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地震常给人类带来极大的灾害,由其造成的人员伤亡和地震损失往往十分惊人.开展地震保险是实现社会互助、减轻政府财政负担、提高抗震救灾能力、稳定社会的有效途径.立足于中国地震保险现状,指出了我国地震保险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建立我国地震保险制度的设想.  相似文献   

2.
地震是一种对人类生存威胁极大的自然灾害,鉴于其危害的严重性,人们长期以来一直在努力探索抗御地震灾害的技术与方法,并形成了许多有效的对策,对地震造成的损失予以及时、充分的经济补偿便是其中之一。这一对策包括两个方面:从宏观角度看,是国家建立高效能的经济补偿体系,减缓地震损失引起的冲击,保障整个社会经济活动的稳定;从微观  相似文献   

3.
自然灾害保险风险分析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在考虑自然灾害的危险性、灾害的经济与社会易损性和风险区的工程防御能力的基础上,建立了自然灾害保险风险分析的数学模型。选择给人类社会造成重大损失的地震、地质灾害、洪水和台风等4种自然灾害作为灾害危险度评判的灾种,利用所建立的数学模型,对中国由然灾害保险风险进行了评判。并根据评判结果绘制了中国自然灾害保险风险区划图。  相似文献   

4.
我国建立地震保险制度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个人和企业财产的损失已经成为地震灾害损失最主要的组成部分,同时关于地震保险的讨论,也引起了学术界和社会各界的关注。首先在阐述我国地震保险的现状和问题的基础上,探讨了建立地震保险制度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接着在总结分析发达国家和地区地震保险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推进我国地震保险制度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作为国际金融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保险市场在当下的全球经济复苏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保险是地震灾害危机处理的一种重要方式。现有的工程地震保费厘定通常只着力于纯保费,对风险附加费的考量往往依经验,从而导致保费中无法体现对风险的补偿,成为工程地震险发展的瓶颈。本文通过将金融市场中的资本资产定价模型(CAPM)引入工程地震险的定价分析,从资本市场的角度探讨该模型在工程地震险定价中的应用,弥补了传统工程地震险保费厘定方法的固有缺陷,使得保费计算更为科学合理。最后,应用于一具体工程实例,验证了该模型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6.
《防灾博览》2014,(6):9-9
2014年11月19日,云南省地震局参加了由云南省政府组织召开的地震保险试点工作专题会,与会专家就云南地震保险试点工作选取试点州市、经费预算、牵头部门以及楚雄州、大理州地震保险试点方案进行讨论。会议明确政府在推动地震保险工作上的定位,通过政策引导,支持地震保险试点工作,做到依法依规推进试点工作;  相似文献   

7.
人类社会虽然不可避免地存在着相互的战争,但总体上是以发展为主流。人类,凭借着才能和劳动将社会推进到今天,已经有了强大的基础,由此向高层次的可持续发展是完全可能的。但是人类仍面临着许多未知因素,制约着这种发展,地震等自然灾害就是其中之一,它严重影响着社会经济的增长,因此我们只有不断地推进防震减灾工作把灾害及其  相似文献   

8.
浅谈拓展地震保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于我们这个面临人口剧增、能源短缺、环境破坏三大威胁的星球,自然灾害及其向人类的挑战从来没有象今天这么强烈。以地震灾害为例,人类迄今对其孕育和发生过程的认识依然十分肤浅,而地震灾害的隐患却始终存在,且一旦发生便会造成人畜伤亡、财物损失,还会影响社会经济的发展。地震灾害的潜在危险性、地震灾害损失的不定性以及人们对地震灾害保险的需要,无疑将促使保险业的发展。随着我国大陆新的地震活跃期的来临,拓展地震保险业务则更加迫切和重要。  相似文献   

9.
编辑寄语     
《防灾博览》2009,(3):2-2
自然灾害是人类无法抗拒的,是人类社会面临的共同挑战。 而地震是对人类生存安全危害最大的自然灾害之一,在地震灾害的防御方面,减轻灾害必须统筹考虑社会、经济、政策、科学和工程等方面的手段和举措。  相似文献   

10.
刘更才  刘从颖 《灾害学》1992,7(3):91-96
地震谣言和地震误传的产生过程是社会信息沟通的过程,也是一种社会心理现象。分析研究我国十多年来所发生的地震谣传;无一不是社会信息沟通的结果。为了利用社会信息沟通对地震谣言、误传进行有效的控制,作者提出了地震谣言、误传在社会信息沟通中的控制原则和一般的对策模式,为社会组织提供在地震谣传事件中的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1.
地震专项保险与震情指数预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巫孟还 《灾害学》1991,6(2):88-92
本文论证了我国现行保险制度处理震灾保险上的弊端,建议设置震灾专项保险,为此拟定了特殊的承保—理赔准则;分析了地震预报难以发布的原因,从探究地震和保险内在的协同与制约关系中试图建立一种以动态保险费率作为各地震情指数的隐含预报模式。  相似文献   

12.
姜大庸 《灾害学》1993,8(1):40-45
本文对当前我国主要地震危险区—民乐盆地未来震级与烈度分布作出判定,对可能发震范围造成的建筑破坏、人员伤亡等地震灾害作出初步预测。  相似文献   

13.
为了反映地震发生过程中的非平稳和成丛特性,文中将考虑丛中心非平稳的成丛过程应用于地震危险性分析。在推导给定时间段内地震次数分布的计算公式时,文中假设丛过程的发生率随时间变化按幂指数和周期函数形式变化,丛中事件发生的次数分布服从截头的离散Pareto分布,丛中事件相对于丛的发生时间服从指数分布。文中给出了当地震发生为非平稳和成丛过程时进行地震危险性分析的一般方法和计算步骤。最后,文中还就一个震源的情况初步探讨了模型在特殊情况下各种参数对地震危险性分析结果的影响,指出忽略前震和余震的影响可能低估所考虑场地面临的危险性。  相似文献   

14.
埋设管网系统地震危险性分析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埋设管网系统有如下三个特点,即:埋于地基中、在平面内延伸分布范围广、具有生命线工程的重要性,故其抗震设计与地震危险性分析方法也与一般房屋建筑不同。为此,本文提出了一种同时考虑给定地震下地震动场的空间相关性、局部场地条件及地震发生非确定性影响的地震危险性分析方法。本文建议的方法中给定地震下地震动场的确定包括四方面的工作:①确定地震动场的参数,用场内各点之间的相对运动(如相对变形)而不是单点的运动(如加速度);②在频域内确定场内单个点的地震动,以幅值谱与相位谱表示;③用若干个离散点的地震动来描述地震动场;④考虑局部场地的影响。地震动空间相关性与地震发生非确定性同时考虑之间的矛盾问题在本文方法中也得到了处理,采用这一方法的优点是在地震动场中同时考虑了震级、距离及场地的影响,本文提出的方法也可以用于在平面上分布范围较广的其它生命线网络工程。  相似文献   

15.
在简要回顾了地震危险性评定方法的要点之后,提出了一种评定工程场地地震危险性的新方法。这一方法的要点是:(1)用现在流行的方法对地震活动性进行统计分析和潜在震源划分,并将潜在震源简化为矩形断层模型;(2)在某一潜在震源上,一旦发生某一震级的地震,则采用强震地震学的研究结果从物理上模拟这次地震在重要工程场地引起的强地面运动;(3)在这一潜在震源上,可以构造出在预测的T年内符合震级-频度关系的一组随机地  相似文献   

16.
管道系统综合概率震害预测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麻水岐  王小军 《灾害学》1993,8(2):33-37
本文根据管道系统功能和震害特点,给出了对管道有影响的地震、液化、断层位移的概率预测模型和管段的功能失效概率模型;应用系统论的方法和可靠性原理建立了系统的失效概率预测模型。同时,给出算例说明本方法的应用。  相似文献   

17.
本文回顾了世界各主要地震国家地震保险的研究概况。结合我国地震经济损失研究的特点,提出了以地震危险性、震害预测和损失分析为基础的地震保险费率确定方法。计算中考虑了远震对长周期结构影响、抗震设计与加固、小区划因素及保险密度等的影响,并对这些影响因素的修正系数提出具体建议。本文还以数值实例说明建议方法的合理性和可用性。  相似文献   

18.
对长江中下游 南黄海地震带地震活跃期、幕划分及其发展趋势进行了研究,对江苏及其邻区今后几年的地震大形势及重点危险区进行了判定。分析认为,长南带从1971年以来进入第二活跃期的第3幕,该幕地震活动将持续到2010年前后,最高活动水平为6.5级左右。今后几年江苏东部至南黄海海域发生5~6级或6级以上地震的可能性较大。  相似文献   

19.
吕红山  戴维乐 《灾害学》1993,8(2):20-26
本文在分析安徽省历史地震情况的基础上,结合与地震活动有关的因素,采用非均匀网格,用灰色聚类分析法进行地震危险性区划,最后用灰色决策理论,用求不等权和的方法将多目标决策转化为单目标决策,确定最佳方案和低烈度区的地震减灾对策。  相似文献   

20.
Introduction Sincea 7.9MsearthquaketookplaceinManiinSeptember 1997,noshallow focusearthquakesabove 7MshaveattackedtheChinesemainlandinthepastfew years.Thestrongestshallow focusearthquakein 1999reachedonly 5 .6Msandthatin 2 0 0 0was6 .6Ms.Therewerejustthreeearthquakesr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