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03年6月14日至15日 ,胜利采油厂由安全科牵头 ,组织滨北公安分局消防科、作业科等有关科室对采油一矿坨一站、采油二矿坨六站、采油三矿坨二站、采油四矿坨五站、作业十四队施工的坨63测1井进行了消防、抢喷实战演练 ,收到了预期效果。集输泵站和修井作业现场是胜利采油厂的安全生产要害部位 ,为锻炼队伍 ,提高实战能力 ,本次演练特地选择在双休日期间进行 ,以检验三级单位生产管理指挥系统 ,现场值班干部、当班工人和消防部门对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能力。演练采取事前不通知、演练消息严格保密 ,对欲演练单位突然袭击的方式进行。6月14日8…  相似文献   

2.
本文对胜坨联合站立式原油贮罐震害预测方法进行了分析,并依据计算结果、国内外立式油罐的震害经验、设防烈度、地基的处理方式情况给出了胜坨联合站5000m3立式贮罐震害预测结果。  相似文献   

3.
本文对胜坨联合站立式原油贮罐震害预测方法进行了分析,并依据计算结果、国内外立式油罐的震害经验、设防烈度、地基的处理方式情况给出了胜坨联合站5000m^3立式贮罐震害预测结果。  相似文献   

4.
根据旋流脱水器的内部流动特性,基于欧拉-拉格朗日方法,对旋流脱水器内部气液两相流动进行了数值计算和分析,研究了液滴直径、进口质量含气率和湍流扩散效应对流场分布、脱水效率、出口质量含气率和出口液滴粒度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当质量流量一定时,旋流脱水器进出口压降随着进口质量含气率的增加而显著提高.对于单一直径的液滴,在不考虑湍流扩散效应的情况下,脱水效率随进口质量含气率的增加而增加.当考虑湍流扩散效应时,对于直径较小的液滴(0.1~1μm),这种规律刚好是相反的,连续相速度的增加提升了湍流扩散速度,使湍流运动更加紊乱,但脱水效率高于不考虑湍流扩散效应时的计算结果.在混合粒径条件下,随着进口质量含气率的增加,脱水效率和出口质量含气率增加,计算表明湍流扩散效应有利于混合直径液滴的分离.随着进口质量含气率的增加,液滴质量分数的峰值逐渐向小粒径方向移动,粒径分布范围逐渐减小.  相似文献   

5.
该自动脱水器,是已经获得国家专利的新一代脱水器,它具有价格低,设计新(双保险)安装检修方便,构造简单.占地面积小,操作平稳安全可靠,节能并符合安全、环保及职业卫生要求等特点.轻污油电脱水含油<150mg/L,是一种比较理想的自动脱水器,它可广泛用于石油、化工等企业的油罐脱水。  相似文献   

6.
为研究油田开发过程中原油在大气条件下的碳排放特征,完善油气系统潜在温室气体排放清单,以胜利油田典型区块——胜坨油田原油为研究对象,通过改进的静态室-气相色谱及质谱法对原油在大气条件下的自然脱气(排放)过程进行模拟试验研究. 结果表明:CH4和CO2是胜坨油田原油溶解气中的两种主要温室气体;将模拟时间(48 h)均分为4个时段,CH4、CO2的主要排放阶段为0~12 h,并且其排放量远高于>12~24、>24~36和>36~48 h,其中,不同温度下CH4、CO2的最大排放率均出现在0~2 h. 原油在空气中暴露时间的长短及所处大气温度的高低直接影响温室气体的累积排放,CH4、CO2的累积排放量均随模拟试验的进行而递增;原油所处环境温度越高,累积排放量越大,3 ℃时CH4、CO2的累积排放量分别为12.498、15.071 g/m3,13 ℃时为20.626、21.004 g/m3,27 ℃时为31.353、26.954 g/m3. CH4、CO2在不同温度下的相对排放量存在差异,表现为低温(3、13 ℃)条件下CH4排放量低于CO2,相对高温(27 ℃)条件下表现相反. 研究显示,原油所处大气环境的温度及暴露时间是影响原油温室气体排放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7.
1事故概述 B输油泵站为中间泵站,工艺流程见图1.事故发生时,工艺流程如图1中的实线所示.2005年4月13日凌晨2时13分,为了加大流量,调度令B泵站的上一泵站A泵站增加一台输油泵.A泵站启动泵后,B泵站的下一个泵站--C泵站值班人员未能及时启动泵,而B泵站的出站调节阀1044#又因故障未投用,所以造成B输油泵站出站压力达到5.23 MPa.  相似文献   

8.
1事故经过 某管道储运公司DZ泵站管辖段发现盗油分子焊接在管道上的盗油控制阀门.2003年8月16日,其前方泵站因故停止输油,DZ站趁机对发现的盗油处进行管道补板抢修.施工人员到现场进行开挖,因地形复杂,土层厚,在盗油阀处挖了一个2 m多深的作业坑,找到盗油阀,按照以往补板焊法工作程序,是将盗油阀取下来,在管道孔上将准备好的木塞迅速打入孔内封堵原油外泄,然后再实施补板焊接.  相似文献   

9.
杨建勋 《环境工程》2012,30(1):121-123,99
介绍了旋流式的构造和工作原理,分析了影响性能的因素。通过对脱水器构造的剖析,找出叶片形状影响脱水效果的关键所在,从理论分析入手,推导出旋流式脱水器分离最小直径水滴的计算方法,并根据工程实践进行了检验。工程实践表明,实际应用效果与理论计算相符合。  相似文献   

10.
通过量化的方法分析现有设施高比例混输高凝原油工艺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并提出工艺调整和改造的方向.  相似文献   

11.
我单位热力中心一队二班锅炉房于1989年建成并投入使用,现有锅炉总吨位80t。其中,有2台1989年投产的20t热水锅炉,2台1989年投产的10t蒸汽锅炉,1台1997年产的20t蒸汽锅炉。燃料为胜利坨二站原油和胜华炼厂渣油的混合油品。锅炉烟气经引风机由高60m的烟囱直接排入大气。1原锅炉房在除尘方面存在的问题热力中心一队二班锅炉房原来建在居民区外,近几年居民小区扩建,使锅炉房已处在居民区内。特别是近年来取暖用原油指标压缩,燃料改为原油和渣油后,锅炉烟气直接排入大气,烟尘超标严重,居民意见较大。据环保部门监测的数据,烟尘排放浓度为501mg/m3…  相似文献   

12.
随着国内各大油田纷纷进入开发后期,胜利油田作为我国主力油田已进入了特高含水开发阶段,三次采油已成为胜利油田提高原油采收率的主要手段之一.目前,在胜利、河口、孤岛、孤东等采油厂都已使用以聚合物驱油为主导的三次采油工艺,而在此采油过程中需要添加多种化工助剂(聚丙烯酰胺、驱油剂等),容易产生粉尘危害,长期接触可能导致职业病.为了预防和控制职业病,对胜利采油厂坨28注聚站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了检测,并研究了相应的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  相似文献   

13.
在原油管道输送的成本中,除了初期铺设石油管道和加设泵站的基础成本外,输油设备的耗电、耗油是原油运输的最大成本,无论是加热或加压都大量使用着电能,不但浪费大量的财力,而且电气设备长期达不到其额定运行状态,无功损耗相当大,发热量增加致使设备加速老化,维修成本增高。如何在现有的工艺设备下实现低成本大排量的输送已经成为当前工作的重中之重。文章针对中国石化潍坊输油处东临管线的惠民站加装变频设备实现节电节能,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4.
苏州河沿岸市政泵站放江量削减措施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苏州河沿岸市政泵站的放江问题,是当前进一步改善和稳定苏州河水质所需解决的关键问题.准确分析泵站放江的形成原因和构成,确定科学合理的工程对策,对有效地削减市政泵站的放江量和放江次数,进一步改善和稳定苏州河水质,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使用价值.对合流制排水系统放江的设计和运行,也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5.
漠大线沿线地区土壤中原油迁移规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漠大线沿线地区的泥炭质黏土和风化砂混粉质黏土为研究对象,采用箱体动态模拟法和球体积预测模型,研究了林源俄油在土壤中的迁移规律。结果表明:在组分纷杂的土壤体系中,原油在垂直向上方向迁移速率最小,在其他方向的迁移规律不明显。采用振荡平衡法,探讨了2种土壤对原油的吸附性能。结果表明:2种土壤吸附原油的过程遵循Lagergren二级动力学方程,土壤吸附原油的平衡吸附量大小关系为:泥炭质黏土>风化砂混粉质黏土。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集输泵站警示标志的设置及管理的现状调查,结合标准要求和实际情况,提出了新的集输泵站安全警示标志的设置建议.  相似文献   

17.
X52 200100188石油烃在水面上蒸发过程的研究/高迎新(华中理工大学化学系)一//油气田环境保护/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规划设计总院一2000,(2)一24-25环图X一37 原油溢流到水体后对水体造成污染,通过对3种不同性质的原油进行的风化和蒸发实验证明:3种原油在风化过程中随时间的延长,原油比重和粘度渐渐增大。当风化48h后,原油中Cl。以前的轻组分基本挥发完。腊质、胶质及芳烃所占比例越来越大,比重接近于水的比重;在蒸发实验中,蒸发开始4h后,3种原油都有很高的蒸发速率和扩散速率,1俘、2“、3“油的蒸发速率分别达到了91 .3%、93 .7%和95 .…  相似文献   

18.
一株丝状蓝藻的分离鉴定及其对原油耐受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石油污染的港口水域分离筛选到一株丝状蓝藻GH1,通过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分析鉴定为颤藻.从生长情况和抗氧化酶活性方面研究了这株颤藻对原油的耐受性.在0~20d培养过程中,原油培养条件下GH1的叶绿素增长更快,第7天即达到生长稳定期;可溶性蛋白含量随时间的变化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原油样品的可溶性蛋白含量始终要显著高于空白样.在0~1%体积浓度范围内,第7天测定原油样品中颤藻叶绿素和可溶性蛋白含量均明显高于空白样.对抗氧化酶系统而言,在原油培养条件下,培养初期超氧化物歧化酶SOD(Superoxide Dismutase)和过氧化氢酶CAT(Catalase)活性显著高于空白样,随着培养时间增加,SOD和CAT活性呈下降趋势,而过氧化物酶POD(Peroxidase)活性一直呈上升趋势.低浓度原油能刺激3种抗氧化酶活性都升高,高浓度原油对SOD和CAT活性有抑制作用,但POD活性仍能随原油浓度增加而升高.在原油中毒性物质的胁迫下,POD与SOD、CAT的响应表现为互补的变化趋势,3种酶共同防御作用是颤藻GH1耐受原油胁迫的主要机制.  相似文献   

19.
河南油田采油二厂稠油联合站是一座集原油处理、原油外输、污水污泥处理、净化污水回注等为一体的大型现代化站库,是河南油田"甲级防火,一级防爆"的重点要害部位,担负着年60万吨的原油处理和集输任务.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原油储罐腐蚀因素的分析,探讨了孤东一号联原油储罐的腐蚀机理.分析结果表明,介质因素腐蚀、焊缝腐蚀、冲刷磨损、自然外腐蚀是造成孤东一号联原油储罐腐蚀严重的主要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