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78 毫秒
1.
寓资源环境保护于发展之中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从四个方面阐述了中国的环境与发展问题。要改善中国目前生态状况的关键在于树立生态道德观念,扭转贫困地区的面貌,寓资源环境保护于发展之中。  相似文献   

2.
四川省作为长江上游重要的生态屏障,集大城市、大农村、资源开发基地、民族地区、西部贫困地区于一体,经济增长与资源、环境的矛盾将长期存在[1]。本文采用环境压强与生态效率的方法评估四川省"十一五"与"十二五"期间区域环境经济状况,发现环境压强与生态效率形势有所改善,但仍面临较为严峻的环境经济形势,特别在大气污染防治领域仍需做进一步的研究。  相似文献   

3.
贫困地区在经济发展中存在人口急剧增加、资源浪费、生态破坏严重、污染难以控制等问题.环境管理对贫困地区的经济发展具有极大的重要性.应遵循为促进经济发展服务的原则、树立整体思想,结合整治环境的原则、树立预见性和长远性观念的原则以及树立大环境管理思想的原则,采取措施,加强队伍建设,运用经济手段,强化贫困地区的环境管理.  相似文献   

4.
当今世界正面临着人口、资源、环境和经济社会发展失衡的严峻挑战。国际社会认识到,高消耗追求增长和“先污染、后治理”。“先经济、后环境”传统发展模式已不再适应现代发展要求,越来越多的国家正在摒弃传统工业发展模式,而取代之以经济与环境相协调的“可持续发展’城略。党的十五大报告指出:“资源开发与节约并举把节约放在首位,、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指出努力寻求经济社会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兼顾当代与后代利益的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已势在必行。我省在经济社会发展,实行计划生育。防治环境污染,加强资源保护方面取得了…  相似文献   

5.
适应市场经济新形势,加快贫困地区经济开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论述了贫困地区经济开发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形势下面临的问题,并对加快经济开发对策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6.
《中国资源报告》和《中国农业资源状况报告》编写工作简况人口、资源、环境已经成为全球性的三大问题,也是我国持续发展中面临的严峻挑战。人口问题的症结是资源的承载能力,环境问题的凸现是过度消耗资源并释放污染物。所以在缓解人类面临的三大问题的过程中,资源问题...  相似文献   

7.
罗婵 《环境保护》2023,(5):61-63
本文以资源依赖型城乡为研究对象,重点探讨其营商环境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协同发展。通过对资源依赖型城乡发展面临的困境进行总结,认为其存在明显的路径依赖、思想误区,且产业吸引力与政策弹性相对匮乏。同时,在分析营商环境与生态环境保护关系的基础上,提出了资源依赖型城乡营商环境与生态环境保护协同发展的建议,二者在工作推进与思想转型、双环境框架设计以及评价与激励措施上具有较好的协同基础,能够将“加法”变成“乘法”,在协同发展中发挥各自的最大效能。  相似文献   

8.
充分认识加强环境保护对推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加强环境保护,推进可持续发展是中国发展的自身需要和必然选择。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当前正处在经济快速增长的发展过程中,面临着提高社会生产力、增强综合国力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历史任务,同时又面临着人口基数庞大、人均拥有资源不足、资源利用效率低、环境污染和破坏严重等问题。我国的基本国情和发展目标,决定了今后不能再走只注重数量增长、不考虑资源永续利用以至破坏环境的发展模式和生活方式,而必须以可持续发展思想为指导,从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的高…  相似文献   

9.
人口问题、资源问题、环境问题以及经济社会发展问题,是 当今世界人们日益关注的四大问题。如何寻求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的持续协调发展是世 界各国经济发展研究的战略问题。随着工业的发展,尤其是不合理的开发利用资源,造成环 境的污染和对生态的破坏,人们面临环境的污染、资源的耗竭、生态的退化等日益严重的环 境问题,威胁到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经济发展向人类提出了尖锐的环境问题,引起了人们对 未来生存环境的严重挑战。只有持续地、协调地发展才是解决环境与发展的唯一出路,笔者 从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角度进行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10.
园艺生产中环境保护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园艺花卉产业的发展与其它农业生产一样,面临着各种环境问题,突出表现在化肥、农药对环境的污染、野生花卉种质资源和生产多样性的破坏以及对生物安全的威胁等。实现园艺花卉业可持续发展,应立足生态农业,提高科学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保护野生花卉种质资源。同时,作者提出了野生花卉资源收集、保护、繁育等方面开发国际使用的设想。  相似文献   

11.
今年3月,中央召开了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会,江泽民总书记在讲话中强调:“目前,我们在这些方面面临的任务仍很艰巨。必须从战略的高度深刻认识处理好经济同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把这件事关中华民族生存和发展的大事作为紧迫任务,坚持不懈地抓下去。今年要进...  相似文献   

12.
资源与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繁衍和发展的基本条件,而资源短缺、环境污染和生态恶化已成为人类发展面临的重大威胁。全球常规能源的有限性和大量使用正使其面临枯竭,而且在开发、转换、加工、运输和利用过程还伴生许多环境问题。风电以可再生、永不枯竭、无污染、安全可靠等优点,必将在能源产业中异军突起。  相似文献   

13.
江总书记说,“实现我国经济和社会跨世纪发展目标,必须始终注意处理好经济建设同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人口众多,资源相对不足,环境污染严重,已成为影响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这些年来,各级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统一部署,密切配合,共同努力,计划生育、保护资源和环境等工作不断取得新的进展。目前,我们在这些方面面临的任务仍很艰巨,必须从战略的高度深刻认识处理好经济发展同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的重要性,把这件事关中华民族生存和发展的大事作为紧迫任务,坚持不懈地抓下去。今年要进一步…  相似文献   

14.
分析了中国工业发展将面临的资源与环境瓶颈约束,从资源环境经济学角度阐明了产生资源环境瓶颈约束的原因,并指出:资源环境在使用过程中所表现出的外部性特征和资源环境实际成本与资源环境价格中所包含成本的不一致性导致了目前资源环境利用的低效率;对资源环境的低效利用产生了环境污染、加速了资源耗竭;工业发展本身存在着促进环境质量需求提高的机制,这种机制的作用也是产生资源环境瓶颈约束的最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15.
葫芦岛市可持续发展面临的问题表现在城市规模发展缓慢、工业污染严重、水资源短缺、资源综合利用率低,产品结构不够协调等方面。针对这些问题提出的主要对策有:加快城市规模发展、改善投资环境、优化产业结构、发展清洁生产、提高资源开发利用水平、加强环境管理等。  相似文献   

16.
国家级新区是由国务院批准设立,承担国家重大发展和改革开放战略任务的国家级综合功能区,国家级新区在带动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面临水、大气和城市生态等一系列环境问题。本文以四川天府新区为研究对象,深入了解其发展过程中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并具体分析其形成原因,提出环境应对策略,包括确立以资源环境承载为基础的新区规划体系和发展理念;提升新区资源环境承载力,走经济社会与环境融合发展之路;强化制度保障,加强环保行政执法与司法衔接,建立联动机制等。研究结果可为解决我国国家级新区建设与发展面临的诸多环境问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的经济损益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的经济损益分析阎军印(河北地质学院管理工程系石家庄)人口、环境和资源是人类面临的三大问题,特别是在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环境质量的高低已不仅仅是决定人类生存空间的好坏,而且环境本身作为一种资源,直接制约着社会经济发展的速度和水平,因此,...  相似文献   

18.
环境、资源、人口是当今人类社会面临的三大主要问题,受资源过度开发与人类生存发展的影响,环境问题不可小觑.不可否认,经济发展以牺牲环境和资源为代价,面临环境恶化与资源短缺后,虽制定系列补救措施,但已经造成的环境损害在短期内无法恢复.当环保工作上升到国际视角,环境政策工具的职能发生变迁,企业被动环境管理开始向主动承担环境风...  相似文献   

19.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口的增加,世界各地都面临着一个问题,就是资源的短缺和环境的压力。中国也一样,经历了20多年的快速增长,资源环境问题凸显,并且越来越尖锐。我们的经济还需要继续增长,而资源又十分有限,加强资源管理就成为应对压力增长的必然选择。2005年底颁布的新版《城市规划编制办法》中指出:“城市规划是政府调控城市空间资源,指导城乡发展与建设,维护社会公平,保障公共安全和公共利益的重要公共政策之一”。  相似文献   

20.
1.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是我国当前和未来发展的必然选择(中国21世纪议程—中国21世纪人口、环境与发展白皮书》中指出,中国庞大的人口基数和持续增长态势在一个相当长时期内难以改变,因而将长期面临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发展的巨大压力和尖锐矛盾。目前,我国已经进入了经济快速发展的历史阶段,由于经济基础差,技术水平低,资源消耗量大,污染严重,生态基础薄弱,如果不把合理使用资源,保护生态环境纳人经济发展之中统筹考虑,经济增长就难以持续,也难以为后代创造可持续发展的条件。在这种形势下,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是我国发展的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