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砂岩型铀矿的形成是水-岩相互作用的结果,研究含铀储层地下水化学特征有助于分析铀成矿条件。通过系统采集伊犁盆地不同类型含水层的地下水样品,开展伊犁盆地地下水中水文地球化学组分及铀含量测试,分析了地下水水文地球化学特征与铀成矿条件。结果表明:伊犁盆地地下水补给区的浅循环地下水均呈现为低TDS、低—中等铀含量的HCO_3-Ca型水;而地下水径流区的地下水则往往呈现出中等TDS、中等—高铀含量的HCO_3·SO_4-Na型或SO_4·Cl-Ca·Na型水,表现为岩石中的铀及其他物质成分已被充分氧化和溶滤进入地下水,即发生着"铀随水去"的氧化溶解过程;地下水径流-排泄区的地下水呈现出高TDS、低—中等铀含量的SO_4·Cl-Ca·Na型或Cl·SO_4-Na·Ca型水,地下水中铀含量沿程降低,表明地下水径流已进入还原带,地下水中的铀已被还原吸附到铀储层的固体颗粒表面,即发生着"水去铀留"的还原富集过程。  相似文献   

2.
本文在分析伊犁盆地库捷尔太矿床铀成矿水文地球化学背景的基础上,通过对水中铀存在形式、热力学、矿石物质组成和有机质分析,认为铀的还原沉淀是该矿床形成的主要水文地球化学作用。此外,铀的吸附作用也是重要的成矿作用。  相似文献   

3.
地下水是十分宝贵的水资源,而过度开采地下水引起的地下水咸化已成为一个世界性环境问题。水文地球化学和环境同位素等分析方法已经广泛应用于此类问题的研究。地下水咸化成因有很多,不同地区的咸化过程也不尽相同,其中沿海地区由海水入侵引起的地下水咸化问题得到广泛关注。总结了沿海地区地下水咸化的研究进展,在了解地下水咸化过程中主要的水文地球化学作用的基础上,梳理了水文地球化学和环境同位素方法在研究地下水咸化成因与演化等方面的研究成果,并展望了水文地球化学和环境同位素方法在地下水咸化问题中的应用前景,认为该方法可以为地下水盐分来源和咸化特征研究提供重要支撑。  相似文献   

4.
环境地学     
X143 X591 200403227 铀在特定场址地下水中存在和迁移形态研究及其沉积热力学分析/张东(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核物理与化学研究所)…//核化学与放射化学/中国核学会核化学与放射化学学会.-2004,26(1).-43 -46 环图O-16 将化学热力学平衡分析模式与地球化学条件相结合,应用铀元素水文地球化学迁移形式热力学分析方法,计算出某特定场址地下水中铀的化学形态和迁移形态。结果表明:UO2(CO32-)2占84.1%,UO2(CO3)0占8.7%,UO2(CO3)34-占6.5%。表3参6  相似文献   

5.
<正> 在地球历史的研究中,地质学家经常改进技术,以掌握更加具体而定量的信息。这里论述的沉积物地质学,曾由于利用沉积学和经典古生物学以及微岩相和微化石研究的资料而得到了发展。最近又应用了物理技术。同位素丰度的分析最终为恢复古环境在地层学和地球化学领域方面带来了表层地质学所必不可少的东西,从而为阐明海洋和大陆物质间的关系作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6.
自切尔登采夫1955年发现天然铀中存在~(234)U/~(238)U放射性不平衡以来,陆续证明了在自然界许多物质中普遍地存在~(234)U/~(238)U放射性比值异常。利用铀放射系列的不平衡,不但对年代学和核子地球化学有着相当重要的意义,而且还可作为研究铀在水圈和沉积圈的地球化学行为的示踪同位素。  相似文献   

7.
随着现代海底调查和大陆地热勘探工作的广泛进行,越来越多的证据证实,地史时期热水沉积具有普遍性。热水流积作用的研究业已成为地质、地球化学领域的新热点。尤其是近年来,国内学者,如涂光炽、李朝阳等开创性地提出了陆相热水沉积理论,不仅大大地丰富了成矿理论,而且也为矿床学研究开辟了一个崭新的领域。本研究区为滇西地区,地处古欧亚大陆与冈瓦纳古陆拼合地带的喜马拉雅构造带的东南缘,历来被认为是研究欧亚板块与印度板块,以及特提斯洋发展演化历史的关键地区之一。此外,滇西地区也是我国现代地热活动强烈的地区之一。本研究…  相似文献   

8.
通过采集海拉尔盆地地表水样品12件,地下水样品67件,运用Durov图、等值线图和铀形态计算理论,结合数理统计方法,分析研究区域地下水铀的分布特征和赋存形态,结果表明:海拉尔盆地赫尔洪德凹陷地区主要为HCO3-Ca·Na型,蹉岗隆起、乌尔逊凹陷和贝尔凹陷地区主要为Cl-Na型和HCO3-Na型,巴彦山隆起地区主要为HCO3-Na型,红旗牧场和新宝力格凹陷主要为Cl-Na型.研究区域铀的分布范围为17~425μg/L,平均值为80μg/L,标准偏差为70μg/L,引发了区域地源性地下水铀污染问题.地下水中以UO2(CO3)34-和UO2(CO3)22-的主要形式存在,与Eh表现的氧化还原环境具有一致性,其中呼伦贝尔湖东南部属于地下水铀成矿有利区域.潜在铀成矿范围属于重碳酸铀酰占优势的HCO3型含铀地下水,铀酰碳酸盐复合物应占主导地位,铀的溶解与HCO3-的增加有关,地下水中的铀存在参与碳酸盐岩和硫酸盐岩的混合溶滤作用的可能性,UO2(CO3)34-、UO2(CO3)22-、U4O9和沥青铀矿等处于饱和状态,总Fe和(Ca2++Mg2+)浓度较低,各种水化学指标对铀富集具有指示意义,因此可将其视为潜在铀源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
碎屑沉积物地球化学:物源属性、构造环境和影响因素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碎屑沉积物记录着有关源岩性质和构造演化等诸多重要的信息,对于沉积盆地分析和理解区域构造演化都有重要的指示意义。近年来碎屑沉积物地球化学的研究有了很大进展,尤其是同位素年代学在沉积物地球化学中的应用,如造山带前陆盆地、山间盆地沉积物的同位素年代学的研究可以有效地反演造山带隆升-剥蚀作用与盆地沉降之间的联系,为地壳演化和造山带隆升等地质过程提供了重要的地球化学证据。文章结合近几年来的研究实例,综述了沉积物地球化学方法在物源示踪和源区构造背景判别研究的一些进展。考虑到碎屑沉积物地球化学组成是源岩、风化作用、沉积循环、成岩作用和分选作用等综合作用的结果,我们对其中的主要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指出了当前广泛应用的物源和构造背景判别图解需要注意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10.
本研究以产于新疆阿尔泰碰撞造山带山前板块边缘弧后盆地中的多拉纳萨依金矿床为研究对象,利用微量元素、稀土元素、δD-δ18O-87Sr/86Sr多元同位素地球化学示踪手段、不透明黄铁矿和透明脉石矿物石英所含流体包裹体气—液相组成、SAM/AES、SIMS等现代微束分析技术以及现代地热体系研究的最新成果,从矿石、单矿物及流体包裹体三个层次对该金矿床成矿流体的可能来源、地球化学特征、演化途径及成矿机理进行了系统研究,获得了以下认识。1大地构造位置所研究的多拉纳萨依金矿床位于西伯利亚板块西南缘,属额尔齐斯弧后盆地成矿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