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安全生产事故隐患(以下简称事故隐患),是指生产经营单位违反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规章、标准、规程和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的规定,或者因其他因素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存在,可能导致事故发生的物的危险状态、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管理上的缺陷。事故隐患也可作为险性事故或无伤害事故。  相似文献   

2.
<正>对于企业安全生产工作来说,人的不安全行为通常是指从业人员在进行生产操作时违反安全生产客观规律、有可能导致生产安全事故的行为,或者可以简要概括为可能造成事故的人为错误。不安全行为主要反映了在可能引发事故的原因中,"人"这一方面的原因,在实践中主要表现为相关人员出现了可能引起事故发生的不安全动作,以及应该遵守安全管理制度、安全操作规程而没有遵守的行为。  相似文献   

3.
事故隐患是指生产经营单位违反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规章、标准、规程和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的规定,或者因其他因素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存在可能导致事故发生的物的危险状态、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管理上的缺陷。事故隐患分为一般事故隐患和重大事故隐患。加强隐患排查治理是突出预防为主,杜绝生产安全事故的最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4.
<正>笔者认为,可以设立违章作业"曝光台",但不应是针对某个人或某件事,而是应该以及时解决在安全生产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为目的,从而持续改进安全生产工作。图为某企业设立的"曝光台"。(图片由武钢金山店铁矿提供)目前,很多企业在开展反违章工作时,通过采取让违章行为在曝光台上曝光,让违章作业人员当众检讨自己不安全行为的方式,以纠正违章者的违章行为,同时警示广大职工应在日常工作中,加强自身安全意识、遵章守纪。对于企业该  相似文献   

5.
在基层安全生产管理中,经常遇到违章行为。由于违章行为在一般情况下不会造成事故,因此,职工都存在有不同程度的侥幸心理。出现习惯性违章行为,还对违章行为的处理抱有抵触情绪,所以,对违章行为人处理方法得当与否,直接影响到安全生产管理能否顺利开展。纠违章方法正确,违章行为人在以后工作中能自觉遵守安全制度,能提高整个团队的安全素质,否则会使违章行为人,产生抵触情绪,埋下事故隐患。因此,在基层纠违章时,要用因人、因事(违章行为)制宜、人事(违章行为)结合的方法处理各类违章行为。因人制宜。每个违章行为人的安全素质有高低之分,对…  相似文献   

6.
所谓习惯性违章,是指那些固守旧有的不良作业传统和工作习惯,违反规章制度或安全工作规程的长期反复发生的行为方式,习惯性违章是一种长期沿袭下来的违章行为,它实质上是一种违反安全生产工作客观规律的盲目的行为方式。违章是电力安全的大祸害,是人身伤亡事故和人员责任事故的根源。  相似文献   

7.
肖宗敏  杜玉许 《安全》2008,29(7):43-45
“三违”安全培训就是针对“三违”行为(指违章指挥、违章操作和违反劳动纪律的现象)即在日常安全检查中发现的违章行为、举报核实的违章行为、油田《安全情况通报》典型问题中的违章行为等,按照可能发生的事故类别进行分类、汇总及事故机理分析,编制培训教材,  相似文献   

8.
正隐患本义是指"隐藏的祸患"。《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暂行规定》(国家安全监管总局令第16号)将"安全生产事故隐患"定义为"生产经营单位违反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规章、标准、规程和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的规定,或者因其他因素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存在可能导致事故发生的物的危险状态、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管理上的缺陷"。危险源是英文hazard的汉译。GB/T 28001-201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要求》将"危险源"定义为"可能导  相似文献   

9.
导致企业安全生产事故发生的隐患有各种各样,但在诸多隐患中人的隐患是最大的隐患。化工企业尤其是在危险化学品企业发生的安全生产事故,绝大部分都是人的不安全行为造成的。在管理层,安全投入不足、现场监管不力、责任落实不明是导致事故发生的重要原因:在生产一线,违反劳动纪律、违反操作规程、业务知识不全是导致事故发生的重要原因。在对化工企业安全生产监管中,我们始终坚持以人为本,从培训、教育入手,全面提升化工生产企业从业人员的安全素质,提高企业的本质安全度。近年来,海安县化工企业实现了“无泄漏、无爆炸、无伤亡”的“三无”监管目标。  相似文献   

10.
2011年6月,我们迎来了第10个"全国安全生产月"。"安全责任、重在落实"是今年"安全生产月"活动的主题,即以强化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为重点,以"三深化""三推进"为主要抓手、严厉打击各类非法、违法生产经营建设行为,严格落实责任,健全规章制度,夯实安全基础,提高技术装备水平,全面加强安会监管和安全管理,坚决防范重特大事故发生。按照"安全生产年"活动的总体要求,"安全生产月"中广西开展的巡讲、巡访、巡演的"三巡"活动,各级政府、安委会高度重视,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国发【2010】23号)和《自治区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实施意见》(桂政发【2011】12号)文件精神,将政策措施、安全生产知识、监督管理经验、先进事迹送进企业、学校、乡村、社区和家庭,为深化"安全生产年"活动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为确保我区实现"十二五"时期安全生产工作开好局。  相似文献   

11.
实干兴安     
刚刚过去的2012年,是安全生产工作实干的一年. 2012年,全国各类事故总量、较大事故、大部分行业领域和因非法违法行为导致的较大以上事故同比下降,特别是重特大事故由升转降,全国安全生产形势总体稳定. 安全生产形势总体稳定源自实干. 2012年4月中旬至2012年9月底,全国集中开展了打击非法违法生产经营建设、治理纠正违规违章行为的"打非治违"专项行动.2012年10月,国务院安委会为进一步深化"打非治违"专项行动,又集中开展了"回头看"活动.为使"打非治违"专项行动目标清晰,专项行动归纳了13种带有共性的非法违法行为,同时分出行业领域,提出其中比较典型、比较突出的非法违法生产经营建设行为.在专项行动期间,全国打击非法违法、治理纠正违规违章行为达到了1800多万起,责令整改、限期整改、停止违法行为300万起,责令停止生产、停止建设、停止经营的单位达到了7.8万家,依法关闭取缔了3.2万家非法企业,使由于"非法违法"导致的较大事故比重由2012年初的71.6%降到了42.1%,有力地促进了全国安全生产状况的持续稳定好转.  相似文献   

12.
正《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暂行规定》(国家安全生产监管总局令第16号)中对事故隐患的定义:"生产经营单位违反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规章、标准、规程和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的规定,或者因其他因素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存在可能导致事故发生的物的危险状态、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管理上的缺陷。"地下管线隐患也属于安全生产事故隐患范畴,但与传统的安全生产事故隐患相比,其相同点主要在于隐患一旦引发事故,势必影响企业的正常生产运行;不同则有两点:一是分布  相似文献   

13.
<正>安全培训是煤矿安全生产的一项重要的基础性工作,是防止"三违"行为,不断降低事故总量,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的源头性、根本性举措。目前,虽然大多数煤矿企业都已将安全培训作为建设企业安全生产长效机制的重要举措,但是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安全培训的效果往往并不理想,"三违"(违章指挥、违章作业、违反劳动纪律)现象依然屡禁不止,安全事故仍然时有发生。各企业要树立"培训不到位就是重大安全隐患"的意识,坚持依  相似文献   

14.
浅析隐患整改与控制事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事故发生的机理和事故“隐患”的逻辑关系所揭示出的规律性中,可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即:无隐患就无事故。因此,安全工作的中心任务乃至最终目的应当是控制隐患,进而消除隐患(这里指的隐患不仅是指物的不安全状态,而且还包括人的不安全行为等各种不安全因素),防止事故的发生,以达到保障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顺利进行、促进企业健  相似文献   

15.
"三违"是指企业职工、管理人员在企业生产中"违章操作、违章指挥、违反劳动纪律",是人的不安全行为所导致的各类事故的罪魁祸首.在本企业的事故追查记录中,笔者发现:绝大部分事故都是由"三违"造成的.可以说:"三违"是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大敌,是引发事故的罪魁祸首.对"三违"现象加以分析,目的就是找出其中一些带规律性的东西,采取相应的措施加以防范.  相似文献   

16.
<正>人是重点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是指生产经营单位违反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规章、标准、规程和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的规定,或者因其他因素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存在可能导致事故发生的物的危险状态、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管理上的缺陷。在建筑施工现场中,物的状态、人的行为是一个动态管理过程,在此过程中,安全隐患随时随地皆可能生成。看上去似乎现场无法管理,其实不然,虽然隐患无处不在,随时可能生成,但还是有规律可循的。  相似文献   

17.
聚焦一:6月上海化工企业爆炸连发两起6月23日和24日,上海连发两起化工企业爆燃事故,引发市民关注。6月25日,上海市召开安全生产工作紧急会议,通报了两起事故情况,并研究部署当前安全生产工作特别是危险化学品企业安全生产重点工作。根据初步调查显示,"6·24"金山盛瀛化工企业事故已被认定为严重违反安全生产法规条例。无上岗证的客户竟被允许进入危化品生产车  相似文献   

18.
浅析石油开采企业安全培训问题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唐全贵 《安全》2009,30(7):35-37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企业生产规模的普遍扩大,企业生产中蕴涵的风险也日益增加。对于石油开采企业而言,由于生产作业面广、链长,安全防范对象多,任何一项设备隐患、制度缺陷、程序遗漏、工作疏忽或个人违章行为,都可能引发事故。这些事故所造成的损失都很严重,对企业职工及周边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严重威胁。  相似文献   

19.
原文娟 《劳动保护》2022,(11):37-37
习惯性违章是指不遵守安全工作制度,长期反复发生的作业行为,实质上是一种违反安全管理要求的行为方式。若听其自然,任其发展,必然会酿成事故,铸成大错。违章是安全生产的大敌,是企业管理的痼疾,必须严肃认真对待,从思想根源上进行防范。企业为消除习惯性违章,想尽了各种办法,制定严格的规章制度,加强安全管理监督等,但是无法在企业中根除这种行为。  相似文献   

20.
罗时 《劳动保护》2012,(9):46-47
今年进入第三季度以来,各地一系列非法违法生产经营建设与违规违章行为导致的重大、较大安全生产事故仍不断发生。截至今年9月底,"打非治违"专项行动将告一段落。面对一系列非法违法生产经营建设与违规违章行为,什么才是巩固"打非治违"成果的落脚点,这一问题引发各主要媒体的热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