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基于3S信息技术,通过建立水环境和部分重点污染源的在线监测系统,对水环境污染事故实施有效监控。采用航天卫星、低空遥感、地面监视监测相结合的技术,实现水污染事故的应急监视监测;构建基于3S技术的大辽河(营口段)水质自动在线实时监控与污染事故应急处理系统。  相似文献   

2.
本文分析了数据挖掘技术在应急预测与报警、动态安全风险分析、事故动态演化过程分析和应急综合评价中的选择标准,并以火电厂锅炉过热器为例,阐述了数据挖掘技术在应急救援业务中的具体应用,以及基于数据挖掘的应急救援与辅助决策支持系统的功能和体系结构.  相似文献   

3.
黄海绿潮灾害应急遥感监测和预测预警系统是在绿潮应急遥感监测技术、应急快速漂移预测等技术研究的基础上,基于GIS技术构建了集绿潮遥感信息解译和提取、多源监测数据融合、快速漂移预测和预警产品制作和发布综合业务化平台。在应急遥感监测数据提取方面主要研发了信息提取准自动化技术和多源多时间窗的绿潮监测数据融合技术;在应急预测技术方面主要基于精细化大气和海洋环境动力场,研发了绿潮快速应急漂移预测模型,并通过海上和后报实验提高模拟精度。本系统服务于国家海洋局和政府防灾减灾应急部门,为海上运动、水产养殖、滨海旅游、交通运输、渔业生产等涉海活动和海洋管理提供了科学可靠的技术保障,特别在2008年奥运会帆船/板赛和2012年亚洲沙滩运动会的绿潮监测和预测预警保障工作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具有巨大的社会、经济和生态效益。  相似文献   

4.
以火灾爆炸事故为研究对象,结合化工行业的特点,首先从应急组织与制度、应急管理保障、应急处置能力和应急技术四个方面,针对性地建立了化工园区火灾爆炸事故应急能力评估指标体系;然后基于盲数与成熟度理论建立了化工园区火灾爆炸事故应急能力盲数与成熟度评估模型;最后利用该模型对南阳化工产业集聚区应对火灾爆炸事故的应急能力展开评估,以为识别该化工园区应急系统的薄弱环节以及提高其综合应急能力水平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
王明贤  刘敬平 《环境工程》2014,32(8):139-142
云计算是一种新兴的计算模型,是在网格计算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主要介绍了云计算技术与应急监测相结合的系统,分析了应急监测系统构建在云计算平台的可行性,并详细论述了应急监测系统基于云计算平台的总体设计和功能模块。该研究成果有利于建立高效、稳定、灵活的应急监测系统,以提高对突发环境污染事件的应急监测及处置能力。  相似文献   

6.
文章分析了当前我国环境应急监测的现状,阐述了在环境应急监测中加强信息技术应用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介绍了视频监控技术的发展演变过程以及网络视频监控技术在环境应急监测中的优势,提出了基于3G网络视频监控技术的环境应急监测系统,主要由前端视频采集、3G传输网络、指挥中心、监控客户端等四部分组成,可以将事故现场的视频监控信号快速发送至各级指挥中心,提高应急处置效率。  相似文献   

7.
梳理我国环境污染应急处理技术领域的研究进展,对我国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的技术创新和科学管理具有重要意义.以1995-2020年中国知网数据库为数据源,基于文献计量学分析方法,应用CiteSpace软件对文献特征、研究热点和研究趋势等进行可视化研究.结果表明:我国环境污染应急处理技术领域起步较晚,文献数量不多,研究基础较薄弱...  相似文献   

8.
科学准确的溢油应急评估是合理配置应急资源、迅速提高应急能力、有效降低溢油对海洋生态环境损害的重要途径。本研究综合考虑海上溢油的影响因素和相关法律法规,筛选出海上溢油应急能力的指标体系,通过多层复合运算,确定了适合海上溢油应急处置能力的评价等级,构建了一种基于模糊综合评价的海上溢油应急能力评估方法,并在我国渤海海域和渤海油田验证了该技术的有效性和适用性。该研究成果可为提升我国海上溢油应急能力和应急管理体系建设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
针对普光气田地面集输管道距离长、穿越地形复杂、难以对全管段进行泄漏检测的现状,应用音波泄漏检测技术,确保在有毒气体泄漏的情况下及时进行报警,便于进行应急处置。介绍了该技术的结构功能及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10.
突发水污染应急响应过程最为关键的需求是"应急处置",决策者需要快速准确地选择适宜的应急处置技术,制定应急处置技术方案.技术预案编制过程中只能依据典型污染情景提出应急处置工程实施操作路线,不可能穷尽所有可能情景,因此,有必要依据具体污染情景或工况动态生成处置技术方案.本研究将应急处置技术预案(方案)拆分为"案例-技术-材料"3个模块,系统地提出"相似历史案例筛选、应急处置技术筛选、应急处置材料筛选"三步筛选模式及决策模型,开发软件平台用于智能生成应急处置技术预案或方案.以2011年浙江建德新安江苯酚污染事件为案例进行验证分析,快速生成了基于吸附技术与混凝技术的处置方案.结果表明,该三步筛选框架、模型群组及决策支持系统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和可行性,极大地提高了水污染应急处置技术筛选的效率和科学性,可为响应者实施突发水污染应急处置工程提供强有力的决策支持,在方法学上丰富了响应阶段的应急管理工具.  相似文献   

11.
王栋成  王静  林国栋 《环境工程》2011,29(2):112-115,131
基于对GB 50483-2009<化工建设项目环境保护设计规范>和Q/SY 1190-2009<事故状态下水体污染的预防与控制技术要求>规定的应急事故水池容积确定方法的对比研究,系统地提出了应急事故水池容积确定的技术要点和原则,结合案例探讨了应急事故水池和前期雨水池容积确定技术方案,对工程设计、安全与风险评价等工作具有...  相似文献   

12.
基于虚拟现实技术(VR)和网络协同技术,建立基于B/S架构的数字化消防应急演练平台。结合数值模拟技术,将具有确定性的火灾动力学系统产生的火灾模型和随机性的火灾发展过程进行结合,以计算机科学的技术手段,为企业提供一个三维交互的数字化平台以及应急演练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突发性水体重金属污染事件频发,严重威胁流域水资源安全,制约国民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尽管突发性水体重金属污染应急处理处置技术备受关注,但现有的技术储备仍十分薄弱。本文基于文献调研和已有的案例总结,系统评述了现有的应急处理处置技术的优缺点,并简要介绍了这些应急技术在已报道的国内历次突发性重金属水污染事件中的实践应用,指出了突发性重金属水污染应急处理处置技术的发展趋势,对于未来应对突发性重金属水污染事件快速选择经济、有效、绿色的应急处理处置技术和应对策略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4.
环境应急监测是有效预防与应对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的重要基础。基于无人机平台的大气环境应急监测系统,作业效率高,机动灵活,使用方便、监测范围广,为突发性大气污染事件的应急监测提供了一种新的技术平台与工具选择,也为无人机的应用开辟了一个全新的领域。文章提出了基于无人机平台的大气环境应急监测系统的设计框架,分析了系统组成,并对系统功能和操作规程进行了初步设计,对于设计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了探讨,并从技术发展角度,提出了未来该领域有待持续深入研究的主要方向:(1)机载大气环境监测仪器设备研制;(2)基于无人机平台的环境应急监测系统与环境应急指挥平台的一体化集成研究;(3)持续推动监测数据分析处理软件系统的研究。  相似文献   

15.
远程数值模拟技术在赤潮应急监测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赤潮灾害应急监测的需要,以应急监测实施为出发点,基于水动力数值模拟技术和赤潮藻种扩散模拟技术,建立可业务化应用的赤潮应急监测远程数值模拟平台。平台可成为多部门应对赤潮灾害的协同工作平台,为管理部门提供赤潮发生后藻种的漂移方向、扩散范围等信息,并为监测队伍提供监测范围指引。平台的构建实现了对突发性赤潮灾害的远程智能分析和决策支持,提高了赤潮应急监测方案的合理性和监测实施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6.
因化学品造成的突发性水污染事故时有发生,为了在最短时间内降低污染物对水环境的影响,如何结合事故现场情况科学高效地选择最适宜的应急处理技术方案是当前应急响应的关键问题。基于改进层次分析法(IAHP)和Dempster-Shafer(D-S)证据理论构建了流域突发化学品污染事故应急处理技术动态优选体系。首先在利用IAHP确定指标权重的过程中,结合D-S证据理论引入专家权重,可客观地综合不同专家的意见,解决专家意见间的冲突性;然后采用加权秩和比(WRSR)法对应急处理技术进行综合评估,最终确定出最佳的应急处理技术方案;最后以浙江建德苯酚水污染事故为案例进行了验证分析,成功筛选出活性炭筑坝拦截技术,与本案例实际采用的应急处理技术方案一致,表明该优选体系具有较强的适用性和可行性,能够快速实现应急处理技术的优选。  相似文献   

17.
针对石油化工行业事故应急现场环境三维快速模拟需求,研究基于石化模型库的无人机倾斜摄影三维建模的技术方法。利用无人机快速获取预定区域的遥感影像、完成场景的影像标定、建立场景的稠密点云,基于石化模型库对点云进行曲面拟合和纹理映射生成实时三维可视化模型。利用三维事故桌面推演平台,让应急指挥人员在全面掌握事故现场信息情况下,充分研判事故演变过程,开展基于"情景-应对"的事故应急推演。  相似文献   

18.
分析了江苏省应急监测现状,对江苏省应急监测能力建设提出对策建议,重点在于加强现场应急监测仪器的能力建设、建设基于GIS 的环境事故应急监测技术支持系统、完善环境污染事故应急监测体系.  相似文献   

19.
基于CiteSpace软件及智慧芽系统检索了国内外相关数据库,通过共线分析、聚类分析等对油气管道泄漏检测研究进展进行了可视化表述,并梳理了常见油气管道泄漏检测技术,将其按照基于硬件的检测技术以及基于软件的检测技术进行分类。介绍了各种检测技术的基本原理,并从成本、精度、使用条件等方面论述了其优缺点,为工程中油气管道泄漏检测技术的选择提供参考。最后对油气泄漏检测技术的现状进行了提炼总结,并对未来的发展趋势和主流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20.
突发性水污染事故应急健康风险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基于US NAS健康风险评价理论,构建包括危害鉴别、剂量效应评价、暴露评价和风险表征4部分内容的突发性水污染事故应急健康风险评价技术体系.该技术体系充分考虑突发性水污染事故污染物对于人体健康“短时间、高剂量”的暴露特点,提出了突发性水污染事故污染物应急参考浓度的计算方法,以健康危害商值定性描述突发性水污染事故的健康风险,并通过统计推断健康危害商值的概率分布定量描述突发性水污染事故的健康风险,并实现风险分级.以松花江硝基苯水污染事故为例,对突发性水污染事故应急风险评价技术进行验证,计算获取的以保护成人和儿童的应急参考浓度分别为0.175,0.05mg/L,污染事故的健康风险值分别为29%和62%,分别隶属于中级和高级风险水平.实例表明应急健康风险评价技术体系能够有效表征突发性水污染事故的健康风险,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为突发性水污染事故的应急管理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