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 毫秒
1.
成都市可持续发展的功能测试及其建设对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从生产力、稳定性、维持性和公正性四个方面对成都市的可持续发展进行了定量化分析;在充分考虑成都经济与环境发展现状和水平的基础上,设置了成都市可持续发展经济增长与效益、人口及生活质量、资源与环境、社会稳定与社会保障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五个层次的41项目标;并着重从产业经济、土地资源利用与保护、环境保护和城市集约化管理等方面提出了成都可持续发展的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2.
低碳城市是一种实现低碳经济、进行低碳生产与消费、形成低碳生活、建设良性与可持续发展的能源生态体系的城市模式。通过调控城市绿地系统、优化城市开放空间,有利于低碳城市理念下的生态城市建设,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首先对低碳城市建设与城市绿地系统优化的关系进行了分析;其次对郑州城市绿地系统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探讨,借助AreGIS9.3软件分析了郑州市绿地服务区的影响范围;最后基于城市绿地系统优化原则提出四方面的优化建议——注重城市的生态设计;优化绿地系统的空间布局;实现“点”、“线”、“面”的有机结合;实施适度的绿地容量限制;发展立体绿化与推广绿色建筑材料的使用。  相似文献   

3.
城市是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时形成的人的集中生活单位。现代城市在作为人的集中生活单位的同时,还是人类的科学、技术和文化发展的最高体现,也是人的社会经济系统的集中反映。不管从什么角度、什么标准看,城市均可认为是一个庞大而复杂的实体。目前,人们对它的研究和了解还远远不够。为此,许多城市问题得不到妥善的解决。假如我们把城市看作是一个“系统”(系统是由相互作用和相互依赖的若干组分结  相似文献   

4.
中国城市群数字经济与城市韧性“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然较为突出,城市群数字经济与城市韧性两者之间的关系陷入协调发展水平较低的“泥淖”困境。通过测算2011—2020年中国十九大城市群数字经济与城市韧性耦合协调度,运用莫兰指数、热点分析、地理探测器等方法分析其时空演化特征,并探究影响耦合协调度的驱动力因素。结果表明:(1)各城市群TD系统耦合协调度较低,数字经济滞后的城市群数量相对较多,城市群数字经济发展滞后较为普遍。(2)各城市群TD系统耦合协调度存在显著空间异质性,表现为东高西低、南高北低的空间分布格局,但区域差距逐年缩小。影响城市群TD系统耦合协调度的主要因素按影响程度由高到低依次为:数字驱动力、创新驱动力、政策调控力、经济支撑力、资源调动力。(3)各城市群TD系统耦合协调度存在显著的正空间相关关系,形成了以热点区为核心向外围辐射的特征,各城市群之间存在空间近邻效应。据此,围绕推进数字经济发展、城市群内外协调发展等方面提出促进城市群数字经济与城市韧性耦合协调发展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根据社会经济和土地利用等多源数据,运用GIS与指标模型等方法,对2000和2020年河南省土地利用功能进行分类评价与时空格局多尺度分析。结果表明:(1)河南省农业生产功能自东向西大致呈阶梯状分布,东部平原较高,西部山区较低,平原与山区中间的过渡区居中;生态功能也近似阶梯状分布,但自东部平原向西部山区的变化是逐级升高;非农业生产功能与生活功能是以郑州和洛阳市区为核心呈“中心高、四周低”的分布格局;(2)2000—2020年河南省农业生产、非农业生产和生活功能明显增强,生态功能有所减弱,但在主体功能区和县级单元尺度上各土地利用功能的变化存在空间差异;(3)河南省非农业生产和生活功能相对协同,但它们快速发展对生态功能和农业生产具有明显的抑制效应,此外,农业生产功能和生态功能之间也存在此消彼长的抑制效应。近20年来河南省土地利用功能之间的冲突日益凸显,国土空间规划应当强化生态优先的发展理念,积极调整生产和生活方面的土地利用方式,促进土地利用系统各项功能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6.
基于资源要素流动理论,从复合系统论角度出发,采用模糊层次分析法,建立城镇化质量与水资源承载力协调度评价模型,计算城镇化与水资源承载力协调发展度。研究发现:1经济城镇化与生活城镇化步调不一致,提高人们的收入是关键;2城镇化质量逐渐提高,水资源承载力从轻度超载向濒临超载状况转好,城镇化与水资源承载力的复合系统协调性从明显不协调向轻微协调转变;3城镇化质量的提高与水资源之间存在双向作用关系。  相似文献   

7.
从城镇发展度、城镇宜居度、城乡协调度和城镇发展效率4个维度综合评估了2005—2019年关中平原城市群城镇化质量。结果表明:①关中平原城市群城镇化质量呈快速上升趋势,但整体质量依然处于较低水平。②城镇发展系统和城镇宜居系统是关中平原城市群城镇化质量提升的重要维度,城镇发展效率和城乡协调度是城镇化质量提升的短板,经济城镇化和社会城镇化质量快速发展是城镇化质量提升的重要动力,城乡协调度是城镇化质量提升的关键维度。③研究后期关中平原城市群各城市城镇化质量差异明显缩小,城市之间的关联性增强,核心城市辐射带动作用日益凸显。  相似文献   

8.
张蕊  白永平  马卫 《资源开发与市场》2015,31(2):204-206,244
在充分理解新型城镇化内涵的基础上,从人口、土地、经济、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生态环境城镇化6个方面建立指标体系,利用熵值法对"新丝绸之路"经济带铁路沿线城市的新型城镇化质量进行测算。结果显示:1"新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城市新型城镇化质量普遍较低,且空间差异较明显;2有1/3的城市处于中等城镇化水平;3通过计算得到的系统内部协调性也同样存在明显的空间差异。因此,在今后的发展过程中应注重统筹协调,全面发展,努力提高各城市新型城镇化的质量和协调性。  相似文献   

9.
采用因子分析法,选取园林绿地面积、公共绿地面积、人均绿地面积、建成区绿化覆盖面积、建成区绿化覆盖率5个指标,以东北三省为研究区进行因子分析。进行聚类分析,建立因子得分函数,聚类分为3类。结果表明,城市园林绿地质量平均最高的是辽宁省,3个省会城市都具有较高的城市园林绿地质量。各地级市的GDP曲线和城市园林绿地质量得分曲线都高度吻合,说明城市经济水平直接决定了城市园林绿地的建设水平。  相似文献   

10.
根据干旱荒漠区域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和资源状况的总体特征,明确其生态环境特征、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生态环境功能重要性与敏感性的空间分异规律,确定区域生态功能分区,为制定油田开发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规划、维护区域生态安全、促进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1.
以秦皇岛生态城市建设为出发点,针对秦皇岛生态城市建设中存在的生态环境问题、环境基础设施问题、产业结构问题、社会系统问题,从生态安全、生态卫生、生态产业、生态景观和生态文化五个方面进行了探讨,从而确立了秦皇岛市生态城市建设的发展战略目标,并从管理、资金、人力资源、技术等方面提出了秦皇岛生态城市建设发展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2.
重庆市土地利用多功能的空间差异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对土地利用功能类型划分的基础上,构建了多功能评价指标体系,对2000—2015年重庆市各区县土地利用多功能进行了动态分析。结果表明:(1)2005—2015年重庆市各区县土地利用总功能值一直在增加,呈主城向城市发展新区到渝东北、渝东南递减的空间差异。(2)重庆市各区县经济功能迅速提升,呈现主城区最强而其他区域较弱的空间分异。生态功能大部分提升,其功能值差异明显,功能实现率呈主城区较低,渝东北和渝东南较高的空间分异。社会功能提高较快,动态度大部分快速提升,呈主城和城市发展新区较高,渝东北、渝东南较低的空间分异。(3)在土地利用子功能指标中,农业生产功能值减弱,几乎全区县的经济发展、交通、就业支持、社会保障和居住家园功能均增强,空间差异缩小,资源供给和环境净化功能则呈主城区功能值较低,渝东北、渝东南值较高的空间分异。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以成都市城市生活垃圾处理方案为研究对象,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对4种生活垃圾处理方案(卫生填埋、高温堆肥、焚烧处理和综合处理)进行优选。针对成都市城市生活垃圾的特点和城市特征以及方案论证必须要考虑的因素,分别从经济、环境、技术、社会等4个层次,选取15个指标,再对指标体系进行量化、归一化、综合评价,建立模糊综合评价模型。由此可得成都市城市生活垃圾处理方法的最佳排序为:焚烧法、卫生填埋法、综合处理法、堆肥法。  相似文献   

14.
正当绿化覆盖率达到40%以上时,热岛面积可减少四分之三,当绿化覆盖率达到60%以上时,热岛效应将基本被控制。近日,"2016昆明·世界生态城市与屋顶绿化大会"在昆明召开,来自法国、德国、美国及中国的500多名专家学者、业界精英和企业家汇聚一堂,剖析了屋顶绿化、墙体绿化、建筑绿化在海绵城市建设中的作用,就立体绿化解决城市中出现的热岛效应、内涝、雾霾等问题进行了深度探讨。具有突出的生态价值在此次大会上,世界屋顶绿化技术联盟主席曼弗雷德·科勒介绍了雨水收集在绿化中所起到的作用;美国屋顶绿化专家埃德蒙·斯诺德格拉斯引用"多肉"  相似文献   

15.
现代社会经济的发展离不开环境资源,但是人们在发展经济的过程中往往又忽视了人与环境的协调发展。在可持续发展战略普遍被各国人们所接爱今天,我们应该从最基本的问题入手来分析与环境的协调发展问题。本文从环境资源有无价值出发,进而分析、比较了商品与环境资源的价值问题。在此基础上通过分析社会经济发展与环境资源的关系提出了环境资源的正价值和负价值,然后又进一步分析了环境资源正价值和负价值社会经济的关系。最后文章提出了环境资源价值与持续发展战略及相关研究的关系。  相似文献   

16.
为了综合客观地评定我国城市人居环境的品质,提供城市建设与管理的决策依据,促进城市的健康与可持续发展,基于我国城市现状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依据以人为本、系统完备、定量测度与便于操作、体现可持续发展潜能等4项城市人居环境品质评定指标体系原则,从经济水平、生活居住条件、市政和社会服务设施、生态环境质量、可持续发展潜能等方面,建立了涵盖5个一级指标、14个二级指标、48个三级指标的城市人居环境品质评定指标体系,构建了较实用的评定模型,提出了评判的分类标准,给出了我国城市人居环境品质评定示例。  相似文献   

17.
生活给水系统设计时,将室内外给水管网分成两套,结合实际情况从安全、经济以及维护管理等因素考虑,在地下室布置成立体双环状给水系统;生活热水采用一台容积式浮动盘管热交换器换热供给热水;从理论上论证了组合型消防栓箱在本工程中的适用性和优越性,提出可将灭火器和消火栓位置设于一处的观点供大家在设计上参考。  相似文献   

18.
选取吉林省抚松县为研究区域,采用能值分析方法,从生态安全、经济发展、社会接受方面建立评价指标体系,对吉林省抚松县生态经济系统进行定量和定性评价。研究结果表明:①2005--2009年抚松县生态经济系统能值投入量和能值产出量均呈增加态势,能值投入以本地资源为主,工业产值迅速增加(以林产品为主),而农产品产值持续减少。②抚松县经济发展水平在全国、全省范围内均属于较低水平,工业发展效率很低,居民生活质量不高。③生态环境压力逐年增大,主要原因是自然资源的大规模开发,但是与其他发达地区、我国西部地区相比,抚松县在生态环境承载力方面仍具有相对优势。据此,提出了通过大力发展旅游产业、绿色食品、林产品的深加工等增强系统开放性,深入挖掘优势资源的高价值形态,以达到山区县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9.
城市园林绿地建设是城市市政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提高环境质量和扩大环境容量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在全国重点城市环境综合评价考核工作中,也将城市园林绿化做为考核的一个重要内容和指标.西宁市作为青海省的省会,全国60个重点绿化城市之一,应当有一个清洁、舒适、安静、优美的生态环境.因此,无论从省会城市的地位,还是从社会经济环境,以及生态环境质量的提高等方面,都必须迅速发展西宁市的园林绿地建设.  相似文献   

20.
森林环抱,多瑙河流过,灯火通明的金色大厅,美妙音乐下永不停止的华尔兹,这里这是维也纳。全球著名咨询机构美世最近公布了2009年全球最宜居城市排行榜,其中奥地利首都维也纳位居榜首,成为生活质量最佳的城市,理由是干净,安全,绿化普及率高和生活设施齐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