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前言 重视研究和发展高效、便宜、简便的回收利用废水中的重金属的新处理方法、材料等,是近年来重金属废水处理技术的发展趋势。无论从杜绝对环境的污染还是对资源的合理利用来考虑,重金属废水最理想的处理原则应是水和重金属两者都可回收利用。美国Wing R.E.等人将不溶性淀粉还原酸酯(简称ISX)作为重金属捕集剂,被称誉为“最佳重金属捕集剂”,是1978年美国一百项新产品获奖项目之一。 木屑中的纤维素和淀粉结构相似,也是葡萄糖基,同样可以合成不溶性黄原酸酯。采用木屑为原料比采用淀粉有不少优越性。木屑是天然高聚物,不需要再聚合或交联,制  相似文献   

2.
八○年曾引进美国“不溶性淀粉黄原酸酯重金属脱除剂”专利,进行多次合成和脱除实验,并对其有关机理、结构进行分析,主要指标达到或接近美国专利介绍情况。 不溶性淀粉黄原酸酯是以淀粉为主要原料,其用量约占产品总量85%,如果不回收重金属,淀粉不能再利用。鉴于环境污染情况,重金属废水含多种重金属离子,且贵重金属含量极低,儿乎无回收价值,故不宜采用。  相似文献   

3.
国营湘江机器厂环保科技人员和湘潭大学教师密切协作,经过一年多的共同努力,六月底中试成功“不溶性交联淀粉黄原酸酯处理电镀废水”(简称ISX法)。9月4日至5日,由湖南省三机局主持,邀请全国十九个单位的环保科技人员,对这项科技成果进行了技术鉴定。大家一致认为:采用ISX法处理含多种重金属离子的电镀废水的中试成功,在我国还是  相似文献   

4.
接枝羧基淀粉去除水体中有毒重金属离子的研究   总被引:28,自引:1,他引:28  
以可溶性淀粉为基体,经环氧氯丙烷交联,制备了交联淀粉。以Fe^2+-H2O为引发剂将丙烯腈单体接枝到交联淀粉上,再经过皂化制得水不溶性接枝羧基淀粉聚合物(ISC)。通过红外光谱表征结构。用静态法和动态法研究ISC去除水体中Cd^2+、Pb^2+、Cu^2+、Hg^2+、Cr2+等离子的效果及PH值对去除效果的影响,并对其作用机理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5.
合成硫代氨基淀粉黄原酸盐及对Cu(Ⅱ)吸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以淀粉和原乙酸三甲酯进行缩醛反应生成淀粉-4-、6环酯(CSPH),在氨水中进行交联、与丙烯酰胺接枝共聚、磺化合成出以氮为中心新型结构的硫代氨基淀粉黄原酸盐(DSX),采用红外光谱(FT-IR)和元素分析仪对DSX进行分析。DSX具有性能较好的硫代氨基基团用于吸附废水中Cu(Ⅱ),考察吸附时间、离子浓度、温度对吸附平衡的热力学及动力学的影响。实验证明,DSX已成功合成,接枝率为45%,DSX对Cu(Ⅱ)吸附符合Langmu ir等温方程和准一级动力学方程,其活化能Ea为21.84 kJ/mol,ΔH为8.116 kJ/mol。  相似文献   

6.
淀粉基黄原酸盐处理重金属废水的条件优化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淀粉基黄原酸盐处理含重金属的电镀废水,对淀粉基黄原酸盐的用量,pH值和反应时间等条件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1L含氰电镀废水(含Cr^3 15mg/L,Cu^2 3mg/L,Ni^2 9.2mg/L和Zn^2 6mg/L),加入1g淀粉基黄原酸盐,调节pH为8,搅拌1h,过滤,处理后的废水中Cr^3 ,Cu^2 ,Zn^2 和Ni^2 残余浓度分别为0.08mg/L,0.01mg/L,0.1mg/L和0.08mg/L。含有重金属盐的残渣,可用硝酸处理,以回收重金属。  相似文献   

7.
采用淀粉基黄原酸盐处理含重金属的电镀废水 ,对淀粉基黄原酸盐的用量、pH值和反应时间等条件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 ,1L含氰电镀废水 (含Cr3+15mg/L、Cu2 +3mg/L、Ni2 +9.2mg/L和Zn2 +6mg/L) ,加入 1g淀粉基黄原酸盐 ,调节 pH为 8,搅拌 1h ,过滤 ,处理后的废水中Cr3+、Cu2 +、Zn2 +和Ni2 +残余浓度分别为 0 .0 8mg/L、0 .0 1mg/L、0 .1mg/L和 0 .0 8mg/L。含有重金属盐的残渣 ,可用硝酸处理 ,以回收重金属  相似文献   

8.
以淀粉(ST)、丙烯酰胺(AM)、NaOH、CS2为原料,以硝酸铈铵(CAN)为引发剂合成一种新型的高分子絮凝剂--可溶性淀粉基黄原酸酯-聚丙烯酰胺接枝共聚物(SSXA).以SSXA去除Cu2+性能为依据确定最佳合成条件.结果表明,AM:ST=4:1(摩尔比),ST:NaOH:CS2=2:4:3(摩尔比),黄原酸酯化反...  相似文献   

9.
本文综述了国内外有关淀粉的若干种衍生物的制备原理及在可溶性重金属废水处理中的应用。并将它们的性能特点、适用范围、应用效果及经济效益等方面进行了对比。着重介绍了不溶性淀粉黄原酸酯的优缺点及其发展和工业应用现状。  相似文献   

10.
以玉米淀粉为原料,采用先醚化后交联改性工艺合成了交联羧甲基玉米淀粉吸附剂。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Box-Benhnken的中心组合试验设计及响应面分析法,研究了交联羧甲基玉米淀粉吸附剂用量、吸附时间和pH值3因素对水溶液中铅离子吸附效果的影响,得出了吸附剂对铅离子吸附效果的回归模型。结果表明,最佳吸附工艺参数为吸附剂用量0.22 g,pH值为6.6,吸附时间32.9 min,交联羧甲基玉米淀粉对铅离子吸附容量可达44.72 mg/g,铅离子去除率达到98.38%。常温下吸附动力学模型符合Freundlich等温式Q=0.4152C0.9894。采用0.9 mol/L盐酸溶液作为解析液,铅离子回收率可达97.55%。  相似文献   

11.
本文报道了改性不溶性淀粉黄原酸酯(IISX)处理重金属废水的方法、条件及工艺流程,并以电镀废水和味精废水为对象进行了试验.根据电镀厂实际情况,利用现有设备进行了生产规模的试验,处理后废水中重金属离子浓度低于国家工业废水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12.
合成了高分子重金属絮凝剂交联淀粉聚丙烯酰胺黄原酸酯(CSAX),研究了该絮凝剂处理铅锌废水的效能,考察了各因素对CSAX捕集Pb~(2+)和Zn~(2+)效果的影响,并将其应用于实际铅锌冶炼废水的处理以进行验证。结果表明,CSAX对Pb~(2+)和Zn~(2+)的捕集效率较高,Pb~(2+)去除率达95%以上,Zn~(2+)去除率可达90%。p H值对CSAX去除Pb~(2+)(Zn~(2+))有一定的影响,在p H7的范围内,p H值越高,去除率越高;腐殖酸以及致浊物质能促进Pb~(2+)(Zn~(2+))的去除;EDTA明显抑制对Pb~(2+)(Zn~(2+))的去除;相比之下,碱金属、碱土金属以及部分配位能力弱的阴离子对Pb~(2+)和Zn~(2+)的去除率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13.
以Pb2+为模板分子,以壳聚糖(CTS)为功能单体合成了CTS-Pb2+复合物、CTS-Pb2+交联聚合物及Pb2+交联CTS分子印迹聚合物(MIP)。采用红外光谱仪、热重分析仪、扫描电镜、X衍射仪等仪器对CTS、CTS-Pb2+复合物、CTS-Pb2+交联聚合物和MIP的表面形貌和结构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CTS吸附Pb2+是以—NH2为吸附点;CTS吸附Pb2+后,结晶度下降、热稳定性变差;利用分子印迹技术得到的MIP呈具有一定孔径分布的多孔结构,这有利于Pb2+的吸附和洗脱,也为Pb2+的扩散或洗脱提供了良好的通道;MIP在实际水样处理中体现出较高的Pb2+吸附选择性,它在处理含Pb2+废水方面可能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4.
从矿山废水中经富集分离到一株能以黄原酸盐为惟一碳源的黄原酸盐降解菌,初步鉴定为铜绿假单胞菌属.菌株降解黄原酸盐的最佳条件为:pH为8,温度30℃,振荡速率120 r/min.当黄原酸盐浓度达到1500 mg/L时,24 h后浓度降解率为95.7%,COD去除率为84.7%.黄原酸盐浓度越高,COD去除率越高.当加入0.2 g/L的葡萄糖时可大大提高菌对黄原酸盐的降解率.  相似文献   

15.
一株有机浮选药剂——黄原酸盐降解菌的特性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从矿山废水中经富集分离到一株能以黄原酸盐为惟一碳源的黄原酸盐降解菌,初步鉴定为铜绿假单胞菌属。菌株降解黄原酸盐的最佳条件为:pH为8,温度30℃,振荡速率120r/min。当黄原酸盐浓度达到1500mg/L时,24h后浓度降解率为95.7%,COD去除率为84.7%。黄原酸盐浓度越高,COD去除率越高。当加入0.2g/L的葡萄糖时可大大提高菌对黄原酸盐的降解率。  相似文献   

16.
以玉米淀粉为原料,经过交联、醚化、胺化和亲核加成等步骤合成了一种新型重金属吸附剂——二硫代氨基甲酸改性淀粉(DTCS)。改性淀粉的结构采用红外光谱和扫描电镜进行表征。DTCS是一种性能优良的重金属吸附剂,对Cu2+、Pb2+和Zn2+的饱和吸附容量随着pH(pH=2~6)的增加而增大。在有EDTA络合剂存在和酸性废水pH小于3的情况下,DTCS对Cu2+、Pb2+和Zn2+仍有较高的去除率,分别达到90%、75%和50%以上,说明DTCS在含重金属离子的实际废水体系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改性玉米淀粉对Cu~(2+)、Pb~(2+)和Zn~(2+)的吸附特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以玉米淀粉为原料,经过交联、醚化、胺化和亲核加成等步骤合成了一种新型重金属吸附剂——二硫代氨基甲酸改性淀粉(DTCS)。改性淀粉的结构采用红外光谱和扫描电镜进行表征。DTCS是一种性能优良的重金属吸附剂,对Cu2+、Pb2+和Zn2+的饱和吸附容量随着pH(pH=2~6)的增加而增大。在有EDTA络合剂存在和酸性废水pH小于3的情况下,DTCS对Cu2+、Pb2+和Zn2+仍有较高的去除率,分别达到90%、75%和50%以上,说明DTCS在含重金属离子的实际废水体系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蔗渣纤维素黄原酸酯的合成及其交换吸附性能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蔗渣纤维素经碱化后,与二硫化碳反应,得蔗渣纤维素黄原酸酯。研究了蔗渣纤维素黄原酸酯合成的最佳工艺条件,并探讨了它对重金属离子、阳离子染料的交换吸附性能以及再生性能。实验结果表明,蔗渣纤维素黄原酸酯的交换吸附性能优于粒状活性炭,是一种效率较高且价廉的污水处理材料。  相似文献   

19.
一种Cr(Ⅵ)的新型吸附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Cr(Ⅵ)是严重影响环境的重金属污染因子,为此国家严格规定,污水中的Cr(Ⅵ)含量不超过0.5μg/ml。因此,治理工业废水(尤其是电镀工业废水)中的含Cr(Ⅵ)废水是保护生态环境的一个重要措施。为了吸附电镀废水中的Cr(Ⅵ),本试验采用了一种新型的吸附剂——淀粉渣铁。实验表明:淀粉渣铁对Cr(Ⅵ)具有良好的吸附性能。 一、材料的制取 1.吸附剂淀粉渣铁的制取 淀粉渣取自广西南方淀粉厂(厂址设在藤县县城),该厂年产木薯淀粉1.5万吨,每年产生大量的淀粉渣。利用该厂产生的淀粉渣经风干研磨后过60目筛,再用FeCl_3饱和溶液浸渍20小时以上,然后自然风干即得吸附剂淀粉渣  相似文献   

20.
利用木屑制备木屑黄原酸盐吸附剂,对其进行FTIR、XRD和BET分析,并考察了对双离子体系中铜镍离子的吸附情况,重点研究了木屑黄原酸盐吸附量的预测和吸附初始速率的计算。结果表明,在铜镍双离子体系中,利用扩展的Langmuir模型能很好地预测木屑黄原酸盐对铜镍离子的吸附;吸附之初,吸附速率很快,并且随着干扰离子的浓度增大,所考察离子的初始速率逐渐减小。吸附情况说明,木屑黄原酸盐是一种具有良好吸附性能的吸附材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