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针对土壤重金属污染普查样品加工无明确标准规定的问题,为适应现代重金属分析测试技术的需求。系统研究了土壤样品加工方式、粒度两个关键环节对样品代表性、加工效率等方面的影响。结果表明:玛瑙球磨为最适宜的加工方式;在确定称样量的前提下,样品的加工粒度应0.15mm(-100目)。根据相关技术规定,在此基础上拟定了土壤重金属普查样品加工流程,为普查工作提供了一种可借鉴的样品加工流程。  相似文献   

2.
选用盐酸-硝酸-氢氟酸-高氯酸消解体系,用电热板对土壤样品进行消解处理,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ICP-AES)对土壤样品中铜、铅、锌、铬、锰、镍进行定量分析。实验表明,样品中所测重金属含量均满足国家二级标准,结果准确可靠,重复性好。且该方法操作简单,进样量少,定量迅速,准确度高,可同时检测多种元素,能够满足环境样品的分析。  相似文献   

3.
文章以湖南某典型工矿冶炼重金属污染场地为例,在明确项目管控目标、管控范围的基础上,构建了集"场地修整+原地阻隔+生态恢复+污水处理+截排水处理+监测系统"为一体的重金属污染场地风险管控体系,采用逐一比对的效果评估方法,对修复后的清洁客土、下游污染区域土壤、场地周边土壤、场地污水处理出水、下游地表水采集样品进行检测分析,以评估项目重金属污染风险管控方案的修复效果,结论显示项目修复管控效果满足相关要求、达到治理修复目标,可为我国典型冶炼场地重金属污染风险管控及效果评估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4.
基于对某化工企业搬迁原场地是否可变更为居住用地的关注,对其进行土壤和地下水环境调查。通过初步识别确定场地潜在污染物为有机污染物和重金属。在场地中布设土壤采样点9个,采集土壤样品54个,地下水采样点6个,采集地下水样品6个。检测结果显示,地下水中检测出的有机物和重金属离子浓度均远小于标准;土壤中镍的最大检出浓度为55mg/kg,超出健康风险评价筛选标准,需启动健康风险评估工作。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宝鸡市重点监控地区底泥中Pb、Zn、Cd、Cu、Cr、Ni的含量及富集水平,为重金属防控提供必要的依据。方法:底泥样品采自于黄牛铺、灶火庵和虢镇桥等3个地点,采用DEENA石墨消解器对底泥样品进行消解,原子吸收光度法进行6种重金属元素的测定。结果:石墨消解器对底泥样品消解彻底,质控样均在范围内,质控平行样的标准偏差为1.2%~6.6%,标准土壤样品加标回收率在89%~110%。结论:石墨消解器操作简单,消解彻底,是土壤及底泥样品较理想的前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6.
为分析水基固废经长时间生物处理后做土壤利用的效果,对6口示范应用井的土壤样品浸出液、 土壤重金属、植物中重金属和土壤养分进行监测分析。结果表明:6口井水基钻井固废经生物处理所形成的土 壤中有害重金属指标均不超过GB 15618—2018(其他,pH>7.5,风险筛选值)和HJ/T 332—2006限值要求。 土壤浸出液中的无机及重金属离子等指标均低于GB 5084—2005(旱作)要求,除铁和个别点的总氮和总磷超标外,其他指标均不超过GB 3838—2002的Ⅴ类标准。土壤栽种植物中重金属含量较土壤中无明显增加,无重金属生物富集发生,除汞元素有轻微超标外,其他指标都符合GB 2762—2012中蔬菜及制品标准。土壤的养分相对较差,可以补充土壤营养物质以满足特定植物栽种的需求。水基钻井固废通过微生物处理资源化土壤利用不会对周边环境产生不利影响,是一种可行的资源化处置利用途径。  相似文献   

7.
环境土壤中的TOC(总有机碳)含量是反应土壤有机污染的一个重要指标。文章描述了应用总有机碳测定仪和固体进样装置对土壤中TOC含量的测定方法,建立TC(总碳)和IC(无机碳)测定标准曲线,利用差减法计算出TOC含量。实验结果表明,利用该方法建立的标准曲线线性良好,多次测定样品的相对标准偏差较小,该方法精密度、准确度较高。  相似文献   

8.
两种土壤消解方法测定汞元素的验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伟 《青海环境》2011,21(4):188-190
利用标准样品和某冶金小区土壤样品,对比了2种不同消解方法测定土壤中重金属汞元素的差异。将水浴消解、微波消解2种土壤消解预处理方法进行分析比较,分析2种消解方法的优点和缺点,并对消解样品测定重金属汞元素含量,验证了微波消解法预处理的实际样品值略高于水浴消解法预处理的实际样品值。  相似文献   

9.
河南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状况及其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河南境内取自农田土壤102例表层样品,分析了其中的Cr、Zn、Cu、Pb、Ni、As等8种重金属元素的含量。结果表明:河南农田土壤中除Cr偶有超出我国《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15618—1995)二级标准的土样外,其他项目均不超标,重金属污染由高到低排序为Cr〉Zn〉Ni〉Cd〉Hg〉Cu〉Pb〉As。重金属元素在河南各土壤利用类型中分布规律不明显,按4种主要土壤利用类型考查来看,重金属污染程度大小排序为:果园地〉水田〉菜地〉其他粮田;河南农田土壤综合污染指数总平均为0.981,土壤总体为尚清洁,重金属污染处于警戒水平;河南农田土壤中Cr含量较高的土壤主要是粗骨土与石质土,其天然本底值较高。  相似文献   

10.
土壤重金属的监测和防治工作日益受到重视,前处理在检测过程中是不可或缺的一步。本试验针对目前常用的土壤前处理方法的不足,对土壤前处理条件进行优化选择;为了优化消解条件,设计4因素3水平的正交试验,获得每种元素的最佳消解条件的组合参数。优化后的土壤重金属前处理方法,操作较为简便,试剂和样品用量较小,试验结果的准确度较高,适合批量处理土壤样品,提升了样品前处理的效率。本试验结果对批量、高效地进行土壤前处理具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11.
重金属在环境中不能分解,当进入土壤后能长期蓄积在土壤中,并通过土壤在环境中迁移转化:经食物和水对人体产生危害。轰动世界的公害“水俣病”和“痛痛病”就是由汞和镉引起的。由于重金属呈慢性积累性中毒,常被人们所忽视。为摸清重金属汞、砷、铬、镉、铅在昌吉州土壤及粮食中的含量,1985年我们采集了土壤、粮食样品,对其所含重金属进行了化验,现将调查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为研究土壤重金属的污染状况,从重庆市某铬污染场地土壤中采集54份样本检测分析了其Cr、Cu、Zn和Pb元素含量。结果表明:表层土壤样品中的重金属Cr、Cu、Zn、Pb的平均含量分别为3 370.8,58.0,36.1,112.4 mg/kg。该场地土壤属于重度重金属污染,潜在生态危害处于很强危害程度,各重金属的潜在生态风险指数大小顺序为:CrPbCuZn。其中,Cr的影响占绝对主导地位。研究结果可为该废弃场地的治理修复和再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土壤中重金属检测样品前处理技术现状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土壤中重金属检测样品前处理是一个复杂且关键的步骤,对最终分析结果有重要的影响。文章对目前主要采用湿法消解(盐酸-硝酸-高氯酸-氢氟酸、王水/王水回流、反王水)、干灰化法消解与微波消解技术及其现状进行介绍,指出其各自的优势与存在问题,为土壤中重金属检测样品前处理技术的进一步探索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使用METALYSER HM1000 Heavy Metals Analyser(简称HMA)便携式金属测定仪测定环境水质铜、铅、锌、镉,试验结果表明:HMA便携式金属测定仪检测限满足GB 3838—200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除Ⅰ类地表水以外对检测限的要求,准确度和稳定性满足环境水质重金属检测工作的要求,加标回收率符合国标规定,可以在环境水质重金属检测及应急监测工作中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5.
对广东省徐闻县5个乡镇土壤样品中重金属(镉、汞、砷、铅、铬和铜)含量进行了检测,采用单因子指数法对其结果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徐闻县绿色食品原料(菠萝)基地土壤中6种重金属元素含量均在标准规定范围内,5个乡镇的土壤环境质量均为一级,达到安全清洁水平。  相似文献   

16.
采用盐酸—硝酸—氢氟酸—高氯酸全消解的方法对土壤和沉积物样品进行消解,利用石墨炉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测定样品中的镉含量。通过建立标准曲线、测定检出限、测定实际样品及方法准确度和精密度等方式,验证和探讨了运用石墨炉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GB/T 17141—1997)检测土壤中镉的效果。实验结果表明:各项技术指标的质量控制结果均符合GB/T17141—1997相关规定要求,监测数据科学准确,可广泛用于土壤和沉积物中镉的检测。  相似文献   

17.
本文对南充市不同区域农村土壤中重金属污染状况进行了调查和分析,参照《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15618-1995),运用单污染指数法和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法对土壤质量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南充市农村土壤重金属平均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为1.01,受到了重金属轻污染。主要重金属污染物为Hg、Ni、Cu和Zn。52.8%样点受Cu轻污染,41.7%Zn轻污染,8.3%Hg轻污染,36.1%Ni轻污染,2.8%Ni中度污染。不同区域和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中重金属污染状况有一定的差别。  相似文献   

18.
正近年来,我国政府对土壤污染问题高度重视,各地区也陆续开展了很多农田土壤污染治理项目。农地土壤问题不仅仅是重金属等问题,土壤退化也是引发粮食重金属超标的因素之一。土壤健康不仅关系到农产品的卫生安全,更关乎人体的健康。因此,在农田污染治理问题上,不只是要做土壤修复,更要做到土壤健康。一、中国土壤污染的现状与本质据2014年4月17日原环境保护部和原国土资源部发布的《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公报》显示,重金属镉在所调查的土壤样品超标点位中高居榜首  相似文献   

19.
土壤中硫化物可以与铅、镉、砷等亲硫元素生成难溶性的重金属硫化物,加重土壤的重金属污染。因此,土壤中硫化物的定期、有效监测,对分析、控制、预测土壤的重金属污染具有重要意义。亚甲基蓝分光光 度法因具有适用范围广、检测设备常规、易引入较大人为误差的操作步骤较少等优点被广泛应用。文章利用有证标准物质,通过加标物质固定方式、加酸方式、蒸馏速度的对比实验,进行蒸馏法测定土壤硫化物的最优实验条件探讨。通过对比实验,确定了最优的实验条件:固定方式为加入适量乙酸锌乙酸钠溶液,用pH值为10~12的水定容,采用加酸分液漏斗加酸,蒸馏速度为3mL/min。实际样品测试验证的加标回收率为90.6%~94.0%,且数据稳定。  相似文献   

20.
以徐州市北郊矿粮复合区采集的土壤和种植的水稻样品作为研究对象,分别对土壤及水稻籽实中镉、铬、锌、铅、铜等重金属含量进行分析和评价。采用SPSS软件对土壤及水稻籽实中重金属含量进行了相关性和显著性分析。结果表明,各采样点土壤除Cd轻度超标外,较为清洁;水稻籽实则受到各种重金属元素复合污染,其中Cr和Pb的超标率分别为100%和80%,污染现象较为严重。各重金属在土壤和籽实中的含量变化趋势具有一致性,但相关性均不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