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 毫秒
1.
离子色谱法分析空气中甲酸和乙酸效果较好。1 试验1 1 主要仪器与试剂DIONEXTECHCOMPDX - 1 0 0T离子色谱仪 ,配DIONEXASRS抑制器、DIONESAS4A -SC阴离子分离柱、DIONEXAG4A -SC保护柱、电导检测器 ;TELE色谱工作站 ;  相似文献   

2.
离子色谱法测定空气中氟化氢氯化氢和硫酸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多孔玻板吸收管采样,采用离子色谱法同时测定作业场所空气中的氟化氢、氯化氢和硫酸,采样效率>92%。氟化氢在0 mg/L~2.00 mg/L、氯化氢在0 mg/L~2.50 mg/L、硫酸在0 mg/L~4.00 mg/L范围内线性良好,检出限分别为0.003 mg/m3、0.02 mg/m3、0.023 mg/m3(按采样体积60 L计),标准溶液平行测定的RSD≤8.0%,两个质量浓度水平加标的平均回收率为92.6%~106%。  相似文献   

3.
阐述了离子色谱法测定废气中甲酸、乙酸含量的方法和步聚。甲酸、乙酸检出限分别为0.02mg/L和0.05mg/L,方法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2%和95%。本方法分析速度快,所需样品量少,且无需复杂的前处理。  相似文献   

4.
采用多孔玻板吸收管采集工作场所的空气,离子色谱法同时测定样品中的二乙胺和三乙胺.通过优化试验条件,使方法在0.100 mg/L~25.0 mg/L范围内线性良好,二乙胺、三乙胺的方法检出限均为0.02 mg/L.空白样品3个质量浓度水平的加标回收试验表明,二乙胺、三乙胺的加标回收率为96.8%~101%,6次测定结果的RSD为0.1%~1.9%.  相似文献   

5.
气相色谱法测定环境空气和废气中乙酸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蒸馏水吸收环境空气或工业废气中的乙酸,用5%PEG20M+0 5%H3PO4ChromosorbHP80目~100目、2m×2mm玻璃填充柱分离,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检测,样品直接进气相色谱仪测定。方法最低检出质量浓度为0 16mg/m3,相对标准差为2%~5%,加标回收率在85%~106%之间。方法操作简便、快速。  相似文献   

6.
填充柱气相色谱法测定空气和废气中的乙酸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用蒸馏水吸收空气或废气中的乙酸后,采用5%PEG20M+0.5%H3PO4chromo-sorbHP80~100目2m×2mm玻璃填充柱,GC直接进样测定蒸馏水中的乙酸,方法简便、快捷,变异系数为2%~5%,加标回收率为85%~106%,最低检出浓度为0.16mg/m3。  相似文献   

7.
建立一种用离子色谱法同时分离测定被污染河流水中微量乙酸、丙酸和丁酸的方法。采用IonPac AS11-HC阴离子分离柱,5mM NaOH淋洗液,流速1.0ml/min。结果表明,乙酸、丙酸、丁酸的检出限按峰高计分别为0.258、0.294、0.374mg/L;按峰面积计分别为0.350、0.421、0.588mg/L。乙酸、丙酸、丁酸的保留时间、峰高、峰面积的变异系数RSD在0.03%~3.92%之间。对某河流水样分析,乙酸、丙酸、丁酸的回收率在99.6%~107.6%间。  相似文献   

8.
用气相色谱法测定空气中的乙酸,用FID检测,方法检出限低,各组分之间干扰小.  相似文献   

9.
离子色谱法测定空气中的甲酸和氯化氢含量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阐述了离子色谱法测定空气和环境样品中甲酸、氯化氢含量的方法与步骤。测定结果显示,甲酸和氯化氢的检测限分别为0.01mg/L、0.02mg/L,方法的回收率为98%~101%、98%~102%,相对标准误差为1.9%、1.6%,线性范围为0.00~10mg/L、0.00~16mg/L,是一种简单、快速、可靠测定降水、空气、废气、地表水、地下水中甲酸和氯化氢的好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前测定空气中的二氧化硫普遍使用监酸付玫瑰苯胺比色法,以毒性较大的四氯汞钾作吸收液,有报导使用甲醛为吸收液.文献报导空气中二氧化硫采样时在吸收管前加上一根内贮银粉,硫酸亚铁的洗气管以消除干扰,结果与真实情况较符合.但比色法存在的问题是测量范围较狭,当二氧化硫含量超出标准曲线范围时一经显色就无法弥补.  相似文献   

11.
采用顶空-气相色谱法测定地表水中乙酸酯类化合物,并对顶空瓶的加热温度、平衡时间进行优化。优化后,方法在6种乙酸酯类化合物质量浓度0.05~1.00 mg/L范围内线性良好,检出限为4.49~58.5μg/L,RSD为0.61%~2.51%,加标回收率为96.5%~104%,方法便捷、环保、经济,适用于地表水中乙酸酯类的检测。  相似文献   

12.
长江下游沉积物中重金属污染现状与特征   总被引:17,自引:9,他引:17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长江下游沉积物中的重金属Co、Cr、Cu、Ni、Pb、Zn、Mn、Hg和As进行全量和醋酸提取态(包括水溶态、可交换态和碳酸盐结合态)分析.结果表明,大部分重金属主要来源于地壳元素的自然释放,但Cu、Zn、Hg和As在最近十几年因受到人为排放的影响质量比有所增加.长江江苏段的重金属质量比普遍高于入海口上海段;位于悬浮物易沉降地区的靖江重金属质量比明显偏高.Cu和Zn总体质量比较高,且醋酸提取态所占比例较大,对长江下游存在潜在的生态风险.  相似文献   

13.
大气和废气中邻苯二甲酸酯的监测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通过气相色谱法建立了大气中邻苯二甲酸酯的监测方法。对大气和废气中的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BP)和邻苯二甲酸二辛酯(DOP)进行测定,从样品的采集到色谱条件的选择,进行了一系列实验方法探讨。该方法检出限大大低于DBP、DOP的环境目标值,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14.
A new method (NMM, using acetic acid fiber filter and 90% ethanol) was established to determine chlorophyll in freshwater algae, and it was compared with US standard method (USM, using glass fiber filter and 90% acetone) and the method recommend by EPA of China (CHM, using acetic acid fiber filter and 90% acetone). The precision and repeatability of NMM is equivalent to that of USM, but NMM is safer to laboratory workers than USM and CHM because ethanol was used as solvent in NMM instead of acetone used in USM and CHM, and time and money were also greatly saved by the new method. The precision and repeatability of CHM was much less than USM and NMM, and the advice improving the method was proposed that the extraction time must be prolonged.  相似文献   

15.
工作场所空气中硫酸雾(SO3)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碘量法测定工作场所空气中的三氧化硫及硫酸雾,三氧化硫及硫酸雾经中性水吸收后与碘化钾和碘酸钾反应,析出的碘与淀粉指示剂作用产生蓝色,进行比色测定。  相似文献   

16.
洛阳市空气微生物污染初步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平皿沉降法对洛阳市空气微生物浓度进行了初步测定。结果表明:空气细菌、真菌和总菌的浓度分别为7448CFU/m^3、782CFU/m^3和9063CFU/m^3,真菌与总菌的浓度比值为8.64%,空气质量处于微污染水平;空气微牛物浓度空间差异显著,可分为中度污染、轻度污染、微污染和较清洁4个等级;从功能区划看,商业交通混合区污染最重,生活区和工业区空气质量最好;空气污染微生物主要为G^+球菌和交链孢,其次还有少量芽孢杆菌和青霉、曲霉、毛霉等。  相似文献   

17.
杭州主城区大气臭氧对空气污染指数API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8,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2004年至2007年空气污染监测数据,比较现行API指数和修正后API指数的差异,分析修正后O3污染的变化状况,研究O3污染的季节变化。结果表明,O3作为一种新的空气污染指标,对修正后API指数的影响很大。与现行API指数相比,4年来修正后API指数的污染率大幅度增加,并且各季节的污染率越来越接近,2007年污染率在25%左右。2007年各季节修正后API指数污染天数中O3污染天数所占百分比分别是春季为52%、夏季91.6%、秋季20.8%、冬季O3,未出现污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