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针对当前农村生活垃圾产生位置分散,收集运输成本费用高,周边居民对于焚烧设施建设反应敏感度高等问题,结合农村地区实行生活垃圾分类后,农村其他垃圾的成分发生变化等情况,介绍了一种新型组合工艺技术处理农村其他垃圾。该工艺设计主要采取“人工分选+三级筛分+磁选+风选+AI智能+光电”的工艺组合技术,经过一段时间运行后,工艺运行较稳定可靠,处理效果较佳,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实现农村其他垃圾的资源化处理,减少运输距离,节约运输成本,同时避免由于焚烧设施建设引起的邻避效应,为农村其他垃圾资源化处理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和方向。  相似文献   

2.
详细探讨了粉煤灰的形态效应、活性效应格微集料效应及在建筑砂浆中的水化反应机理。粉煤灰所含玻璃微珠与砂浆体中游离Ca(OH)2的火山灰反应是产生相应力学强度的主要原因,其品质(细度与含碳量)及掺量对不同类型、不同标号砂浆的强度的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3.
详细探讨了粉煤灰的形态效应、活性效应和微集料效应及在建筑砂浆中的水化反应机理。粉煤灰所含玻璃微珠与砂浆体中游离Ca(OH) 2 的火山灰反应是产生相应力学强度的主要原因 ,其品质 (细度和含碳量 )及掺量对不同类型、不同标号砂浆的强度有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4.
石灰石—石膏法烟气脱硫工艺已在我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其中石灰石的活性是湿法脱硫工艺中的一个重要指标.为了深入认识石灰石湿法脱硫体系中石灰石的溶解特性,以单个石灰石颗粒为研究对象,根据双膜理论提出了石灰石离解模型.此外,分析了石灰石的掩蔽效应产生原因和发生机理,建立了掩蔽效应存在下的石灰石离解速率模型,进而找到更好的防止石灰石掩蔽的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5.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城市的生活环境也在逐渐变化,城市生活垃圾的种类及物化特性也逐渐变得复杂.首先概括了传统的生活垃圾处理方法,重点总结了传统垃圾分选技术的进展,介绍了一些新的垃圾处理技术,如红外吸收光谱分析技术、图像识别技术、变重分选、温度传感技术等,在此基础上对传统技术及新技术的研究提出建议,认为一些在其他领域兴起的技术也 行变革进入该领域,以提高垃圾的无害化和资源化程度,有利于环境保护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的建设.  相似文献   

6.
本文综述了国内外有关粉煤灰分选(级)的设备,着重介绍其结构、工作原理和特点,通过比较,分析了国产设备的现状,并提出了国产设备在研制、推广方面的努力方向。  相似文献   

7.
通过回收垃圾中的资源,提高垃圾的处理率,利用先进的分选技术,将垃圾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处理,使垃圾中的资源得到有效的利用。特别是城乡结合部垃圾的治理,提出了处理工艺和方案。  相似文献   

8.
根据广东台山电厂设计燃煤煤种灰分分析结果以及国内粉煤灰综合利用现状,提出了适合该厂实际情况的粉煤灰分选技术方案。  相似文献   

9.
介绍武汉阳逻电厂粉煤灰收集、分选一体化系统的特点、运行状况及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0.
高频超声波降解4-氯酚的反应机理及试验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探讨了高频超声波(1.7MHz)降解4-氯酚的反应过程和反应机理,研究了高频超声波降解4-氯酚的效果及4-氯酚的初始浓度,高级氧化方法(AOPs)等因素对降解效果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高频超声波降解4-氯酚为一级反应,超声波空化效应在降解过程中起主导作用。超声波与其他氧化方法联用可大大提高降解效率。具有良好的工业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1.
由于城市垃圾中塑料品种繁杂、质量差,回收利用十分困难,国内外对于垃圾中的废旧塑料回收利用甚少。通过技术比选,确定采用多种分选技术的优势组合,以风力分选-X射线分选-光电分选相结合的组合工艺技术,实现对主要塑料品种PO,PS,PVC,PET等的有效分离,以加大废旧塑料的回收利用,减少环境污染,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相似文献   

12.
聚丙烯以其优异的机械性能、高的性价比和多重改性方式成为重要的通用树脂之一,这些产品废弃后产生了种类繁多和数量巨大的再生聚丙烯.通过将再生聚丙烯根据性能和来源进行分类,然后分类阐述各再生聚丙烯物料特点,结合再生聚丙烯改性方式,为高质化应用提出方向.  相似文献   

13.
以矿化垃圾作为研究对象,对矿化垃圾填埋场进行综合治理,使填埋场垃圾得到资源化利用,将填埋场土地恢复使用,提升垃圾资源化利用后产生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4.
废旧塑料是一种很有价值的可回收利用资源,经过再生可制取高品质塑材制品。但目前因塑料种类、颜色等原因,难有统一、合适的预处理技术,从而导致废旧塑料回收率低和塑材产品品质低等问题。针对废旧塑料的分选、破碎、清洗预处理技术影响塑材产品品质因素进行研究,重点考察破碎料粒度与氯乙烯(VCM)含量对再生塑料物化性质的多因素影响,实验结果表明,PVC型材产品杂质粒子数≤12个/900cm2,优于国标GB5761-1993相应的SG3型号优等品要求的16个/900cm2,且水循环利用率大于90%,环保效益好,具有极大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5.
塑料污染已是全球防治环境污染的重大问题,我国每年有大量的废旧塑料产生,仅废旧塑料的分选这一工艺就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回收后的循环再利用,又要增加昂贵的处理成本。综述了废旧塑料几种主要的分选技术,包括色彩分选技术、光谱分选技术、密度分选技术、风力分选技术、静电分选技术、溶剂萃取分选技术。对废旧塑料化学回收循环利用相关技术进行介绍,包括热裂解法、催化裂解法、氢化裂解法、光催化裂解法等。总结了对废旧塑料分选及化学回收循环再利用的重要性,并对此提出了规模化、产业化的发展愿景。  相似文献   

16.
预处理是废铝再生的第一个工序,对后续的熔炼影响很大。良好的预处理需要将杂质进行分离,并按铝合金的成分牌号进行分类,对目前比较先进的杂质分离技术和废铝分类分选技术进行重点介绍,为再生铝预处理技术的研究及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分析了国内外近期生活垃圾资源化技术的处理模式和存在的缺点,指出了我国城市生活垃圾资源化的有效途径是加强对垃圾的预处理,提出了基于垃圾预处理的城市生活垃圾资源化综合处理系统,介绍了废塑料制作建筑板材的工艺和技术指标.  相似文献   

18.
19.
采用实地调研和访谈法,从山东省废旧纺织品综合利用战略联盟成立的理论基础入手,分析战略联盟成立产生的协同效应,即互补效应、整合效应和管理效应,总结战略联盟取得的成功经验,以便其他地区学习和借鉴。  相似文献   

20.
油田采出水中主要污染物为原油及悬浮物,这两种污染物的去除方法主要为物理法、混凝法、过滤法等。“惯性效应”理论是近两年发展起来并首先在给水处理中得到验证的理论,它将过去概念中宏观传质过程分为宏观扩散与亚微观扩散两个不同物理过程,提出亚微观扩散的动力学致因是惯性效应,特别是湍流微涡旋的离心惯性效应,为多项流体系相接触和反应提供了理论依据。将“惯性效应”理论应用在油田采出水处理方面,将极大提高油田水处理设备的效率。1 “惯性效应”理论  “惯性效应”理论指出,如果我们跟随水流质点一起运动,就会发现水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