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王先恕 《安全》2004,25(1):11-12
人工挖孔灌注桩是指主要采用人工挖孔成桩,具有施工机具操作简单,占有施工场地小,对周围建筑物影响小,桩质量可靠,可全面展开,缩短工期,造价较低等优点.近年来在工程中得到广泛应用.但挖孔桩在施工过程中,工人在井下作业,劳动条件差,安全事故多,据调查显示,桩基施工中发生安全事故以挖孔桩为最多.主要集中在以下六类:1、地面或高空坠物;2、地面人员失足跌入桩孔;3、触电;4、起重工具失灵;5、桩孔内涌水、涌砂;6.桩孔内出现有毒气体致使人员窒息.所以在实际施工中要针对以上情况采取必要的措施,防止事故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人工挖孔桩安全事故实例及预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腾霄  谷林涛  林伟雄 《安全》2003,24(5):16-18
人工挖孔桩从诞生之日起就与安全事故联系在了一起,由于施工环境的恶劣性和不可预见性,使从事这一工作的人员始终处于高度危险状态之下,加之现场安全措施的不健全,使得这种形式的桩体在施工时尤其需要加以安全方面的预防。本文通过一些典型实例的介绍,分析如何预防这类安全事故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如今,在建筑各行业中,人工挖孔桩的应用已屡见不鲜,而在实际施工管理当中,有些方面考虑不周,或被忽视的一些问题,往往会影响到施工进度,甚至影响到施工质量和施工安全。为了充分发挥人工挖孔桩在工程建设中应有的作用,确保人工挖孔桩施工质量和施工安全,结合工程实例,对人工挖孔桩施工存在的一些施工质量与安全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4.
王炜  王志  胡世君 《劳动保护》2011,(11):99-101
目前,我国正处于建设的高峰期,使用人工挖孔桩工艺的建筑项目比比皆是。但是,在实际施工管理中往往不能全方面的考虑问题,常常忽视一些细枝末节,这样会导致施工质量和安全得不到保证。为了充分发挥人工挖孔桩在建设中应有的作用,本文结合工程实际,对人工挖孔桩施工存在的质量与安全问题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5.
人工挖孔桩施工易发事故的预防辽宁省有色勘察研究院安全处高业宝由于人工挖孔桩施工成本低,质量好,方法简单,速度快,单桩承载力大,无公害,适应性强,常为设计部门和建设单位所青睐。近几年,城市高层建筑施工迅猛发展,更显示了大口径、长桩身人工挖孔桩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6.
人工挖孔灌注桩由于容易发生安全事故,而被建设部列为限制使用工艺.不得用于软土或易发生流沙的场地,地下水位高的场地,应先降水后施工.人工挖孔桩桩长不得超过当地建设行政部门的规定(如福建省规定:全省设区市、县级市城市规划区内新建、改建、扩建的建筑工程,自2007年4月1日起人工挖孔桩桩长不得超过15 m.)  相似文献   

7.
浅谈人工挖孔桩施工过程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工挖孔桩作为一种成熟的施工手段,其具有单桩承载力高,受力性能可靠,设备简单,施工操作方便,无污染且可降低工程造价等优点,所以一直被人们所采用.本文就人工挖孔桩施工过程中的施工要点及常见问题浅显论述个人观点.  相似文献   

8.
人工挖孔灌注桩由于容易发生安全事故,而被建设部列为限制使用工艺。不得用于软土或易发生流沙的场地,地下水位高的场地,应先降水后施工。人工挖孔桩桩长不得超过当地  相似文献   

9.
人工挖孔桩施工的安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孟启然 《劳动保护》2005,(10):80-81
建筑施工中,常采用人工挖孔桩施工作业。人工挖孔灌筑桩系采用人工挖土成孔,浇筑混凝土成桩。这类桩的特点是受力性能可靠,单桩承载力高,结构传力明确,沉降量小;可一柱一桩,不需承台,不需凿桩头;可作支撑、抗滑、锚拉、挡土等用;可直接检查桩直径、垂直度和持力土层情况,桩质量可靠;可多桩同时进行,施工进度快;工程造价相对较低;不需要大型机械设备,施工操作工艺简单,在各地应用较为普遍,已成为大直径灌筑桩施工的一种主要工艺方式。但是由于桩成孔工艺工人劳动强度较大,单桩施工速度较慢,安全性较差等问题,在人工挖孔桩施工中伤亡事故时有发生,且伤亡事故类别呈多样化,值得我们认真研究并加以防范。  相似文献   

10.
《安全》1994,(3)
近年来,随着城市高层建筑的兴起,深基础采用人工挖孔桩深孔施工的越来越多,因此而发生缺氧窒息事故时有发生,导致不必要的伤亡,引起了人们极大关注。1993年6月8日,衡阳市某公司在公路总段综合楼工程进行人工挖孔桩施工时,民工阳某下孔时,因缺氧窒息掉入孔底死亡。其妻兄见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