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从广西1994年特大洪灾谈非工程防洪措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根据广西各地1994年洪灾的具体情况,深入分析了工程防洪措施的局限性及非工程防洪措施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加强广西非工程措施的重点是加强民众水患意识教育,广泛开展洪水多发区的洪水风险评估并加强土地管理,建立先进的洪水预报预警系统及完善的洪水保险业务。  相似文献   

2.
防洪工程作为人类抵御洪灾的首选手段,为人们提供了保障,但人们对其风险认知还存在一定的偏差。本文从公众层面入手,在我国历史上洪灾最严重的两大流域—长江流域和黄河流域,分别选取岳阳沿洞庭湖区和开封沿黄河地区为研究区,调查公众对当地防洪工程的信赖状况和水灾风险认知情况,回收有效样本831份。据此分析影响防洪工程信赖的因素和工程信赖对公众风险认知的影响。研究发现,公众对防洪工程的信赖度较高,区域趋同性明显;公众对工程信赖的程度,因居住地与风险源的距离、性别、年龄和家庭劳动力结构的不同而存在差异;同时,对防洪工程的过于信赖,会降低公众对洪灾的恐惧心理和警惕性,并使得公众产生消极和积极并存的应对灾害的行为倾向。洪灾多发地区应建立大型洪灾、巨灾的风险防范和洪水保险机制,完善我国的再保险制度;政府在高风险区的分区域管理过程中,应以大局为重;构建"文化自觉"的科学防灾文化观,正确引导公众认识到工程措施能力的限度,扭转在工程信赖基础上的风险认知偏差。  相似文献   

3.
广西沿江重镇洪灾特点及减灾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曾令锋 《灾害学》1997,12(4):75-79
阐述了广西沿江重镇洪灾的主要特点:暴雨强度大、洪水灾发性强、抗灾能力低,探讨了致灾的成因;指出了防洪减灾的主要对策是强调工程与非工程防洪措施相结合,建立全流域综合防洪体系及根据各城市的具体情况采取针对性的措施。  相似文献   

4.
蔡明理  杨达源 《灾害学》1992,7(3):61-66
2000a来,长江荆江河段的洪灾与治理一直是举国关心的问题。本文通过对历史时期荆江洪灾史料的分析,发现荆江洪灾多数发生在气候比较寒冷时期,特别是在寒冷时期中的温暖期内。荆江洪灾的发生主要与上游洪流水量过猛有关,其次是由本区雨季连续阴雨和暴雨所造成。成灾的基础是河间平原地区的相对沉降,造成泄洪不畅。治理荆江洪灾的主要途径可考虑分洪出流措施。  相似文献   

5.
洪灾损失系列线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洪灾损失系列中存在较多的零项或等值项,在洪灾损失风险评估分析中,用常规的频率分析方法难以取得较好效果。据此本文提出两种处理方法,即以Ⅱ型乘法颁配线法和条件系列P-Ⅲ型分布配线法,对洪灾损失系列的线型拟合进行了探讨。最后以CLJ地区洪水淹没田亩数代表洪灾损失指标为实例,应用上述两种方法对洪灾损失进行频率分析,取得圆满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采用横断面研究方法,调查了湖南省在1996-1999年遭受洪灾的10722户居民,对洪灾造成的总经济损失、构成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洪灾所导致的经济损失与洪灾的程度、类型及居民的受灾时间和灾前的经济水平有关。洪灾程度越大、受灾时间越长和灾前经济水平越高的地区,其洪灾的总经济损失越重;地区方面,山洪暴发地区的总经济损失最低;溃垸地区的经济损失最大。因此,在抗洪救灾中,要重点预防溃垸,设法缩短被淹时间,对经济水平较高的地区要重点保护。  相似文献   

7.
李铁松  刘辉 《灾害学》2006,21(1):103-107
嘉陵江流域地理环境特殊,洪水频发,且多发生在四川盆地段,对该段流域人民的生产生活构成很大威胁,了解嘉陵江流域洪水的规律和形成原因.并进一步探讨防洪措施,将有利于对流域的综合治理,减少洪灾损失。  相似文献   

8.
济南市城市扩展与城市暴雨洪灾   总被引:9,自引:5,他引:9  
刘秋锋  赵建  康慕谊 《灾害学》2005,20(4):39-42
阐述了济南市城市扩展历程和城市暴雨洪灾概况,分析了济南市城市暴雨洪灾的成因.研究结果表明,浅盆地形和多暴雨的气候条件是济南市城市暴雨洪灾的自然致灾因素,而城市扩展后,城市雨岛效应增加了市区暴雨出现的频率与强度,城市外部排水变为内部排水,对下垫面性质及自然沟道、洼地的改造使城市洪量增大,滞时减小等,加剧了济南市城市暴雨洪灾的量级和频度.为应对严峻的城市暴雨洪灾,提出了排蓄结合的应对措施.即从源头上减少流经城区的洪水量,加强排水系统的整治,建立健全雨情、水情遥测网和城市防洪调度决策支持系统.  相似文献   

9.
刘俊  代斌 《灾害学》2003,18(2):53-57
通过建立特定工程条件下洪涝淹没面积与水文特性之间的相关关系,并合理确定单位面积资产值和洪灾综合财产损失率,提出了防洪效益计算的一种简易可行的方法,并在里下河腹部地区进行了实际应用。  相似文献   

10.
渭、洛河下游受三门峡水库回水淹没及影响,洪灾频繁。本文依据1902年8月惨重洪灾的实例,全面分析了洪水的特殊性和致灾因素,并从流域治理、水库水沙调度、防洪工程建设等方面提出了进一步减灾的措施。  相似文献   

11.
电力工业自然灾害及减灾对策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王正旭 《灾害学》2001,16(3):54-58
我国是自然灾害频发的国家,自然灾害给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造成巨大的损失,也给电力系统带来极大危害,文中以大量典型灾阐述了危害电力系统的各种自然灾害及其特点,并结合电力行业实际,提出灾害减灾的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以保障电力系统的稳定安全运行,促进电力工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2.
针对湖南省特殊的地理条件、致灾的天气系统、脆弱的生态环境、较低的防洪能力,研究了湖南省城市洪水灾害的主要成因,分析归纳出湖南省城市洪涝灾害的基本特点.在此基础上,根据湖南省城市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需求,提出了洪灾的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13.
安徽省水旱灾害与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纪冰 《灾害学》2001,16(4):83-86
分析了安徽省水旱灾害及其成因与特点,阐述了防洪减灾事业的可持续发展。防汛抗旱是基础性、公益性事业,应当优先发展,重点建设,要全面规划,标本兼治,综合治理;要开源节流,挖潜改造,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要强化防汛抗旱的非工程措施;要努力提高防汛抗灾的科技含量。  相似文献   

14.
An overview of the flooding history of the Yangtze River Basin (YRB) indicates the tendency ofmore frequent occurrence of flood disasters in the area due to intensified human activities anddeterioration of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of waters.According to records,flood disastersoccurred every83years in YRB before1 5 2 4,while during the period1 5 2 5~ 1 85 1 the frequencyincreased up to once every2 0 years on the average.It further increased to once every5 yearsduring 1 92 5~ 1 949and onc…  相似文献   

15.
广州市主要地质灾害成灾机制与时空分布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广州经济高速发展,人口、资源和环境的矛盾日益突出,地质环境渐趋恶化,地质灾害频繁发生,崩塌、滑坡和地面塌陷等严重阻碍了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就这些地质灾害而言,活动断裂纵横交错是其地质构造基础,强烈风化与疏松地表是其物质来源,降水与径流量丰沛是其动力条件,暴雨、洪水则是其诱发因素.人类活动,如过量抽取地下水、乱采滥伐森林植被等增加了地质环境的压力,破坏了生态平衡,成为重要的致灾因子.广州城市地质灾害在过去10年里呈波浪状上升态势,1998年以来尤为严重;空间上主要集中在老城区、广花盆地和低山丘陵区.  相似文献   

16.
试析洪水灾害增长的社会因素   总被引:2,自引:7,他引:2  
自然灾害的本质属性是社会问题。社会的发展,环境的改变以至防洪工程的兴建都影响以至增大灾害的损失。因此,减轻洪水灾害的有效途径,一方面要尽可能控制自然态洪水的泛滥,另一方面则应调整社会的发展布局、有关的对策和实践活动以适应洪水。我国的防洪方针应进一步从单纯注重调动工程手段去控制洪水,向工程与非工程防洪相结合的方向发展,动员全社会投入,从而有效地提高防洪减灾的能力。  相似文献   

17.
1IntroductionBohai is the only inland sea in China.It has the highest resource density of all the fourcontinental seas in China.Since the end of the1 970 's,the marine economy around Bohai has seengreat development and the growth rate of the marine industry is up to 2 0 % .It is much higherthan the growth rate of the GDP of this region.The marine economy has greatly contributed tothe development of the economy and society around Bohai.However,since Bohai is an inlandsea,it has the natural …  相似文献   

18.
论江西洪涝灾害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黄国勒 《灾害学》2000,15(2):60-65
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 ,依据大量历史资料 ,对建国 50 a年来江西洪涝灾害发生的类型、面积及其造成的严重损失进行了分析 ,并提出了防御洪涝灾害的对策和措施 ,对减轻江西洪涝灾害 ,实现全省农业跨世纪的持续发展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黑龙江省可持续发展与21世纪减轻地质灾害策略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翟伟峰  王永杰  王英利 《灾害学》2004,19(4):30-34,50
黑龙江省地质、地貌、气候、水文条件复杂,是地质灾害的多发区;且随着经济的发展,人类经济工程活动诱发的地质灾害也在逐年增加.本文分析了黑龙江省地质灾害的类型、成因、分布及危害;论述了地质灾害与可持续发展的辩证关系;并为促进本省可持续发展提出了切合实际的减灾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