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正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于2021年5月18日上午10时举行新闻发布会,请国家减灾委员会秘书长、国务院第一次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郑国光,国务院第一次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应急管理部风险监测和综合减灾司司长陈胜,自然资源部地质勘查管理司司长于海峰,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工程质量安全监管司司长曲琦,中国气象局减灾与公共服务司司长王志华,国务院第一次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技术组常务副组长、北京师范大学国家安全与应急管理学院教授汪明,介绍第一次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情况,并答记者问。  相似文献   

2.
《灾害学》1990,(2)
1990年3月10日~13日,以“灾害与社会”为主题的第三届全国灾害学学术讨论会在北京召开,来自全国14个省、市、自治区的99位科学、教育、管理、新闻工作者参加了会议。这次会议是在90年代国际减灾十年活动开始后我国最早举行的一次群众性减灾学术讨论会。会议积极响应国务院副总理、中国国际减灾十年委员会主任田纪云1990年2月12日发表的电视讲话《行动起来,积极开展中国减灾十年活动》的号召。代表们普遍反映,会议的议题“灾害与社会”重点突出,符合当前减灾活动的需要。  相似文献   

3.
正2016年5月12日是我国第八个全国"防灾减灾日"。国务委员、国家减灾委主任王勇在北京出席"防灾减灾日"活动时强调,要以"减少灾害风险、建设安全城市"为主题,深入开展防灾减灾宣传教育活动,进一步提升全民防灾减灾素养,提高城市抵御自然灾害的综合防范能力,有效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12日下午,王勇在北京参观了地震与建筑科学教育馆,察看了灾害防控与救援准备、应急保障与指挥凋度展示,观摩了灾后人员搜救、安置救助以及京津冀救援力量协同演练。  相似文献   

4.
《灾害学》1994,(2)
国际减灾日的口号是这样确定的1989年第44届联合国大会通过的关于国际减轻自然灾害十年的236/44号决议,规定每年10月的第二个星期三为“国际减轻自然灾害日”。每年的减灾日主题(口号),由联合国国际减轻自然灾害十年科学技术委员会根据IDNDR活动的...  相似文献   

5.
《民防苑》2009,(5):47-47
经国务院批准,自2009年起,每年5月12目为“防灾减灾日”。 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灾害种类多、分布地域广、发生频率高、造成损失重。在全球气候变化和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背景下,我国面临的自然灾害形势严峻复杂,灾害风险进一步加剧。国家设立“防灾减灾日”,既体现了国家对防灾减灾工作的高度重视,也是落实科学发展观,  相似文献   

6.
《自然灾害学报》2006,15(4):177-177
由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学会农业减灾专业委员会、中国可持续发展研究会可持续农业专业委员会、中国农学会农业气象分会、自然灾害学报编辑部、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联合主办的“农业自然灾害减灾理论与实践重大问题研讨会”定于2006年10月17—20日在福建省福州市召开。  相似文献   

7.
最近召开的联合国“国际减灾十年”第三次科技委会议提出,1992年国际减灾日的主题为:减轻自然灾害与持续发展。号召联合国各机构、各国国家委员会、  相似文献   

8.
联合国“国际减灾十年”秘书处,为了宣传联合国制定的今年国际减灾日“妇女和儿童——预防的关键”的主题,决定在今年减灾日向全世界出版、发行主题为减轻儿童灾害的彩色纪念专刊《认识自然灾害——为您和您的朋友准备的游戏和辅导材料》。并在中国印制中  相似文献   

9.
“减灾”一词,很多人以为是舶来品,主要依据是联合国1987年提出“国际减轻自然灾害十年”活动,其中“减灾”一词才传开的。实际上“减灾”一词出现的时间还早,在50年代初我国已经在文件中用过“减灾”一词,著短文发表在《中国地震报》(即后来的《中国减灾报》)上。诸如1954年6月3日-20日,中央气象局在北京  相似文献   

10.
全球自然灾害频度、造成死亡、受害和直接经济损失统计数据1994年5月23日至27日在日本横滨召开的《世界减灾大会》上,公布了一批最新的关于全球自然灾害频度、造成死亡、受害和直接经济损失统汁数据。1主要自然灾害事件造成损失的综合统计情况(196~199...  相似文献   

11.
陕西省自然灾害的减灾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广文  杜兴信 《灾害学》1993,8(1):34-39
陕西地质地理条件复杂,自然灾害频繁而严重。本文概括分析了省内自然灾害的主要类型和分布特点,简要回顾了近几十年减灾工作的成绩,在此基础上着重讨论了今后减灾工作的对策和减灾目标。  相似文献   

12.
1992年6月1日至12日,在巴西里约热内卢举行了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今年10月14日国际减灾日的主题是“减轻自然灾害与持续发展”。减轻自然灾害对保证经济和环境的持续发展确是十分重要,特别是在发展中国家。如何有效地把自然灾害管理纳入发展规划,或者通过制定发展规划改善灾害管理,这不仅是灾害管理部门关心的问题,也是计划部门关心的问题。为此,联合国“国际减灾十年”科技委员会特办刊物《Stop Disasters》第7期登载了美洲国家组织秘书处S.O.Bender的文章,现摘译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陕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5月16日向各地、市,省政府各有关部门,直属机构转发了陕西省灾害防御协会提出的1991年度陕西省主要自然灾害趋势预测及对策的综合研究报告。使自然灾害年度综合预报研究工作和社会的减灾活动紧密结合,有力地推动了自然灾害综合预报研究朝着科学化、社会化、实用化方向前进的步伐,充分显示了政府在减灾活动中的领导地位和决策职能。  相似文献   

14.
《防灾博览》2016,(4):6-11
正2016年7月28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唐山抗震救灾和新唐山建设40年之际,来到河北唐山市,就实施"十三五"规划、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加强防灾减灾救灾能力建设进行调研考察。他强调,同自然灾害抗争是人类生存发展的永恒课题。要更加自觉地处理好人和自然的关系,正确处理防灾减灾救灾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不断从抵御各种自然灾害的实践中总结经验,落实责任、完善体系、整  相似文献   

15.
"同自然灾害抗争是人类生存发展的永恒课题。"2016年7月28日,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唐山并发表重要讲话,深刻指出了我国自然灾害严重的基本国情,系统阐述了"两个坚持、三个转变"的防灾减灾救灾新理念,强调要落实责任、完善体系、整合资源、统筹力量,提高全民防灾抗灾意识,全面提高国家综合防灾减灾救灾能力。  相似文献   

16.
1 背景 1989年第44届联合国大会通过关于国际减轻自然灾害十年的236/44号决议,规定每年10月的第二个星期三为国际减轻自然灾害日。目的为了提高防御灾害所必须的公众意识。 1995年减灾日(1995年10月11日星期三)主题是:妇女和儿童——预防的关键 国际减轻自然灾害日与其它联合国纪念日一样,是提高公众关于“预防优于治疗”的意  相似文献   

17.
日本第3届国际防灾会议于1992年11月27日至30日在日本千叶召开。这次会议是由日本国际减灾十年总部、日本国际减灾十年委员会和日本千叶县联合举办的。来自联合国、美国、中国等44个国家的900多名代表出席了会议。会议的主题是:交流减轻自然灾害的新思想、新经济,特别是关于防御台风、飓风和旋风方面的对策,讨论多灾国家之间的减灾知识合作问题。六位专家在大会上作了报告。联合国国际减灾十年科技委主席Bruce先生作了题为国际  相似文献   

18.
2006年10月11日是第17个减少自然灾害国际日。2006年围际减灾日的主题是:“减灾始于学校”。南市地震局会同教育、科技部门共同发起的“减灾始于学校”活动扁动仪式在市第六中学举行,随后由市地震局、市教育局、市科技局联合举办了一场别开声面的防震减必知识竞赛。南来自全市8所学校的代表队参加了决赛.300余学生观看了比赛。  相似文献   

19.
为进一步推进我国减灾事业的发展,在中国科协的领导下,由中国气象学会牵头,会同中国水利、地球物理、地震、水土保持、天文、农学、作物、地质、环境科学、地理、林学、海洋、土地、城市科学和自然资源等16个学会共同发起和筹办的第二届全国减轻自然灾害学术研讨会于1992年10月24~26日在青岛市召开。近百名专家和学者出席了会议。会议重点交流了相关交叉学科对灾害理论及成因的综合研究;1993年及近期重大自然灾害的预测研  相似文献   

20.
《灾害学》1994,(1)
国家减灾委着手编写《中华人民共和国减轻自然灾害报告》1993年11月,国家减灾委为了迎接1994年在日本召开的世界减灾大会,根据联合国国际减灾十年委员会的要求,负责编写《中华人民共和国减轻自然灾害报告》,作为中国政府向大会提供的正式文件和国际减灾十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