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 毫秒
1.
为控制湖西区入湖营养盐量,需要对太湖湖西区河网进行N、P营养盐监测与输移路径模拟.结果显示,宜溧地区营养盐输移规律基本表现为径流输移;常州、金坛地区京杭运河以南河网区虽然日输移路径较为复杂,但是洪期、年输移路径却一致;而京杭运河以北河网营养盐输移规律最为复杂,不仅表现为日输移路径的规律性差,而且洪期、年净输移路径相反....  相似文献   

2.
应用3S技术研究了太湖底质与水质总磷(TP)的分布情况,并结合水华频次分析了其相关性。结果表明:2016—2018年,太湖底质TP年均值在433~537 mg/kg波动,水质TP年均值从0.064 mg/L上升至0.087 mg/L。从空间分布来看,底质TP、水质TP和水华频次均呈现\"西高东低\"的规律,太湖西部区尤其是竺山湖区是需要开展治理的重点区域。3年间,太湖西部区水质TP上升,而底质TP与入湖河流TP下降,说明内源磷污染是太湖西部区水质TP升高的主要原因,须加强科学清淤。  相似文献   

3.
太湖南溪水系水体中氨氮的动态变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太湖南溪水系水体中的氨氮在不同河段,不同水期,不同年际的时空变化情况,指出,氨氮在水体中的含量变化受水量控制,与入河的城市污水和沿河两岸地表径流水中的氨氮有直接关系,氨氮含量有逐年升高的趋势。  相似文献   

4.
苏晓燕  董铮 《干旱环境监测》2013,(4):145-149,168
以2005年以后太湖无锡区域底质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太湖底泥中重金属的含量分布及富集状况,采用地积累指数法和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对重金属的生态危害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太湖无锡区域底质受重金属轻度污染,含量高于全国水系沉积物平均值;地积累指数法显示太湖无锡区域底质中重金属污染排序为Cu=As〉Pb〉Zn〉Cr〉Cd〉Hg;金属对太湖无锡区域底质构成的潜在生态危害由强到弱为Hg〉Cu〉As〉Cd〉Pb〉Cr〉Zn;从区域上看,2种评价方法均表明底质中重金属危害程度为宜兴沿岸区〉梅梁湖〉五里湖〉贡湖无锡水域。  相似文献   

5.
应用GIS技术研究了\"引江济太\"对太湖北部底质与水质总磷(TP)浓度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2014—2019年,调水北部沿线4个点位底质TP浓度降幅为59.8%~80.5%;不同点位的水质TP浓度变化存在差异,入湖口点位下降14.1%,沿线其他点位分别上升37.4%、38.6%和45.0%。从空间分布来看,太湖水质TP始终呈明显的\"西高东低\"分布特点,但底质TP的分布未显示出该类规律。望亭水利枢纽调水情况与入湖口5#点位底质TP浓度呈一定程度的正相关,在调水入湖水量大于出湖水量的年份,5#点位底质TP浓度会偏高。\"引江济太\"会对太湖北部调水沿线,特别是入湖口附近水域的TP含量产生较大影响,并通过水流迁移与底质再悬浮释放影响下游水域。如何降低望虞河及周边支流的入湖泥沙量将是今后开展科学调水、保障贡湖水源地水质安全的重点研究方向之一。  相似文献   

6.
7.
河流中污染底质镉解吸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云南省马关县矿区河流中重金属铅在不同转速和不同静止时间的测定和分析,结果表明,河流流速越快,底质中的镉向水中释放量越多,而且在河流越平稳地段,重金属镉在底泥中沉积量就越多。  相似文献   

8.
以黄河流域为主要研究区,利用ArcGIS、SQL Server等专业软件,针对1∶250000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开展环境系统河流水系编码研究。通过对编码定义、规则及编码流程的具体阐述,提出了一种科学可行的河流水系编码方法。验证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良好的应用性和推广价值,对于加强环境管理信息化以及更加科学高效地完成流域水环境监控与预警工作同样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基于气象条件的太湖湖泛预警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2007年5月与2008年5月太湖水域产生的湖泛主要是由蓝藻水华引发的,但是蓝藻水华单纯地在湖湾或岸边浅水区大量堆积并不一定引发湖泛。研究发现,2007年5月与2008年5月的湖泛现象存在相同的触发机制:3d以上时间维持高温(平均气温大于20℃),微风(平均风速小于4m/s),风向基本一致(风向平均绝对偏差小于20°);其后,冷空气过境使得风速短时增大,风向调转180°左右,气温迅速降低,并且这种气象条件持续1d以上。在此研究基础上,给出了切实可行的太湖湖泛预警方案。  相似文献   

10.
在水系背景值调查中,出现了溶解态锌(经0.45μ微孔滤膜过滤后过滤水中的锌量)超过总量锌(未经过滤的原水中的锌量)的倒置现象。为了寻找产生倒置的原因,本文从使用的分析方法、容器、滤膜、导水管和环境等各个方面,研究了锌分析结果不正常的原因。最后证实,过滤时用的导水管材料不当,和过滤时的环境是污染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