一门研究如阿综合解决环境问题的科学.作为学科体系来说,目前只处于不断完善,不断发展的阶段.人们为了解决社会发展过程中不断出现的环境问题,正在采用各学科领域的研究方法和认识方法,开展环境科学研究工作,为人类创造更加舒适的生活条件.在地球上,随着人口数量的增加,人类对环境的作用力也在不断加大,这种作用主要体现在人类生产和生活的活动上,使整个地球的环境达到了不能恢复的状态.为了解决这一矛盾,人们就要运用科学的手段弄清人类生存与环境之间存在的多种问题(称为公害).研究和探讨解决问题的方法,这项工作的范围涉及了整个地球,意义  相似文献   

12.
随着世界工业技术、特别是化工技术的不断发展,人类的生活水平也在大幅度提高。地球上的煤炭、石油等资源也随着高科技的纵深发展而被大量的消耗,随之而来的便是大量的工业垃圾,已成为地球上的一大公害。据报道,世界各国的垃圾正以高于经济增长速度的2.5-3倍的速度猛增,而地球上的资源却以惊人的速度减少。也就是说:全球资源的枯竭也向人类敲响了警钟。地球上的资源是极为有限的,在人类社会飞速发展的今天,随着世界化工技术和人们生活水平的进一步提高,地球上的资源和能源总有一天会枯竭。为此,科学家们正在寻求新的思路,研究…  相似文献   

13.
陈泉生 《环境》1994,(7):15-16
现代科技和经济的迅猛发展给人类物质生活带来空前的繁荣,然而也给人类带来前所未有的灾害,它不仅破坏整个生活环境和生态环境,甚至危及人类的生存和发展。这一灾害便是环境侵害,其情况之严重,已引起举世关注。“环境”一语,是指环绕于人类周围,为人类生存和发展所依赖的种种因素的总和。在生化学上,将人类所处的环境分为地球环境(物理性因素、化学性因素),生物环境(生物循环维生的因素)及人为环境。前二者又可统称为自然环境,后者则可称为社会环境。  相似文献   

14.
华盛顿世界资源研究所(该所又是地球资源和环境生态政策研究中心,所长James在《环境科学技术》杂志上撰文谈环境技术革命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早在七十年代初,哥伦比亚广播公司在电视新闻中就提出了催人警醒的警告——“世界还有救吗?”这一警告表明,地球正在受到人们不负责任的支配。在纪念第20个地球日的时候回顾一下这一警告是大有益处的。长期以来,人类以征服自然和主宰一切为荣,因此,对地球的自然生态破坏与日俱增。环境损害遍及全球,从地下水到最高层的大气均受危害。到2000年以后,地球的命  相似文献   

15.
一环境本身包括物质环境和精神环境,而我在这里所讲的是物质环境,即人与环境进行的物质交换。环境又可以分为没有经过人或受过人影响的天然的环境和人为的环境。人为的环境又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人有目的有意识的加以改造、影响的环境;一类是无目的无意识但受到人的作用而影响的环境。从环境的组成部分来看,我认为环境问题实质上也是资源问题,例如,地球这个大环境为人类生存提供了空气、水、土壤、动植物、  相似文献   

16.
持续发展与资源对策   总被引:28,自引:4,他引:28  
持续发展与资源对策李文华(中国科学院国家计划委员会自然资源综合考察委员会北京100101)随着人口迅速增长、消费的增加和人类对地球影响的规模空前加大,在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发展关系上,出现了一系列的、尖锐的矛盾,引起了人们忧虑与不安。1972年在斯...  相似文献   

17.
人类生活在地球上,依靠着大自然所给予的丰富资源不断改善生活。然而,人类的生活和生产活动,又破坏了自然生态环境。变化了的环境,又对人类的生活和生存,产生了不良影响。温室效应就是当前的世界三大环境问题之一。其主要原因,是大量矿物燃料燃烧排放的大量CO_2和其他温室气体所致。在地球上,地区不同,自然环境各异,人类的活动也不同,温室气体的排放量差别很大。而集中排放的温室气体,在排放到大气中之前,必然对其局部地区的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因而,对  相似文献   

18.
忠言 《环境》2003,(2):4-5
1960年,福斯特等人在《科学》杂志上发表题为“世界末日:公元2026年11月23日,星期五”的论文,敲响了全球环境安全的警钟。从全球范围来看,世界性的生态灾难和环境危机,正在威胁着人类社会的生存与发展。全球变暖导致气候异常,洪水、干旱等自然灾害此起彼伏;滥垦滥伐加速热带雨林消失,使“地球之肺”受到损害;臭氧层出现空洞和海平面上升,使人类生存环境出现“天塌地陷”;水土流失和土地荒漠化正在夺走人类赖以生存的良田沃土,物种锐减使人类相依为命的“朋友”越来越少……一系列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向人们发出警示,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生态系统正在退化,人类社会赖以发展的环境基础正在动摇,这种退化与动摇,正威胁着国际社会的安全。正如联合国环境署执行主任托普费尔所指出的那样,有清晰的迹象表明,环境资源短缺在世界上许多地方可能促成暴力冲突,在未来几十年,日益加剧  相似文献   

19.
——联合国秘书长安南在1998年6月5日世界环境日的讲话今年世界环境日的主题“为了地球上的生命:拯救我们的海洋”是我们每个人的呼唤,要求我们保护和注意我们星球上最有价值的一种资源:海洋。海洋占地球表面百分之七十以上,几乎人类的三分之二——约35亿人居住在沿海地区和靠沿海和海洋环境谋生。今后20年预期这部分人口将  相似文献   

20.
环境保护与资源节约关系到人类的生存与社会的发展,对环境的保护,说起来也就是人类对于地球资源的保护,因为资源是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最根本的保证。因此,人类树立环境保护意识,归根结底就是树立保护资源意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