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环境监测中测定水样中的砷时,通常是在现场采样时加固定剂硝酸以控制其pH值小于2。然而在实际运用中我们发现由于吸附、挥发等原因,样品中的砷往往检不出或现负值,同时样品的回收率显著偏低。对于这种现象,我们用硫酸代替硝酸做固定剂,测定结果能满足分析要求。  相似文献   

2.
铬的毒性与其存在价态有关,六价铬的毒性比三价铬高100倍,是环境监测的重要项目之一。但混浊水样中六价铬的测定需用锌盐沉淀分离法后取滤液才能测定。 我们根据三价铬不干扰六价铬测定的原理,选择适当的还原剂,将混浊水样中六价铬还原为三价铬后加显色剂的溶液作为参比,测定了混浊水样中六价铬,浊度的影响能被参比溶液自动扣除。方法简单、实用,测定结果较为满意。1 实验方法1.1 仪器 722型分光光度计。1.2 试剂 还原剂:盐酸羟氨10%,碘化钾10%,抗坏血酸10%,亚硫酸钠10%;  相似文献   

3.
环境监测中测砷的水样,在现场采集时要加入硝酸作保存剂,并控制 pH<2。我们经过长期试验观察,发现硝酸并不是良好的保存剂,如改用盐酸,则能满足对砷的测定要求。  相似文献   

4.
一、实验器皿和试剂 1、1000毫升的新硬质玻璃瓶 2、50毫升具塞比色管 3、分析纯硝酸 4、铬贮备液:1.00毫升=50.0微克六价铬;铬标准液:1.00毫升含1.0微克六价铬,临用时现配。  相似文献   

5.
通过机械化学还原法对六价铬污染土壤进行固化稳定化处理,采用《固体废物浸出毒性浸出方法硫酸硝酸法》(HJ/T 299-2007)对处理效果进行评价,以及使用激光粒度仪、SEM和XPS对处理前后土壤样品的粒径、形貌以及铬的价态变化等性质进行表征。分析结果显示,机械化学还原法处理可以有效降低土壤中六价铬的浸出浓度。当未添加七水合硫酸亚铁时,土壤中六价铬的浸出浓度由115 mg·L~(-1)降低至2.0 mg·L~(-1);而添加七水合硫酸亚铁作为还原剂时,六价铬浸出浓度由115 mg·L~(-1)降至0.16 mg·L~(-1)。另外,经过机械化学还原处理后的土壤样品颗粒变细并形成致密的团聚体以及发生六价铬向三价铬的转化。  相似文献   

6.
对水中六价铬和三价铬的测定,常常是在清水中进行。然黄河水体中含沙量多且含沙量经常变化。因此,必须确切了解铬离子在水和砂中的分布情况,方便于拟出测定黄河水体中铬的方法。我们在有关资料的基层上,利用二苯碳酰二肼比色测定铬的方法进一步作了黄河泥沙对铬(Ⅵ)和铬(Ⅲ)的吸附情况的试验;研究了硝酸对铭(Ⅲ)的防吸和解吸能力;并比较了几  相似文献   

7.
本法分析1.2—丙二醇二硝酸酯(PGDN)首先让其水解生成NO_2~-,通过NO_2~-和对氨基苯碘酸的重氮化反应及与N—萘基乙二胺的偶联反应,生成稳定的桃红色染料,能进行比色测定。我们的主要改进方法是把本法用于废水中PGDN的分析。用正己醇从废液中萃取硝酸酯,排除硝酸盐、亚硝酸盐等无机盐的干扰。然后借助于乙醇和水混溶,在碱性介质中进行水解反应,生成NO_2~-,再和对氨基苯磺酸、N—萘基乙二胺反应,能进行比色测定。该方法的灵敏度比原来显著提高,最小检出量为0.02微克/毫升。本方法可用于低浓度PGDN水样的分析,也可用于其他低浓度多元醇硝酸酯的分析。  相似文献   

8.
本文采用库仑法测定水中余氯,以碘化钾为发生电介质,在酸性介质内,加一定量的硫代硫酸钠,电生碘进行库仑滴定.测得水中余氯含量.方法简便可靠,且不受浑浊和颜色的干扰,此法测得范围较宽,可测毫克量和微克量的余氯. 同时研究了水样保存方法,一般自来水样,经固定后,五天内含氯量基本稳定.  相似文献   

9.
以水合氧化铝和氢氧化铝聚团微球作为前躯体制备羟基氧化铝,并研究自制羟基氧化铝对水中六价铬的吸附性能。实验考察了吸附过程中溶液pH、羟基氧化铝投加量、吸附时间、温度以及离子强度对吸附效果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pH=7,温度25℃,吸附剂剂量为2 g/L、初始浓度为10 mg/L的六价铬最大去除率为97.6%,吸附平衡时间为60min。同时羟基氧化铝吸附六价铬的吸附符合Freundlich和Temkin吸附模型,吸附动力学适合伪二级动力学模型。  相似文献   

10.
本研究用火电厂废渣—粉煤灰的浮选炭制得的颗粒活性炭,对六价铬废水进行净化处理。结果表明,粉煤灰活性炭对六价铬废水处理效果良好。实验探讨了粉煤灰活性炭处理六价铬废水的一般规律及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1.
铬污染土壤的还原稳定化修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湖南某工业场地的铬污染土壤为修复对象,投加不同比例的Fe SO4·7H2O、Fe SO4·7H2O和Ca(OH)2混合物及Na HSO3,通过测定土壤及浸出液中六价铬、总铬以及铬的形态,比较3种稳定剂对该污染土壤的还原稳定化作用。结果表明,Fe SO4·7H2O和Na HSO3对铬污染土壤的还原稳定效果都较好,可以有效还原土壤中六价铬并能降低土壤中总铬的浸出浓度。当Fe SO4·7H2O投加量为2%时,土壤六价铬和总铬浸出浓度降幅分别达到99.0%和57.5%;当Na HSO3投加量为0.8%时,六价铬和总铬浸出浓度降幅分别达到97.7%和42.2%,与前二者相比,Fe SO4·7H2O和Ca(OH)2混合物还原稳定化效果较差。投加Fe SO4·7H2O能够将土壤中活性大的可交换态和碳酸盐态铬转化为稳定的有机态和残渣态铬;而Na HSO3主要将可交换态和碳酸盐态铬转化为相对稳定的铁锰氧化态铬,其稳定化效果要差于Fe SO4·7H2O。  相似文献   

12.
在水质分析中,酚是必测项目之一。水样中酚类化合物不稳定、易挥发、氧化和受微生物作用而损失,因而国内有关单位以及国环办规定的标准方法中,都要求在水样采集后,加入保存剂现场固定,并置冰箱中4℃下保存,在24小时内测定。目前,对河、湖、水系的水质监测频繁,在人力和仪器设备的安排和使用上往往发生困难,为此,我们就是否可以在常温下延长水样保存时间,作了条件试验。  相似文献   

13.
通过投加不同混凝剂、助凝剂和氧化剂,对含溴氰菊酯农药的某水库原水进行强化混凝-氧化处理,探讨了不同条件下对原水的处理效果.结果表明,当对水样仅作常规混凝处理时,聚合氯化铝(PAC)的处理效果优于其他混凝剂,最佳投加量为18mg/L,最佳pH为9,最高去除率可达64.5%.投加助凝剂可提高混凝效果,聚丙烯酰胺(PAM)助凝效果优于水玻璃.混凝后水样再用高锰酸钾(KMnO4)氧化处理,结果表明,在水样pH为5,KMnO4投加量为0.6mg/L,氧化时间为25 min的条件下,溴氰菊酯去除率最高可达82.4%.  相似文献   

14.
对环境水样中百菌清农药残留进行了SPE-GC分析方法研究。环境水样通过Florisil柱富集、净化,3 mL乙酸乙酯洗脱,GC-ECD进行分析检测。实验表明,百菌清农药残留在0.01~10 mg/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为0.9993。外标法定量,检出限为0.0035 mg/L,对实际水样进行加标回收,回收率范围在93.47%~100.14%之间,6次重复测定相对标准偏差在3.97%~4.96%之间,并将方法应用于周边环境地表水的检测。该方法具有简便,快速,准确,灵敏度高等特点,能满足环境水样中农药残留分析要求。  相似文献   

15.
醋酸锌—碳酸钠沉淀法测定地面水中硫化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面水中微量硫化物的测定,常采用对氨基二甲基苯胺比色法。对于无色、透明的较清洁水样,按《环境监测分析方法》,可用沉淀、虹吸法预处理水样,取沉淀采用比色法测定。按此方法,对硫化物加标水样进行多次测定,测得回收率平均值仅为20%左右。本文采取在测定水样时,加入少量碳酸钠溶液,使碱式碳酸锌与硫化锌产生共沉淀,从而能有效地提高硫化物的沉淀效果,使文献介绍的这一分析方法得以实际运用。  相似文献   

16.
研究了一种以玻碳电极为基底电极,以聚吡咯为中间体,以聚氯乙烯(PVC)为敏感基膜的全固态硝酸根离子选择电极。结果表明,电极在1×10-5~1×10-1mol/L的硝酸钠溶液中呈现近能斯特响应,响应斜率为(-54±1.0)m V/dec,检测下限为3.16×10-6mol/L。该电极的响应时间短,稳定性及重复性较好,对硝酸根具有很好的选择性。用于实验室水样中硝酸根的回收率测定,结果令人满意。该电极制作简单,机械强度高,使用寿命超过3个月,对用于水中硝酸根的在线分析与测定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纳米零价铁原位注入是六价铬污染地下水的有效修复技术之一。为验证其场地修复效果,在北京某电镀厂搬迁后的遗留六价铬污染场地,现场制备纳米铁并通过原位注入对场地内六价铬污染地下水进行原位修复现场中试研究。选取6 m×6 m实验场地,在地下水中六价铬污染浓度最高为2 mg·L~(-1)的中心点设置注射井并在四周设置4口监测井。实验结果表明,原位注入纳米铁药剂具有良好修复效果,修复后该实验场地范围内地下水中六价铬浓度均低于地下水质量Ⅳ类标准0.1 mg·L~(-1),注射井中六价铬还原率达到99%。通过对注射井及监测井地下水中pH、溶解氧、氧化还原电位等检测指标进行跟踪监测和相关性分析,发现氧化还原电位与污染物浓度变化相关性最强,可以作为污染物变化的表征因子。该中试研究结果对于六价铬污染地下水的原位修复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8.
通过钡盐沉积改性制备改性硅藻土,并将其应用于吸附模拟废水中pb2+,分析了钡盐浓度、pH、改性硅藻土投加量、水样中pb2+初始浓度以及振荡时间对改性硅藻土吸附pb2+的影响,并对硅藻土的沉降性能和改性机制进行了初步的探讨.结果表明,选择0.20 mol/L钡盐改性硅藻土,在pH为7.0、投加量为2 g、水样中pb2+初...  相似文献   

19.
铬渣酸溶性六价铬浸出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考察了铬渣中的六价铬的在硫酸中浸出行为,分别研究了温度、硫酸浓度和铬渣粒径对酸溶性六价铬浸出的影响.研究表明,酸溶性六价铬酸浸为化学反应过程,可用"颗粒不变缩核收缩芯模型"进行描述,通过尝试法,确定酸溶性六价铬浸出过程为内扩散控制类型,表观活化能为9.32 kJ/mol;在此基础上,经多元回归分析,得到了表观反应速率常数关于温度、硫酸浓度和铬渣粒径的经验表达式.  相似文献   

20.
分别从水样浓度、pH、反应时间、药剂投加量以及两者联用时的投加顺序等方面研究了粉末活性炭、高锰酸钾以及两者联合使用时对苯胺的去除效果.结果表明,当污染发生时,高锰酸钾和粉末活性炭联用处理技术是可行的;先投加粉末活性炭再加高锰酸钾处理比先投加高锰酸钾再投加活性炭的去除效果好;当水样pH在中性条件下,粉末活性炭和高锰酸钾联用处理技术的去除效果好;应急处理的反应时间是30 mi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