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章分析了联合国气候会议达成的《巴黎气候协定》,肯定了该协定具有划时代意义,将启动新的减排进程。同时,分析指出,后巴黎进程中掣肘因素仍然存在,主要表现为减排力度、资金、法律约束三个方面的分歧与制约。在进一步分析各国发展因素的基础上指出,要实现协定中的2℃温升上限目标,必须有生态文明整体转型的突破。  相似文献   

2.
事件     
《环境》2016,(1)
正全球气候治理迈出历史性步伐12月12日,《巴黎协定》正式通过,长达数年艰苦卓绝的谈判收获丰硕成果。《巴黎协定》代表着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决心,是人类探索可持续发展路径和治理模式的智慧结晶。《巴黎协定》指出,各方将加强对气候变化威胁的全球应对,把全球平均气温较工业化前水平升高幅度控制在2摄氏度之内,并为把升温幅度控制在1.5摄氏度之内而努力。发达国家将继续带头减排,并加强对发展中国家的资金、技术和能力建设支持,帮助后者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  相似文献   

3.
正巴黎气候变化大会于2015年12月12日通过全球气候变化新协定.协定将为2020年后全球应对气候变化行动作出安排.12月12日晚,《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以下简称《公约》)近200个缔约方一致同意通过《巴黎协定》.协定共29条,包括目标、减缓、适应、损失损害、资金、技术、能力建设、透明度、全球盘点等内容.《巴黎协定》指出,各方将加强对气候变化威胁的全球应对,把全球平均气温较工业化前水平升高控制在2℃之内,并为把升温控制在1.5℃之内而努力.全球将尽快实现温室气体排放达峰,本世纪下半叶实现温室气体净零排放.  相似文献   

4.
<正>气候变化的影响与应对是全球共同关注的议题。2015年12月,《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缔约方在巴黎气候变化大会上达成《巴黎协定》,确立以围绕自主减排为中心,各国主动参与减缓、适应及支持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新模式,提出将全球平均气温上升幅度控制在工业化前水平2℃以内,并力争控制在1.5℃范围内。2018年10月,联合国政府间气  相似文献   

5.
正2015年12月,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在巴黎通过了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巴黎协定》,开辟了全球合作应对气候变化的新起点。《巴黎协定》设定了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中长期目标、全球共同行动的减排模式和以全球盘点机制为主的保障制度,为2030年后全球应对气候变化国际合作奠定了法理基础与框架。其  相似文献   

6.
2021年是《巴黎协定》全面实施的第一年,全球气候治理进程聚焦务实行动。在应对气候变化问题上,发达国家有率先减排和为发展中国家提供气候资金支持的义务。2010年,发达国家在“坎昆协议”下作出相应的2020年减排承诺。根据发达国家2019年温室气体清单数据,发达国家履行减排承诺整体乏力,部分国家减排进展缓慢,还有国家温室气体排放不降反升。发达国家2020年前减排承诺兑现不力,将严重削弱2020年后落实《巴黎协定》的行动基础,也不利于巩固多边进程和各方互信。建议我国强化对发达国家履约进展的研究分析,在国际气候谈判中加强宣介“以实则治”的理念,进一步敦促发达国家弥补兑现2020年承诺的缺口并提高减排力度。  相似文献   

7.
正去年底刚闭幕的巴黎气候大会通过《巴黎协定》,确立了2020年后全球应对气候变化国际合作的制度框架,成为全球应对气候变化进程的又一新起点,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一、《巴黎协定》确立的全球应对气候变化新机制《巴黎协定》是在《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下,根据公约的目标,并遵循其原则,由《公约》缔约方大会一致通过的适用于所有国家并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协定,对2020年后全球应对气候变化合作行动做出了  相似文献   

8.
2016年10月5日,欧盟及其七个成员国正式向联合国递交了《巴黎气候协定》批准书。至此,《巴黎气候协定》缔约方数量达到74个,温室气体排放量占全球比重达到58.82%,满足了《巴黎气候协定》的生效条件。作为《巴黎气候协定》的保存人,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宣布协定于2016年11月4日正式生效。中国在《巴黎协定》的达成、签署、批准、生效的整个过程中,做出了关键性的重要贡献,推动了全球气候治理进入新阶段。《巴黎气候协定》从通过到生效历时不足一年,成为史上批约生效最快的国际条约之一。《巴黎气候协定》所获支持之多、生效速度之快,大大超出预期。从谈判、通过到生效的过程,既凝聚了各国携手推动低碳转型、共同应对气候变化的决心和意志,也为其他领域全球治理提供了借鉴,注入了信心。标志着全球气候治理进程进入一个新阶段,指明了全球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中长期行动新方向。  相似文献   

9.
正1个多月前,备受全球广泛关注的巴黎气候变化大会达成了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巴黎气候协定》,提出了将全球气温升高控制在2℃以内的目标,明确了"自下而上"的以国家自主贡献为基础的减排机制,标志着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努力与行动重回正轨。然而,在国人看来,气候变化与其生活的关联度犹如北京到巴黎的距离那样还十分的遥远。国际著名智库皮尤研究中心(Pew Research Center)2015年  相似文献   

10.
《巴黎协定》下中国气候治理的挑战与应对策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对《巴黎协定》签署的历史背景进行了回顾,对《巴黎协定》中的温度控制目标与执行机制、透明度框架、减缓与适应、损失和损害几方面进行了梳理与分析,识别了《巴黎协定》下中国气候治理面临的潜在挑战,如履约活动的信息披露和透明度要求、气候变化影响相关的损失和损害及其责任等,并据此提出应对策略:一是在"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下团结立场相近的国家;二是提高数据质量和数据可比性来应对透明度框架的要求;三是加强短期适应性投入来应对国际减排长期性带来的风险;四是在国际合作的大背景下应对气候损失和损害。  相似文献   

11.
<正>2023年11月30日至12月13日,《巴黎协定》通过后的第八年,联合国层面又一次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二十八次缔约方大会(COP28)在阿联酋迪拜召开,大会就《巴黎协定》的首次全球盘点、减缓、适应、损失与损害基金等多项议题达成“阿联酋共识”,特别是在“逐步脱离化石燃料的转型发展”方面,提出将进一步强化全球向绿色低碳新阶段转型。  相似文献   

12.
正2016年5月16-26日在德国波恩召开了《巴黎协定》签订后的第一次谈判会。此次会议分三轨进行,分别是公约附属执行机构(SBI)和附属科技咨询机构(SBSTA)第44次会议,以及巴黎协定特设工作组(APA)第1次会议。本次会议开启了落实《巴黎协定》的技术性谈判。一、透明度跃升为核心议题这次谈判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原有的议题平衡被打破。在2015年12月《巴黎协定》签订前,气候谈判主要围绕六大议题展开,即减缓、适应、资金、技术、能力建  相似文献   

13.
正早在2014年,《欧洲美国研究杂志》刊文分析了当时在美国盛行的"气候变化否定论"(The IdeologyofClimateChange Denial),这一论调在2016年变为现实,特朗普以实际行动表达了退出《巴黎协定》的意愿。退出《巴黎协定》不仅意味着美国放弃奥巴马在气候变化方面的努力,也使得美国"2025年前降低温室气体排放的26%-28%"这一目前唯一的减排法律目标失效。除去《巴黎协定》,美国便再无法律层面的强制减排义务,与  相似文献   

14.
《巴黎协定》确定了2020年后全球气候治理的基本框架,其正式生效集中体现了近年全球气候治理认可度显著提升、渐趋理性务实、参与主体更为广泛、基本治理格局正在转变等。本文结合《巴黎协定》生效的大背景,在分析全球气候治理新特征、新趋势的基础上,就目前全球气候治理存在的"共同而有区别"原则需进一步强化,发达国家兑现资金技术支持并落实,国家自主贡献文本内容不统一等问题进行了分析,最后从面向国际、面向国内两方面提出了新趋势下中国低碳战略的新部署。  相似文献   

15.
陈夏娟 《环境保护》2020,48(1):85-89
为顺利推进《巴黎协定》的实施,世界各国进行了各项相关谈判,并于2018年12月在波兰召开的卡托维兹气候变化大会上形成了正式的工作方案。本文回顾了2016-2018年各方为落实《巴黎协定》做出的努力,总结了《巴黎协定》实施细则各项内容的法制化程度,并提出未来实施过程中我国在平衡减缓和适应、参与国际气候变化立法以及完善全球气候治理机制时的建议。  相似文献   

16.
正中国清洁空气联盟近日发布了《中国空气质量管理评估报告2016》,对空气质量改善措施带来的能源结构清洁化,以及部分措施产生的协同减排温室气体的效果进行了系统测算.《报告》所展示的空气污染物减排措施带来的温室气体协同减排效果,为我们实施《巴黎协定》提供了更加坚定的信心.中美近日先后向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交存中国和美国气候变化《巴黎协定》批准文书,这意味着落实《巴黎协  相似文献   

17.
为顺利推进《巴黎协定》的实施,世界各国进行了各项相关谈判,并于2018年12月在波兰召开的卡托维兹气候变化大会上形成了正式的工作方案。本文回顾了2016—2018年各方为落实《巴黎协定》做出的努力,总结了《巴黎协定》实施细则各项内容的法制化程度,并提出未来实施过程中我国在平衡减缓和适应、参与国际气候变化立法以及完善全球气候治理机制时的建议。  相似文献   

18.
习近平总书记在2020年9月22日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表示:"中国将提高国家自主贡献力度,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在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在应对气候变化领域,在全球低碳转型的关键时刻,中国以大国担当更新了国家自主贡献方案,这是中国向世界发出的又一个强有力信号。国家自主贡献方案之所以备受全球关注,是因为这是《巴黎协定》最核心的制度,它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各国的减排力度、低碳转型进程,乃至全球气候行动势头。为此我刊特转发《中国环境报》2020年12月14日第二版刊载的中国气候变化事务特使、生态环境部气候变化事务特别顾问解振华关于纪念《巴黎协定》达成五周年一文,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9.
正随着《巴黎协定》的签署,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已成为全球共识和大势所趋。2019年7月,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家应对气候变化及节能减排工作领导小组会议,提出要加快建立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构建节能减排的长效机制。碳市场作为运用价格机制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倒逼企业节能减排的有效手段,成为我国推动经济绿色低碳转型发展的重要政策工具。  相似文献   

20.
<正>一、碳达峰、碳中和工作背景如今全球气候变化日益受到人们关注,有研究表明,最近几年全球气候系统变暖正在加速,多项历史纪录被刷新。全球气候变化问题已经不单单是一两个国家的环境问题,成为重大的国际、政治、经济和外交话题。为此,越来越多的国家及国际组织开始采取措施应对气候变化,例如国际组织先后推出《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京都议定书》《巴黎协定》。其共同的目标是控制温室气体排放总量,将地球平均气温上升幅度控制在1.5-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