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辐射防护     
《四川环境》2007,26(6):100-100
辐射有什么危害 人们在长期的实践和应用中发现,少量的辐射照射不会危及人类的健康,过量的放射性射线照射对人体会产生伤害,使人致病、致死。剂量越大,危害越大。  相似文献   

2.
环境中存在着天燃和人工放射性辐射。天燃辐射是人类所受各种辐射的主要来源,其年剂量当量约占环境总年剂量当量的五分之四。由于人类的生产和生活,特别是核试验及放射性伴生矿的开采,对环境放射性水平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核电站的出现和发展,更引起了人们对环境放射性的关心。  相似文献   

3.
随着原子能工业的迅速发展和核试验的进行,人工放射性核素进入了自然环境,通过生物链、食物链进入人体,参与人体的生物代谢,与天然放射性一起构成了人类的本底照射。有关天然和人工放射性核素在环境中的迁移和对人群的影响,越加引起人们的重视。乌鲁木齐和伊宁地区处于苏联中亚核试验场的下风向。因此,监测环境植物样品中总β放射性含量,以便了解核试验对我区环境所带来的影响。一九八一年我们在调查伊宁地区植  相似文献   

4.
环境中的辐射不同于环境中其它有害物质所带来的污染。其理由不只是因为它们对人体的影响方式有所不同,而更为特殊的是环境中的辐射在猿还没有进化成人之前就早已客观存在了。我们人类所生活着的地球,从  相似文献   

5.
引言: 人类自从在地球上出现以来,就一直处在天然辐射的照射之中,而且直到几十年以前(不到一个世纪),人类还只是受着天然辐射的照射。尽管随着原子能事业的发展由核试验引起的放射性污染和核能与放射性同位素在工业、农业、医学等方面应用的日趋增加,对人类产生了人工辐射源的辐射。然而,对绝大多数的人来说,天然辐射源仍然是环境辐射的主要来源,而且在可预见的未来,可能还要保持着这种状况。  相似文献   

6.
天然辐射是人类生存环境中的自然因素之一。自古以来,人类不断地经受着环境内各种天然辐射(又称本底辐射)的照射作用。然而,人们只是在近七十多年来,才了解到这种天然穿透性辐射的存在。天然辐射主要包括两个方面,即地球上天然存在的某些放射性核素和从外层空间射到地  相似文献   

7.
《油气田环境保护》2007,17(3):58-58
<正>为什么说人类生活在放射环境中?实际上,人类的生活没有一刻离开过放射性,这些放射性是天然放射性,主要来自三个方面:1.宇宙射线;2.地面和建筑物中的放射性;3.人体内部的放射性。  相似文献   

8.
四川省城市放射性废物库是四川省唯一的放射性废物(源)国家二级暂存库,是保证四川省辐射环境安全的重要设施。通过对四川省城市放射性废物库的辐射环境监测方法的介绍,从环境γ辐射剂量率、水和大气总α、总β放射性活度浓度水平、土壤中敏感核素含量等方面,分析了2011~2018年的辐射环境年度监测报告数据。结果表明四川省城市放射性废物库运行良好,辐射环境安全,不存在放射性污染的情况。  相似文献   

9.
人类自古以来,就受到环境中的天然辐射源的照射,只是近几十年来,随着原子能事业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尤其是全球性的核试验,反应堆,放射性同位素的广泛应用以及核电站的运转,使人类长期生存的环境又增加了人工辐射源的照射。  相似文献   

10.
从伴生放射性矿辐射环境安全监管角度出发,分析了与伴生放射性矿开发利用辐射环境监管有关的法律法规具体条款要求,梳理了相关法律法规之间的逻辑关系,提出了伴生放射性矿开发利用辐射环境监管制度方面存在的问题,结合实际调研活动,提出了监管制度框架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
王强 《四川环境》2015,(1):150-154
针对重离子加速器运行过程中产生的各类放射性污染物,从辐射防护措施、放射性废物治理措施、辐射安全措施和辐射防护监测4个方面分别进行了放射性污染防治措施的讨论。得出只要严格实施了各项放射性污染防治措施的要求后,放射性工作人员及公众的人身安全是可以保证的,辐射区域周围的环境是安全的。同时,也为辐射环境管理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2.
环境中的放射性数据处理是一项重要的基础工作,在辐射环境常规监测中放射性数据运用科学的方法进行处理,避免数据处理工作中的主观性、随意性。本文例举说明如何运用数理统计的方法进行放射性数据的分析评判。  相似文献   

13.
在油田放射性测井过程中,对人体产生损伤的决定因素是人体对辐射的敏感程度,所受辐射剂量的大小及受照条件。通过对299人的个人剂量监测数据进行分析,指出放射性测井中主要的损伤是长期小剂量慢性效应,并针对性地提出了相应的防护措施。  相似文献   

14.
生产测井使用的密封源具有较强电离辐射,对放射性操作人员具有较大的伤害性。文章在对放射性密封源进行风险评估的基础上,通过计算密封源存储过程中操作人员所受的辐射与距离、时间的关系,提出了减少操作人员照射剂量当量的有效辐射防护措施为:利用距离、时间、屏蔽防护方法,降低操作人员照射剂量;改善放射源存储条件,从本质上保证放射安全;加强放射源监管,增强安全防范意识;建立和完善各项放射性管理规章制度。  相似文献   

15.
目前,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放射性监测工作处于起步阶段,尤其在县级城市层面。据此乐山市辐射环境监测站于2015~2017年持续开展了乐山市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总量放射性监测调查工作,不仅填补了乐山市饮用水水源地放射性监测的空白,同时也是对该项工作的相关经验积累。具体而言,基于监测数据,分析了乐山市饮用水源地辐射环境质量变化状况,并结合监测工作结论,提出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放射性例行监测制度的建议。总的来说,研究为市级辐射环境监测站开展总量放射性监测工作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6.
环境放射性污染对人类带来的影响是当前世界各国很重视的一项研究课题。食品是放射性物质进入人体的一个主要途径,然而调查食品中总β,减钾总β,铯—137的放射水平,对于了解外环境放射性的污染、制订食品放射性标准,进行食品卫生监督以及预估其对人体的影响都具有重要的意义。现将调查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随着核技术在工业、医疗、探矿、科研等诸多领域的广泛应用和人们对放射性危害认识的提高,废旧放射源和放射性废物逐渐被人们所关注,城市放射性废物库是一个地区重要的放射性污染防治设施,它的安全与否,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辐射环境安全。本文介绍了青海省城市放射性废物库基本情况和安全管理做法,并就如何加强城市放射性废物库安全运行管理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8.
《青海环境》2012,23(4)
青海省辐射环境管理站隶属青海省环境保护厅,为受委托的辐射环境安全执法监督初构。主要职责是负责全省核技术应用、电磁辐射、伴生放射性矿产开发利用的辐射环境与安全的现场监督检查。负责全省辐射环境质量的监测;负责对全省放射性废源、废物的收贮和管理;参与辐射应急事故的应急响应及辐射恐商事件的防范和处置。  相似文献   

19.
评价的目的和意义当前我国的环境污染对环境质量的影响较为突出,因此开展围绕污染所造成的环境质量评价是十分必要的。辐射环境质量评价是指放射性污染所致环境中辐射状况的优劣和对人群所带来的危害的定量描述。我们所进行的环境辐射污染源调查和环境中的放射性监测,其重要目的之一就是为了进行辐射环境质量的评价。而辐射环境质量评价,正是为了科学地去管理好环境提供依据。所以,辐射环境质量评价已成为进行环境管理的重要手段。同时也只  相似文献   

20.
燃煤电厂对环境与人群所产生的辐射影响早已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关注。本文通过对四川省境内重庆、河门口、江油等燃煤电厂烟尘中天然放射性水平的分析,估算出由烟尘沉降所造成周围土壤中天然放射性本底的年增加量不到0.1%,这说明由烟尘沉降每年对土壤所产生的辐射影响是较小的;然而由于沉降的放射性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存在于土壤的表层,因此随电厂运转时间的增加,其所产生的辐射影响就必须引起重视了;本文通过对电厂周围表层与深层土中天然放射性水平的比较与分析说明,燃煤电厂的长期运转有可能使周围表层土壤中天然放射性本底增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