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提高低空空域运行安全的管理水平,必有一套科学、合理的安全评价方法。从多个角度探究低空空域运行安全的影响因素,并建立低空空域运行安全初步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基于改进遗传算法的粗糙集对指标进行约简,建立了更精简的安全评价指标体系。为降低不确定性及主观因素对评价结果的影响,采用不确定型层次分析法来确定指标主观权重、粗糙集评价法确定指标客观权重,根据组合赋权模型将主客观权重进行融合,结合底层指标评价值实现对低空空域运行安全的综合评价。  相似文献   

2.
为解决无人机自由混合飞行时的冲突风险评估问题,采用建立体系-筛选指标的方法,开展非结构化空域下无人机冲突风险评估指标研究。首先,基于非结构化空域下无人机冲突风险特性,分别从冲突可能性和冲突严重度2个维度建立风险评估指标体系;然后,依据信息含量最大和冗余信息最小等指标筛选原则,利用因子载荷绝对值与因子方差贡献率相结合的方法计算指标信息含量,并利用皮尔逊相关性分析计算各指标间的相关系数,筛选出无人机冲突风险评估关键指标;最后,以城市低空空域为运行场景开展仿真试验,对指标进行验证。结果表明,筛选出的关键指标垂直轨迹误差、冲突关联程度、平均冲突时长和冲突解脱难度兼具代表性和独立性。  相似文献   

3.
为保障油气管道运行安全,将投影寻踪聚类的方法引入油气管道失效可能性评价中,从系统理论的角度将油气管道失效分为致灾因子危险性、承灾体的脆弱性和应对能力脆弱性3个子系统,据此建立油气管道失效可能性评估指标体系,然后基于投影寻踪聚类的失效可能性评价模型,对油气管道失效可能性进行量化分析,从而确定其失效可能性等级。实例分析表明,所建立的失效可能性评价模型能对油气管道失效可能性进行评价,可为管道的风险管理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4.
为有效预防煤矿井下煤与瓦斯突出事故,构建基于组合赋权-灰色聚类的煤与瓦斯突出危险评价模型。首先,基于轨迹交叉理论,从煤层物理学性质、瓦斯指标、煤层赋存条件3个方面选取预测指标,构建危险评价指标体系;然后,运用改进的层次分析法(IAHP)和熵权法(EWM),确定各指标权重,结合灰色聚类原理构建各指标的灰色模糊评价规范化等级判断矩阵,并根据最大隶属度原则预测煤与瓦斯突出等级;最后,以乌兰木伦煤矿12407综放工作面为应用实例,验证组合赋权-灰色聚类评价模型的科学性和有效性。结果表明:该工作面煤与瓦斯突出危险等级为Ⅴ,模型计算结果与现场实际基本吻合,其中,煤层物理学性质为主要诱导因素,评判结果与实际相吻合,证明文中所建模型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5.
基于复杂网络的空中交通态势风险评估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提升空中交通管理系统运行能力,利用复杂网络理论研究空中交通态势风险的客观测度方法。以航空器、航路点、航路为节点,提出这3类节点间风险关系的计算方法,并以风险关系为边,建立动态加权空中交通网络模型;将网络中所有边的权值总和定义为空中交通态势总体风险值;选取典型空中交通情景计算验证模型的有效性。研究表明:空中交通态势风险值随航空器之间汇聚度、航空器与关键点接近度以及航空器偏离航段程度的增强而增大,反之亦然。因此,该方法综合空域结构和交通流特征对空中交通态势的影响,量化了空中交通态势的风险程度。  相似文献   

6.
对民航单位的安全信息管理能力进行科学有效的评价有助于提高其安全信息管理水平,进而提升安全绩效。借鉴已有信息管理研究成果,提出基于资源、过程及效果综合视角的民航安全信息管理能力模型,并结合民航单位调研访谈构建了由58个指标构成的初始指标集,通过指标聚类、样本聚类、变异系数3种方法筛选得到32个代表性指标。利用因子分析法、专家打分法、变异系数确定各指标权重,最后通过安全信息管理能力的模拟值与安全现状的相关分析验证各方法的有效性,并确定了评价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7.
基于格序理论的爆炸类危险化学品运输路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有效预防和减少爆炸类危险化学品运输中事故的发生,针对爆炸类危险化学品运输的路径优化选择问题,将多目标格序决策理论引入到路径方案评价比选中,构建了爆炸类危险化学品运输路径优化选择评价指标体系。结合指标选取的综合性和可操作性原则,从6个方面建立爆炸类危险化学品运输路径比选指标体系:影响区域死伤人数规模、影响区域厂矿规模、影响区域人口规模、影响区域名胜古迹保护性、影响区域生态环境保护性、影响区域综合出行费用规模。通过对各方案综合差异度的计算,实现了备选方案的格序化排序。并且在模型体系权重计算中采用了熵值法,实现了权重确定的客观性。最后,应用该模型结合实例进行了计算。  相似文献   

8.
为了更加科学、准确地对煤层的自燃危险性进行预测,从煤自然属性、地质条件和开采条件3方面选取指标构建了煤层自燃危险性预测指标体系,结合遗传投影寻踪算法和聚类方法建立了煤层自燃危险性预测的遗传投影寻踪聚类模型。该模型通过运用遗传算法对投影方向进行优化,计算能够反映煤层自燃危险程度的一维投影特征值,并对投影特征值进行聚类分析,从而得出煤层自燃危险性等级。将模型运用于所选的8个样本工作面,得出的煤层自燃危险性预测等级和实际情况吻合度较高。结果表明,遗传投影寻踪聚类方法能够实现对工作面煤层自燃危险性程度的有效预测。  相似文献   

9.
动态贴近度法及其在水质监测点优化布设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现有水质监测点优化布设方法存在两方面问题,一是只考虑水质随空间的变化,没有考虑水质随季节的变化;二是引入了相关水质标准作为参考点进行距离计算,得到的贴近度物理意义不够明确.为此,本文提出了新的水质监测点优化布设模型-动态贴近度法.该模型同时利用了水质监测数据在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上的信息,使优化布点的信息更加合理、全面;避免了不同水质标准值作为参考点带来的排序不一致问题.一个城市水质监测点优化布设的实例计算结果表明,利用贴近度优化模型的放大作用,使得聚类效果明显提高,易于进行水质监测点的分类和排序.  相似文献   

10.
为提高道路危险货物运输行业的安全管理水平,本文基于2022年北京市交通行业安全生产千分制评价工作,随机抽取38家危险货物运输企业评价数据,利用SPSS23.0软件对指标体系进行多层次因子分析、聚类。结果表明:可将指标体系中目标层的4个指标聚合为现场管理因子(车辆及设备、停车场、安全管理体系)和人员管理因子2个影响因子;将38家危险货物运输企业分为3类即合格、基本合格和不合格,3类企业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安全隐患。结合线下评价的结果针对不同类型企业的安全管理现状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
分析了目前我国航空公司在安全信息管理和安全信息管理水平综合评价方面存在的问题.从航空公司安全信息管理的实际工作出发,结合安全管理体系(SMS)中对于安全信息管理的要求,建立了航空公司安全信息管理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并针对每个评价指标建立了4个等级的评价标准.基于主成分分析方法建立了航空公司安全信息管理水平综合评价模型.按照建立的指标体系和评价标准对5家航空公司进行了安全信息管理水平评分,并以此数据为基础,利用建立的综合评价模型对5家公司的安全信息管理水平进行了综合评价和排序,针对评价结果对各航空公司提高安全信息管理水平提出了具体的建议措施.  相似文献   

12.
为解决高层建筑火灾因素复杂、多元耦合性、模糊性等特征导致难以选择合适方法对其安全进行评价的难题,提出基于DEA(Data Envelopment Analysis)和灰色聚类的高层建筑火灾安全评价模型。首先从防火能力、灭火能力、疏散能力、管理能力4个方面构建高层建筑火灾安全评价指标体系。然后运用数据包络从更加客观的角度计算指标权重值,提高赋权的科学性。最后考虑指标信息不完整性,基于灰色聚类实现对高层建筑火灾安全因素的聚类分析,得出安全等级。运用该模型对郑州正弘高新数码港一期高层建筑火灾安全等级进行评价,认为该建筑安全等级高,应加强对装修材料耐火性、消防水源、疏散宽度、组织能力4个指标的管理,以期提高该建筑火灾安全水平,同时为高层建筑火灾安全评价提供一种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为有效判断城市韧性的发展趋势,构建科学合理的城市韧性度评价指标体系至关重要。首先,基于“压力-状态-响应”(PSR)模型,建立涵盖68个初选指标的城市韧性度评价指标体系;其次,采用信息敏感性和相关性分析优化指标体系;然后,采用CRITIC赋权法和综合指数法确定各指标权重并建立评价模型;最后,以北京市为例,结合区域特点及2010—2021年实际数据,确立包括31个指标的指标体系,分析该城市韧性度的发展趋势。结果表明:2010—2021年,北京市的城市韧性整体呈现上升趋势,城市韧性指数由2010年0.436 7上升至2021年的0.558 6。利用构建的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模型分析城市韧性时序演化趋势,可找出城市在应对突发事件过程中存在的薄弱环节,便于相关部门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  相似文献   

14.
建立了一套以层次分析、聚类与模糊隶属函数相结合,以及专家评分等评价方法为基础的评价指标体系,从经济效益、环境效益、社会效益3个方面对燃煤电厂脱硫石膏资源化水平进行评价分析.该评价体系将理论与实践、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具有严格性和精确性,为燃煤电厂提高脱硫石膏资源化水平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为了客观准确地评估铁路弃渣场的综合风险,建立基于改进投影寻踪聚类(PPC)模型的风险评价模型。首先建立了6个维度共19个因素的指标体系,并制定相应评价标准;然后借鉴K均值聚类思想来确定PPC模型关键系数-密度窗宽R,以解决传统方法造成的聚类效果差等问题;同时将遗传算法(GA)作为模型优化算法得到最优投影方向和样本投影值等关键数据;最后以贵昆线铁路的10座弃渣场作为案例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弃渣场边坡条件”和“地形与地基条件”2个维度对弃渣场的综合风险影响最大;验证了所建模型的科学性,评价结果能够规避人为主观因素的干扰,更加与实际情况相贴合。  相似文献   

16.
为了准确地对节段预制悬臂拼装梁的施工过程进行安全风险评价,对该类桥梁的施工提供有效借鉴,提出基于组合赋权的灰色聚类综合评价模型。首先根据该施工技术的工艺特点及相关规范,建立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利用G1法和C-OWA算子分别确定评价指标体系的主观权重和客观权重,并运用最小信息熵原理优化组合赋权,进一步利用三角白化权函数建立灰色聚类评价模型,确定风险综合评价值,最后依据风险测度界定范围判断施工安全风险等级。最后,运用此评价模型进行实例分析,并根据评价结果提出改进策略,同时验证了该模型的适用性和有效性,进而为该类桥梁施工安全风险管控策略的制定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针对当前我国空管单位在监测和评估管制员(ATCO)工作效能时普遍存在的主观性强、结果差异性大等问题,首先设计基于飞行航迹、管制空域、设备操作以及指令发布数据的管制效能测评指标体系,从飞行安全、运行效率、管制规则3个方面研究指标的测评流程和计算方法,并基于模糊综合评价法量化指标分值;然后在Matlab平台上开发管制效能测评系统,并应用我国某扇区的模拟运行数据验证系统的有效性。研究结果表明:与传统的检查单评价法相比,用这种基于客观运行数据的效能测评方法能够对管制员的操作技能和决策水平进行集成化、定量化和智能化的综合评估,快速获得准确评价结果。  相似文献   

18.
针对我国露天采石场安全状况普遍较差、安全事故频发、而传统采石场安全评价方法存在不足的现状,分析了影响采石场安全状况的各种因素,建立了露天采石场的安全评价指标体系。该指标体系包含安全管理、安全生产、安全环境和安全教育4个方面,共19个安全评价指标。采用层次分析法求得各指标权重,并结合集对分析原理计算出集对联系度及集对势对露天采石场的安全状况进行评价和预测,从而克服了传统采石场安全评价方法在处理不确定性方面的不足。以武汉地区某露天采石场为例,用该评价体系从人、机、环、管4个方面对其安全现状进行了评价与预测。结果表明,将集对分析方法应用于露天采石场的安全评价和预测,计算简单,评价结果较可靠。  相似文献   

19.
为评价煤矿瓦斯爆炸的危险性,建立区间层次分析法(IAHP)与灰色理论相结合的方法。以阳泉一矿、二矿、三矿的5个工作面为实例,对包括人、机、环境、管理4个方面20个致灾因素构成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以不安全、较不安全、一般安全、较安全、安全5个等级为评价标准进行评价;采用IAHP建立一级、二级两两比较矩阵,根据区间特征根法(IEM)确定指标体系的权重矩阵,运用改进的中心点型三角白化权函数求解各评价指标所属灰类的灰色评价矩阵及其聚类系数,保证各指标灰色聚类系数之和严格为1,将权重矩阵与灰色评价矩阵相乘,以取得分排序第一的等级为最终的瓦斯爆炸危险性评价结果。结果表明,5个工作面的瓦斯爆炸危险性等级均为较安全,与实际相符,表明该评价方法有效。  相似文献   

20.
针对影响公路建设施工现场安全的因素具有模糊、不确定性的特点,结合模糊综合分析方法合理构建隶属函数与集对分析方法进行同异反系统辨证分析的优点,提出了基于模糊-集对分析的评价模型.根据公路施工线长点多、工种复杂、影响安全的因素众多等特点,从安全生产条件、安全技术水平、安全生产管理、职业健康防护、施工环境条件等方面构建了公路施工现场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应用层次分析法得到了各评价指标的权重,确定了集对分析联系度矩阵,计算了集对联系度及集对势,给出了参评公路施工现场安全状况发展趋势与不确定性排序.研究结果表明:该模型能够同时考虑安全评价中信息的确定性与不确定性,用于公路施工现场的安全评价能够得到较好的评价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