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在江浙两省交界的地方,有个500多户人家的明月村,背倚山岗,面对大湖,岗坡上林木繁茂,绿树浓荫,湖水清明如镜,鱼虾成群。目前,在别的地方已很难看到成群的鸟类了,而这里每年都有数千只白鹭来树林中筑巢、产卵,繁殖后代。虽然这里并没有爱鸟护鸟的乡规民约,但村民们爱鸟护鸟早已蔚然成风。在他们看来,大批白鹭来这里安家落户,是本村兴旺发达的象征,是明月村的风水好。这里是白鹭的世界,也是其它飞禽走兽的乐园。有时白鹭和野鸡同在一棵大树下觅食,时而你望望我,我看看你,还友善地叫几声,似乎在互相问好。  相似文献   

2.
陈剑锋 《环境》2011,(8):24-27
20年来,他全力守护白鹭家园,不动山上的一草一木,为此赔进了不少钱。他将自家15亩自留山建成4万多只白鹭的家园,创造了一个"鹭鸟天堂",而自己也成了"白鹭爸爸"。1986年,28岁的汪正进救了一只白鹭,从此便一发不可收拾,走上了守护白鹭之路,这一走就是数十载。越来越多的白鹭、灰鹭、苍鹭等鹭鸟年复一年地光临汪正进家的山林,  相似文献   

3.
许家和 《环境》2003,(3):22-22
丽人者,健美、漂亮的少女、少妇也。常言道:“三分长相,七分妆扮”。尤其处于青春花季、豆蔻年华的少女们,在拥有三分漂亮的长相基础上,谁个不企望再投以七分妆扮和形象“包装”以臻更加完美?其中,穿着性感、色彩华丽、适身合体的新潮服饰,最易令她们心动。但医学专家们告诫:靓女们在“包装”出姿色姣美的形象同时,切莫忘记穿出健康来。下面列举几种服饰,选购穿着时尤须注意:  相似文献   

4.
郑秀亮  肖欢欢 《环境》2022,(11):31-32
<正>行走在中山市西区街道隆平社区稻香围鱼塘边,只见碧水倒映着蓝天白云,几只白鹭盘旋而至蹁跹起舞。鱼塘水面上秩序井然地排列着用于“鱼稻共生”的生态净化池浮岛,空气中隐约弥漫着水稻的清香,好一幅秀美的秋日风景画卷,这里就是中山市首个水产养殖“共性产业园”。“现在水变清,水质更好了,产鱼量也随之增加,鱼肉肉质也更好了。”10月26日,在养殖池塘边,养殖场场长梁逸文对“共性产业园”项目给养殖带来的效益赞不绝口。  相似文献   

5.
万鹤山,一个极富诗意的名字.这里是一个白鹭成群的世界,这里是一个令多少摄影家流连忘返的人间仙境,这里有一幅幅人与白鹭和谐共处的美好画卷,而这一切都离不开他的守护者——许新邦  相似文献   

6.
变"魔"为宝     
谢良 《环境》2004,(1):48
众所周知的三大“绿魔”,是指祸害西南部的紫茎泽兰、祸害东南部河道的水葫芦、祸害沿海滩涂的大米草。在一段时间内,三大绿魔疯狂肆虐,给我国的生态造成了巨大灾难,负责生态重建的科学家们正在不遗余力地努力对它们进行根治,尽管困难重重,但是科学家们的不懈努力,还是给人们带来了鼓舞和希望。用紫茎泽兰制染料与板材在我国西部很多地区形成生态祸害的紫茎泽兰,如今终于在民间手工艺者手中成了“有用之材”,成为扎染工艺品的主要染料之一。同时还可以利用其茎秆制成高压微粒板,造福社会。  相似文献   

7.
守望万鹤山     
秦朝 《沿海环境》2002,(2):15-17
许家三代人执着地守护着一座有白鹭栖息的小山 许家的护鸟之心引来了更多的白鹭 一座仅30多公顷的小 山竟聚居了25000多只白鹭,万鹭盘旋万鹤山成了当地一大景观……  相似文献   

8.
泛珠     
《环境》2008,(10)
福建:十万白鹭栖息东山岛;海南:给“限塑令”再加“砝码”;湖南:减排不达标,市长“下课”;云南:阳宗海污染也需问责;贵州:农民为野生鸟类越冬备粮。  相似文献   

9.
国庆前几日,广东大亚湾核电站大草坪上来了一群尊贵的客人——白鹭鸟,大家奔走相告,消息迅速在员工中间传开了,在核电站引起了一场不小的轰动,全厂员工似乎从来就没有这么兴奋过,好像都在体会“筑巢引凤”所带来的喜悦心情。得知此消息后,核电站管理后勤的处长立即召来电厂的绿化人员,很“严肃”地告诉他们在修剪草坪时不要惊动这群白鹭;ISO14001EMS协调组成员马上打电话给有  相似文献   

10.
廖伟明 《环境》2002,(9):39
偶日读书,见得一则笑话,其中的寓意和哲理耐人寻味,掩卷一笑之余,幡然感悟。其实这故事与我们正如火如荼开展的环保运动大有干系。说的是上帝对地球的现状很不满意,便让时间倒流一千万年,这样地球又出现了原始的森林,草地、兽类、昆虫……在上帝将要离去时,对所有的生物说:“孩子们,我把这个美好的世界交给你们了,你们还有什么要求吗?”动物们立刻一群群地朝上帝跪下,指着森林边的一群猴子齐声说道:“上帝啊!请您老人家把猴子们灭绝  相似文献   

11.
张晓芒 《环境》2022,(1):70-71
<正>“虎啸青山千岭秀,风拂绿柳万家春。”虎在十二生肖中位居第三,在十二地支配属“寅”,2022年即为寅虎年。虎以其威严、坚强、自信的形象成为“百兽之王”,并以其丰富的象征意义和文化内涵被中国人深深喜爱。然而,猎虎之利不断吸引人类对其刀剑相向,几经屠戮,如今虎数危矣。虎年说虎,请跟随笔者一起了解一下关于虎的那些事儿吧。  相似文献   

12.
云鹤 《环境》2003,(3):16-17
小人物要做大事情 1971年夏,王文胜出生于黄河北岸的河南省获嘉县冯庄乡寺后村。1986年,一场暴病夺去了父亲年轻的生命,他的大伯和叔叔也是在30多岁就撒手西去的。听村里人讲,他家原来也是长寿家族,他的曾祖父、祖父母都是活到七八十岁才谢世。他不明白,为什么他的父辈们会如此地“短命”。后来,村里又有几位乡亲年纪轻轻地就患病去世了,这更使王文胜感到困惑。  相似文献   

13.
黄慧诚 《环境》2003,(1):22-23
为什么一些孩子被老师称作“多动儿童”?为什么一些孩子学习成绩不好、发育迟缓?家长们可能想不到:孩子们的这些坏毛病不少是由铅中毒引起的。据统计,我国50%以上城区儿童血铅含量超过中毒标准(10微克/分升),但大多数家长还缺乏防铅意识。为了有效防治铅中毒,广东省计生委和广东省微量元素科学研究会自2002年10月23日起启动了“零铅工程”计划,5年内在全省50个市(县)设立血铅检测和血样标本采集点,长期、深入地为群众提供降铅服务。  相似文献   

14.
许家和 《环境》2002,(5):25
人们历来对银幕、荧屏上的“奶油小生”和生活里的“小白脸”褒贬不一。欣赏者多为痴情女子,因此类男人年轻、肤白、帅气,或谈吐文雅、举止潇洒,或戴一副近视眼镜,但也展示文质彬彬的“白领男士”形象,或有点绅士风度,故褒者不少,更不乏为女性所钟情。然而,贬者也大有人在,因为一个男人皮肤过分白净,似乎显得“苍白无力”,底蕴不足,缺乏朝气,展露的形象有点柔多刚少、阴盛阳衰的味道。时下,审美观悄然发生变化。追求雕塑般健美的除了新新人类中的少女们  相似文献   

15.
黎娟 《环境》2023,(2):33-35
<正>天朗气清,山青水绿,土净花香,白鹭翩跹。在佛山,这些生态美景为市民提供了触手可及的美好生活体验,成为“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的生动注脚。2022年,佛山市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坚持以环境质量改善为核心,全市五区上下同心、发力推进污染防治攻坚战,突出四个系统治理、精准治理、科学治理、依法治理、突出明确责任抓落实,  相似文献   

16.
多媒体展示议题、黑板上贴着漫画、“专家”们轮番发言、主持人总结会议……你千万不要误会,这不是哪个高级论坛上的一幕,而是扬州红桥高级中学的学生正在就“农村河流污染问题及对策”进行的环境教育情境教学。由学生扮演的“农民”、“厂长”、“局长”、“专家”、“学者”们围着桌子坐了一圈,说起来头头是道:“农民”急呼农村河流污染严重,严重影响了他们正常的生活和生产;“厂长”则很委屈地说“如果进行污水处理,就会增加成本,影响经济效益……”;“环保局长”解释说农村河流污染的原因很多,人们的生活、农业生产也会产生污染;“专家…  相似文献   

17.
最近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两位科学家的研究工作已经揭示,2000多年前中国北方发生一次致使当地人口死亡一半的饥荒,可能已预示着一次“核冬天”的可怕后果。 核冬天的提出者们宣称,向高层大气排入巨大数量的烟尘会遮蔽阳光,把世界推入一个可能持续数月、也许数年的假冬天。 专家们早已知道,火山爆发能在小范围造成类似的效应。加州理工学院NASA实验室的凯文·庞  相似文献   

18.
浩伦 《环境》2004,(1):32
在某公司任总经理的小姜是20世纪70年代出生的,如今30多岁的他无论按什么标准都可谓少壮派,身体精神都属于上升阶段,然而有一天,他打电话告诉一个在医院工作的朋友:“这两天我总觉得没精神,会不会有什么病……”。医生朋友询问他:“哪儿有明显的不舒服吗?”“没有,没有,只是每隔一段时间,总会有这种感觉。”上述典型例子在男人中具有一定的普遍性,这在医学上被称为男性生理和心理“周期”,从生理医学角度来说,男人是不可能来月经的,但对他们来说,每隔一定的时间,总会有那么几天出现情绪上的波动,乃至身体上的不舒服,这可以称为男性的“例假”。  相似文献   

19.
清晨六点,曙光照耀着马来西亚加里曼丹达努姆(Danum)山谷地区,从密林深处传来的尖锐的蝉叫声穿过丛丛莽林,一只犀鸟一边在森林上空盘旋,一边不停地叫着;成群的松鼠在树林中自由自在地跑来跑去。当夜幕降临,白天隐居的鳄鸟出来觅食的时候,用手电筒在路边巡视的科学家们发现了一种极小的动物——跗猴,它是最原始的灵长目动物之一。达努姆山谷与一块面积为438平方公里的原始森林相毗邻,这片森林是由马来西亚最重要的木材生产机构之一——国家沙巴基金会负责管理的。马来西亚猩猩,南洋长臂猿,太阳熊和成群的豹子在25米高的树林中生息繁衍。最近几年的测试表明:苏门犀牛  相似文献   

20.
徐玉梅 《环境》2003,(6):31-31
在全世界众多的国家里,足球是人们普遍喜爱的一项体育活动。一位足球健将在人们心目中往往事有比达官贵人更高的声誉,被当作偶像来崇拜。医生们根据人们的这种“足球热”,因势利导创造出一种独特的“足球精神疗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