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自然灾害风险分析的时空尺度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赵思健 《灾害学》2012,(2):1-6,18
自然灾害风险存在着显著的动态特性,即灾害风险会随时间与空间的变化而呈现出差异。研究自然灾害风险的时空差异是对自然灾害风险研究的进一步深化。其中,时空差异研究的一个重要前提条件是选择恰当的灾害风险分析的时空尺度。广度与粒度是时空尺度的两个孪生指标,时空广度限定了灾害风险评估在时间和空间上的有效范围,而时空粒度则是量度灾害风险时间和空间差异的最小单元。列出了风险时空差异的表达式,深入探讨自然灾害风险的时空尺度,并对我国三种典型的自然灾害(地震、洪涝和台风)风险分析的时空尺度选择进行了讨论,为进一步深入开展自然灾害风险时空差异分析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
自然灾害风险评估与灾害易损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自然灾害风险评估是区域减灾防灾重要的基础工作之一。从风险概念和风险度的表达入手,探讨了自然灾害风险评估的对象及其构建的指标体系,对主要自然灾害风险评估方法进行了综合比较,并对灾害易损性评估研究进行了总结,认为对灾害风险下的生态系统易损性关注不多。因此以区域为研究尺度,构建了生态系统灾害风险评估框架,选择危害风险性指数反映灾害危险程度,选择防灾能力指数、承灾能力指数、恢复力指数等构建了生态系统灾害易损性评估指标体系。在对自然灾害风险评估研究认真梳理的基础上,认为复杂性灾害系统的研究、灾害易损性基础理论及定量方法的探索、自然灾害风险研究体系的时空尺度的扩展、自然灾害风险评估精度和可信度的提高是未来灾害风险评估值得重视的趋势。  相似文献   

3.
周皓  郭晓梅  尹仑 《灾害学》2023,(4):165-170
传统知识(Traditional Knowledge, TK)是生活在特定环境的人们在长期生产生活中习得并积累的实践经验,世代相传。该文首先系统综述了传统知识减少灾害风险(Disaster Risk Reduction, DRR)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基于2003—2022年对云南省德钦县藏族社区的调查,分析当地藏族居民与多方合作并运用传统知识建立减少灾害风险框架。研究采用定量分析、参与调查、半结构式访谈和文献研究等方法研究云南省德钦县藏族社区减少灾害风险行动及其成效,旨在为构建多元减灾体系提供可参考的中国案例。研究结果表明传统知识能有效帮助当地社区应对自然灾害,回应了《仙台框架》关于减少灾害风险的指导。  相似文献   

4.
《灾害学》2016,(3)
当前自然灾害研究逐渐由灾害管理向灾害风险减轻转变,社会资本理论的概念和理论框架被引入灾害研究领域,为灾害风险减轻研究提供了一个新视角,也为探索高效灾害管理提供了一个有效途径。已有社会资本研究中,大多关注于自然灾害管理单一阶段,对灾害管理各阶段的作用进行综合分析的较少。本文在回顾社会资本概念沿革的基础上,对国内外社会资本视角下自然灾害管理的研究进行了梳理,总结了社会资本在备灾、抗灾及灾后重建阶段的核心作用,并依照《仙台框架》提出的四个优先行动事项,对社会资本在未来减轻灾害风险中的研究趋势进行展望,以期为构建综合风险防范体系提供理论指导。从社会资本理论视角出发,探索其在新兴领域的应用,也为未来灾害研究提供了新思路与新视角。  相似文献   

5.
准确掌握自然灾害致灾因子强度、影响范围以及持续时间等灾害事件与过程信息,是开展区域灾害预警预测、减灾救援以及灾后重建等工作的基础。目前还没有一种通用的时空数据模型,能够对台风等过程性自然灾害事件进行建模。以"201319"号"天兔"台风灾害事件为例,设计了一种基于元组时间标记法的台风灾害事件与过程的多尺度时空数据管理模式,并运用扩展SQL语言,将台风灾害影响区域等灾害事件的过程性信息按不同空间尺度同步存储,为台风灾害事件的历史回溯、数据共享与可视化以及风险区划等提供可靠、高效的过程数据管理方式。  相似文献   

6.
赵思健 《灾害学》2016,(4):1-10
“尺度”是自然灾害风险的本源特性之一,也是全面认识自然灾害风险时空格局的重要途径之一。针对自然灾害风险系统的尺度特性,综述国内外相关的研究进展,提出自然灾害风险时空尺度内涵、自然灾害风险尺度分级标准、自然灾害风险时空尺度选择原则,归纳总结自然灾害风险的时空尺度效应,并“抛砖引玉”地引出自然灾害风险尺度研究的几个潜在热点问题,期望能为自然灾害风险的深入创新和研究提供崭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7.
自然灾害风险定义及其表征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保成 《灾害学》2015,(3):16-20
自然灾害风险及风险管理是灾害学科的重要研究领域,但是自然灾害风险的定义及其表征方法仍未得到统一认识。归纳分析了现有的几种自然灾害风险的定义,给出自然灾害风险定义的要点,即风险概率、潜在损失大小和评价时间基准,据此提出了自然灾害风险三维表达式;分析了风险概率、损失的构成要素及其计算方法;总结得出自然灾害风险的三种表征方法,即风险图法、风险曲线法和公式法。研究对自然灾害风险定量评价具有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8.
基于大量国内外文献,梳理风险评估理论与灾害系统论的观点与风险评价方法,并分别评述当前城市单灾种自然灾害和多灾种自然灾害风险评估的研究内容及方法模型。已有的城市自然灾害风险评估研究成果丰富,多学科交叉研究与多灾种风险研究已成为趋势,但在尺度上和方法上,灾害学领域的研究成果与当前城市尺度的综合防灾规划及公共安全管理存在一定脱节。未来研究需进一步:①探索多学科方法在灾害风险评估领域的应用;②强化灾害风险中生命价值损失的研究;③创新多灾种综合风险评估的思路与方法;④推动适用于城市规划管理尺度的灾害风险评估理论与方法的研究。  相似文献   

9.
马伟东  苏鹏  贾伟 《灾害学》2020,(4):215-221
青稞是青藏高原特有的农作物,是世居民族依赖的主要食物,全球变化背景下自然灾害的加剧,使青稞的灾害暴露加大,威胁到高原世居民族的粮食安全。在梳理高原青稞种植范围、品种变化、产量需求等研究基础上,界定青稞面向自然灾害风险的暴露内涵及时空表达,并对基于现代技术条件下青稞暴露的定量分析方法和未来可能技术进行了总结和展望,以期从青稞暴露研究的角度为农作物自然灾害风险评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自然灾害风险评估国际计划述评Ⅱ——评估方法   总被引:7,自引:6,他引:1  
自然灾害风险评估是综合灾害风险管理的关键途径,而评估方法又是灾害风险评估的关键.总结了近年来3个重要的自然灾害风险评估国际计划:灾害风险指标计划(DRI)、多发展指标计划(Hotspots)和美洲计划的(American Programme)分析单元、灾种选择和数据源.评述了3个国际计划采用的数据处理方法、模型和评估方法:计算DRI的指标需计算3个数值--物质暴露、相对脆弱性和社会-经济脆弱性指标;Hotspots首次利用栅格单元和地区/财富等级来计算死亡风险和经济损失风险;美洲计划分别建立了4个独立指标的计算模型,并应用到城市级别.通过比较3个国际计划的风险评估方法的优点与不足,提出了今后灾害风险评估的重点和关键应是风险的时空分布、动态风险评估和案例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