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煤矿死亡矿工每人不低于20万元的赔偿标准自2004年在山西省率先实行以来,一直被认为是遏制矿难、维护矿工利益的力举而广受褒扬。但在10月21日至22日在京召开的中美矿难法律治理学术研讨会上,有专家学者对施行20万元矿难赔偿标准的合法性、可行性表示质疑,认为仅靠提高赔偿标准并未起到预想的震摄作用,而各地赔偿标准不一更易引发事故处理争议。“让煤矿死不起人”,是各地方政府提高赔偿标准的出发点,但实际上哪怕是高达20万元的赔偿标准也没有起到预期的震慑作用。有专家算了这样一笔账:我国每百万吨煤死亡5人,按照目前的市场状况,百万吨煤…  相似文献   

2.
矿难频发,矿工愤怒、无奈而疲惫的表情,还带着煤黑的脸如同希望工程宣传图片中睁着大眼睛的小女孩一样深入人心。近年来,“矿难”成为媒体的高频用词.提到矿难,领导、老百姓的心里各有滋味。煤矿工人对待矿难又是一种什么样的感受?在他们的心里,怎么看待矿难和在矿难中死去的同胞?重庆煤炭集团永荣矿业公司宣传部在公司所属的几个煤矿,与一线煤矿工人进行了面对面的交流和座谈。提起矿难,煤矿工人感到气愤和痛心听说要听听一线工人对矿难的看法,许多职工顾不得一天辛苦工作的疲  相似文献   

3.
《劳动保护》2005,(3):7-7
浙江宁波读者凌义斌:本期“图文写真”栏目《“10.20”河南大平矿难》一文中,148条生命的逝去让我们又一次痛彻心扉。矿难、矿难、又是矿难!煤矿工人从事的工作事关国家经济建设,十分光荣,应该得到全社会的尊重和爱护。因此,我们有必要说:“珍惜生命,关爱矿工”。“10.20”大平矿难又一次以血的代价提醒人们,煤矿生产必须始终把安全放在高于一切的位置,要爱惜矿工的生命,让每一个矿工都能平安下井,都能平安回家。编辑:“年关、年关,过年如过关”。对于那些特殊处境的人来说年关是道难过的鬼门关。今年这个“年”,成为矿难家属的鬼门关!郑煤…  相似文献   

4.
2004年10月20日,原本是个很平常的日子,可就在这天发生的两起矿难使这个日子被记入了历史:一起是轰动全国的河南郑煤集团大平煤矿瓦斯爆炸;另一起是没有引起媒体关注的河北武安德盛煤矿透水事故。两起事故中有170多名矿工遇难。遇难矿工家属被突然降临的灾难打晕了!人们知道矿难会给一个家庭带来不幸,但不幸究竟有多大?本刊记者赴河南、河北进行实地采访,以“记录片”的手法从一个侧面为读者呈现出矿难发生后的另一种灾难。该有人站出来为矿难承担责任,可这对一个已经残破的家庭来说又有什么意义呢?生活还得继续,这些本就不富裕的家庭将背上更沉重的包袱上路……  相似文献   

5.
盘点近期发生的大小矿难,尤以大平矿难、陈家山矿难和孙家湾矿难最为惨重。其伤亡人数之多、社会影响之大、事故教训之深,仿佛一块块乌黑的煤,变成了死难矿工们血的见证。三起一次死亡百人以上的特大矿难,除了管理与技术上的原因外,恐怕与当前煤炭供应紧张、价格猛涨,导致生产受到直接刺激有密切的关系。据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最新统计,在去年19.5亿吨煤炭产量中,只有12  相似文献   

6.
践行不打折     
《七条规定》是一个通过七条硬性规定保护矿工生命的极重要举措,是落实“以矿工生命安全为安全核心价值观”的具体体现。《七条规定》是衡量每一个煤矿矿长的基本行为准则和铁的纪律。任何人在命令面前不能讲价钱、不能找客观理由,唯有不折不扣地执行。图为某矿检修人员对设备进行计划性检修。(图片由川煤集团达竹煤电公司小河嘴煤矿提供)  相似文献   

7.
大视界     
《现代职业安全》2006,(12):96-97
重点警惕:煤矿事故出现回潮和反复10月份以来,中国煤矿重特大事故发生频率加快,当月煤矿事故起数比上月上升26.1%,死亡人数上升44.4%。就在山西同煤集团焦家寨矿“11·5”矿难确认造成19名矿工遇难、28名被困矿工生还希望渺茫的同时,太原一家私开煤矿发生透水事故,10人被困井下。此前几天,甘肃连续三天发生三起重特大  相似文献   

8.
三轮运煤车不防爆,瓦斯检测变成摆设,通风井硬是出了煤,井下竟然没有通风系统图,没有具体的安全操作规程,还有随意私自乱挖乱开的非法采煤矿井……,梁家河煤矿受到巨额经济利益驱动下的野蛮开采,成为“4.30”重特大瓦斯爆炸事故的罪魁祸首。更加不幸的是,36名矿工也变成了矿难的最大牺牲品。  相似文献   

9.
透水、冒顶,瓦斯突出、爆炸、··…你们以鲜血染红了黑色的钱矿~一补安息吧,近年中国矿难牺牲的矿工们 一、户全三一井我们不需要带血的煤——祭近年中国矿难工人@文一  相似文献   

10.
“吃一堑,长一智”,意思是说,遭受一回挫折,得到一次教训,增长一份见识。能够在“吃堑”中“长智”,相对于只“吃堑”不“长智”来说,无疑是值得赞许的。在安全生产中,许多单位在生产经营常常以发生的各类事故作为教材,要求各类从业人员牢固树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观念,认真吸取教训,采取有效措施,防止类似事故的再次发生,确保了生产安全。但也有些地方和单位,接二连三地发生安全事故,只“吃堑”不“长智”。近两年,全国各地死亡10人以上的煤矿矿难就有188起,平均每7.4天就一起。去年以来全国特大矿难频发,动辄几十名甚至上百名矿工遇…  相似文献   

11.
2005年3月19日,山西朔州细水煤矿发生瓦斯特大爆炸事故,共造成51名矿工死亡。瓦斯爆炸还殃及附近的康家窑煤矿,使康家窑21名矿工遇难。这是一起严重的责任事故。煤矿安全生产各项指标不达标,矿主无视停产整顿的要求而违规开采,煤矿安监员严重失职渎职是造成这起事故的主要原因。矿井旁边有一座庙,工人们原本企望它能保佑自己平安。可这座庙在爆炸中也未能逃脱厄运山西朔州“3.19”矿难@张成富 @孙山  相似文献   

12.
我国煤炭生产事故频发,其根本的原因是什么?从过往无数矿难的调查结果中,从李毅中局长的声声怒斥中,全国人民都知道了其根源在于黑心矿主的利欲熏心,在于地方政府的不作为、乱作为,在于官商勾结,有令不行、有禁不止,视矿工性命如草芥……可产煤大省河南省的煤炭工业局副局长刘世伟说,该省一线采掘工农民工占到7成左右,其中一半以上达不到初中文化程度,从业人员素质不高,是严重影响煤矿安全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3.
2004年10月20日22时,河南郑煤集团大平煤矿井下西巷矿工在一天采煤接近尾声准备升井之际,矿井发生了瓦斯爆炸。这次矿难导致148名矿工死亡。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全国各地报刊都是煤矿爆炸和透水事故的报导,引起国内外的极大震惊。中国的矿难死亡人数占到全世界的大头。矿难频发,有人曾经把问题根源归向农民工的素质欠缺与求富欲望。说他们急功近利、忽视安全,整体文化素质相对偏低,在煤矿的安全生产过程当中违章、违规现象比较严重。但是,最根本的顽疾症结,还在于许多矿主“非人道”的利益驱动与官员唯利是图的灰色经济链。我国能源结构对煤的依赖大,煤的消费量占总能源的74%,煤炭价格因而大幅暴涨。煤炭企业在高额利润的驱使下,无不超负荷生产,大大小小的煤矿都鼓足了干劲。大约有三分之一的…  相似文献   

15.
我国30年间煤矿重大事故统计数据显示,人因事故占到事故总数的90%以上。为 了更好地评述近16年间有关煤矿人因事故研究的成果,运用统计分析法,对文献计量中 关键词频率较高的事故、原因、测量方法及措施四个方面进行了综述。研究发现,矿工 的不安全行为是各类事故产生的直接原因,且矿工的行为失误占主要因素。不安全行为 的研究热点体现在对其产生原因的分析上,包括矿工的心理及生理因素分析、设备因素 、文化因素、环境因素及管理因素。在对不安全行为的防范措施分析中,主要是依据其 产生的原因进行针对性的管控。说明矿工不安全行为的研究已自成体系,并越来越向系 统化和综合化方向发展,这对降低矿难事故的发生有着深远意义。  相似文献   

16.
应急避难室在矿难救援中的应用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加拿大萨斯喀彻温省钾盐矿开采的碳酸钾,主要用于生产农用化肥。该矿始建于1962年,是萨斯喀彻温省的第1座钾矿。2006年1月29日凌晨3点,该矿发生了1起火灾事故,72名矿工被困井下。经过26个h的全力营救,72名矿工全部成功获救。同样,2006年1月2日在美国西弗吉尼亚州Sago煤矿发生的矿难中,12名矿工丧生,只有1人获救。这2起矿难似乎在说明:采取不同的防范措施,将产生截然不同的结果。仅就美国和加拿大上述2起矿难的救援过程而言,加拿大为其他国家提供了积极应对矿难的宝贵经验。成功获救的原因首先,被困矿工和营救人员在安全生产和紧急事态处理…  相似文献   

17.
安全是天瓦解治理刻不容缓“亡羊补牢”为时太晚何时缚住‘恶魔,,铲除祸端保障煤矿安全生产还矿工生命一片艳阳安全天?看看带血的煤炭翻翻沉重的日历-‘河南大平煤矿瓦斯爆炸陕西铜川陈家山煤矿瓦斯爆炸遇难者尸骨未寒死不俱目生者唉声阵阵痛不欲生鸡年报晓喜讯未报却传来噩耗-几百名矿工鲜活的生命和鲜血染红了黑色的煤炭矿难矿难又是吞没生命的矿难血的教训l——呼唤安全拒绝矿难——悲剧决不能重演一次次黑色的矿难一个个鲜活的生命警告我们:煤炭不能用生命换取安全生产不能染上鲜血安全与生命息息相关没有安全做保证生命必将唇亡齿寒不…  相似文献   

18.
2011年11月10日.云南省曲靖市师宗县私庄煤矿发生煤与瓦斯突出事故,造成43名矿工遇难。这是云南省15年来最大的生产事故,也是2011年以来我国煤矿发生的第一起特别重大事故.面对“煤矿领导必须带班下井”的规定,私庄煤矿上演了一幕伪装井下逃生的闹剧。实际上,类似的拙劣演出时常上演。比如,2011牟朝阳煤矿突击提拔了7名矿长助理下井带班,而矿长、副矿长等5名主要领导却稳坐办公室.矿领导带班下井不意味着矿难就不会发生,但是,多数矿难均系人祸的事实。强有力地提醒我们按制度规范执行的重要性。为了安全,任何细节都不能忽视!  相似文献   

19.
声音     
《现代职业安全》2008,(5):12-12
“说实话,我最揪心的是矿难。”山西省省长孟学农在接受采访时坦承,最担心矿工安全。  相似文献   

20.
这几年频频发生的煤矿生产安全事故,让人们揪心,然而,实际上有一个比矿难更可怕的死亡阴影,正笼罩在矿工头上,这就是被称为"中国头号职业病"的尘肺病。据统计,我国每年因为尘肺病死亡的矿工人数,是矿难死亡人数的3倍,和矿难比起来,尘肺病称得上是看不见的"杀手"。尘肺病是危害矿工特别是煤矿工人健康最严重的职业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