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我矿现有职工2200人,从1958年建矿到现在,职工患矽肺病的共有172人,其中已死亡58人,这些矽肺病人均是五六十年代参加工作的。自1970年以来,我们长年如一日坚持综合防尘,收到了明显效果。1970年以前,我矿岩掘工作面粉尘浓度高达20毫克,煤掘和采煤工作面粉尘浓度高达55毫克。经过治理,岩巷粉尘浓度和煤巷粉尘浓度则分别降至4毫克和7毫克。经多次尘肺病检查结果证明,1970年以后参加工作的工人,未发现一例矽肺病患者。我们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抓好综合防尘工作的: 一、以担高认识为前泥 我矿从建矿到现在,因矽肺病死亡的人数和其他事故造成死亡…  相似文献   

2.
苏联露天矿防尘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粉尘污染是露天开采中的主要危害之一。露天矿的强化开采导致作业地点和整个露天矿区的空气含尘量成倍增加。某些工种的工人有患矽肺病以及其他尘肺病的可能性。因此,尽可能减少露天矿大气的含尘量。不仅对露天矿连续作业和提高劳动生产率有重要意义,而且是保护工人健康的一个不可忽视的技术问题。  相似文献   

3.
在井下开采矿石或煤炭的过程中,都会产生粉尘。一般产生粉尘的工序有:凿岩、爆破、破碎、装载、回采、运输、漏斗、放矿、工人沿巷道走动、采空区充填、巷道刷大、支架等。特别是回采工作面的机械化,采矿生产的集中化,都要求加强通风和提高风速,结果造成粉尘在矿内沿巷道飞散。由于粉尘中含有游离二氧化矽(SiO2),在空气中粉尘浓度超过国家规定的允许浓度时,就会危害工人的身体健康。 为了防止粉尘对人体的危害,目前世界各国采矿生产基本上都采用了湿式作业,如:湿式凿岩、喷雾洒水和水幕等方法,来抑制粉尘的发生和飞散。利用水,可以大大减少…  相似文献   

4.
对1224个工种(岗位)的工人接触生产性毒物、粉尘、高温的状况以及部分工种(岗位)的工人体力劳动强度状况进行了调研,初步了解到机械工业的主要职业危害因素、危害分布、危害程度和特征。  相似文献   

5.
此次除了对作业岗位的粉尘浓度,部分有毒有害气体进行了观测外,对影响岗位环境的噪声和振动这两个因素也进行了观测,由此可以对大冶铁矿东露天采场的主要作业岗位环境的污染状况进行综合分析评价。1 影响作业岗位环境诸因素的观测结果 (1)粉尘浓度的观测值(见表1)。  相似文献   

6.
湿润降尘技术,是在防尘用水中添加一定量的湿润剂,以降低水的表面张力,提高水对粉尘的捕获能力。为了降低作业场所空气中的粉尘浓度,提高粉尘合格率,预防和减少矽肺病的发病率,保障职工的身体健康,我矿推广应用了中国有色金属总公司赣州有色冶金研究所研制的CHJ-Ⅰ型湿润剂降尘。现将降尘试验的效果评价如下:  相似文献   

7.
防尘口罩在工业生产中应用很广泛,诸如矿山方面的凿岩爆破、支柱、运输、选矿、取样等工种;工厂方面的矿石和岩石加工业的破碎、磨粉、筛分、包装、运输及石料加工成型等工种;玻璃制造业和耐火材料工业的破碎、磨粉、筛分、配料、拌料、运输以及司炉、窑工等工种;以及铸造业、陶瓷业和搪瓷业等产生粉尘的工种。在上述各种工业生产的过程中,经常使用或逸散的各种粉尘,危害工人身体健康,当采取必要的  相似文献   

8.
在岩石掘进过程中,凿岩、放炮和装碴三项工作中可产生大量矽尘,而矽尘又是造成矽肺病的根本原因。解放后,在党的关怀和毛主席的无产阶级革命路线指引下,全国不少矿山的降尘工作都取得了很大成绩。北京矿务局所属各矿岩石掘进工作面的粉尘浓度也曾大幅度下降,但是在放炮后所产生的高浓度粉尘,却一直没有得到解决。为了保护工人的身体健康,我们在北京矿务局和门头沟煤矿党委的领导下,会同北京矿务局、北京矿务局门头沟煤矿、北京矿务局职工医院等单位,采取工人、干部、技术人员三结合的方式,在门头沟煤矿井下对岩石掘进放炮后的快速降尘技术措…  相似文献   

9.
国外非煤矿山粉尘危害控制技术的发展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非煤矿山的生产过程中,如凿岩、爆破、装运、溜井转运、破碎等工序,均可产生大量的粉尘。尤其是小于7μm的呼吸性粉尘,能较长时间悬浮于作业环境空气中。工人长期吸入呼吸性粉尘,能引起尘肺病,严重危害着职工的身体健康,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加以控制。1干式凿岩捕尘当不能采用湿式凿岩时,必须采用干式捕尘措施,防止凿岩时粉尘的产生。目前,国内外广泛采用的干式捕尘方法是中心式抽尘单机捕尘技术。干式泡沫捕尘法已在一些矿山进行工业性实验,待进一步改进后方可大量推广。该种除尘方法存在的主要缺点,是泡沫的含水量及其使用寿…  相似文献   

10.
杀手:尘、毒 尘:有害的各类粉尘 非煤矿山开采中,有粉尘的危害.非煤矿山开采的条件简陋,尤其是一些小矿山,巷道通风条件差,甚至没有通风设施,干式打眼放炮,粉尘浓度严重超标,作业工人防护差,有的人只干了几个月就得了矽肺病,丧失了劳动能力,老板跑了,无人赔偿.  相似文献   

11.
一、作业场所粉尘浓度测定方法分类随着作业环境粉尘治理工作的发展,粉尘浓度检测方法和手段也越来越先进。粉尘浓度测定的领域和目的也在不断扩大,主要有测定生产工人实际接触的粉尘浓度,以确定粉尘对人体的危害程度;定期的环境卫生检测,评价作业环境质量,进行岗位粉尘分级;测定除尘装置附近的环境浓度,以评价防尘措施效果. 作业场所空气中粉尘浓度的测定方法60年代以前大多数国家采用计数法,只有苏联、中国、捷克等少数国家采用计重法。60年代以后,随着矽肺病理研究的发展,英、美等国家的多数学者认为粉尘重量浓度与矽  相似文献   

12.
1 概述 根据“八五”科技攻关课题组对国内大型冶金露天矿的调查,粉尘合格率为60%~70%,无防尘措施情况下采场大气平均粉尘浓度为5~15mg/m~3,超过国家卫生标准。虽然采取了一系列粉尘防治措施,但作业岗位的粉尘污染状况仍不容乐观。进入深部开采的矿山,采场坑底通风条件差,大型采矿设备作业集中,大型汽车运输的行车密度增加。除爆堆铲装过程中大量扬尘外,汽车-电机车联合运输开采的矿山,废石、矿石都经转运场转运,因而增加了新的产尘点。采场大气中粉尘浓度高,危害工人的健康。  相似文献   

13.
为评估汽车铸造作业环境中粉尘对各工种的影响,基于美国环保署的健康风险和健康损害量化评价方法,构建了铸造作业粉尘健康损害评价模型。运用模特卡罗模拟方法评价了配砂、清理、造型、制芯、熔化和浇注6个工种的粉尘健康风险和健康损害,并对各参数进行敏感性分析。结果表明,熔化和清理工种的健康风险最大,浇注和配砂工种次之,造型和制芯工种最小;除造型工种外,其他5个工种健康风险超过10-6的概率均在70%~90%;在影响健康风险的各因素中,平均暴露时间、暴露周期、呼吸速率和各工种粉尘质量浓度这4个参数具有高敏感度,对评价结果有决定性作用;清理工种总的健康损害值最高,受粉尘总的影响程度最大,其伤残调整寿命年的平均值为48.64 a。  相似文献   

14.
冶金建筑企业施工规模大,作业流程长,工艺复杂,产生大量粉尘,威胁施工人员的健康。根据我公司施工现场主要产尘点的监测以及接尘人员的健康检查情况,现对施工现场粉尘分布及其危害以及相应的预防措施等简述如下。一、施工现场粉尘分布及其危害根据我公司的实际调查,施工现场粉尘分布的基本情况如下: (1)凿岩作业场所。当采用风镐凿岩时,作业场所空气中粉尘(游离二氧化硅含量10%以上)浓度为0.17~6.9mg/m~3,粉尘合格率约80%。当采用手持式凿岩机钻眼  相似文献   

15.
基建工程兵某部从事铀矿开采和冶炼工作,经常按触三氧化硅、氢气及其他有毒气体。他们认真采取内尘降氡措施,10年来未发现矽肺病患者。 在采掘作业中,他们严禁干打眼;凿岩前。爆破后,巷道都洒水洗壁;装、耙,卸,破碎矿石都坚持喷雾洒水。基层单位设防护组织.加强对防护工作的管理检查.医务部门也定期对指战员进行体格检查,建立健康卡片,掌握干部战士健康状况,有病及时治疗。采铀十年无矽肺@王忠一  相似文献   

16.
目前,我国矿山和地质队的刻槽取样仍是手工操作。这种落后的生产方式,劳动强度大,工效低,工作环境粉尘浓度大,不适应加快勘探步伐的要求。从我队几个矿区采样工作面的测尘数据来看,粉尘浓度常达11mg/m~3(在有机械通风的情况下),有时达到35mg/m~3,远远超过国家关于坑内(井下)空气中粉尘浓度的卫生标准。又从浙江省几个地质队采样工人接触粉尘后的矽肺发病率来看,短则一两年,长则五年、十年,大部分成为疑似矽肺和一、二期矽肺病患者,1970年前参加采样工作的工人,几乎  相似文献   

17.
目前,地勘部门的生产及试验工作均有一定量的粉尘及有毒有害物逸散到空气中或排入污水中,污染工作场所与周围环境,直接危害作业人员的健康。地勘生产过程中粉尘的主要产生源为凿岩、爆破、出渣、采样、样品粉碎加工和泥浆配制等,翻砂、电焊、砂轮磨削、化铅铸字也存在粉尘危害。  相似文献   

18.
汉中市水泥厂自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把搞好防尘,保证职工身体健康当作大事来抓。现在全厂80%粉尘作业点的粉尘浓度已达到了国家卫生标准,几年来没有一个工人患矽肺病。 前些年,这个厂粉尘弥漫,所有生产岗位的粉尘浓度都超过了国家规定标准。后来,他们认真纠正了“生产主要,防尘次要”和“有钱就干,没钱就算” 的错误思想,依靠群众,自力更生治理尘害。经过三年努力,先后完成较大的除尘技术改造工程12项,小改小革52项,实现了立窑和包装机械化,改造了联合磨机房,在所有扬尘点都安装了吸尘器,从而大大减少了粉尘危害。二次破碎系统安装收尘…  相似文献   

19.
YSP45型凿岩机作业地点的粉尘浓度较高,一般在7毫克/米~3左右(见图1中曲线Ⅰ)。为了模索该型凿岩机作业时的产尘情况,我们作了一些调查研究,并进行了试验。起初,我们认为凿岩机作业时产生的粉尘主要是从炮孔中排出来的,只要加大排尘风速和凿岩供水量,就可以把粉尘浓度降下来。因此,我们以加大“风、水”为主进行了试验。然而,试验结果(见表1)表明,单纯加大“风、水”的防尘措施是不能解决降尘问题的。  相似文献   

20.
凿岩台车是井下采掘工作面应用较普遍的一种移动式设备,其声级介于110~125dB(A)之间。据调查,具有井下工龄10年以上的凿岩工人中,听力严重衰退的占80%,20%已造成职业性耳聋。同时,在凿岩过程中,还产生大量的粉尘,致使矽肺病发病率越来越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