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高校安全教育属于通识教育,对大学生身心健康成长有着积极价值,也影响着和谐平安校园建设目标的实现.校园中客观存在着各种风险因素,若没有接受安全教育,缺乏应对经验和措施,大学生在遭遇风险因素时可能会陷入慌乱无措的状况,从而无法更好地保护自己.传统的安全教育偏重于宣传和说教,可能无法激活大学生的学习兴趣,难以达到预期安全教育的效果.从预防角度出发,基于校园典型安全事故引导大学生思考,使其从内心深处意识到加强校园风险预防的重要性,远离常见校园风险事故,提高其自我保护能力.  相似文献   

2.
<正>中小学校园客观存在各种风险,学生日常学习与生活、校园环境,以及学生心理层面等领域都可能存在风险。校园风险因素在特殊情境中或意外因素刺激下,可能会导致校园安全事故发生,给师生生命健康安全和财产安全带来威胁,且会破坏校园正常教育教学秩序。对校园风险进行有效识别与规避,可促进平安校园建设。学校安全是社会安全治理工作体系中既重要又敏感的内容,一旦学校安全出现问题,则会引起社会高度关注,甚至引发舆论危机。  相似文献   

3.
<正>随着社会发展和高校教育变革,大学生安全教育管理面临着新的问题和挑战。一方面,校园环境日益复杂,大学生生活和学习的方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安全风险和安全隐患不断增加;另一方面,大学生个体的安全意识和能力也存在较大的差异,部分学生缺乏必要的安全知识和技能,自我保护能力较弱。在这一背景下,加强大学生安全教育管理的必要性尤为突出。保障学生的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是高校的基本职责之一,通过加强安全教育管理可有效地预防和减少安全事故和犯罪行为对学生的危害。  相似文献   

4.
<正>学校安全关系着全体师生和工作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影响着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重视学校安全工作是教育界与社会的共识。任何一次校园安全事故的发生都意味着经济财产损失与个体健康生命伤害,亦会给当事人带来难以抚平的创伤。追求平安幸福是每一个人的正当权利,学校里的师生更应该受到特别保护,此为社会共同心愿。为了能够给每一位学生身心健康成长提供安全空间,也为了给教师提供一个稳定和谐的工作环境,  相似文献   

5.
正全世界大部分高校都会针对大学生开设安全教育课程,以提高大学生的安全意识和自我安全保护能力。大学生不管是在校园中,还是将来离开校园走向社会,都可能遇到各种各样的安全问题,接受过安全教育的大学生,就能够运用所学安全知识合理应对,从而提高自身安全保障系数,并且还能够为社会安全贡献一份力量。若是没有接受过必要的安全教育,大学生在遇到安全问题时,可能会因为恐惧或者惊慌而导致处置失当,从而增加安全风险。在我国高校体系中,思想  相似文献   

6.
新时期高校人才培养不仅要重视知识与技能培训,更要使大学生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如此才能够更好地应对学业、生活、求职等方面的现实压力,从而成长为社会发展的中坚力量.当代大学生的整体心理健康状况并不理想,部分学生存在心理健康问题且不知道如何应对,甚至会导致一些错误的行为和举动,给自己和家人带来痛苦,对学校及社会安全构成威胁.当学生心理健康时,就会呈现一种积极的生活态度与友善的行为特征,这是符合高校安全教育与管理要求的.将心理健康知识融入高校安全教育,对大学生成长是有益的,也有利于高校安全管理.  相似文献   

7.
大学生已经开始独立生活并且广泛接触社会,将要面对社会存在的各种风险因素,这些风险因素容易演变为安全事故。为了更好的保护自己的安全,大学生需要具备一定的风险意识,面对风险隐患采取正确的应对措施,从而降低风险概率。高等院校要为大学生开展形式多样的安全教育,让大学生树立安全意识,让学生更好地保障自身生命财产安全。《大学生安全与预防教育》一书围绕大学生安全教育问题,阐述大学生学习与生活中经常遇到的一些安全问题,并提出一些有效的预防和应对措施。全书一共14章,涉及到安全教育的多个方面,是高等院校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的优质读物。  相似文献   

8.
正当代大学生面临的竞争激烈,生活、学习、情感方面都可能造成精神压力,思想观念也容易受到社会各种文化思潮的冲击,容易产生各种心理健康问题,因此,大部分高校都配备了专业的心理咨询教师,专门负责关注、研究和疏导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毕竟心理健康既关系到大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也关系到校园安全管理与社会治安,同时还关系到无数个家庭的幸福。大学生心理健康会影响大学  相似文献   

9.
正实践教学模式在高校教育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学生通过各种实践学习,不仅能够学以致用,而且还可以提前获得社会与职场方面的生活工作体验,为以后的人生发展奠定基础。相对于课堂教学模式下相对纯粹且安全的教学环境,在实践教学模式下,学生可能会遭遇各种各样的风险,从而给人身安全与财产安全带来一定威胁。因此,在高校实践教学过程中,应努力实现安全管理的常态化,为大学生的实践学习保驾护航。  相似文献   

10.
正身心健康是当代高校培养大学生的基本要求,拥有健康身体,大学生才能够更好地应对学习和生活的压力。高校大学生主要通过体育运动的方式来提升身体素质,因此应加强安全教育,提升安全管理水平,保障大学生在安全前提下进行体育锻炼,保持身体机能处于一种健康的状态。作为成年人,大学生还应学会一些运动伤病的预防及处理方式,在遇到运动伤病的时候,能够冷静科学地处理应对,降低运动损伤程度。  相似文献   

11.
学生是祖国与社会的未来与希望,学校则是培养未来与希望的场所和阵地,校园安全教育与管理工作关系到社会、学校、家庭与个体的幸福健康,是社会安全的重要内容。每年发生的校园安全事故都在敲醒警钟,提醒社会与学校要重视校园安全,努力为所有的师生提供一个安全的生活学习成长环境。在校园安全教育与管理工作具体开展中,可以将其与德育合理融合。立德树人是我国教育的基本目标,当今教育讲究树人先立德,拥有良好道德素养的人显然更有可能成为合格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与接班人。校园安全涉及社会与校园诸多群体的利益,德育教学亦重视公德与公共利益,两者在内涵层面有一定的契合度。基于德育角度推动校园安全教育与管理,有利于和谐平安校园建设,也有利于更好地保护师生的生命财产安全。  相似文献   

12.
伴随着中国社会发展,中国高等教育已经进入新的历史时期,不仅规模持续扩张,而且也更注重教育质量,更关注大学生个体的成长与发展。在高校发展历程中,校园安全事故屡有发生,它不仅给当事师生的生命与财产安全造成了损害,也对高校自身长远发展造成了不利影响。高等教育事业若想顺利发展,则必须加强安全教育与安全管理,努力创建和谐平安的校园,让师生能够在学校中安心学习与工作。高校安全教育与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能够为其可持续稳定发展提供基础保障,更能够为全校师生的生命安全与财产安全保驾护航。在社会激烈变革与发展的新时期,高校加强安全教育与安全管理工作既是历史使命,也是现实要求。  相似文献   

13.
正近年来,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引发的校园安全事故屡有发生,不仅给当事人和家庭带来了无尽的痛苦,而且对高校师生心理情感以及校园安全管理带来了负面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出现问题后,若无法得到及时的疏导缓解,可能会影响其思维与行为。部分大学生在心理健康问题严重之后,心理疾病带来的痛苦与愁闷无法得到排遣发泄,就可能出现危害自己和他人安全的极端思维与行为,从而威胁校园管理安全。对高校而言,通过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安全思维与行为习惯,对安全校园建设目标推进是有益的。在当代高校安全教育与安全管理工作开展过程中,心理健康教育与疏导是一个重点,也是一个难点。  相似文献   

14.
在人的一生中,幼儿阶段既充满生命力,同时却又极度脆弱,幼儿的自我保护能力很弱,周边社会与环境的诸多因素都可能对幼儿的身心发展造成伤害,因此,幼儿需要更好的安全防护,保障他们健康成长。随着我国幼儿教育事业发展与进步,大多数适龄幼儿都会进入幼儿园学习与生活,幼儿园作为幼儿生活与学习的重要场所,其在保护幼儿成长方面承担着重要职责与特殊使命,大部分幼儿园也建立了相对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尽管如此,幼儿安全事故依旧时有发生。  相似文献   

15.
青少年是活泼的,他们正处于迅速成长的青春期,独立意识增强且拥有强烈的好奇心,渴望独立探索世界.青少年有胆量有勇气去探索陌生世界,此为他们成长的必然路径,然而由于缺乏足够的社会阅历,他们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手段不够完善,在社会探索中容易遭遇各种各样的潜在安全风险,若处理不当,则可能引发社会安全意外事故,给当事人及其家庭带来伤害,也给社会安全管理构成威胁.青少年代表着一个国家的未来,他们的健康安全成长是社会共同的意愿,现代社会强调青少年的独立生存和探索能力,因此强化青少年的安全意识、提高他们应急能力和自我保护能力对其安全成长是颇为有益的.  相似文献   

16.
正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迅猛发展的同时,也给校园安全教育与管理带来一定的挑战。安全的校园环境、正常的教学秩序、和谐的人际交往是进行一切教育和管理的基础。与此同时,保证高校安全稳定也是维护大学生身心健康、立德树人的重要主题。因此,学校应对大学生安全教育和管理问题予以高度重视。一方面,将新时代的安全  相似文献   

17.
正大学时代是人生很重要的一段时间,是从学校到社会的过渡时期。大学生既有年轻冲动的一面,又有逐渐成熟稳重的一面。对大学生来说,他们心智基本上发育完善,但是情绪控制能力还不够成熟,一些大学生遇到心理问题的时候,很容易出现情绪波动,甚至有行为失控的可能性。大学生对世界是好奇的,渴望与世界交流,同时又有一定的自我保护意识,害怕受到世界的伤害。高校引导大学生建构心理安全防线,让大学生更好地生活学习,不仅是必要的,而且对大学生成长极为有益。  相似文献   

18.
当代高校非常重视大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尤其强调大学生拥有强健的体魄.大学生通过体育运动方式,既可以锻炼身体,还可以调节情绪,让自己有更多的精力以及更好的精神状态去学习和生活.高校配置了大量的体育场地和设施,也开展了诸多的体育项目,大学生也愿意参加体育运动.不过在体育运动中,应高度重视安全教育和安全管理,这是大学生运动安全的保障.  相似文献   

19.
安全管理和安全教育工作一直是学校体育运动教育工作的永恒主题之一,作为在校学生的必修课程之一,体育运动课程不仅关系到学生的身体素质发展,更关乎到学生的身体健康发展,一旦体育运动的安全教育出现问题,就会给学生的身体和心理成长带来巨大的伤害,还会给学校及学生家庭带来损失和伤害,因此,深入开展学校体育安全教育基本理论与管理模式研究就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正>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国家高度重视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效率,尤其是在高校教学改革的背景下,以素质教育为导向的高校教育改革面临着新的挑战。高校人才培养和学生管理也不再局限于知识传授方面,加强大学生的安全意识,增进安全教育也成为高校教学改革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新形势下的大学生安全教育》共11章。第1章重点介绍了大学生的安全意识、安全知识和相关防范能力。阐述了大学生应当具备哪方面的安全意识和安全知识,论证了大学生接受安全教育的现实意义;分析了校园安全的多种要素,让学生通过高校安全事故进一步剖析日常生活环境中的不安全因素,从而使理论融入实践,形成正确、全面的安全意识。第2章介绍了安全法律法规和校园安全。安全教育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内容之一,其中也必然涉及到安全法律法规教育,大部分校园安全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