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职业卫生监管工作实践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职业卫生工作是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政府履行社会管理和市场监管职能的一项重要任务。做好职业卫生监管工作,对做好安全生产,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发展,构建和谐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总结了实践中的工作经验,提出了目前我国职业卫生监管工作的难点,如存在认识不足,重视不够、主体责任不落实、可操作性法规滞后、监管体制不顺等难点。根据这些难点,有针对性的提出了开展职业卫生监管工作的方法和途径,并对进一步改善和加强我国的职业卫生监管工作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2.
我国职业卫生信息化发展趋势探讨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该文介绍了国内外职业卫生信息化发展的主要领域和技术,对数据库技术、数据挖掘、地理信息系统、ERP、云计算等信息技术进行了概述,归纳了国内职业卫生信息化发展现状。以及国外职业卫生信息化如信息资源、信息标准化建设情况、信息的分析与利用几方面的发展现状,在总结职业卫生所网站建设和使用经验的基础上,从信息化技术、信息资源、信息化标准、信息的分析和利用等方面分析了职业卫生信息化发展现状和问题,探讨了未来职业卫生信息化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3.
中国加入WTO后可促进国内职业卫生管理与国际接轨,加快职业卫生立法,改善劳动者健康和安全水平。但应注意国外有害产业的国内转移,引进技术、设备、材料带来新的职业卫生危害和部分中小企业劳动者安全健康状况下降等问题。  相似文献   

4.
依据中日合作项目《加强中国国家安全生产科学技术能力计划》成果,系统介绍了日本职业卫生监管机构、法规、职业病确定、作业环境管理等。同时,结合中国职业卫生管理体制尚未完全理顺、法规较滞后、专业人才不足、企业基础资料不全和自主管理体制不健全等现状,提出了进一步明确职业卫生管理体制、完善职业卫生法规、建立职业卫生统计制度、强化企业自主管理能力等建立健全中国职业卫生管理的对策和建议。本文对完善中国职业卫生管理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5.
<正>2013年7月12-21日,中美职业安全健康合作项目考察代表团对美国、加拿大的职业卫生监管和企业职业卫生情况进行了考察,并结合我国职业卫生工作实际,提出了积极的建议。按照中美职业健康合作项目计划,2013年7月12-21日,中美职业安全健康合作项目考察代表团对美国、加拿大的职业卫生监管和企业职业卫生情况进行了考察。美国职业卫生监管工作情况美国劳工部职业安全与健康监察局(OSHA)在美期间,代表团拜访了美国劳工部职业安全健康局(OSHA),听取了OSHA法律标准司司长及有关专家关于美国职业卫生法规标准制定的介绍,并就职业卫生监管、职业卫生培训等问题进行了交流。与美国水泥协  相似文献   

6.
杨强  蒋林  沈开峰  师文 《安全》2013,(6):8-11
根据卷烟企业安全生产信息管理的需要,分析了卷烟安全生产管理信息系统需求分析的目标和组织范围,提出了卷烟企业安全生产管理信息系统的功能架构和系统用例图,并对安全基础数据、应急预案、统计分析、教育培训、运行控制、检查考核、劳保用品管理、系统管理等功能模块进行详细分析。  相似文献   

7.
姜亢 《安全》2013,34(1):5-8
"工业卫生"的称呼最早源于西方国家,特别是美国。美国工业卫生协会(AIHA)关于"工业卫生"定义是,工业卫生是致力于识别、预防、评价和控制工作场所可能引起工人或者周围居民疾病、影响健康和舒适度的环境因素的科学。关于"工业卫生"(industrial hygiene),在我国与其相同或相近的称呼有"卫生工程"、"工厂卫生"、"劳动卫生"、"职业卫生"及"职业健康"等。基于我国传统的学科观点,"工业卫生"与"工业安全"相对应,是"劳动保护"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卫生工程"最为接近;它主要研究生产过程中如何运用工程学的方法,通过调整和改善劳动条件,保证劳动者的健康、提高工作效  相似文献   

8.
《劳动保护》2000,(5):12-14
职业卫生科研人员 50年来第一次全国职业卫生工作表彰大会职业卫生工作是政府卫生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在党和国家的重视和领导下 ,我国的职业卫生工作在过去的50年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保障了亿万职工的健康 ,保证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顺利发展。一、职业卫生法制和标准体系基本形成新中国建立后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通过的共同纲领中就明确地宣布 :“公私企业目前一般应实行8小时至10小时的工作制” ,“保护青工、女工的特殊利益 ,实行工矿检查制度 ,以改进工矿的安全和卫生设备。”1954年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  相似文献   

9.
世纪之交的中国职业卫生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简要地回顾了现代职业卫生的进步历程并展望了今后的发展趋势。依据近年职业病统计报告数据 ,分析了 90年代中国职业卫生工作的特点与问题。结合当前中国经济、社会现状 ,分析了 2 1世纪中国职业卫生所面临的挑战 ,提出了加强法制建设、建立三方协调机制、推行 OHSMS、发挥工伤保险预防作用和推广企业安全卫生文化等建议。  相似文献   

10.
我国职业卫生法规标准体系现状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建国以来,职业卫生监管职能几经调整,我国的职业卫生法规标准体系因此呈现出与职业安全分离、涉及多部门、缺乏总体规划和尚不完善等特点,亟需统一科学规划。本文就目前我国职业卫生法规标准体系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初步探讨,并提出进一步规划与发展完善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
针对目前生产企业职业卫生管理工作中的具体情况,从企业职业卫生管理的特点出发,基于促进企业职业卫生管理标准化、信息化和实现职业卫生监管网络化的目的,进行了企业职业卫生管理信息系统的功能设计和系统模块化设计,并结合系统开发的要求,选定VB作为开发语言,SQL Server 2000为后台数据库对系统进行了开发.系统经试点运...  相似文献   

12.
企业职业卫生管理评价,主要是评价企业的职业卫生管理能力是否能适应本企业消除职业危害因素和搞好职业病防治的要求。开展这种评价,对主管部门及上级有关部门加强企业的职业卫生宏观管理和具体指导、以及企业提高职业卫生管理水平有着重要的意义。 企业职业卫生管理评价,不同于职业危害程度评价,前者是评价管理水平,后者是评价危害程度。职业危害程度的轻重与管理水平的高低虽然有一定的关系,但两者不能划等号,不能作为衡量管理工作好坏的标志。从1986年开始,我们在一些企业推行研究试点,认为企业职业卫生管理的评价,主要是从企业的职业卫…  相似文献   

13.
针对我国当前职业卫生法规标准化体系的现状,主要从职业卫生法规标准化体系完善、执法主体与职责划分、结构与相互关系、法规标准的更新与制定、法规标准的贯彻与执行力等几个方面系统的分析和阐述了我国职业卫生法规标准化体系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结果表明,我国职业卫生法规标准虽已初步形成体系,但仍需进一步完善,并在现状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几点针对性的对策和建议,为职业卫生相关法规标准的总体策划、制修订和使用等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闫芳  赵寿堂 《安全》2015,(8):41-44
为了更好地在全国开展用人单位职业卫生基础建设活动,本文对汽车维修行业的职业卫生基础建设状况开展调查研究,结果发现职业卫生基础建设的开展仍存在很多问题。并且针对调查发现的问题,借鉴国外职业卫生监管模式,探讨适合我国实际状况的方案,提出关于法律法规、职业卫生管理人员、职业卫生服务机构的丰富与完善、职业卫生综合干预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因为生产作业场所大量存在铅尘、铅烟、酸雾、噪音、高温等职业危害因素,蓄电池行业的职业卫生工作一向难度较大,而上海江森自控国际蓄电池有限公司成立10余年来,本着“以人为本、预防为主”的方针,认真贯彻落实《职业病防治法》,迄今为止,公司未发生1例职业病病例,生产作业场所员工的平均血铅水平远低于同行业水平,公司先后通过了ISO14001和OHSAS18001认证。2006年,在全国第一届职业卫生示范企业评选中,该公司获得“国家职业卫生示范企业”的称号。上海江森自控国际蓄电池有限公司成立于1995年,总投资5500万美元,占地6.1万m2,其中绿化…  相似文献   

16.
由中国职业安全健康协会主办、美国工业卫生协会协办的2007年中美职业卫生研讨会于2007年9月25日在北京西郊宾馆隆重召开。  相似文献   

17.
一、职业卫生的监管体制尚未完全理顺 关于职业卫生监督管理职责.2005年卫生部、原国家安监局虽有一个职责分工,但在市、县等基层安监部门具体操作起来存在一些困难。比如安监部门负责职业危害申报、职业危害事故和违法行为的查处、有毒物品作业场所职业卫生安全许可证的发放等,但要做好这些工作,需要技术服务机构强有力的支撑,[第一段]  相似文献   

18.
张敏 《安全》2003,24(2):40-41
劳动者职业卫生保护权利,是指劳动者在就业或者从事职业活动中为了保护自身健康不受职业病危害,有权作为或者不作为的行为,也包括要求用人单位作为或者不作为的行为。根据职业病防治法第三十六条规定,劳动者享有以下职业卫生保护权利:  相似文献   

19.
中国加入WTO后可促进国内职业卫生管理与国际接轨,加快职业卫生立法,改善劳动者健康和安全水平,但应注意国外有害产生的国内转移,引进技术,设备,材料带来新的职业卫生危害和部门中小企业劳动者安全健康状况下降等问题。  相似文献   

20.
量化分级管理——职业卫生监管的新模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陆震伟  朱磊 《劳动保护》2006,(12):74-75
量化分级已被越来越多地应用于监督和考核等动态管理领域。职业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是政府监管部门运用危害性评估的方法,将企业职业病危害程度进行分级,然后根据不同级别,确定相应的监督监测频率的一种监管方法。自2005年开始,苏州工业园区对职业卫生量化分级管理进行了有益的探索。1年来的实践证明,实施量化分级管理对提高职业卫生监管水平和效能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职业卫生量化分级管理的方法苏州工业园区根据本地实际情况,制定了职业卫生经常性监督的量化分级管理办法。首先,从影响企业职业病危害程度的4个要素分别进行量化测评,然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