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尘肺病是危害工人健康最严重的职业病.是我国职业安全与卫生的一个大问题。我国现有尘肺病患者达百万之众.占全国职业病总人数的70%以上。其发病率及病死率居高不下.近15年平均每年新发病人上万例.尘肺病的防治是世界一大难题。 中国煤矿工人北戴河疗养院和南京胸科医院共同取得的《双肺同期大容量灌洗治疗煤工尘肺的临床研究》科研成果.被专家鉴定认为居世界领先水平。经肺灌洗治疗万余例次.效果满意.深受广大尘肺病人和企业的欢迎。该成果获1993年原煤炭部科技进步二等奖、1995年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十几年来.肺灌洗基础和临床研究不断深入和完善.技术日趋规范.不但取得多项奖励和专利.同时.在各级领导的关怀和支持下,正在广泛地进行推广应用,国内12家医院已经顺利开展工作。2004年该技术走出国门.成功地完成对越南的转让.为我国对外友好合作和文化技术交流做出了贡献。这是一项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并产生重大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典范,也为我国职业安全与卫生事业增添了光彩。  相似文献   

2.
吴晓煜 《劳动保护》2006,(12):77-77
截至2006年9月30日,全国已有983名尘肺病人获得尘肺病康复工程的资助,其中560人得到肺灌洗治疗,422人进行了康复疗养,1人获得现金资助。中国煤矿尘肺病治疗基金会的总资助费用为699.4万元。这些数据与我国47万现存尘肺病例数相比虽然杯水车薪,但它说明了旨在造福于尘肺病人的尘肺病康复工程已艰难起程了。中国煤矿尘肺病治疗基金会为救助更多的尘肺病患者,在这一年中,大力推广“肺灌洗”技术,完成了晋煤、福煤、开滦、平煤、铜川等煤炭集团医院医护人员“肺灌洗”技术培训,将基金会定点医院增加到了7家;设立了福煤、陕煤两支专项基金;向尘肺病康复中心、煤炭工业职业医学研究所、华北煤炭医学院等医疗、科研院所提供科研资助;组织制作、出版了《尘肺病防治知识读本》《防治尘肺病》等书籍、光盘。至2006年底,基金会募集善款近8000万元,募集范围也逐步向全社会拓展。新年临近,本栏目向读者奉上中国煤矿尘肺病治疗基金会常务副理事长吴晓煜撰写的一篇铭文《还我尘肺病矿工幸福》,祝愿尘肺病患者早日康复,期盼有更多的人来关注尘肺病问题,并再次呼吁社会各界伸出援手,共襄善事!  相似文献   

3.
本刊讯2006年,山西晋城煤业集团总医院自成为中国煤矿尘肺病治疗基金会定点医院后,积极实施尘肺病康复工程,目前已为66名尘肺矿工成功进行了大容量双肺同期灌洗手术。晋煤总医院是晋城地区规模最大的综合性医院。2006年6月,晋煤总医院在晋煤集团的支持下,引进大容量肺灌洗治疗技术,就近救助尘肺病人。此外,晋煤总医院医务人员还积极开展健康宣传教育活动,制作尘肺病宣传板,发放尘肺病防治的科普画册,进矿开办尘肺病科普知识讲座,组织接受过肺灌洗治疗的尘肺病患者座谈等。在为尘肺病人治疗后,他们还不忘为每一位尘肺病人发放“六小纪念品”,…  相似文献   

4.
尘肺病是危害矿山工人健康最严重的职业病.中国煤矿工人北戴河疗养院的<双肺同期大容量灌洗治疗煤工尘肺的临床研究>科研成果,经专家鉴定认为在技术方法上居世界领先水平.该成果1993年获煤炭部第十一次科技进步二等奖之后,1995年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  相似文献   

5.
尘肺病是危害矿山工人健康最严重的职业病。中国煤矿工人北戴河疗养院的《双肺同期大容量灌洗治疗煤工尘肺的临床研究》科研成果,经专家鉴定认为在技术方法上居世界领先水平。该成果1993年获煤炭部第十一次科技进步二等奖之后,1995年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  相似文献   

6.
启事     
2006年6月6日,深受尘肺病折磨的汾西矿务局高阳煤矿老矿工王锦庆,在北戴河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尘肺病康复中心成功地接受了“大容量双肺同期灌洗”手术,成为自1991年3月该中心创立“大容量双肺同期灌洗”治疗尘肺病技术以来,成功“洗肺”的第3000例尘肺病患者,也是中国煤矿尘肺病治疗基金会资助“洗肺”的第800名煤矿尘肺病患者。至此,在北藏河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尘肺病康复中心实施肺灌洗的煤矿尘肺病患者巳占全国肺灌洗病例的60%。  相似文献   

7.
2006年6月6日,深受尘肺病折磨的汾西矿务局高阳煤矿老矿工王锦庆,在北戴河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尘肺病康复中心成功地接受了“大容量双肺同期灌洗”手术,成为自1991年3月该中心创立“大容量双肺同期灌洗”治疗尘肺病技术以来,成功“洗肺”的第3000例尘肺病患者,也是中国煤矿尘肺病治疗基金会资助“洗肺”的第800名煤矿尘肺病患者。至此,在北戴河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尘肺病康复中心实施肺灌洗的煤矿尘肺病患者已占全国肺灌洗病例的60%。据负责这项技术的主任医师车审言介绍,通过“洗肺”的病人在两三天后,自觉症状明显好转,原来上不来气的能自由…  相似文献   

8.
关于肺灌洗法在学术界一直争论不休。一部分专家认为肺灌洗技术可以把粉尘等致病因子冲洗出来,阻断尘肺病升级和加重的途径,在一定程度上改善肺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具有重要临床价值。另一部分专家认为,肺灌洗技术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尘肺病肺组织纤维化病理改变的问题。“游击队”创出的国际领先春节过后,中国煤矿安全监察局尘肺病治疗中心(中国煤矿工人北戴河疗养院)又采了几十名病人。疗养院领导李玉环、陈志远不禁窃喜。3月16日,中国煤矿尘肺病治疗基金会常务副理  相似文献   

9.
《劳动保护》2014,(4):79-79
本刊讯2014年3月13日,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在北戴河职业病防治院(中国煤矿工人北戴河疗养院),就进一步做好尘肺病防治工作召开了座谈会。会议透露,截至2014年3月13日,北戴河职业病防治院已经通过大容量全肺灌洗治疗尘肺病1万例。  相似文献   

10.
尘肺历来被看作是职业病中的不治之症,今天,支气管肺泡灌洗术的问世,给广大尘肺病患者带来了希望。 广西职业病防治研究所采用支气管肺泡灌洗新技术治疗尘肺,即用冲洗液将病人肺内的粉尘和含有大量二氧化硅粉尘的巨噬细胞冲洗出来,收到了良好的治疗效果。这种方法操作简便、安全、有效、无创伤,还可为尘肺病因鉴别,病情程度的判断以及发病机理的研究提供依据。经实践证明,肺灌洗术可使25K的尘肺病人症状减轻,尤其是对急性矽肺的治疗,效果明显,副作用小,无严重并发症。为治愈尘肺病开创了一条新的途径。治疗尘肺有新术  相似文献   

11.
关于肺灌洗法在学术界一直争论不休.一部分专家认为肺灌洗技术可以把粉尘等致病因子冲洗出来,阻断尘肺病升级和加重的途径,在一定程度上改善肺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具有重要临床价值.另一部分专家认为,肺灌洗技术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尘肺病肺组织纤维化病理改变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现代职业安全》2004,(5):30-31
将我们的技术推向世界2002年10月在国家局主办的首届中国国际安全生产及职业健康展览会上,我们展出了治疗尘肺病的双肺同期灌洗疗法新技术。小小9平方米的展台吸引来了各级领导和参观者,原国家经贸委主任李荣融、国家局局长王显政参观了我们的展厅,并详细询问了尘肺病防治情况。尘肺病是危害我国煤矿工人身体健康的最严重的职业病。我国现患病例46万余  相似文献   

13.
北疗 《劳动保护》2007,(2):98-98
本刊讯 2006年,山西晋城煤业集团总医院自成为中国煤矿尘肺病治疗基金会定点医院后,积极实施尘肺病康复工程,目前已为66名尘肺矿工成功进行了大容量双肺同期灌洗手术。[第一段]  相似文献   

14.
刘桥一矿是安徽省皖北煤电集团的下属单位,为进行安监总局“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高危职业危害预警检测系统研究课题”中的“大容量肺灌洗控制尘肺病远期效果回顾性队列研究”专题,我们于近期专程前往,对该矿接受过肺灌洗治疗的尘肺病矿工与尚未接受治疗的矿工身体状况与生命质量作对照性研究。  相似文献   

15.
2003年10月31日,中国煤矿尘肺病治疗基金会成立,它成立的背后是很多人的爱心与汗水,其中就有两届政府总理和一位已故老部长的关怀……王颜科做梦也没想到自己能接受一次肺灌洗,这个连付差旅费都困难的老矿工,只知道这次北戴河免费灌洗是基金会为自己掏的治疗费,他却不清楚这份关爱究竟包括多少人的努力,更不清楚基金会成立背后的故事。说起中国煤矿尘肺病治疗基金会,就不能不提到一个人——原煤炭部部长高扬文。凡是听说过这位已故老人经历的人,都会由衷地敬佩他。话还得从1990年说起,那年时任煤炭部部长的高扬文,听说北戴河中国煤矿工人疗养院正用灌洗方法给尘师病病人治疗,且效果不错,于是他特意跑去看。到了北戴河,他一下子就看呆了,用他日后的话说“看到一瓶瓶黄水、黑水、石渣、煤灰从肺里洗出来”。看到洗完肺的病人十分轻松,他觉得这是一种好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6.
晓讷 《劳动保护》2006,(5):83-83
本刊讯(记者晓讷)3月24日,北戴河疗养院作为中国煤矿尘肺病治疗基金会首家“定点医院”隆重揭牌,并签定了2006年度委托尘肺病治疗康复协议;华北煤炭医学院“研究生培养基地”同时揭牌,北京格瑞郎博公司向基金会捐赠了价值53万元的首批医疗设备。目前,已有煤炭工业职业医学研究所、晋城煤业集团总医院、开滦医疗集团、鄂尔多斯第二医院、平煤集团职业病医院和铜川矿务局中心医院等多家单位加入或即将加入到肺灌洗和综合治疗的行列;在科研方面,医学院校、科研单位和煤炭总医院等单位高度重视,实力雄厚的华北煤炭医学院、煤炭工业职业医学研究…  相似文献   

17.
对尘肺病人熊高林而言,价值317 091.5元,代价是手攥一张"死缓通知书"。因为尘肺病目前尚不可根治,患病者的肺则会逐渐硬化,直至呼吸衰竭而亡。尘肺病"杀人"不流血、不见红,故曰"白伤"。3年前"开胸验肺"经"特事特办"获赔61.5万元的张海超,是中国最有名的"白伤"患者。跟张海超不同,熊高林是一名非著名尘肺病人。自2009年1月15日鉴定  相似文献   

18.
<正>随着时间的推移,张海超开胸验肺事件终于归于沉寂。为了维权四处奔波的张海超,在中国煤矿尘肺病治疗基金会(以下简称基金会)的帮助下,在中国煤矿工人北戴河疗养院接受了大容量全肺灌洗治疗。很难想象,缺少了基金会的帮助,  相似文献   

19.
本刊讯 根据卫生部进行的坐肺病流行病学调查,从新中国成立至1989年底,全国县及县以上国营企业累计共发生尘肺病441092例,其中死亡87919例,目前尚有353173例。此外,全国尚有可疑尘肺病人50多万。国家每年因尘肺病蒙受的经济损失至少达55亿元。这则消息是记者从1991年1月28日卫生部召开的全国尘肺病发病情况新闻发布会上获悉的。 据统计,自八十年代以来,我国尘肺病发病呈上升趋势,全国县及县以上企业每年报告新发尘肺病超过2万例,每年死于尘肺病的达5000人以上。在一些部门和地区,每年因患尘肺病而死亡的人数超过了工伤死亡人数。 卫生部有关…  相似文献   

20.
我国接触尘毒的职工已超1000万人本刊讯根据有关部门调查统计表明,目前我国接触尘毒的职工已超过1000万人,累计死于尘肺病的职工已达9.3万人,每年出尘肺病造成的经济损失达55亿元,尘肺病死亡的丧葬费和抚恤费累计支出4亿多元。全国县级以上有尘作业企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