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4 毫秒
1.
在城镇土地定级估价中,障碍物对定级因素的扩散和地价差异的分布均存在着不容忽视的影响。以河北省青县城区为例,运用GIS空间分析功能,着重探讨障碍物对定级因素空间扩散和地价空间分布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障碍物是形成青县城区土地级别和地价差异的一个重要因素,同时也是加强城市空间网络格局联系,促进城市土地合理、高效、集约利用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2.
乡镇土地定级因素因子体系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乡镇土地定级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当前乡镇土地定级工作特点的分析,指出了现行城镇土地定级因素因子体系应用于乡镇土地定级存在因子过多、部分因子无实际意义等问题。在此基础上建立了适合乡镇土地定级的因素因子体系,并在宣城市梅渚镇的土地定级工作中得到了较好的应用。  相似文献   

3.
根据Rough集理论,提出了土地级别不确定性模型和精度测度模型,用精度测度表示确定性分类精度和不确定性分类精度,以及分析了土地定级中级别划分的不确定性和不同级别分类质量的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4.
基准地价评估及更新是目前土地管理的一项重要和经常性的工作。针对小城镇的土地利用特点,对小城镇土地定级估价更新中的地价样本祷点、土地级别调整、基准地价更新评估等方面进行了研究,选择级别界线修订法更新小城镇土地级别,并在此基础上探索出适合小城镇特点的基准地价更新方法。  相似文献   

5.
土地定级中的数据检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根据土地定级工作中土地级别划分合理性的检验指标,分析了采样数据的分布情况,提出了多种样本数据的检验方法,并给出了检验步骤和相应的数学模型,保证了土地级别划分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6.
农用地质量等级划分是国土资源大调查的主要内容。以广东省五华县耕地定级为例,阐述了农用地定级的主要内容,重点对用修正法定级中因素的选择量化及权重的确定、修正因素分值计算以及耕地级别划分与校验等做了详细探讨,力争为我国农用地分等定级工作寻求一种更为科学合理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不同尺度的区域城镇土地基准地价平衡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区域基准地价平衡是区域城镇基准地价评估的重要内容,对地价管理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分析了不同尺度基准地价平衡的内涵、实质及不同尺度平衡的机理,运用多种方法从宏观尺度的城镇间基准地价平衡、中观尺度的土地级别之间基准地价平衡、微观尺度地块间的区片价平衡进行了研究。以广西县级市——桂平市为例,对桂平市所辖的28个城镇基准地价平衡进行了实例研究,为区域城镇基准地价平衡提供了实用的模式与方法,为培育、发展城镇土地市场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8.
2002年,陈江镇划归惠州市城区管辖,行政区划的改变给该镇的土地价格带来了明显变化.介绍了陈江镇土地定级与估价过程中资料的收集、评估参数的确定、估价技术方法的选择和土地定级的估价.在对比前后工业、商业、住宅用地的价格后,重点从级别范围的变动、地价体系的变化和地价水平三个方面详细分析了陈江镇的基准地价在行政区域变化前后土地价格变化的原因,并对基准地价与原惠州城区地价体系的衔接作了具体分析.  相似文献   

9.
以重庆市38个区县为例,构建土地分等经济社会—生态环境综合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对其进行城市内部土地质量评价,采用聚类法对综合得分进行等别划分,采用主成分分析法确定影响土地分等的主要驱动力。结果表明:1重庆市38个区县城镇土地可划分为六等。2重庆市城镇土地质量差异明显,评价分值由高到低衰减速度不同。3重庆市城镇土地质量等级具有明显的地域差异,高等别土地主要分布在都市功能核心拓展区和城市发展新区,低等别土地主要分布在"两翼"地区。4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城镇集聚规模和生态环境质量是影响城镇土地分等的主要驱动因素。  相似文献   

10.
采用CiteSpace软件对国内外近14年主题为土地利用和碳排放的研究文献进行了文献计量分析。结果表明:国外研究主题的演进依次是微观层面的土地利用碳排放机理认知研究、土壤碳和植被碳的有机碳核算、建立不同的模型模拟或仿真碳排放变化、生物燃料利弊分析;国内研究主题的演进依次是建设用地和农业碳排放的研究、土地利用结构与能源消费的相关关系、特殊区域的碳蓄积变化与土壤碳核算、不同省份或地级市的碳足迹核算,以及城市土地、城市规划和土地管理视角的碳减排研究;减少森林采伐和森林退化碳排放和生物燃料的相关研究成为国外最新的研究前沿,低碳城市、城市规划、低碳交通和低碳发展成为国内研究前沿。  相似文献   

11.
城市环境总体规划是对城市中长期环境管理的综合安排,是环境保护基础性的规划,其核心问题在于规模、结构和布局,即从城市环境、资源与生态约束角度为社会经济发展规划、城市总体规划与土地利用规划提出限制(环境、资源与生态红线),从环境承载力与发展生态适宜性分区角度为城市发展规划提出发展适度规模、结构与布局。在城市"多规融合"的实践过程中,城市环境总体规划,作为政府综合决策的重要支撑之一,可以为其他的规划编制提供约束条件以及土地供给能力测算值,使得各规划间能够相互支撑、相互融合,因此有必要先行。本文以北京市丰台区环境总体规划为例,从布局角度出发,基于区域土地资源供给能力对丰台区进行土地生态适宜性评价,并得到土地生态适宜性区划图,从而提出丰台区城市总体规划与土地利用规划的限制条件,为城市环境总体规划先行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2.
城市内区域土地集约利用评价能够反映各区域土地集约利用程度,为完善城市总体规划提供依据。以唐山市乐亭县为例,建立一套切实可行的城市内区域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多因素综合评价法进行评价。评价结果表明,新区高于旧区、中心区高于城市边缘区的集约特性,区域问土地集约利用程度差异巨大,城市土地利用的重点应放在已建成区土地的挖潜改造上,走内涵集约式发展道路,最大程度地提高城市土地利用效益。  相似文献   

13.
城镇建设用地需求预测与配置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针对我国现行城镇建设用地预测方法存在的问题,对城镇建设用地预测方法进行了探索性研究;通过构建科学的建设用地需求预测方法,为土地利用规划提供科学依据。在C—D生产函数的基础上,提出了土地、资本与产出GDP的要素关系模型、恩格尔系数与人均建设用地面积关系模型和时间序列的ARIMA建设用地模型。对成都市城镇建设用地总量进行了实证分析,对4种预测方法的结果进行了定量评价,并据此提出成都市建设用地的配置方案。  相似文献   

14.
我国城市周边规划建设用地利用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子玉 《四川环境》2004,23(3):68-70,74
随着我国城市面积的不断扩大,大量的郊区耕地成为或即将成为城市的建设用地,同时与城市建设相伴相随的建筑渣土的堆放已成为城市的一大问题,本文按照循环经济原则,提出利用规划期内即将建设的城市周边耕地资源建立供应城市建筑的制砖企业,同时利用取土坑填埋建筑渣土,建立城市物质的有效循环,实现城市建筑的循环经济。并对此物质循环方式做了生态经济的分析,也对此物质循环中存在的障碍提出了解决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城市的建设与发展都以特定的地貌体为基础,城市地貌环境与城市规划关系密切。简述了在城市规划和城市土地利用条件下,国内外城市地质、城市地貌、城市地貌灾害与城市地貌环境质量综合评价的历史与发展,讨论了当前城市地貌环境研究存在的问题和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6.
城市生态休闲绿地不同于城市绿地,主要包括其中的城市公园绿地和其他绿地。结合市民平时主要在居住地附近散步、节假日喜欢到郊区游憩的休闲活动特点,把生态休闲绿地分为日常短时休闲绿地和节假日长时休闲绿地。在城市生态休闲绿地建设中,应重点建设日常短时休闲绿地,配套开发节假日长时休闲绿地,完善城市公共绿地的休闲设施,增强城市公共绿地的大众性,提高专有绿地的开放性。  相似文献   

17.
聊城市城市生态用地开发与利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生态用地是城市中重要的自然组分,对维持城市生态系统的持续、稳定和发展有积极作用。在介绍城市生态用地的基础上,将城市生态用地划分为2大类、4个亚类,并简单介绍了城市生态用地的服务功能,最后以山东聊城市中心城区为例,对城市生态用地的开发与利用作了具体分析。  相似文献   

18.
刘骏  蒲蔚然 《四川环境》2004,23(4):34-36
从区域环境和城市环境的角度出发,介绍了城市绿地系统在维护城市生态平衡、保护城市环境中的重要作用,揭示了在城市可持续发展战略中,加强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与建设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9.
随着经济全球化、城市化进程的加剧,城市生态的规划建设对社会经济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从可持续发展视域探讨当前城市规划建设中存在的由规划滞后、规划重复、规划片面、执法不严等造成的城市规划环境污染、资源浪费和生态破坏的问题,提出构建城市生态规划的现实必然性和基本原则,从强化机制、转变观念、以人为本、健全法制、合理规划等角度探讨可持续发展视阈下城市生态规划的途径。  相似文献   

20.
滇中城市群产业结构与用地结构关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群产业结构与用地结构的协调发展有利于提高滇中城市群用地的空间绩效,优化城市群产业结构,提升城市群的整体功能.运用比例变化指数和Granger因果关系方法研究了滇中城市群产业结构和土地利用之间的变化关系:滇中城市群产业结构变化滞后于城市土地结构变化,城市土地结构变化和产业结构变化的差距呈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即滇中城市群产业结构和土地利用结构由非同步变化逐渐进入同步变化轨迹;短期内,滇中城市群产业结构变化促进了优化土地利用,土地利用变化又反作用于产业结构,但滇中产业结构和用地结构未出现同步变化规律,说明滇中产业结构和土地的因果关系结构要在长期发展才可能实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