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富营养化湖泊开展了生物化学湖泊模型(BIOLA)对不同富营养化管理行动的响应研究.此项研究中的管理行动包括减少营养物质载荷量、沉积物控制、生物控制,以及使用除草剂等.该模型用于模拟上世纪90年代湖泊中营养物和生物量浓度.另外,对同一时期的管理情景也进行了模拟.通过对几个生态参数校准,来更好地模拟所选定湖泊的行为,但对磷酸盐的模拟仍存在一些问题.这表明需要对模型做进一步的开发.在营养物质载荷量减少和通过降低食草鱼类的数量进行生物控制情景下,该湖泊出现了良好的发展态势.同时减少氮和磷的载荷量比仅仅减少其中一种成分的载荷量对湖泊水质有更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湖泊是一种重要的水资源,由于人类经济活动对湖泊开发利用不断地加强,致使湖泊富营养化问题日益突出。早在本世纪三十年代,西欧一些国家和美国就曾出现湖泊富营养化,近十几年来,特别是目前,湖泊富营养化已成为举世关注的问题,世界各国学者已发表大量这方面的专著、论文和科研报告。本文着重对国外研究湖泊富营养化的有关概念、后果、营养元素的控制以及模拟等问题的进展,加以介绍和讨论。一、富营养化的有关概念富营养化就其对湖泊水生生态系统功  相似文献   

3.
我国湖泊富营养化防治与控制策略研究进展   总被引:25,自引:6,他引:19  
随着全球人口的不断增加,工业化、城市化以及农业现代化的快速推进,湖泊富营养化问题已日益成为全球性的水环境污染问题。近年来,我国经济发展提速,资源利用强度加大,导致湖泊氮、磷营养盐严重富集,某些湖泊生态系统结构遭受破坏,功能紊乱,一些区域的湖泊蓝藻水华频繁爆发,湖泊富营养化呈现迅猛发展的趋势,并对区域经济发展与生产、生活用水保障带来挑战。尽管为了防控湖泊富营养化,我国各级政府投入了大量人力与物力,但在一些湖泊富营养化频繁区,一些防治与控制措施还没有收到理想而满意的效果。文章在综述国内外湖泊富营养化防治与控制策略研究的基础上,阐述了我国在富营养化研究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我国湖泊富营养化分区、分类控制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4.
随着人类社会经济的发展,湖泊富营养化发展速度加快.氮、磷含量过高是水体富营养化问题产生的重要原因.阐述了湖泊富营养化的成因和危害,对氮、磷营养物质的来源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对富营养化问题的预防和治理措施进行了综合论述和分析.  相似文献   

5.
长江中下游湖泊水体氮磷比时空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为弄清长江中下游浅水湖泊水体氮磷比(TN/TP)对湖泊富营养化状况及水系连通性的指示意义,对该区域26个湖泊开展了春、夏两季的水质调查,比较了不同水文、水质状况湖泊之间TN/TP差异,探讨了影响湖泊TN/TP的主要因素.结果发现,长江中下游湖泊TN/TP存在较大的时空差异性,春季TN/TP平均值为21.52±14.28,过水性湖泊、深水湖泊以及富营养化湖泊3种类型水体中,富营养化湖泊的TN/TP较低,为14.38±7.40,深水湖泊的TN/TP最高,为40.97±33.37;夏季调查湖库的TN/TP平均值为21.73±23.78,其中深水湖泊的TN/TP仍为最高,达96.38±45.91,富营养化湖泊的TN/TP仍为最低,达10.91±4.44.春、夏相比,过水性湖泊和深水湖泊夏季的TN/TP显著上升,而富营养化湖泊却明显下降,且降幅随富营养化程度升高而加大.相关性分析发现,无论是春季还是夏季,湖泊TN/TP都与水体深度显著正相关.此外,湖泊富营养化程度越高,TN/TP与浮游植物生物量的关系就越弱,富营养化程度越低,TN/TP越高,磷对浮游植物生长的限制越明显.研究表明,长江中下游湖泊富营养化治理营养盐策略上,多数湖泊控磷更为重要,在一些富营养化较为严重的湖泊,局部疏浚、合理挖深、外源控制和调整渔业生产方式等是值得探索的修复途径.  相似文献   

6.
<正> 一湖泊的富营养化湖泊的演变要经历诞生、变浅、富营养化和下涸陆地化这样一个慢长的发展过程,人门把这个过程叫作湖泊地形的变迁.湖泊地形的变迁,过去足以地质年代的速度进行的.现在由于大规模的生产活动及人类的其他活动急剧地加速了其进程,使许多湖泊由贫营养型迅速地变成富营养型,经常发生淡水红潮和水花.红潮大都是包括水花在内的现象,都是因营养盐——氮、磷的增多,使浮游生物大量增殖而引起的,但两者是有区别的.人们把第一性生产者——浮游植物大量增殖的现  相似文献   

7.
目前富营养化评价方法众多,但各评价方法之间缺乏可比性,不利于湖泊富营养化的有效管理和治理.本文在对现有湖泊富营养化的评价方法进行分析、评价的基础上,从湖泊水生生态系统出发,提出了适合我国国情的基于<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的湖泊富营养化水生生态系统评价方法.即水质、水生生物与底质评价相结合的系统的、综合的富营养化评价方法.该方法可对不同湖泊的富营养化状况进行比较,并可对同一湖泊富营养化的时空变化进行分析,有利于对湖泊富营养化程度、成因做出客观、合理的判断,为治理富营养化提供全面、科学的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8.
九龙江流域上游浅水湖泊富营养化机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基于对九龙江上游龙潭湖富营养化水体和沉积物现状的监测结果,通过与国内富营养化深水湖库和流域下游大型富营养化浅水湖泊进行对比,深入探讨了流域上游浅水湖泊富营养化发生的原因及主导机制.流域上游浅水湖泊具有外源污染物输入较少的特点,较下游大型浅水湖泊更易受温度等气候条件和沉积物氧化还原状态的影响,以及外源输入总磷控制具有较强的滞后效应,因此对流域上游浅水湖泊富营养化的控制必须重视内源营养盐释放,特别是结合态磷的内源释放问题.  相似文献   

9.
湖泊水华生物防治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利用植物和微生物防治湖泊水体富营养化和抑制水华藻类生长的相关研究进展,讨论了生物技术在湖泊水华防治中存在的问题,并对相关研究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0.
人类活动对瑞典中部低地湖泊所造成的威胁之量化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该文利用瑞典乌普萨拉县143个汇水区的数据,对人类活动给湖泊生态系统造成的负面影响进行了评估,研究包括①技术性蚕食,即水坝、堤岸等建筑以及排水系统的影响;②污染,即富营养化、酸化和有毒物质的污染;③外地品种的引入;④物种种群的开发利用.陆地排水对湖泊生态系统造成的损害最严重,其次是有毒物质的污染,在较小程度上是外地品种的引入和富营养化.大多数湖泊遭受多种形式的干扰,造成了错综复杂的相互影响,这样要把现象和本质联系起来就非常困难.今后对湖泊的管理应对湖泊水系的所有干扰进行分析,还要用历史的观点看问题,目的是在分析保持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过程中能权衡威胁/损害.  相似文献   

11.
目前我国大量的湖泊水库处于富营养化的状态,富营养化是除了一般水污染之外又一重要的水污染问题。文化通过阐述,水体富营养化的概念入手,探析了湖泊水库出现富营养化问题的原因危害,最后对此提出一些防治措施,希望对我国防治水体富营养化提出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2.
内陆湖泊富营养化内源污染治理工程对比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湖泊富营养化是重大水环境污染问题,目前我国正在开展富营养化的研究及其综合治理。本文分析了底泥疏浚工程、生态引水工程和水生植物修复三种典型的内陆湖泊内源污染治理工程技术在治理湖泊富营养化过程中的作用,综述了三种工程措施在国内外的运用现状,比较了三种措施在改善湖泊水环境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指出在解决湖泊富营养化问题时单独使用其中一种方法都存在的局限性,在此基础上,以滇池为例,对三种工程措施的治理效果和结合途径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3.
湖泊富营养化是我国湖泊当前面临的最为突出的环境问题之一,入湖生源要素循环失衡,蓝藻水华暴发与成灾机理,湖泊水生态系统退化与修复机制,以及湖泊管理科学基础等均是我国湖泊富营养化防治研究中急待解决的科学问题与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介绍了有关湖泊污染的一些新观点。文章认为湖泊污染的主要问题是富营养化引起的藻类过量繁殖。限制进入湖泊的营养盐,是消除污染的重要途径。含量低于要求的碳氮磷营养比之任何一种营养元素都可能成为限制藻类生长的因素。缓流河道与湖泊类似,没有一般河流的紊流特性,所以富营养化不可能在一般河流中发生。湖泊和缓流河道的物理学和生物学特性受日光和水温的影响极大,直接影响污染物的扩散转移。小型湖泊中污染物按完全混合考虑计算。  相似文献   

15.
五元联系数在湖泊水质综合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集对分析是一种新的处理模糊和不确定问题的系统理论方法,运用同异反表达式可解决各种模糊不确定问题,而五元联系数又是集对分析理论的拓展. 针对当前众多湖泊富营养化评价方法过程复杂繁琐问题,提出利用基于五元联系数的系统态势对湖泊富营养化程度进行等级评价,其评价结果与其他评价方法基本一致;并且用集对分析法对湖泊富营养化程度进行等级评价,评价结果更符合实际情况,对监测数据的利用率高,对营养化程度的划分更细致,能够得到属于同一级别的湖泊富营养化程度的排序. 五元联系数克服了以往集对分析评价级别只有3个等级的缺点,扩大了评价等级范围,因此可在更多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16.
我国湖泊富营养化的现状和治理对策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湖泊富营养化是当今世界面临的最主要水污染问题之一.从我国湖泊的实际现状来看,富营养化程度十分严重.超过半数的湖泊已处于富营养化状态,大大加剧了我国的水环境污染,对其的治理已刻不容缓.本文简要分析了富营养化的形成机理及其影响因素,就目前我国对该问题的处理对策作了介绍,并指出了今后治理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7.
我国湖泊水质恶化趋势及富营养化控制阶段划分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自20世纪70年代末至今30年间,我国的湖泊在人类活动的强烈干扰下,由贫-中营养状态为主逐步向富营养状态转变,富营养化湖泊的数量和面积呈现逐年增加的趋势,尤其是在东部平原湖区和云贵高原湖区,以太湖、巢湖和滇池等三湖为主的富营养化问题,更是引起了广泛的关注.伴随着湖泊富营养化的发展,我国在湖泊富营养化的防治上进行了不懈的...  相似文献   

18.
湖泊水质富营养化评价的模糊决策方法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曹斌  宋建社 《环境科学》1991,12(5):88-91
针对湖泊水质富营养化评价中各等级之间的模糊性,在充分考虑水质各污染因素权重大小的基础上,运用模糊综合评判方法建立了湖泊水质富营养化评价模型.并研究了我国5个主要湖泊的富营养化状况,和其它方法比较,取得了满意的结果.为湖泊水质富营养化评价提供了一种准确的、有效的决策方法.  相似文献   

19.
富营养化生态模型研究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探讨了生态模型的概念、富营养化生态模型的研究状况,并介绍了富营养化湖泊典型生态模型,包括磷与湖泊富营养化相关模型以及生态动力学模型,简要介绍了我国已的湖库生态动力学模型的应用,最后分析了富营养化生态模型的问题和展望.  相似文献   

20.
湖泊水质富营养化评价的物元分析法   总被引:16,自引:2,他引:16  
林衍  顾恒岳 《环境工程》1996,14(5):44-49
建立了利用物元分析理论进行湖泊水质富营养化评价的新模型.并研究了我国五个主要湖泊的富营养化状况,和其它方法比较,取得了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