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姜大庸 《灾害学》1993,8(1):40-45
本文对当前我国主要地震危险区—民乐盆地未来震级与烈度分布作出判定,对可能发震范围造成的建筑破坏、人员伤亡等地震灾害作出初步预测。  相似文献   

2.
中国地震次生地质灾害分布及地市级危险性区划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地震次生地质灾害指由地震活动引起的地质灾害。地震次生地质灾害,主要为崩塌、滑坡,其次为塌陷、地裂缝、砂土液化等。地震次生地质灾害增强了地震的破坏效应,加剧了地震灾害的损失程度,给抢险救灾和灾后重建造成很大困难。一般震级大于5级、烈度超过6度的地震可能引发不同程度的地质灾害,震级和烈度越高,次生地质灾害越严重。本文根据中国历史地震次生地质灾害的活动程度及发生条件,以地(市、区、盟)为单元,进行了危险性评价:高度和中度危险区主要分布在中国中部的陕甘宁川渝滇藏地区,形成一个大致北北东向的高危险带,其余大部分地区为轻度危险区。  相似文献   

3.
利用地震观测资料预测地震的方法称为以震报震。以震报震是基于这样的设想:地震活动的时、空、强分布图像及地震波的特征是地壳应力场的反映。因此,试图通过对已发生的地震的分析,窥测地应力场的状态,寻找大地震前由震源区附近应力的集中、增强而产生的某些震兆。这方面包括有:(1)由频度—震级关系lgN=a-bM导出的b值预测法。式中N为一定震级区间内的地震数目,M为震级,a、b是常数。这一形式表示大小地震是按一定的关系发生的。一般说每个地震活动区都有其自身的正常b值,标志该区  相似文献   

4.
根据两次地震的烈度分布,认识到地震的震时效应与地震大小——烈度与震级的相似关系确是肯定的。反之,分析了两次地震前具有震兆意义的地震活动图象:震前的空区、广义前震与震群,注意到现象的重现性是很好的(即两次地震前均出现相同的现象),但与震级大小的相应关系并不存在。作者认为后者可能只是一种构造活动的反映而未必与震源有直接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基于GIS平台对甘肃省历史地震灾害进行了时空分布特征分析,以期为甘肃省地震灾害评估、应急救援工作提供科学依据。研究结果表明:(1)甘肃省历史上发生过强烈地震(M≥4.75)188次,地震灾害在空间上分布于59个区县,遍布甘肃省13个地市(除金昌市),全省地震灾害无显著的空间分异格局;(2)甘肃省在大地震灾害影响程度上存在显著的差异,根据区域差异大致可将甘肃省划分为2个区域:河西和河东地区。河西地区的地震灾害震中烈度比同震级的河东地区地震小,地震灾害影响范围也较小;(3)区域地震活动呈现周期性的起伏变化,其中1917-1936年为甘肃省近百年来地震活动最为频繁的阶段,发生过3次特别重大地震灾害(M≥7.0),目前甘肃省正处于另一个地震活跃期;(4)地震灾害人员伤亡存在地区差异,同震级地震河东地区人员伤亡较河西地区严重。甘肃省农村人口比重偏大,地震灾害比其他经济发达省份更为严重。  相似文献   

6.
<正> 公元1668年鲁南8.5级巨震是我国东部地区乞今发生的一次最高震级的历史地震。该巨震在历史上曾一度对鲁南一苏北造成过毁灭性破坏。因此,它对整个鲁苏地区的烈度区划和地震危险区划研究工作带来重要影响。最近由于围绕着鲁南一苏北高烈度地震危险区的重新审定工作的开展,对鲁南巨震的认  相似文献   

7.
为了提高地震影响场应急评估的准确性,首先分析了西南地区不同震级地震与当地活断层之间的相应关系,然后给出了不同震级地震各烈度区的长短轴经验矩阵;基于此,结合地震应急指挥中心的工作实践,提出了一种地震影响场应急评估方法。地震影响场应急评估分为初评估和动态修正两个阶段。初评估阶段为震后0.5~1 h,实现影响场方向和各烈度区面积的准确评估;动态修正阶段为震后1~2 h,实现影响场空间分布的准确评估。初评估阶段以微观震中为中心、以对应震级的最近断层方向为影响场方向、采用矩阵给出的该震级各烈度区长短轴长度进行影响场计算;动态评估是在初步评估的基础上,利用余震信息快速判定宏观震中和影响场方向,并将影响场中心(宏观震中)和方向修正到基于余震信息判定的结果上。最后,以四川芦山7.0级地震为例,介绍了此方法的技术流程、实用范围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8.
辽宁省地震灾害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分析地震史料和近代地震调查资料,总结得出辽宁省的地震灾害有以下特点:(1)类型较多,除了浅源地震外,还有由人类生产活动诱发的矿震、水库地震和塌陷地震。(2)发生频繁,近100年来共记录到烈度6度以上的构造地震14次,近年来破坏性矿震每年都有发生。(3)分布范围广,成灾方式不一,全省90%的地区都遭受过6度以上的震害,有的一次成灾,有的灾害系由多次地震累加造成。(4)损失严重,辽宁省经济发达,而灾害频发区集中在中部城市群,因而使地震灾害所造成的经济损失加大。  相似文献   

9.
基于新疆未来10年尺度(2013-2022年)21个强震危险区和发震构造的判定结果以及各乡镇所遭受的最大影响烈度,通过对近年来经济社会相关统计资料的分析预测,采用易损性清单方法对各危险区未来10年地震灾害损失进行了动态预测和减灾效果评估。结果表明,当各危险区未来10年遭遇预期地震时,地震造成的总经济损失及震亡人员数量随时间均呈总体下降的特点,全区地震灾害直接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的重点在天山地区。地震总直接经济损失期望值在628.45亿~728.58亿元之间(2013年不变价计),地震人员震亡数量期望值在4031~10995人之间。各危险区未来10年地震经济损失减灾率在58.21%~105.69%之间,人员震亡减少率在51.4%~85.25%。由此说明,正在新疆开展的"安居富民"工程的减灾效果是十分显著的,同时对未来新疆的防震减灾工作部署提供了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0.
申俊 《防灾博览》2021,(1):20-27
地震是突发性极强的自然现象,地震灾害具有成灾迅速、破坏性强、影响面大等特点,如何在震时做出科学正确的应急避险选择,既取决于平时的应急避险准备,更取决于震时果断正确的应急避险方式。地球上每年平均发生500多万次地震,是不是所有的地震都需要应急避险呢?显然不是。需要应急避险的是那些可能对人们造成伤害的地震。为此,需要了解地震烈度、不同烈度去如何避险等基本知识,并学会识别、评估和规避地震灾害风险,进行必要的地震应急准备。  相似文献   

11.
兰青龙  安卫平 《灾害学》1998,13(1):34-39
简要分析了山西中部的历史地震灾害,用地震安全性评定的综合概率法计算了每个单元遭遇烈度的概率,并对建筑物类型进行分类,根据各类建筑物的易损性矩阵和不同类型单元的人涡震亡率、震伤率矩阵,计算出各个单元建筑物的期望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期望绝对值,并对计算结果进行了分析和比较。  相似文献   

12.
地震震级和地震烈度有何区别? 地震震级和地震烈度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不可互相混淆.震级代表一次地震本身的大小,它由震源发出的地震波能量决定,对于同一次地震只应有一个数值.但同一次地震在不同的地方造成的破坏是不一样的,为了衡量地震的破坏程度,科学家又"制作"了另一把"尺子",即地震烈度.烈度与震级、震源深度、震中距,以及震区的土质条件等有关.这就好像一颗炸弹爆炸后,近处与远处的破坏程度不同.炸弹的炸药量,好比是震级,炸弹对不同地点的破坏程度,好比是烈度.  相似文献   

13.
中强地震区地震烈度统计拟合因素评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前地震危险性综合概率分析方法中的地震动参数衰减规律一般是由研究区地震烈度和参考区地震动参数经过映射方法得出的,而烈度统计结果依赖于不同模型和不同回归方法,因此,合理评估烈度影响因素有很大现实应用价值,它直接影响地震危险性分析结果。以我国中南地区地震烈度资料,用不同回归拟合方法研究该地区地震烈度随震中距和面波震级变化的等效圆、椭圆和综合椭圆模型分布关系,考虑震级和距离因素的相关性,比较分析已有结果,评估中强地震区烈度模型和回归方法对烈度的拟合影响,结果可供该地区地震小区划和设定地震动参数参考。  相似文献   

14.
光春云  郭星全 《灾害学》1997,12(4):49-53
通过对山西中部地区历史地震灾害资料的研究,得出该区地震高烈度区的分布特点,估算了历史震灾的震亡人数和经济损失,分析了历史地震引起的地质灾害,剖析了历史震灾的主要成因。  相似文献   

15.
依据鹤岗煤田强矿震对地面影响的调查资料及地震烈度衰减理论,采用椭圆衰减模型回归计算了沿长轴与短轴方向矿震烈度的衰减关系。建立了鹤岗煤田矿震烈度衰减模型,应用矿震烈度衰减关系,讨论发生最大震级ML:4.2矿震的极震区地震烈度及其影响。  相似文献   

16.
《灾害学》2019,(1)
选取了1996-2017年国内18次震例,统计新浪网对地震死亡人数的报道数据,利用对数函数对震例进行了数据拟合,结果表明:(1)地震死亡人数与其被报出的时间所呈现的曲线有着很好的相关性,死亡人数越多,确定最终死亡人数的时间也就越长。(2)地震死亡人数接近总数的报出时间越短,表明救援能力越强。从18次震例中体现出我国的地震灾害的救援能力以及地震灾害响应情况在各个震级档中较为一致。  相似文献   

17.
云南相似大震人员伤亡差异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4,他引:1  
李永强  杨杰英  曹刻  龚强 《灾害学》2007,22(1):40-43
1976年云南龙陵、1988年云南澜沧-耿马地震发震时间、地点、震级相近,地震类型相近(双主震),极震区烈度相同,灾区社会经济状况基本相似,但人员伤亡相差10倍。通过对比分析找出云南两次相似大震人员伤亡的主要差异因素:预警型前震(或临震预报发布)是减少地震人员伤亡的最重要因素;高烈度区(Ⅸ)面积大小是影响人员伤亡的最重要因素。特定环境条件下次生灾害(震后火灾)对死亡人数有影响;集体行为的偶然因素对死亡人数也有影响。  相似文献   

18.
<正> 一、天津市区地震烈度事件一般情况下,天津市区的地震烈度事件目录可采用以下两种途径来确定: 1.根据史料记载给出烈度事件。 2.根据历史地震的地点、时间、震级,采用本地区地震烈度衰减规律,求得天津市地震烈度。  相似文献   

19.
首先系统收集整理了通海地震灾区地震当年县区、公社、大队、小队各级行政单元的人口数量、震亡人数和所处烈度等级;然后计算各行政单元人员震亡比,得到了不同行政单元烈度震亡比矩阵,分析了不同行政单元震亡数、震亡比的空间分布特征;最后用回归分析方法研究了烈度震亡比关系,建立了Logist烈度震亡比模型。结果表明,通海地震烈度震亡比具有典型的非线性增长特征,所建烈度震亡比矩阵对云南农村和乡镇地区仍具有实用意义。  相似文献   

20.
简要回顾了地震预警的发展历程,介绍了地震预警的基本原理和地震位置、预警震级及预测烈度等关键参数的主要测定方法。作为一种能够有效减轻地震灾害的手段,世界上多个国家和地区相继开始建设各自的地震预警系统,以系统建设与应用实效为切入点,介绍了世界主要地震预警系统和我国的相关进展情况;并基于目前地震预警面临的主要挑战,从传感器、信号处理算法及组网模式等方面,展望了未来地震预警系统新的、有潜在变革性的技术和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