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2.钢丝绳连接方法的要求。 连接钢丝绳的方法不当会造成接头脱开的断绳事故。钢丝绳的连接方法有;插接法、卡子连接法、楔子法、锥套法等。一般常用的是前两种方法(如图2、3)。 插接法结合段的长度,应为钢丝绳直径的15~20倍,但最短不得少于300毫米。这样可以防止连接绳折断和脱落。 用卡子连接钢丝绳,应根据钢丝绳直径的不同,使用不同数量的卡子,但最少不得少于三个。这样可避免钢丝绳折断、脱落。其连接长度要求与插接法同。 钢丝绳用卡子连接的要求可参照下表: 吊重钢丝绳一般不得接长。但如接头处不致于运 行经过滑轮或鼓轮,可采用连接…  相似文献   

2.
天车工“十不吊”的规定是从长期实践中总结出来的,千万违反不得,否则要出事故。 比如,“钢丝绳不合格不吊”。有人却不看钢丝绳好坏拿来就吊,甚至用铁丝代替钢丝绳吊活,十之八九都出事故。一次,有人用8号铁丝起吊近400公斤重的物件,刚吊到一米高,铁丝断了,他躲闪不及,还没来得及吭一声就倒在血泊里。 又如,“斜拉横曳不吊”。也有人不信这一条,吊物件时偏要斜拉横曳,钢丝绳不够长时再套一根,弄得吊件来回摇晃,或挂住其他物件,往往发生碰撞事故。一次,铸钢车间天车下的送货车轨道被砂子等物埋住了,送货车开不到天车底下。工人图省事,就斜拉…  相似文献   

3.
去年8月的一天上午,上海江南造船厂在船台上吊运一大捆(258根)重8吨多的角铁,只用直径13毫米、长4米的两根钢丝绳在两头捆扎。当吊至9米多高时,突然钢丝绳在扣环处相继断裂,角铁下落压坍下面的遮阳棚,将棚内一个工人压死,将另一工人击成重伤。 这次事故主要是严重超负荷吊运造成的。这次吊运角铁的4名起重工都是青工,不懂得物体重量的计算和钢丝绳受力计算。他们把8吨重的角铁“毛估估”为两吨多重,将按破断力和6倍安全系数计算只能吊重1.5吨的直径为13毫米的钢丝绳,“毛估估”为用吊重4吨。这就必然导致事故的发生。 事后,厂里举办了起重工…  相似文献   

4.
<正>一、悬挂葫芦的构架必须牢固可靠。工作时葫芦的挂钩、销子、链条、刹车等装置必须保持完好。二、起吊用的葫芦,不准超负荷使用。三、起吊物件时,除操作人员外,其它人员不得靠近被起吊的物件。四、起吊物件时,必须捆缚牢固可靠。吊具、吊索应在允许负荷范围,严禁在吊物件下站人或近距离行走。五、用两个葫芦同时起吊一物件时,必须由专人指挥。负荷应均匀分担,操作人员动作要协调一致。  相似文献   

5.
(1)上罐前必须检查吊罐各部件的连接,查看保护盖板、声、光信号、电话设备、钢丝绳、风管和水管接头等是否完善和牢固,如有损坏和故障,经处理后方准作业。(2)吊罐提升钢丝绳的安全系数不小于13。任何1个捻距内的断丝根数不得超过总根数的5%,磨损不得超过原直径的10%。(3)吊罐升降时。作业人员必须站在保护盖板内,认真处理卡帮和浮石。  相似文献   

6.
1996年3月17日,某型钢厂南线精轧机的大罩发生故障。为维持生产,该厂决定用行车起吊的方法升降大罩。为确保起吊作业安全,设备厂长组织起重工商讨起吊方案,决定采用两根5m长的钢丝绳捆束大罩两头,再穿一根3m长钢丝绳作“人字”型挂钩,并在大罩基架两侧板上开孔,大罩吊起时插入保护销,防止大罩意外坠落。 用行车起吊大罩连续作业4个班次后,在第5个班,因成品不合格,当班调整工卢某用行车起吊大罩时少用一根3m的钢丝绳,只用2根5m长的钢丝绳,采用“八字”型方法挂钩,钢丝绳2次滑出均未挂上,第3次在另一个调整工的帮助下强行挂钩,大罩吊起时两侧的安全销只插了一个。卢某进入罩内  相似文献   

7.
<正>曾经发生过的安全生产事故,每件都是血和生命换来的教训。记者从安监部门了解,这些事件都值得人们去了解,认识、掌握相关的安全知识,避免类似事故发生。案例一起吊孔无护栏工人坠亡一家工厂检修人员为更换输煤皮带打开吊砣间的起吊孔(标高25米),仅用一条尼龙绳作为简易围栏。于某带领岳某等人到达吊砣间,进行疏通落煤筒工作。虽发现起吊孔未设围栏,但  相似文献   

8.
2004年广西玉林市某企业连续发生了1t电动单梁起重机吊物突然坠落事故。(1)事故概况:起升钢丝绳突然断裂,吊钩滑轮组与吊物一起坠落。发生坠落前,钢丝绳无明显断丝迹象(由于表面有油污等),滑轮外表看起来也完好。发生坠落后,检查发现:  相似文献   

9.
从一起桥式起重机吊运事故案例的分析,对桥机吊运应遵循安全技术规程,在实际操作中应掌握起吊安全技术方法,改变单纯凭经验盲目对吊工作的操作习惯,防范、减少起吊过程中的事故和隐患,保证桥机起吊的顺利、可靠、安全作业。  相似文献   

10.
<正>无相应起重、指吊、挂钩(架工)等特殊工种操作证,进行起重、指吊、挂钩(架工)等作业。因不知道、不熟悉相应安全管理规定、安全操作规程,极易发生事故。使用断股、开岔、绳芯外露的钢丝绳进行起重、吊装作业,或者使用麻绳等不符合吊物要求的绳索进行作  相似文献   

11.
<正>起重机械起升机构钢丝绳的排绳情况往往不被设计人员所重视,但是如果钢丝绳排列不紧密,使用中钢丝绳会发生变层、脱槽、缠绕,产生冲击载荷和附加载荷,严重时会造成起重机事故。下面从案例入手进行分析。1案列案例一:2009年3月,某水电站1台125t电站通用桥式起重机,在以低速档下降过程中,起重机突然发生明显的抖动,随后发生吊物坠落事故。经对该起重机的起升高度、卷筒尺寸、钢  相似文献   

12.
1、无相应起重、指吊、挂钩(架工)等特殊工种操作证,进行起重、指吊、挂钩(架工)等作业,属于违章行为,因不知道、不熟悉相应安全管理规定、安全操作规程,极易发生事故。2、使用断股、开岔、绳芯外露的钢丝绳进行起重、吊装作业,或者使用麻绳等不符合吊物要求的绳索进行作业,属于违章行为,这种状态(断股、开岔、绳芯外露)的钢丝绳属于报废程度,麻绳等承受不住重物负荷,使用中容易断裂,重物坠落砸伤人员,造成起重伤害。  相似文献   

13.
起重机安全运行的首要条件是不超负荷起吊,即起重量不得超过起重机的额定起重量: Q≤Q_H (1)式中 Q-起重量,t; Q_H-起重机额定起重量,t。在实际工作中,一般认为起重量就是被吊物体的重量,只要被吊物体的重量不大于起重机额定起重量就不会超负荷。其实不尽然。  相似文献   

14.
在地面用按钮操作的单梁吊车,由于操作人员不固定,维护保养较差,经常发生接触器触头粘连或按钮受潮连电现象.在这种情况下,天车失控,即使停止操作,天车仍继续运行,挣断钢丝绳,或被吊重物撞坏其它设备。为了防止这类事故的发生,有的起重机生产厂家在按钮盒上增加了总电源停送开关。但这种操作方式有两个缺点:(1)操作人员不固定,很难做到使用完毕就断开总  相似文献   

15.
建筑施工所用的龙门架、井字架、垂直升降机上的滑轮,安全性要求很高。它的直径不得小于所用钢丝绳直径的20倍。滑轮要经常清理润滑,保证灵活转动,侧向摆动不超过滑轮直径的1/1 000。  相似文献   

16.
张允中  陈新安 《安全》2001,22(4):22-24
0引言 桥机起吊工序在不少企业生产中是不可缺少的重要手段,起吊安全事关重要,人命关天.据发生事故资料表明:由于施工组织者安全意识淡薄、操作者存在侥幸心态、单纯凭经验盲目起吊及操作不当引起的人身伤害事故率约占60%以上,给国家、集体的财产造成损失,给个人和家庭带来不幸.通过剖析典型事故案例,针对施工组织者、操作者的工作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我们提出防范、减少发生桥机起吊事故的看法和建议,希望能对遏制桥机起吊事故发生的安全监察工作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7.
某船舶机械制造企业利用1台QD250t-27.5m A5的通用桥式起重机起吊242.7t的柴油机组件时,在没有采取支撑装置的情况下施工人员进入吊件底部空间作业。主起升机构的起升钢丝绳断裂,造成被吊物件和吊钩组坠落压死2人和受重伤1人的起重伤害事故。本文介绍事故情况,分析事故原因,提出了预防事故建议。  相似文献   

18.
引言 桥机起吊工序在不少企业生产中是不可缺少的重要手段,起吊安全事关重要,人命关天.据发生事故资料表明:由于施工组织者安全意识淡薄、操作者存在侥幸心态、单纯凭经验盲目起吊及操作不当引起的人身伤害事故率约占60%以上,给国家、集体的财产造成损失,给个人和家庭带来不幸.通过剖析典型事故案例,针对施工组织者、操作者的工作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我们提出防范、减少发生桥机起吊事故的看法和建议,希望能对遏制桥机起吊事故发生的安全监察工作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9.
朱延康 《劳动保护》2006,(11):68-69
事故过程2006年3月10日上午10时左右,淮安市某高级职业技术学校学生宿舍楼工地,某建筑施工单位的木工陈某,在吊装脚手板到4层楼面时,因捆绑不牢,在起吊3m多高时,被坠落的脚手板砸中头部,经医院抢救无效于3月13日下午3时死亡。事故原因经过对事故现场的勘察和事故有关人员的调查,造成事故的主要原因有以下4个方面。1.操作者违章操作(1)根据《塔吊安全操作规程》,在起吊时重物应绑扎平稳和牢固,起吊作业时,重物下方不得有人停留。陈某在起吊脚手板时应绑扎牢固,且起吊时应迅速离开重物下方,避开物体坠落。(2)根据《塔吊安全操作规程》的规定,…  相似文献   

20.
这是发生在吊装二炼钢脱模车间时的事。当时,我们起重班和铆工班开始安装车间东面的山墙梁,要把山墙梁上的四根角钢与上面的山墙梁相连。吊车起吊后,由于跨度过大,两根钢丝绳挂得不平衡,靠近柱子两头的两根小角钢勉强对上了连接螺丝,然而连接中间的两根就显得困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