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循环经济是世界各国推动绿色低碳转型的重要支撑,也是我国实现“3060”双碳目标的重要途径。本文从国际、国内出发,探讨了循环经济在碳中和战略框架下的定位、作用和面临的挑战,并提出了相关对策建议。在新形势下,我国需针对“双碳”目标下循环经济发展的新挑战,加快构建面向“双碳”目标的循环经济体系,完善以“双碳”目标为引领的法律法规制度体系,建立循环经济碳减排评价体系,加强科技创新和国际合作,切实发挥循环经济在促进碳减排和绿色转型中的重大作用。  相似文献   

2.
实现“双碳”目标需要绿色低碳技术支撑。绿色低碳技术进步与创新是实现相关行业和领域碳减排的重要手段。本文对当前绿色低碳技术评价已有研究进行了梳理,建立了建材行业绿色低碳技术评价方法,通过确定建材行业绿色低碳技术评价原则,构建评价指标体系,规范技术评价流程,为建材行业选择和应用绿色低碳技术提供参考。同时,针对建材行业绿色低碳发展提出相关建议,建材行业应从绿色低碳技术转型升级、绿色低碳技术应用与协同提升、碳排放数据能力建设和碳交易能力提升等方面推进绿色低碳发展,助力“双碳”目标实现。  相似文献   

3.
叶勇飞 《环境保护》2023,(Z2):91-92
<正>“双碳”目标是我国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也是我国对国际社会的郑重承诺。碳交易的目标在于通过碳减排实现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用较低成本实现碳减排目标。但是,目前碳排放权法律体系尚不完善,作为碳交易机制核心要素的碳排放权法律属性暂无统一定论。  相似文献   

4.
我国要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以下简称“双碳”目标),优化能源结构是重要举措之一。电力行业的低碳转型对实现“双碳”目标将发挥重要的作用。本文阐述了电力行业在实现“双碳”目标中的战略地位与要求,分析了东京电力公司、西班牙国家电力公司等国际电力企业的气候投融资实践;面向国内,以国家电网有限公司作为主要研究对象,分析其气候投融资实践;借鉴国际经验,针对中国电力企业开展气候投融资工作提出明确定位、制订战略、创新模式等建议。  相似文献   

5.
本文基于我国城市在实现碳达峰、碳中和(以下简称“双碳”)过程中存在的资源禀赋难题,提出单纯依靠城市本地可再生清洁能源和碳汇资源难以支撑我国大城市实现“双碳”目标。分析表明我国不同区域城市碳抵消能力差异大,应充分发挥不同城市的资源禀赋优势,建立城市间跨区域碳减排合作机制,推动城市之间碳抵消,确保在整体最优基础上,以最小的社会经济成本实现各城市的“双碳”目标。  相似文献   

6.
本文基于我国城市在实现碳达峰、碳中和(以下简称“双碳”)过程中存在的资源禀赋难题,提出单纯依靠城市本地可再生清洁能源和碳汇资源难以支撑我国大城市实现“双碳”目标。分析表明我国不同区域城市碳抵消能力差异大,应充分发挥不同城市的资源禀赋优势,建立城市间跨区域碳减排合作机制,推动城市之间碳抵消,确保在整体最优基础上,以最小的社会经济成本实现各城市的“双碳”目标。  相似文献   

7.
本文深入解析了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以下简称“双碳”目标)下生态环境分区管治理论框架构建的必然性,从内在逻辑、引领方向、复合目标、多维视角和框架体系方面详细阐述了“双碳”目标下生态环境分区管治理论框架。框架包含资源生态化、空间生态化和“双碳”信用化三个内在逻辑,涉及排污目标、“双碳”目标、生态目标和分区管治目标四个复合目标以及多层次、多中心、多功能三个视角,形成涵盖综合技术、管治协同、空间优化和组织能力的理论框架体系,并进一步提出在理论上进行制度理论基础和理论框架设计,在实践层面建立宏观“数控”和中微观“线控”相结合的生态环境分区管治机制的发展展望。  相似文献   

8.
“无废城市”建设与温室气体减排协同推进策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固体废物和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都是环境治理的重要内容。在碳达峰和碳中和目标背景下,“无废城市”建设能否与碳减排协同推进以及如何推进等问题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深入分析了我国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排放来源,并针对城市固体废物、乡村固体废物和工业固体废物的处理处置分别探讨了其碳减排的潜力。研究发现,在我国的基本国情和现实情况下,固体废物和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产生基本同根同源,可以很好地进行协同推进治理。在此基础上,针对不同种类的固体废物,提出了“无废城市”建设与碳减排协同推进的策略。最后针对性地提出加强顶层设计,从城市整体层面推进城市无废化、低碳化和智能化;建立健全“无废城市”政策体系、标准体系和绩效评价体系;充分借鉴国际经验并加强合作等具体措施建议。  相似文献   

9.
“碳达峰和碳中和”的科学内涵及我国的政策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提出的"碳达峰和碳中和"目标是基于统筹国际国内两个大局的战略考量,基于科学论证的国家战略需求提出的,实现这一目标挑战和机遇并存。我国的承诺为全球高质量绿色复苏注入了强心剂和新活力,但实现该目标比发达国家面临更大挑战。它将倒逼我国社会经济结构进行重大调整,对科技创新提出了新要求,会给经济高质量发展、建设美丽中国带来机遇。建议切实贯彻我国"十四五"规划纲要提出的"碳强度控制为主,碳排放总量控制为辅的双控目标",充分考虑将碳排放总量控制目标考核和现有污染减排考核体系相结合,增强"十四五"的行动力。尽快制定碳中和目标下的科技创新规划和实施方案。统筹考虑短期经济复苏、中期结构调整、长期低碳转型,布局低碳/脱碳技术,提升未来绿色产业竞争力。  相似文献   

10.
习近平总书记向国际社会宣示我国碳达峰目标和碳中和愿景,为我国积极应对气候变化、绿色低碳发展提供了方向指引、擘画了宏伟蓝图,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实现2030年前碳达峰目标与2060年前碳中和愿景,任务十分艰巨,需要付出艰苦卓绝的努力。当前,要锚定实现碳中和愿景,牢牢抓住"十四五"的关键窗口期,统筹谋划目标任务,抓紧制定并实施2030年前二氧化碳排放达峰行动方案,加快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经济体系,推动能源结构低碳转型,深化重点领域低碳行动,推动形成应对气候变化工作的强大合力,切实提升气候治理能力,以更加积极的应对气候变化行动,为全球气候治理作出应有贡献。  相似文献   

11.
天然林土壤有机碳及矿化特征研究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杨添  戴伟  安晓娟  庞欢  邹建美  张瑞 《环境科学》2014,35(3):1105-1110
通过野外调查和室内分析培养,研究了马尾松林、常绿阔叶林、落叶阔叶林、针阔混交林、红松林和油松林这6种天然林林下土壤有机碳含量及有机碳矿化特征.结果表明,林下土壤有机碳含量都表现出随土壤深度增加而逐渐降低的趋势;双指数方程可以很好拟合出天然林土壤有机碳的矿化过程,准确反映出各天然林土壤的矿化反应特征.天然林各层土壤矿化反应趋势相同,但强度各异.其中,红松林0~10 cm土壤反应强度最为强烈,其下各层土壤的矿化反应强度也显著高于其他天然林的同层土壤;对落叶阔叶林和针阔混交林土壤矿化特征比较发现,凋落物种类差异对土壤活性有机碳含量产生较强烈影响,因此呈现出不同的矿化反应特征.  相似文献   

12.
森林生物质燃烧烟尘中的有机碳和元素碳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选取10种乔木制备风干树枝、新鲜树枝两种类型的样品,通过自制的生物质燃烧装置模拟阴、明燃两种燃烧方式燃烧制备的树枝样品,采集排放的烟尘,并使用DRI2001A热/光分析仪测定样品中的有机碳(OC)、元素碳(EC).结果表明,风干树枝明燃排放烟尘中OC的排放因子(EFOC)、EC的排放因子(EFEC)、PM的排放因子(EFPM)均值分别为6.8、2.1、16.5g·kg-1,阴燃排放烟尘中均值分别为57.5、11.1、130.9 g·kg-1;新鲜树枝明燃排放烟尘中EFOC、EFEC、EFPM均值分别为13.6、3.3、30.5 g·kg-1,阴燃排放烟尘中均值分别为57.6、9.6、125.6 g·kg-1.树枝(风干树枝、新鲜树枝)阴燃时EFOC、EFEC、EFPM均高于明燃时,在明燃(高温度)条件下含水率与树枝燃烧时EFOC、EFEC、EFPM是呈正相关关系.树枝燃烧烟尘中OC、EC、TC(TC=OC+EC)占PM的百分比约为45%、10%、55%,乔木树枝阴燃排放烟尘中OC的质量分数高于明燃,EC的质量分数低于明燃.新鲜树枝排放烟尘中OC的质量分数高于风干树枝,EC的质量分数低于风干树枝.风干树枝明燃条件下OC/EC的均值为3.3(2.5~5.2),阴燃条件下均值为5.2(4.3~6.3);新鲜树枝明燃条件下OC/EC的均值为4.1(3.1~5.3),阴燃条件下均值为6.2(4.2~8.4),乔木树枝阴燃时OC/EC的值高于明燃,含水率高的乔木树枝(新鲜树枝)燃烧排放烟尘中OC/EC的值高于含水率低的树枝(风干树枝).风干树枝燃烧烟尘中OC、EC的相关系数为0.985,新鲜树枝燃烧烟尘中OC、EC的相关系数为0.915,含水率不同的乔木树枝(风干树枝、新鲜树枝)在不同燃烧条件下(明燃、阴燃)排放烟尘中OC与EC都具有良好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3.
碳捕获与储存(CCS)是减轻矿物燃料排放对全球变暖影响的一种手段。这个过程是从大的点源如矿物燃料厂捕获CO2,然后储存起来使之不能进入大气中。这项技术也是一种从空间"净化"CO2的地球工程技术,也可以用来以生物的方式捕获和储存CO2,例如掩埋高温分解的最终产品——生  相似文献   

14.
福建省能源消费碳排放和低碳能源发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能源消费导致的碳排放对全球气候变化带来严峻挑战.区域经济迅速发展,不但对区域能源安全提出挑战,也对碳减排提出新的课题.文章总结了改革开放以来福建省能源消费的特点和趋势,计算由能源消费引起的碳排放量.研究表明,虽然碳强度有显著下降,但是碳排放总量增长比较明显,特别是从2000年开始,增长幅度加大.利用Kaya恒等式对碳排...  相似文献   

15.
碳达峰和碳中和目标下工业园区减污降碳路径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工业园区通过减污降碳协同治理实现碳达峰,既是园区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又是工业领域建设生态文明、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重要抓手,也是落实国家温室气体减排计划的重要途径。本文旨在分析我国工业园区减污降碳协同推进面临的问题,探索园区减污降碳协同路径,一是以排污许可证制度为核心,开展污染物和温室气体排放数据共享和管理;二是以规划环评、项目环评把关为抓手,严控环境准入;三是以清洁生产审核为契机,推动源头削减、生产全过程控制和提升资源、能源的利用率;四是推动能源转型,优化能源消耗方式,提升能源效率;五是加强园区智慧化建设,提升能源消耗和环境治理的精细化管理水平;六是组织开展减污降碳协同治理试点示范园区建设和典型案例征集。  相似文献   

16.
Climate change is one of the most pressing environmental problems humanity is facing today. Forest ecosystems serve as a source or sink of greenhouse gases, primarily CO2. With support from the Canadian Climate Change Fund, the Community-based Natural Resource Management for Carbon Sequestration project in East Timor (CBNRM-ET) was implemented to “maintain carbon (C) stocks and increase C sequestration through the development of community-based resource management systems that will simultaneously improve livelihood security”. Project sites were in the Laclubar and Remexio Sub-districts of the Laclo watershed. The objective of this study was to quantify baseline C stocks and sequestration benefits of project components (reforestation with fast-growing species, primarily Casuarina equisetifolia, and agroforestry involving integration of Paraserianthes falcataria). Field measurements show that mature stands (≥30 years) of P. falcataria and C. equisetifolia contain up to 200 Mg C ha−1 in above ground biomass, indicating the vast potential of project sites to sequester carbon. Baseline C stocks in above ground biomass were very low in both Laclubar (6.2 Mg C ha−1 for reforestation sites and 5.2 Mg C ha−1 for agroforestry sites and Remexio (3.0 Mg C ha−1 for reforestation and 2.5 Mg C ha−1 for agroforestry). Baseline soil organic C levels were much higher reaching up to 160 Mg C ha−1 in Laclubar and 70 Mg C ha−1 in Remexio. For the next 25 years, it is projected that 137 671 Mg C and 84 621 Mg C will be sequestered under high- and low C stock scenarios, respectively.  相似文献   

17.
南京市大气颗粒物中有机碳和元素碳粒径分布特征   总被引:8,自引:7,他引:1  
采用Model 2001A热/光碳分析仪测定了南京市区和工业区不同粒径颗粒物中OC、EC的含量,分析了OC、EC粒径分布特征.结果表明,市区和工业区四季OC、EC在<0.43μm粒径段中平均质量浓度最高,市区四季OC所占比例分别为20.9%、21.9%、29.6%、27.9%,EC比例分别为24.0%、23.5%、31.4%、22.6%;工业区四季OC比例分别为18.6%、45.8%、26.6%、25.9%,EC比例分别为16.7%、60.9%、26.3%、24.3%;两地OC、EC主要存在于细粒子中且市区细粒子中OC、EC在夏季所占比例最高,而工业区无明显季节变化规律.市区和工业区细粒子中SOC污染严重且在夏季达到高值,粗粒子SOC季节变化规律不明显,可能与各污染源贡献率及气象因素有关.相关性和OC/EC分析表明,南京地区细粒子中OC、EC主要来自尾气排放和燃煤,粗粒子中OC、EC还与生物质燃烧及烹调排放关联.  相似文献   

18.
活性炭吸附与生物活性炭脱臭效果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针对污水收集与处理系统中恶臭气体的组成与特性,比较分析不同情况下活性炭吸附与生物活性炭的脱臭效果。当干活性碳总处理气量达到1.3m~3/g时,出现穿透。将吸附饱和的活性炭填料塔转为生物滴滤反应器后,仍能较快的实现挂膜生长,达到满意的处理效果。直接运行的生物活性炭滴滤器对H_2S的处理效率在95%以上,并具有较强的恢复能力。H_2S平均出口浓度为0.052mg/m~3。循环液pH值与盐度在一定范围内对系统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比不同生态带下盐城滩涂湿地表层土壤中颗粒有机碳(POC)和矿物结合有机碳(MOC)含量与分布,探讨不同生态带下滩涂植被对土壤环境特别是土壤有机质组分分布及其累积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生态带的滩涂湿地表层土壤总有机碳(TOC)和总氮(TN)含量分布规律为:芦苇地互花米草滩盐蒿滩光滩,反映了盐城滩涂湿地土壤由海向陆土壤质地由砂到粉砂,最后为粘土的变化规律;互花米草滩对土壤有机质有着比光滩和盐蒿滩更高的富集能力,芦苇地的颗粒有机碳(POCf+POCo)含量为4.17 g/kg,互花米草滩的POC含量为2.14 g/kg,远高于盐蒿滩(1.92 g/kg)和光滩(0.31 g/kg)。互花米草的引种从有机碳物理分级组分上改变了TOC的分配,有利于提高土壤中游离态颗粒有机物、闭蓄态颗粒有机物的含量以及占土壤有机碳的比例。该研究能够为沿海滩涂湿地碳存储和固碳潜力以及评价和保护湿地生态系统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0.
淮南属国家6大煤电基地之一,2020年燃煤发电机组总装机容量将达到20 000 MW;采用组合GM模型,探讨在不同约束条件下能源城市中长期碳排放情景,以及实现低碳情景的节能减排技术与发展低碳经济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