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1 毫秒
1.
在经济建设飞速发展的当下,环境问题已经成为经济发展的桎梏.本文以环境影响评价中的清洁生产为分析对象,阐述了清洁生产对环境影响的重要作用和发展现状,基于清洁生产建立相应的环境评价技术指标,评价项目的清洁生产的实际水平,为清洁生产在环境影响评价中的进一步应用提供了新的对策.  相似文献   

2.
从国内外流域综合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程序、流域综合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主体以及生态评价指标等方面进行综述,分析了中国流域综合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在介入时间、累积影响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应以水资源、水环境、生态环境、社会环境、经济环境等为评价主体,生态环境影响评价指标要充分结合国家生态保护红线划定和生态文明建设要求,并提出了流域综合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未来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3.
8.1 中国战略环境评价制度的建立与发展 中国在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建立初期,将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纳入法律要求;随后,区域的环境影响评价作为战略环境评价在中国的雏形也在相关法律中做出了明确的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以下简称《环评法》)于2002年通过使规划的环境影响评价成为中国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中的重要部分,由此中国的战略环境评价制度逐步得到建立。  相似文献   

4.
公众参与是战略环境影响评价的一个显著的特点,公众参与使得决策制定过程具有更公开、更透明化的特点,同时也使得利益相关者和受影响的人群更容易接受规划和项目的实施.概述了公众参与在战略环境评价的理论发展过程,列举了近年来战略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在国外的实践经验,讨论了中国公众参与在战略环境影响评价的研究成果,最后提出了完善中国战略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制度的合理建议.  相似文献   

5.
在解决日益凸显的环境问题过程中,环境影响评价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环境影响评价成果的优劣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于环境影响评价队伍的水平.经过20多年的实践,我国在环境影响评价队伍建设方面积累了宝贵经验,这对完善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促进环境保护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在分析我国环境影响评价队伍发展过程和现状的基础上,对我国环境影响评价队伍的建设进行了对策性的探索.  相似文献   

6.
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是环保法律制度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和《福建省环境保护条例》均作了明确、具体的规定。环评是用于环境管理的战略防御手段,是综合运用科学,实现经济环境协调发展的一项重要工作,对建设项目厂址选择、规划布局和产业结构的调整,控制新污染源发挥了很大作用。10多年来我省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经历了从初期的“三废”治理和环境质量现状评价过渡到环境影响评价;从单因素过渡到多因素综合评价;从工业项目环评发展到区域环  相似文献   

7.
围绕煤炭资源开发中的生态环境问题,中国相继出台了一些资源生态环境补偿政策,建立起包括资源税费制度、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环境恢复治理保证金制度、三同时制度、排污收费制度在内的一些生态环境补偿法律制度,但现有的煤炭资源开发生态补偿制度存在法律体系和政策设计不完备,缺乏利益相关者的充分参与,部门化利益倾向,政策手段较为单一,生态补偿资金没有来源保障,缺乏统一的补偿标准等问题。为此,要不断健全生态补偿法律法规体系,将矿区开发的生态环境补偿纳入到法制化和市场化轨道,完善煤炭资源税费制度,建立健全公众参与机制,实现矿区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8.
中国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存在问题及对策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经过多年发展,已建立起较为完善的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体系,但仍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公众参与制度可操作性不强,部门间缺乏有效的协调机制,可供选择方案缺失,违法成本过低,未批先建现象严重。在对这些主要问题展开分析的基础上,对完善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对策进行了探讨,提出了一系列完善措施,以便更好地处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达到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9.
在我国经济发展日益快速的新形势下,环境保护工作的发展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环境保护工作不仅包含生态环境的研究和破坏的治理,更多的是要在现有的生态环境的条件下做好环境的监测工作,进行综合评价。环境影响评价是对项目建设实施可能造成的环境影响进行分析,进行跟踪监测。环境建设的影响必须要环境质量监测结果来评价,环境评价体系中需要环境监测结果来支撑,因此环境监测在整个环境评价体系中有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沈众 《环境保护》2013,(Z1):77-78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作为我国环境管理"老三项"制度之一,在我国环境保护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为控制污染"增量"作出了巨大贡献,成为环境管理的基础性制度之一。经过多年的发展,已形成了较为科学的环境影响评价报告编制体系,各类编制规范日趋完善,但现行《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中,缺少固体废物部分,导致建设项目特别是工业项目固体废物部分的评价深度不够、评价依据不足,为后续环境监管留下隐患。  相似文献   

11.
我国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执行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环境影响评价被认为是协调工业决策过程中环境与发展关系的行之有效的手段之一。我国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执行中存在问题,其原因在于缺乏环境意识、环境保护部门与工业决策机构之间缺乏协调以及缺少对环境影响评价实施后的再评价等。为完善我国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建议:强化环境意识,加强环境保护部门与工业决策机构之间的协调以及建立回顾评价制度等。  相似文献   

12.
环境影响评价研究的发展方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综述了环境影响评价理论的发展历程及当前环境影响评价的发展方向,包括发展清洁生产战略、完善公众参与机制、推进生态建设项目环评、做好环境风险评价和规划环评、完善战略环境评价理论和制度等几方面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3.
为进一步加大开发区、工业园区的环境管理力度,省厅将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法》对全省129个国家和省级开发区进行区域回顾性环境影响评价,主要内容包括开发区总体规划的回顾性分析、污染源的回顾性评价、环保基础设施的回顾性评价,环境质量现状监测与评价、清洁生产和循环经济发展情况等,其目的是通过对开发区历史环境与现状的比对分析,环境管理及其他环境研究,对原环境影响评价过程中所使用的预测模型和结果正确性进行验证、补充和修正,同时提出更为合理和实用的环境保护措施及对策,为开发区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更为科学的依据。目前,省厅正在组…  相似文献   

14.
公众参与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正是基于传统环境程序法对环境问题复杂性和风险性的应对不足而兴起的。我国2002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虽然对公众参与的规定较之此前有了实质性的进展,但在公众参与环境影响评价的制度建设方面尚存在着立法及具体操作层面上的诸多缺陷。这些将大大弱化了公众参与环境影响评价的实效,也制约着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中公众参与机制的形成。据此,研究我国环境评价中公众参与的程度,能够直接的反应我国环境影响评价的发展程度。  相似文献   

15.
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出炉为经济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一定的理论技术。本文首先对我国环境影响评价的建立、实施和完善进行概括,总结出现阶段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现状,分析了在今后发展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给出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16.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作为我国环境管理"老三项"制度之一,在我国环境保护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为控制污染"增量"作出了巨大贡献,成为环境管理的基础性制度之一.经过多年的发展,已形成了较为科学的环境影响评价报告编制体系,各类编制规范日趋完善,但现行《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中,缺少固体废物部分,导致建设项目特别是工业项目固体废物部分的评价深度不够、评价依据不足,为后续环境监管留下隐患.  相似文献   

17.
毛文永 《环境科学》1996,17(2):77-81
地球各类生态系统是人类可持续生存与发展所依赖的环境,即生态环境,从可持续发展战略出发,在开发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中应注重生态环境影响评价。本文提出,生态环境影响评价应从保持生态系统的环境功能着眼,评价生态功能所受的寻求功能补偿的措施。文中列出12项以上的生态环境功能和建议进行的价值计量方法。同时指出,进行生态环境功能影响评价必须树立三种观念;(1)区别于传统经济观念的生态资源价值观,并从土地利用  相似文献   

18.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经济利益也逐渐成为人们主要的追逐目标,然而,在这个过程中,却有很多经济利益是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长时间如此势必会造成地区环境品质的不断下降,不利于地区环境的发展。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是对影响环境的因素进行分析和评价,通过这些数据的分析,更有利于环境的治理和改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也得到广大人民的认可,更是为人们营造一个良好生存环境的重要工作。  相似文献   

19.
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出炉为经济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一定的理论技术.本文首先对我国环境影响评价的建立、实施和完善进行概括,总结出现阶段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现状,分析了在今后发展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给出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20.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以经济、文化等为中心的城市发展也不断加快,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同时,经济快速发展造成的环境问题普遍存在,城市地区由于人口众多,各种产业和人为活动密集,环境问题尤其严重。城市环境问题不仅成为城市经济发展的“瓶颈”和障碍,也严重影响我国整体经济社会发展的进程。尽管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在协调经济发展与保护环境的关系上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