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1 毫秒
1.
为了评价采空区遗煤自燃风险的大小,构建了采空区遗煤自燃风险评价模型,该模型基于未确知测度得到单指标测度矩阵,通过改进G1法、改进CRITIC法、离差平方和最大化计算包含主客观因素影响的组合权重,从而确定评价对象的综合测度向量,引入置信度和等级赋值判定评价对象的风险等级和排序。结合建立的模型,从5个方面建立了采空区遗煤自燃风险评价指标体系,确定了指标的未确知测度分布函数,计算得到了评价指标的组合权重和评价对象的综合测度向量,利用置信度和等级赋值判定了4个采空区遗煤自燃的风险等级和排序。评价结果分析显示:评价对象风险等级和排序符合实际情况,评价结果对煤矿防灭火具有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2.
基于GIS的台风灾害损失评估模型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由于台风灾害所造成的损失有些是无法用精确的数学模型来描述,其损失可能是一个区间值。为准确及时地了解台风灾害过程中可能造成灾害损失等级的大小,选择了降水量、降水强度、最大风速、经济易损性作为评价的指标。采用可拓分析方法,将评价指标及其特征值作为物元,通过计算综合关联度判断灾害损失的等级;建立基于GIS的台风灾害损失评估模型,以实现台风灾害的动态评估。  相似文献   

3.
区域洪水灾害风险评估体系(Ⅱ)——模型与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准确了解区域洪水灾害风险分布状况及规律,对于洪水灾害预警与管理具有重要意义。首先分析了模糊综合评估法的原理,以GIS空间技术为手段,建立了基于GIS的洪水灾害风险评估模型。然后以马来西亚洪水灾害风险评估应用为例,剖析了洪水灾害风险模糊评估的方法及过程,利用该模型计算出洪水灾害风险并制作了洪水灾害风险等级图和风险指数图。结果表明,该模型对于评价洪水灾害风险是行之有效的。  相似文献   

4.
灾害损失评估的三参数区间数模糊综合评判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灾害损失评估的新途径进行了探索.根据模糊数学理论,将三参数区间数概念用于解决模糊综合评价对象的某些属性的不确定性问题,在此基础上建立了灾害损失评估的三参数区间数模糊综合评判数学模型,并给出了它在灾害损失评估中的应用.实例表明,该方法能使评判结果更加客观可信.  相似文献   

5.
灾害损失评估的区间数模糊综合评判方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于灾害损失评估的新途径进行了探索,根据模糊数学的理论,将区间数概念用于解决模糊综合评价对象某些属性的不确定性问题,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区间数模糊综合评判的数学模型,并给出了它在灾害损失评估中的应用,实例表明由该法求得的评判结果更加客观可信。  相似文献   

6.
《灾害学》2019,(3)
提出一种基于模糊数学的风电场地质灾害危险性综合评价模型。该模型首先分析了灾害发育的特征,根据风电场内地质环境条件、地质灾害的主要引发因素,结合模糊数学理论按照灾害危险点和非危险点进行划分,构建灾害危险性评价指标体系;结合模糊最优识别理论建立危险性初步评价的模糊识别模型。利用该模型对某风电场地质灾害危险性进行了分析评价,结果表明,该模型给出的危险性等级与实际评估区域危险性等级接近相同,评估误差较小,具有很高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7.
《灾害学》2019,(2)
针对当前大气污染灾害等级评价方法存在准确性和实时性差等问题,提出了基于智能图像的大气污染灾害等级鉴定方法。给出含噪大气污染图像,依据图像自身信号强度与噪声信号强度的差异性,利用噪声极值检测出图像中的噪声点。基于图像受到的噪声污染程度自适应选取不同尺寸图像滤波窗口,利用自适应中值滤波方式增强大气污染图像。将增强后的图像引入至大气污染灾害等级鉴定中,分别计算标准差、平均梯度、熵以及空间频率等能够反映大气污染图像变化的参数,并结合图像特征相似度衡量标准Canberra距离定义,构建大气污染灾害等级鉴定模型。将待鉴定大气污染图像代入模型中,并融合我国大气污染灾害等级判定标准,输出最终污染等级鉴定结果。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污染等级鉴定准确率高,且具有较强地实时性。  相似文献   

8.
对台风灾情评估提出了一种基于台风灾害案例历史案例分析、综合模糊数学和灰色关联分析的综合评估模型;利用模糊隶属函数将台风灾情原始数据无量纲化,再设定一极重灾为参考序列。根据台风各评估指标与参考序列的距离,计算出关联系数;将关联系数加权平均和定义为灾度,根据灾度值评定台风的灾级。并以广东省台风灾情为例,验证了此模型。  相似文献   

9.
广东沿海地区海平面上升影响综合评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系统的角度出发,建立了海平面灾害综合评估因子指标体系,引入了抗灾能力指数的概念,提出了一个综合评估模型,并以广东省沿海地区为例进行了海平面上升影响综合评估,结果表明,由于模型中考虑了抗灾能力指数,变被支评估为主动评估,使海岸灾害风险等级的评估结果更符合实际,评估结构可用于指导宏观抗灾,救灾,减灾等活动,该模型已用于广东海平面的地理信息系统(光盘)。  相似文献   

10.
可变模糊评价法在洪涝灾情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灾情评价实质上是一个模式识别问题.以往的灾情评价模型,虽解决了各单项指标灾情等级评估结果的不相容问题,但往往不能检验所给结果的准确性.基于可变模糊集理论,采用可变模糊评价模型可以科学、合理地确定样本指标对各级指标标准区间的相对隶属度和相对隶属函数,并且能够通过变换参数(α与P)变化模型进行评价.通过对多个评价结果进行比较分析,可以合理地确定出样本的评价等级.同时,由于该模型确定的灾级是连续的实数值,因而提高了灾情等级评价的灾级分辨率.最后将该方法应用于河南省洪涝灾情的综合评价中.应用实例表明,该模型计算简便,评价结果可信度高,可推广应用到其它灾情等级评估中.  相似文献   

11.
建立洪水灾情等级模型的实用方案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为检验已订的洪水灾情等级标准的合理性,提出了一种新的洪水灾情模型-逻辑斯谛曲线(LOG)模型,它的灾级是连续的实数值。根据LOG模型参数值可以分析各灾情指标值对灾级的影响程度,从而检验原订灾级标准的合理性;并给出了基于实码遗传算法的LOG建模的实施方案。实例研究说明了这套方案是实用和通用的,在其它灾情等级评估中也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自然灾害等级划分及灾情比较模型探讨   总被引:30,自引:1,他引:30  
作者参照灰色关联分析方法,提出了一种自然灾害等级划分和灾情比较的模型,应用该模型,在计算出关联度后,很容易得到灾害分级和灾情比较的结果。此外,该模型对分级 指标项数没有限制,故有很强的灵活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13.
钟雅琴  陈和 《灾害学》2012,(1):111-115,129
台风作为全球发生频率最高,影响最严重的一种自然灾害,对我国的影响也非常严重。在巨灾风险证券化、巨灾债券已成为巨灾保险业大趋势的背景下,发展我国台风灾害债券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以我国受台风灾害影响最严重的省份——广东省为研究对象,收集了其近30年相关台风损失数据,利用非寿险精算技术分析其台风的损失分布和次数分布,在此基础上利用CAMP模型和现金流分析对广东省的台风灾害债券做了初步设计。  相似文献   

14.
THEPRELIMINARYTHEORYOFCOMMANDPREPARATIONSONURBANSEISMICDISASTERRESCUEANDRELIEFYaoQinglin(姚清林)(TheInstituteofGeology,StateSeis...  相似文献   

15.
基于灾度的亚洲巨灾划分标准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了灾害的双重属性: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灾度是灾害社会属性的定量描述,论述了灾度在灾害分级中的应用。提出了灾度计算模型,该模型的影响因子包括:死亡人数、直接经济损失和受灾人数。收集了1954-2010之间的亚洲灾害,并应用灾度计算模型对收集到的资料进行了计算与分析。提出了亚洲巨灾标准:灾度大于8的灾害为亚洲巨灾。该标准具有计算简便、易于对不同灾害进行比较的特点。  相似文献   

16.
基于投影寻踪的洪水灾情评价插值模型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为解决单项洪水灾情等级评价指标评价结果的不相容问题,提高综合评价各层次的分辩力和评价模型的精度,本文利用投影寻踪、遗传算法、插值型曲线,为洪水灾情评价提供了一种新模型--遗传投影寻踪插值模型.通过最佳投影向量和评价指标向量的内积可把洪水灾情多维评价样本指标综合成一维投影指标,根据该投影指标值和对应等级的分布,可建立洪水灾情评价的插值模型,解决了各单项洪水灾情评价指标评价结果的不相容问题,提高了洪水灾情综合评价问题各层次的分辩力.作为示例,对中国部分省市的洪水灾情进行了综合评价.  相似文献   

17.
自然灾害等级划分及灾害分级管理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冯志泽 《灾害学》1996,11(1):34-37
在论述了我国目前自然灾害等级划分和灾害分级管理的几种方法基础上,对自然灾害等级划分及灾害分级管理综合因素进行了分析认为:对自然灾害等级划分要统一评判指标─-以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为评判指标;建议在分级管理中采用灾害分级和灾损率两项指标;在灾害管理中建立科学的查灾、计灾、报交制度,加快灾害管理立法,走以法治灾之路.  相似文献   

18.
利用城镇地籍数据信息,基于GIS软件进行建筑物易损性和居民安全风险分析与应用研究。通过对某县城中最具代表性的一个街坊建筑物的易损性分析和居民安全风险分析实例应用研究,重点讨论并实现了利用现有数字化地籍图、城镇地籍数据库及土地调查记录等信息;并结合建筑物震害损失评估模型和人员伤亡预测方法,完成不同结构类型的建筑物在不同地震烈度条件下的破坏造成的经济损失评估和人员伤亡程度的预测,对城市防灾减灾进行辅助决策支持与评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