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8 毫秒
1.
近年来我国水环境突发性污染事故呈逐年上升趋势,但目前还没有形成一套规范和完整的应急监测体系。结合3个具体案例,介绍了一套操作性、针对性强的突发性水环境应急监测工作方法。提出,在检测未知挥发性有机物时,首先采用便携式气相色谱-质谱仪对污染物进行初筛,再用台式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做准确定性;在检测未知半挥发性有机物时,主要采用液液萃取法进行前处理,采用台式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对污染物定性。该方法能够快速、高效地鉴定出样品中未知有机污染物的种类,可为今后类似的突发性水环境污染事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气体检测器及其在环境污染事故应急监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介绍了常用挥发性有机污染物(VOC)检测器的特性,并阐述了光离子化检测器(PID)的原理,特点及其在环境污染事故应急监测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3.
化学事故应急监测中的快速检测程序与手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有毒有害物质的正确监测 ,在化学事故应急救援中十分重要 ,采取有效的技术手段查明泄漏毒物的状况 ,可为控制化学事故的态势提供决策依据。1 化学事故应急监测中的任务和要求1 .1 化学事故应急监测中的任务及时查明造成化学事故的有毒有害物质的种类 ,即定性检测。测定有毒有害物质的扩散和浓度分布情况 ,有条件时可查明导致化学事故的客观条件。根据有毒有害物质的浓度分布情况 ,确定不同程度污染区的边界 ,并进行标志。1 .2 化学事故应急监测中的要求1 .2 .1 准确准确查明造成化学事故的有毒有害物质的种类 ,对未知毒物和已知毒物在…  相似文献   

4.
做好突发性污染事故应急监测的几点看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建立完善的危险源档案及预警方案,合理配置设备、建立应急监测网络,加强领导、强化监测队伍能力建设及制定详细的应急监测工作程序四个方面,阐述了如何才能做好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的应急监测工作。  相似文献   

5.
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应急监测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4,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主要综述了应急监测标准体系、应急监测技术方法、应急监测质控技术、应急决策系统4个方面的研究进展及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应急监测的重点研究内容。  相似文献   

6.
加强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的应急监测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为做好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的应急监测准备,必须制定出一套确实可行的应急监测工作程序,以便能够快速、准确地进行应急监测。1建立应急监测组织明确岗位职责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的应急监测站长要亲自抓,组成应急监测小组,制定出应急监测工作程序,明确监测人员职责,做...  相似文献   

7.
强化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应急监测管理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6  
对建立健全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应急监测与处置技术支持系统、强化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应急监测管理方面进行的一系列研究和指导性工作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8.
提出了一种可伸缩延长气体采样装置,并将其与现场气体监测仪器配套使用。初步考察了延长采样装置中Teflon采样管长度对现场监测结果可能产生的影响,并对监测站实验室楼顶废气排出筒气体进行了实际样品监测。结果表明,该装置可有效提高现场应急监测的安全防护保障效果,增加可监测区域范围,使现场应急监测工作能够为突发性环境污染事件的处置提供更多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9.
突发性大气环境污染事故应急监测布点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采样点的布设在应急监测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科学、合理地布置采样点是应急监测的关键技术之一,采样点必须分布在整个事故影响区域。引入气体扩散模式预测事故影响范围,根据毒负荷标准在事故影响区内划分危险区。阐述了应急监测采样点布设原则及事故初期、中期、后期的特点,并对三个时期采样点布设方法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两起突发性大气污染事故应急监测的体会,讨论了4级站在突发性大气污染事故发生时应急监测的做法。  相似文献   

11.
研究了大气中低分子量酮类化合物的气相色谱测定方法 ,进行了线性范围、精密度和准确度实验。结果表明 ,该方法具有简便快捷、准确灵敏的特点 ,适合于大气污染事故应急监测  相似文献   

12.
邓继 《中国环境监测》2024,40(6):166-172
为研究便携式GC-FID方法测定固定污染源废气中苯系物的适用性,选择3款不同设备(2款进口、1款国产)开展实验室分析及现场测试。研究测试苯系物的目标物具体包括苯、甲苯、乙苯、邻/间/对二甲苯、苯乙烯、1,3,5-三甲苯、1,2,4-三甲苯以及1,2,3-三甲苯。实验研究了各设备对苯系物的分析周期、检出限、精密度以及准确度。结果表明:便携式GC-FID方法测定固定污染源废气中的苯系物具备较好的适用性,能够满足固定源废气中苯系物管控及监测要求;国产设备性能指标均可以达到甚至超越进口设备的水平,建议相关部门制定相应的方法标准。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常见的几种检测管法的比较,筛选出灵敏度较高的亚硝基铁氰化钠法;同时筛选出载体为60—80目的素陶瓷,指示剂浓度为20%。玻璃管内径为2.0—2.3mm,采气速度为0.3(L/min),采样体积为12L,以此条件进行实验.结果表明,检测管变色长度对应SO2浓度的相关性很好;变异系数均小于110%,检测的重现性较好。检测管的测定值与理论值的平均相对误差为5.09%(<±15%),最大相对误差为7.13%(<±25%),准确度较高.测定结果可靠;与化学法比较,两者无显著性差异;浓度小于0.15mg/m3的H2S及浓度小于0.01mg/m3的NO2对SO2检测管无干扰.  相似文献   

14.
硫化氢检测管的研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经过条件优化试验,研制出硫化氢检测管,其显色长度与硫化氢浓度呈线性相关,对硫化氢标气7次测定的变异系为14.6%,平均相对误差为2%,小于15%,一次测定最大相对误差为18.8%,小于25%,符合国家标准(GB7230-87)的要求,与化学法比较,2种方法测试结果无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15.
建立了顶空-气相色谱法测定环境中不同基质水样中溴乙烷的方法,分别考察了顶空平衡温度、平衡时间、离子强度对溴乙烷富集的影响,从而确定最佳方法参数。结果表明,溴乙烷在0. 10~10. 0μg/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r)为0. 999 0,检出限为0. 012μg/L,测定下限为0. 048μg/L,加标回收率为86. 7%~104. 7%,相对标准偏差(RSD)为2. 9%~4. 8%。该方法准确度和精密度高、检出限低,能够满足环境中不同基质水样中溴乙烷的检测要求。  相似文献   

16.
光离子化检测器便携式气相色谱仪快速测定空气中苯系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研究了使用光离子化检测器便携式气相色谱仪,直接测定空气中mg/m3级苯系物(苯、甲苯、乙苯、邻、间、对位的二甲苯及异丙苯)的快速分析方法。方法的线性范围为0~100mg/m3,相关系数均在0.999以上,方法的变异系数分别为2.9~12.5%(5mg/m3),3.4~7.9%(30mg/m3),方法最低检测限达0.2~1.0mg/m3。  相似文献   

17.
介绍了直接吸收显色法分析水质硫化物中,气体分离管在实际操作中存在的缺点和氢氧化钾溶液替换气体分离管的优点,并通过实验来论证替换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8.
采用硫化学发光检测器(SCD)-气相色谱仪,建立了甲硫醇、乙硫醇、甲硫醚、乙硫醚、二甲基二硫5种有机硫化合物的分析方法。优化色谱柱种类、进样管线材质、配气方式、样品保存时间等参数,考察方法性能指标。结果表明:在最优条件下,5种有机硫化合物线性回归方程相关系数均为0.998以上。定量环进样为1.0 m L时,方法检出限为0.005~0.016 mg/m3;相对标准偏差为0.7%~3.8%。中、高浓度准确度较好,适用于有机硫化合物的测定。  相似文献   

19.
采用硫化学发光检测-宽口径石英毛细管柱气相色谱法,建立了废气中羰基硫、硫化氢、二硫化碳、甲硫醇、乙硫醇、甲硫醚、乙硫醚、丙硫醇、异丙硫醇、噻吩及二甲二硫等11种挥发性硫化物的分析方法。硫化学发光检测器的灵敏度、选择性及线性范围均优于传统的火焰光度检测器。进样体积为0.2 ml时,硫化物的检出限为0.03~0.1 mg/m3。实际样品5次测定的相对标准偏差小于5.1%,加标回收率为83.7%~108.8%。测定了某炼油厂酸性水罐尾气、污油罐尾气及瓦斯气中挥发性硫化物,为其恶臭控制与治理提供检测手段和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20.
毛细管柱气相色谱法测定水质五氯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乙酸酐衍生,正己烷液一液萃取,毛细管柱气相色谱-电子捕获检测器对地表水、废水中五氯酚进行了测定,确定五氯酚浓度范围在5.0—500μg/L之间时,样品的测定精度、回收率及方法检出限均能满足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