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高凤霞 《化工环保》2005,25(3):251-252
德国Uhde GmbH公司开发了一种Uhde/Vinnolit沸腾反应器(UVBR),用于乙烯直接氯化(DC)法生产二氯乙烷(EDC)。采用该技术的小试研究规模为3000t/a,生产的EDC不经蒸馏即可达到99.3%以上的纯度,可直接用作生产氯乙烯单体(VCM)的原料。与传统的Vinnolit乙烯直接氯化(DC)工艺相比,应用UVBR后,能耗费用(包括低压蒸汽、冷却水和电耗)、原料损失分别由前者的630美元/t、40美元/t降至50美元/t、5美元/t,设备费用也减少15%-20%。  相似文献   

2.
电子废弃物中贵金属回收利用技术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目前国内外电子废弃物中贵金属的回收利用技术和工艺,以及真空连续蒸馏、液膜萃取和纳滤膜渗透技术等具有应用前景的贵金属回收新技术。提出了电子废弃物提取贵金属技术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3.
《化工环保》2008,28(6)
该发明提供一种间苯三酚生产废水的处理及回收有机物的循环利用方法。它是将以2,6-二氯苯酚和过量KOH为原料生产间苯三酚所产生的工艺废水,用盐酸调节至pH小于3,采用超高交联吸附树脂吸附,二级吸附出水用KOH调至中性后蒸馏,残留物冷却结晶、离心后回收KCl,蒸馏出水回到原生产工艺中套用或经好氧生化处理后达标排放,蒸馏母液合并到二级吸附出水中。吸附有间苯三酚的树脂用KOH脱附,脱附液用于原生产工艺的盐酸酸化步骤中,或直接用盐酸中和至中性,再离心分离得到间苯三酚。  相似文献   

4.
三氯乙醛废酸脱醛处理技术(简称“废酸处理技术”,以下同)推广会议,已于84年秋召开。我厂84年4月将此项技术应用于生产。经过半年多的实践,对此项技术提出以下问题,与同行交流。1.三氯乙醛氯化和蒸馏工序对废酸脱醛的影响乙醇氯化形成中间体——氯油,氯油经蒸馏得粗醛,粗醛再蒸馏得精醛(即三氯乙醛)。蒸馏工艺有连续法和间歇法两种,间歇法又分为一次蒸馏和二次蒸馏。现将我厂用不同工艺蒸馏三氯乙醛排出废酸脱醛处理的结果列出,如表1所示。由表1中数据可见:①三氯乙醛蒸馏工  相似文献   

5.
研究了以钨渣提钪后的含锰废液、软锰矿和菱锰矿为原料制备高纯硫酸锰的工艺方法.探讨了反应温度、菱锰矿用量及其反应时间对锰浸出效果的影响.在硫酸锰溶液中,加入碳酸锰中和水解除去铁、铝,加入硫化锰除去重金属,加入水合二氧化锰吸附除去硅,加入氟化锰除去钙、镁、稀土元素,最后加热浓缩析出硫酸锰结晶,干燥后获得高纯硫酸锰.  相似文献   

6.
研究了以亚磷酸钙工业废渣为原料制取亚磷酸的工艺条件.实验确定最佳工艺条件为:在1 500 mL去离子水中加入亚磷酸钙工业废渣500.0 g和碳酸钠350.0 g,80℃反应8h,得亚磷酸钠溶液;向亚磷酸钠溶液中加入163.3 g硫酸得到亚磷酸粗产品;加入300 mL无水乙酸萃取亚磷酸粗产品后,在蒸馏温度100℃、蒸馏真...  相似文献   

7.
萃取回收氯提残液中的氯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熙恩  郭志俊 《化工环保》1994,14(3):135-139
采用溶剂取法回收氯提残液中溶解和夹带的氯仿,以磺化煤油为萃取剂,萃取设备采用振动筛板柱。萃取氯仿后的磺化煤油,用水蒸汽蒸馏回收。在本实验选取的工艺条件下,氯仿的回收率达到90%以上。  相似文献   

8.
二甲基二硫醚废气的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钱玲  张所信 《化工环保》2003,23(1):32-35
研究了二甲基二硫醚(DMDS)废气的处理技术,先将废气冷凝成废液,废液经蒸馏回收二甲基二硫醚,利用双氧水将废残液中二甲基硫醚(DMS)氧化为二甲基亚砜(DMSO),考察了反应溶剂及其用量,反应温度、原料配比、双氧水滴加速度等反应的影响。确定的适宜工艺条件:以丙酮为溶剂,二甲基硫醚,双氧水,丙酮的体积配比为0.75:1:1,双氧水的流量为2.0mL/min,反应时间为3.0-3.5h,反应温度为20-30℃,在此工艺条件下二甲基亚砜的产率为90.7%。  相似文献   

9.
废旧聚苯乙烯塑料的回收和利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赵才  杨素屏 《化工环保》1992,12(2):99-101,104
本文介绍了以废旧聚苯乙烯泡沫塑料为原料,经裂解、蒸馏工序制取苯乙烯,同时副产混合苯溶剂的工艺。该法回收利用了废弃的资源,具有明显的经济、社会、环境效益。  相似文献   

10.
郭放云 《化工环保》1993,13(6):343-347
简介利用氯苯和漂白粉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含氯废气为原料生产KClO3,KClO4和BaCl2·2H2O的原理,工艺流程,最佳工艺条件以及改革生产工艺,改进生产设备的情况。采用该工艺综合利用含氯废气,不但可以大大减轻环境污染,耐用可以获得可观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1.
张雪峰  刘新 《化工环保》2017,37(6):703-706
针对目前国内Reppe法生产1,4-丁二醇(BDO)精制过程中产生大量难处理的精馏残液的现状,采用减压精馏,在真空度-75 k Pa的条件下处理BDO精馏残液,脱除其中的低级醇、水和高级醇等,得到粗BDO。再采用磺酸树脂催化剂,在103~105℃条件下将质量分数为80%~85%的粗BDO催化环化,得到粗四氢呋喃(THF),粗THF经精馏、固体氢氧化钠脱水、4A分子筛脱水后得到纯度为99.95%、水含量小于70 mg/kg的THF成品。  相似文献   

12.
以乙醇为溶析剂,通过过滤—中和—蒸馏浓缩—溶析结晶等工序,从白炭黑废母液中回收硫酸钠。考察了硫酸钠回收效果的影响因素,并进行了热能消耗和处理成本的分析。实验结果表明:乙醇的加入量对硫酸钠溶解度和蒸馏浓缩过程有着显著影响;在蒸馏醇水比(乙醇与中性废母液的体积比)为0.27,浓缩废母液中硫酸钠质量浓度为69.27 g/L,溶析醇水比(乙醇与浓缩废母液的体积比)为1的最佳工艺条件下,白炭黑废母液中硫酸钠的一次回收率可达69.94%,硫酸钠产品的纯度达到97.3%。  相似文献   

13.
高纯二氧化锆生产过程中污染的防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高纯二氧化锆的生产工艺进行了改革,采用了新型反应器及胶凝除硅,直接酸溶重结晶,直接煅烧等技术,降低了原材料消耗及能耗,减少了废液排放量,并将回收的废物加工成副产品白炭黑,实现了在生产过程中防治污染。  相似文献   

14.
姚琪  刁杰 《化工环保》2017,37(3):289-293
结合我国氟化工行业发展现状,分析了含氟"三废"产生情况及处置方法的最新研究进展,并通过实际工程案例进行论述。氟化工生产过程污染物主要有含氟废气及副产氯化氢、含氟高沸物及含氟污泥等。通过将氯化氢用于工业清洗及制备氯化钙、氯化铝等化学品能够合理消耗副产盐酸。焚烧处理含氟有机废气产生的氟化氢气体经水洗后副产氢氟酸。含氟高沸物通过精馏分离出高沸物组分生产高附加值产品。含氟污泥可制成建筑材料,最优工业化利用途径仍在积极研究中。  相似文献   

15.
应用特殊精馏技术从制药废液中回收四氢呋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了萃取精馏技术和反应萃取精馏技术在回收四氢呋喃(THF)中的应用,选择了萃取剂和反应萃取剂,设计了工艺流程,优化了操作条件,试验结果表明,采用以上技术从制药废液中回收的THF,纯度可达到99.4%。  相似文献   

16.
用氧化镁为原料进行烟气脱硫并回收硫酸,脱硫效率达97%,仅补充8%的氧化镁,其余的镁循环使用,脱下的硫制成硫酸产品。介绍了技术原理、工艺说明、设备及工艺参数、技术特点等,对回收硫酸和氧化镁循环使用等综合利用技术经济进行了分析。该方法充分利用氧化镁的资源优势,具有技术成熟、流程短、脱硫效率高、运行费用低、无二次污染、脱硫剂消耗少等优点,经济效益显著,有较好的推广利用前景。  相似文献   

17.
介绍和评价了国内外硫酸法制二氧化钛生产中废酸的浓缩技术,从工艺、设备及材质3方面分析了国内在二氧化钛废酸处理中存在的问题,指出最有效的解决措施是:以防为主,改善工艺条件;使硫完全参与反应,减少硫的损失和对环境的破坏;完善配套设施,提高设备质量;综合考虑废酸、新酸和钛铁矿的物料配比;选择耐腐蚀性较好的复合材料作为设备材质;最终使废酸少产生或无产生。  相似文献   

18.
三氧化硫磺化工艺用于DSD酸生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邹敏 《化工环保》1996,16(6):351-354
用三氧化硫磺化工艺替代发烟硫酸磺化工艺是可行的。在DSD生产中,采用干燥空气稀释三充气相磺对化硝基甲苯具有反应易控制,副反应少,产品质量好,对设备防腐要求低,投资省等优点,彻底解决了老工艺的废酸问题。  相似文献   

19.
清洁生产技术框架探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石磊  施汉昌  钱易 《化工环保》2002,22(2):97-101
从系统工程的角度审视了清洁生产技术,建立了一个由实体维,本质维,范畴维构成的普遍化的清洁生产三维技术框架。其中,将实体维划分为原料,工艺过程和产品,将本质维划分为非毒化,非碳化和非物质化,将范畴维划分为装置,企业和区域经济3个层次。作为对清洁生产技术进行多维度分析的尝试,该框架期望能为清洁生产技术的产生提供指导生的框架,并指明清洁生产技术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20.
Currently, waste photoresist stripper from the semiconductor industries is generally incinerated at high temperatures or processed as a high-calorie fuel, which can have adverse effects on the environment and economy. Recovery of valuable solvents from waste photoresist strippers is, therefore, very important for thin flat transistor-liquid crystal display (TFT-LCD) manufactures to reduce the production costs and protect the environment against industrial waste. In the present work, systematic laboratory-scale distillation experiments were carried out to regenerate the organic solvents from the waste photoresist stripper and determine if they are feasible to recycle for commercial TFT-LCD grade chemicals: in particular, 1-hydroxyethylpiperazine and methyl diglycol were mainly tried to retrieve. Based on the experiment results, possible alternative distillation sequences were examined through intensive techno-economic analysis using a rigorous process simulator. As a result, an optimal distillation sequence and condition were drawn to separate valuable organic solvents from waste photoresist stripper for a commercial purpose recovery proces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