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清明是个挺神奇的节日,人至此则变,变得多愁善感;景至此亦变,变得繁花似锦;岁月至此更有变化,明显感觉其富有使命感,脚步比以往快了许多。清明的真在于情,幻在于景。不管是思乡情,还是祭奠先人的悲情,抑或是想念家人的亲情都真诚无比。每一个人的情感既充沛仿佛又易碎,不管脸上的表情如何,内心深处的情感之湖是有圈圈涟漪的,甚至还会有旋涡转个不停。但也是奇怪,内心激烈改变不了表面的柔软温顺,大概这就是清明的魔力。假如  相似文献   

2.
蓝楠 《绿色视野》2011,(10):47-51
【案情回放】 潘京乐,已经80多岁了,他被陕西华县称为皮影戏的活化石,皮影戏中不管你男的女的,戏剧里面多少人物,唱的也好对白也好,生旦净末丑都是他一个人唱。潘京乐的父亲原来也是演皮影戏的,后来就把演皮影的手艺传给了他。这么多年,潘京乐这(手指)一蜷就七八个小时,一天天下来,这两个指头就歪了。  相似文献   

3.
张鸣 《绿叶》2010,(7):26-29
封闭的学问,就不是学问。现在的中国学人,不管人文还是理工,各自画地为牢,有专业知识而没文化,呈现出一种强烈的唯技术化的倾向。这一弊病源自过去照搬苏联的并在文革中绝对化了的实用主义的教育模式。  相似文献   

4.
野草芬芳     
正为什么我们的先人逐水草而行、而居?因为大地到处都是草,无树不成林,林地外缘也是草,东部何以有稻?西部何以有黍?因为各色野草,其中有可食者、可疗伤者、可观赏者,以可食者为最盛——发现最早最多——为生命之延续为求一饱也。因此故,先人留给我们的基因,使后来人对三种物质最有亲近感:土、水、草。  相似文献   

5.
《环境教育》2009,(1):86-86
野牦牛是家牦牛的祖先,曾经分布很广泛,现在仅存在青藏高原上。野牦牛体重可达1000公斤以上,身体呈黑褐色,体侧下方和腿部有浓密的长毛,适于严寒环境中生活。野牛一年四季住在山坡,喜欢吃柔软的邦扎草,夏季里用牙啃,冬天就用舌头舔。野牦牛通常20~30只在草原上游荡、觅食有时也会结成200~300头结成大群活动,据说为了保护牛犊。野牦牛一般不主动进攻人,它硕大的体格、从容不迫的风度,显示一副端庄、憨厚的模样。  相似文献   

6.
正南京人现在有个习惯,一到周末,就愿意举家出动到南京市生态文明教育馆呆上半天一天。在这里,不管是大人还是孩子,都可以与自然来一次亲密接触,零距离体验什么叫生态文明。独树一帜首家展示生态文明目前,南京科技馆共有32个。其中,南京生态文明教育馆最具代表性。它是全国首家以生态文明教育为主题并命名的公益展馆,自2010年"六·五"世  相似文献   

7.
母爱既伟大又平凡,她基于祖先那永恒的遗传基因,是化学因素的诱发,更是物种进化、生命延续之必然。舐犊之情见于各种哺乳动物,对初生小兽的舔舐是亲仔行为的最初体现。数月怀胎,一朝分娩。当一头小鹿降生后,母鹿不顾产后身体的虚弱, 就给小鹿从头到尾一遍一遍地舔舐,鼓励着小鹿站起来,特别要舐去小鹿的胎粪。这不仅仅是为了清洁,更是为刺激小鹿的胃  相似文献   

8.
我们的祖先,对建筑室内空气环境质量是很重视的,在建房选点时,很注意建筑的风水,即很讲究建筑物的阳光、通风、地气和周围环境中的山势、水流路径等等。而到了近代,随着各种新型建筑材料的问世;人们为了追求宾馆式的豪华、气派的装饰,忽视了一些装饰材料的使用带来的污染性、放射性、致癌性、窒息性等危害。致使建成的一些建筑达不到基本的卫生及安全要求。为使我们尽可能摆脱有病建筑的危害,本文从减灾规划设计入手提出了如何进行健康建筑设计的建议和措施,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在土家族的传统节日里,“赶年”是最为隆重的节日。土家人过大年时间比汉族提前一天,小月为腊月二十八,大月为二十九。为什么提前呢?一种说法是相传在明朝嘉靖年间,土家族先人随胡宗宪征讨倭寇。一年,春节将至,倭寇未除。远离家乡的土家人在腊月二十九那天就提前过了年,总帅大犒将  相似文献   

10.
为地球呼吁     
人类发现宇宙,犹如在昨天。百万年来,我们的祖先都只知有大地,不晓得天外有天。只是到了1000年前,尤其是阿里斯塔恰斯时代以后,我们才不得不承认,我们并非位于宇宙的中心,并非是宇宙的主宰,而只是生  相似文献   

11.
有一种相当普遍的观点认为,环境污染只是现代工业文明的产物,而古代的人们则生活在一个没有污染、十分干净的环境中。其实,这种观点并不符合事实。因为.几乎所有的考古发现和历史研究都证明,我们的先人也同样饱受环境污染之苦。例如,在古埃及的鼎盛时期,人们生活的环境肮脏得令人难以想象。那时,到处都是从未修整过的街道.而街道两旁都是破破烂烂的茅屋,人口众多的家庭居住在一间小小的屋子里,而屋内同时还是虱子、臭虫、苍蝇、蚊子、老鼠以及各种寄生虫甚至毒蛇的出没场所。考古学家曾经在许多生前身份显赫的木乃伊的身上都发现…  相似文献   

12.
老罗打电话来说,古城正规划新区,公墓要从蟠龙山迁到云台山。汤教授“哦”了一声。老罗又说,都这么多年了,你回来一趟吧。汤教授支吾着把电话挂了,心里想,如果父母还在,如果那棵老桂花树还在……老桂花树是两百多年前,汤家的一个先人在中了进士之后亲手栽的,就在进士街、学道街交叉的十字路口,树干周围用石条砌了一个大大的台子,上面可以围坐几十个人。汤家原本人丁兴旺,是古城出读书人最多的家族,到了汤教授的爷爷那一辈才  相似文献   

13.
中国与水     
我的伟大的祖国,曾经有着丰沛的水资源,绚丽多彩的动植物种群,万紫千红的大地植被。那时候到处是蓝天碧水,茂树繁花,鸟声如织,祖先们对未来美好的预期与祝愿最常用的一句话就是:青山常在,碧水长流!”我们中华民族自古就称是“龙”的传人,这实质上就是对于“水”的崇拜,因为龙生活于水,没有水就没有生命,也不能有人类本身,水是生命之源啊!  相似文献   

14.
去年以来,我国各地急剧发展起来的各类工业开发区是适应我国对外开放战略的产物。但是,不少工业开发区为了争取更多的项目来落户,贪大求快,不进行环境规划和环境影响评价,减少审批环节.仓促上马,带来了一系列危害环境,破坏经济发展的问题,因此,我们必须从长远的经济利益出发,高度重视各工业开发区的环境保护问题。一、工业开发区环境保护的主要问题和原因资料表明,目前我国共有各类开发区900多个,有的县在县城所设开发区多达十几个。仅浙江省就有401个开发区,市、县自行审批开发的有389个。工业开发区的兴起,对于加快吸引外…  相似文献   

15.
五十平米很小,是个家庭。地球很大,也是个家庭。家,头上是遮风挡雨的屋顶。屋顶下面有蓬蓬勃勃的史命。自从老祖先在伊甸园偷吃了那颗果子、被成双成对地迈出来以后,几千年、几万年的风风雨雨里生命繁衍不息,我们无法割断那温情——家,生命的摇篮。第一个说地球是圆的且不是宇宙中心的那个“疯子”被烧死了,可那火焰里跳跃的不仅仅是宗教的顽固与丑陋,或多或少的弃儿意识以及以后的失望与恼怒至今仍在煎熬着我们的心:我们不是宇宙的主人,我们甚至不是地球的主宰!成于累万日夜穿梭不息的生命——包括我们自己,只不过是地球上的寄…  相似文献   

16.
正在人类发明的工业材料中,没有一样能像塑料这样应用广泛,无孔不入。不管什么人,不管你身处何处,目之所及,塑料无处不在。珠穆朗玛峰是世界最高峰,想象中应该没有塑料的存在。其实,每年都有10余万游客前往观光,还有一批批攀登爱好者组团登顶珠峰。有人的地方就有垃圾,除游客产生的生活垃圾外,塑料袋、饮料瓶、食品包装袋已经成为珠峰的"常客"。  相似文献   

17.
编读往来     
还自然以自然如果看到一只小鸟被一条蛇死死缠住做垂死挣扎时,我想您一定和我一样,为了救那只小鸟把蛇轧死吧?但是一位生物学家说“:不要管它,大自然有自己的生活规律,不管是蛇吃鸟,还是蛇吃青蛙,这其实都是自然界最为普遍的生物链,是最为客观的一种方式存在。自然界有其自身调  相似文献   

18.
眼下最时尚的一个词就是“绿色”,人类对绿色如此敏感,这可能与人类是大自然的一员有关,或者说是人们环保意识在不断增强。春天是万物复苏的时节,也是植树造林的好时候。由于几天前一场罕见的沙尘暴,把人们原本高涨的植树热情再次掀起高潮。与往年一样,今年的植树时节,到处可见植树大军,有工人、农民、学生、军人等各种团体。在相互的感召下,越来越多的人不约而同地走到一起,加入到有组织或自发的种树队伍中来。去大街小巷看看,开往郊区的植树造林车队比比皆是,有统一组织的,有单位搞活动的,当然也有商业策划的。不管是哪种类…  相似文献   

19.
当前,环境保护部门在政府机构中是一个薄弱部门,组织机构也不健全。从第一次全国环境保护会议至今已有十年了,我省还没有形成健全的工作体系,也没有完善的规章制度和具体的业务管理办法,与各方面的联系还没有完全打通,应该开展的正常业务,还没有开展起来,很难适应新形势的需要,其主要表现有如下几个方面: 1.有相当数量的县没有环保机构,通化地区就有7县无正式机构,虽然在建委有一名兼职干部,实际上是兼而不管,由于兼职过多环保工作被挤掉。  相似文献   

20.
赵卿 《环境教育》2005,(1):80-80
我们是东北虎.人们都说我们是森林之王。其实我们不敢称“王”,真正的王是你们人类。就拿我们的身世来说吧.半个世纪以前.我们的祖先还自由地生活在莽莽林海之中,在崇山峻岭间驰骋跳跃.吃住行无拘无束。然而.你们大量地砍伐森林,不仅严重破坏了我们的家园,同时也赶走了我们的同类。使我们没有了食物,没有了安身之处。又由于你们剥虎皮,吃虎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