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100年前的矿难高发期美国从农业国向工业国转变、从自由幼稚资本主义向垄断资本主义过渡的过程虽然使资本家百炼成金,但却让产业工人成了冶炼炉里的灰烬。其间,安全生产事故频发,致使大量工人不幸死亡。到20世纪初期,美国重大特大安全生产事故呈井喷态势,在1907年12月迎来了美国历史上最为血腥、最为惨痛的矿难。1907年12月6日早上10点左右,位于西弗吉尼亚莫农加地区美国联合煤炭公司属下的两个矿井随着一声剧烈的爆炸声全面坍塌。当天登记在册的当班工人共有362人,另有为数不详的未登记在册的大批临时工,全部遇难。同月19日,位于宾夕法尼亚…  相似文献   

2.
100年前矿难高发美国从农业国向工业国转变,从自由幼稚资本主义向垄断资本主义过渡,其过程虽然使资本家百炼成金,但却让产业工人成了冶炼炉里的灰烬。其间,生产事故频发,致使大量工人不幸死亡。到20世纪初期,美国重大特大生产事故呈井喷态势,在1907年12月迎来了美国历史上最为血腥、最为惨痛的矿难。1907年12月6日早上10点左右,位于西弗吉尼亚莫农加地区美国联合煤炭公司属下的两个矿井随着一声剧烈的爆炸声全面坍塌。当天登记在册  相似文献   

3.
100年前的矿难高发期 美国从农业国向工业国转变、从自由幼稚资本主义向垄断资本主义过渡的过程虽然使资本家百炼成金,但却让产业工人成了冶炼炉里的灰烬.其间,安全生产事故频发,致使大量工人不幸死亡.到20世纪初期,美国重大特大安全生产事故呈井喷态势,在1907年12月迎来了美国历史上最为血腥、最为惨痛的矿难.  相似文献   

4.
美国从农业国向工业国转变,从自南幼稚资本主义向垄断资本主义过渡的过程虽然使资本家百炼成金,但却让产业工人成了冶炼炉里的灰烬。其间,安全生产事故频发,致使大量工人不幸死亡。到20世纪初期,美国重大特大安全生产事故呈井喷态势,在1907年12月迎来了美国历史上最为血腥、最为惨痛的矿难。  相似文献   

5.
根治矿难:生命的理由高于一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回首2005年,“矿难频发”绝对是一个无法回避的话题。据国家安监总局统计,2005年1月1日至12月18日,全国煤矿发生事故67起、死亡2671人,同此增加19起、1141人。矿难触目惊心,却又逐渐麻木着神经。这并非人性的冷漠,实在是频繁的矿难报道已经令人有点“审丑疲劳”了,人们对矿难已经说得太多,几乎无话可说,也不想再说了。但是,2671条逝去的生命要求我们说,不可预知、可能还会因矿难而丧生的工人兄弟要求我们说。在一个强调“以人为本”的社会里,生命的理由高于一切。2005年,围绕矿难,人们熟知了这样几个关键词:安监总局、李毅中、官煤勾结、限…  相似文献   

6.
翻开报纸,打开电视,美国一向以世界警察的面孔出现在大家面前,昨天忙着科索沃,今天奔向伊拉克。冷不丁出了一起12人丧生的煤矿事故,令老美始料不及。的确,随着七十年代末一系列法律的实施,以及新技术的采用,使得美国成为煤矿生产安全事故最少的国家之一。此次事件作为美国20多年来最大的一起矿难,成为全球各大新闻媒体追逐的热点。美国如何处理这次矿难,引起有关人士的关注。据安监总局统计,2005年1月至12月11日,我国共发生煤矿事故近3000起,死亡的煤矿工人人数达到五千多  相似文献   

7.
2005年元旦,温家宝总理来到陕西铜川矿务局,看望“11·28”矿难职工家属、悼念遇难职工、慰问救护队员和灭火队员,并到井下看望一线工人。在“11·28”陈家山矿难井口,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局长王显政、副局长赵铁锤和地方领导向温家宝总理汇报事故情况。“要爱惜每一个矿工的生命”——温家宝总理赴铜川慰问煤矿工人看望矿难工人家属@张兆增  相似文献   

8.
文化     
切莫“虎口”拔牙从矿难事件调查中,可看到矿难多发的是一些小矿和危旷,它们安全设施不足、管理落后,为了一时私利,竟驱使工人“虎口”拔牙,非法开采,造成严重后果。画家的画确切的比喻让人们震惊。对于危矿这只“老虎”决不能掉以轻心,更不能让工人弟兄们去“拔牙”才是!  相似文献   

9.
重大事件美国发短文悼念UBB矿难十周年2020年4月5日,美国矿山安全健康监察局(MSHA)在其官方网站上发布短文,悼念10年前在UBB矿难中遇难的矿工。2010年4月5日,美国梅西能源公司UBB煤矿发生震惊全美的矿难,29人死亡、2人受伤,是当时美国近40年来发生的最严重的矿山安全生产事故。  相似文献   

10.
在2005年中,围绕安全生产工作、生产安全事故、矿难、官煤勾结、干部退股等诸多话题,不论是在社会上,还是在媒体的反映程度上,用“热点”“关注”“风暴”这样的词语来形容并不为过。盘点这一年的安全生产工作,用图片与文字再现新闻事件本身,更能激发社会对安全问题的思考。  相似文献   

11.
《江苏劳动保护》2008,(6):39-39
作为世界主要产煤大国之一.美国煤矿业也曾经历过安全事故频发的阶段。19世纪后期到20世纪初期.由于生产技术和管理都比较落后,美国煤矿处于安全事故多发期。1907年,美国煤矿事故死亡人数达3242人,创下历史最高纪录,其中西弗吉尼亚州一个煤矿发生瓦斯爆炸事故造成362人死亡。  相似文献   

12.
月明 《劳动保护》2006,(2):71-71
对于遇难171人的黑龙江省七台河重大矿难,七煤公司领导称事故发生是因为矿工对规章制度执行不力,虽然经过反复培训,劳动者的素质离要求还差很远(2005年12月1日《新京报》)。不可否认,矿难频发与矿工素质的高低确实是有很大关系,许多矿难中,矿工既是“受害者”,同时也是“肇事者”。矿工素质不高,主要是由于接受专业培训较少造成的。矿工一直以来很难被培养成产业工人,而依旧是一些不专业的“农民矿工”,原因有许多,但主要原因是煤矿管理层不愿意在这方面进行必要的投入。据统计,80%~90%的矿难属于“人祸”,是和管理者的低素质有关,七煤公司…  相似文献   

13.
长期以来,我们习惯将生产分为“一二线”,也就是指“井上”、“井下”,工作的重点都向一线倾斜。安全工作也不例外,总认为事故出在下面,管理的重点也在下面,问题自然也喜欢往下找。但剖析近几年来一些典型的责任事故看,却很少发现是由井下工人违章操作造成的,事故的“导火线”恰恰是在井上。南丹“7.17”矿难、山西繁峙“6.26”矿难、运城富源“5.4”矿难等等,几乎都与管理者的失职、渎职有关,他们甚至提出“出  相似文献   

14.
《劳动保护》2021,(1):106-107
关于征求《安全生产应急准备评估指南》等2项标准意见的函(应救信息[2020]10号)[2020年12月10日发布]【内容提要】为进一步加强生产安全事故应急准备工作,国家安全生产应急救援中心组织制订了《安全生产应急准备评估指南》《生产安全事故情景构建导则》等2项行业标准,现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此次公开征求意见时间为2020年12月10日至2021年1月10日,反馈意见请填写《征求意见表》后发送至电子邮箱tc288msc@163.com。  相似文献   

15.
10月份以来,全国煤矿重特大事故发生频率加快,当月煤矿事故起数比上月上升26.1%,死亡人数上升44.4%。“目前煤矿事故出现回潮和反复。”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副局长王显政作出这样的判断。直接原因:地方政府心慈手软企业麻痹大意逐个分析近期发生的重特大矿难,我们能够清楚地看到,事故往往与地方政府心慈手软、该关不关和企业麻痹大意、违章操作有直接联系。在经历了一个阶段的“太平”之后,这种松劲是当前矿难回潮的最直接原因。黑龙江省方正县宝兴煤矿最为典型。10月5日,这个矿发生瓦斯爆炸,10人遇难。就是这个矿,2003年1月11日曾发生…  相似文献   

16.
就在王家岭矿难发生后不久,美国西弗吉尼亚州也发生一起重大矿难:煤矿爆炸造成25人死亡,另外还有4人失踪,创下了1984年以来美国一次矿难死亡人数最多的纪录。但是作为仅次于中国的世界第二采煤大国,美国煤矿安全生产总体仍然处于世界领先水平,近年来每百万吨煤死亡率一直在0.03%以下。那么美国降低煤矿事故有啥招呢?完善的法规,严格的执法、培训与新技术的应用是其降低事故的“绝招”,这些经验都值得我国借鉴。  相似文献   

17.
冯瑾 《劳动保护》2007,(4):42-44
内蒙古自治区是我国第二大产煤省区,全区煤矿点多、面广,而且有相当一批煤矿是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地方小煤矿,矿难事故时有发生。从2005年3月起,内蒙古自治区就对全区煤矿进行了整顿。《国务院关于预防煤矿生产安全事故的特别规定》  相似文献   

18.
“吃一堑,长一智”,意思是说,遭受一回挫折,得到一次教训,增长一份见识。能够在“吃堑”中“长智”,相对于只“吃堑”不“长智”来说,无疑是值得赞许的。在安全生产中,许多单位在生产经营常常以发生的各类事故作为教材,要求各类从业人员牢固树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观念,认真吸取教训,采取有效措施,防止类似事故的再次发生,确保了生产安全。但也有些地方和单位,接二连三地发生安全事故,只“吃堑”不“长智”。近两年,全国各地死亡10人以上的煤矿矿难就有188起,平均每7.4天就一起。去年以来全国特大矿难频发,动辄几十名甚至上百名矿工遇…  相似文献   

19.
罗昌平 《劳动保护》2002,(10):24-26
本来,政府、企业和工人应当是一个利益的共同体,安全生产则是维系三者利益的平衡点。在这个平面中,靠“平衡点”的支撑,企业有钱可赚,工人有业可就,政府有税可收。一旦这个“平衡点”垮了,出现南丹、繁峙和鹤岗这样重大的矿难,政府、企业和工人谁也不可能不受损失。既然如此,我们有必要对“安全成本”做一番审视。  相似文献   

20.
去年10月以来,大平、陈家山、孙家湾等国有煤矿特大安全事故接二连三。痛定思痛,我们探索矿难频发的深层次原因,不难发现,煤炭行业超设计能力生产与频繁“扩能改造”成风,国有、地方、个体在内的各类煤矿纷纷挑战生产能力“极限”,这不能说不是煤矿事故频发的“祸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